程序化的哲学阐释

程序化的哲学阐释

论文摘要

程序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诸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历时性范畴;程序方法及其精神是近现代社会的一般方法与主要精神;程序化是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对程序、程序方法、程序化以及程序性、程序精神的不同理解,形成不同的程序观。用理念型方法从各色零散的程序观中抽离、提炼、整理、归纳和总结出一种更为系统、全面和深刻的程序观,对于把握现代文明及其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程序是指为了完成某一任务,对要完成这一任务所要做的事情的进程和要件事先作出的明确的、合理的、有秩序的、指导性的计划和安排,以及按照该计划和安排所实施的一序列实际的行为步骤。与形式化的、框架性的和刚性的程式不同,程序是一种有内容的、选择适应性的和弹性的机制,此所谓指导性程序。与对事物发展进行一般性描述的过程不同,指导性程序的实施,外在表现为一种特殊的进程和步骤,此所谓步骤性程序。与认识论范畴中的规律不同,程序的合理性不是事后的总结,而首先是与理性思维具有一体性的事先安排,它是一种实在的方法。以方法论的视角来看待指导性程序,它就是具有自反性的程序方法,其功能为使程序性低者具有更高程序性。程序和程序方法古已有之,但古代中国更注重程式。在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的西方,程序都只是某种表现为崇尚秩序的形式。伴随着第一次科学革命,1611年英语程序(procedure)成词,标志着程序理念的自觉。秉承科学精神和法制传统,在社会行为由卡理斯玛类型转为理性支配类型、现世支配理性由新教伦理滑向科学理性、人类文明由近代迈向现代的进程中,程序方法渐趋成熟,其分析性、秩序性、形式性、明确性和人为性等科学属性渐趋明显。相应地,程序也具有可表述性、独立性、中立性、规范性、一致性、结构性、公开性、权变性和为人性等外部特征,它们大多属于公正性的范畴,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被科学性中的五种特征所理性论证。程序性决定了程序理性的基本蕴涵。19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第二次科技革命将现代化推向高潮,开始从一般程序观中出现了强调程序具有本位价值的程序观,出现“程序的”观念(procedural view)和程序化观念。所谓程序化,特指程序方法在现代社会中的现代实践。程序化方法在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管理思想中比较活跃,但提炼不够。在政法公共管理领域,程序化在理论上被抽象为程序主义(proceduralism或proceduralist)和新程序主义(neo-proceduralism)。程序主义以程序为道德契约的合法性依据,新程序主义强调程序与契约的相互论证。科学哲学中的相关探讨,认识到了程序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属性,认识到了操作程序与科学规律的相互论证关系和辩证一体关系,可以为程序化管理提供合理性依据,为新程序主义提供彻底自然主义意义上的哲学论证。程序化对现代社会的积极作用,生动地体现在集科学活动与管理行为于一身的科学管理中。泰罗科学管理及其系统集成的程序化方法,对管理实践和理论、对20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科学管理提示了科学与程序化方法的辩证一体关系:这不仅是说,科学规律来自具有一定程序性基础的生产和管理的实践,它反过来又通过程序化的方法去规定科学的操作程序、建构系统的管理程序,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指导实践;进而言之,科学管理之所谓科学性,就是程序性。当代的知识管理和学习理论中出现了隐喻和类比等方法,但并没有否定科学管理所体现的程序精神(对过程的秩序性予以明确表达的诉求)和形式化、结构化和编码化等程序化的基本形态。科学管理在实践上表明:程序化已经参与到科学规律形成过程当中,程序与规律具有内在的一体性。这一观点被布里奇曼通过操作观明确而尖锐地在理论上揭示出来。有感于相对论和量子论对经典物理概念的冲击,其研究具有“技术先于理论”特点的物理学家布里奇曼提出了“概念的操作特征”(概念与相应的操作同义,一个概念的恰当定义并非源于其属性而源自实际操作)和“意义的操作标准”(概念的意义取决于相应的操作,操作的可行性与否,成为概念意义的判断标准)。这样,操作就具有了实在论属性,作为科学操作的基本方法,程序化成了获得明晰有效知识的最好的办法。操作观表达了科学活动的程序化诉求,懵懂地蕴含了“程序化即科学”的科学哲学倾向。经过逻辑实证主义的“挪用”,在物理主义和统一科学的追求下,心理学中的新行为主义把操作观中“意义的操作标准”教条化地理解为“科学的操作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发明了操作主义(operationism)。这样,程序化方法由自在的学习走向自反的发现,并一度走向自为的创造,程序化偏颇地成为科学的划界标准。操作主义科学家斯金纳和西蒙试图以文化设计和设计科学来控制社会,为形式主义倾向的程序主义提供了科学哲学基础,代表了科学主义和操作主义的泛滥,是形式化程序化的极度扩张,有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晚年布里奇曼指出,逻辑的、言语的、物理和生理的三方面原因导致操作具有局限性。西蒙从“有限理性”出发,通过“满意决策”捍卫了有限程序的收敛价值。程序,既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理性,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理性行为。作为一种理性,它是有限的程序理性(将理性理解为以具有实践性的程序方法回溯理性,并要求理性具有程序性);作为一种理性行为,它表现为现代社会中的程序化方法及其实施。理性的有限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程序和程序化的有限性;满意的决策及其结果,就是程序化行为的收敛价值(程序的受控运作将收敛于某一可大致预估其范围的特定结果,它是在敬谨地自觉自身局限性基础上的相对价值)。只要/只有在自觉其局限而在有限世界的框架内,以有限理性的态度去实践程序理性、运用程序化方法的时候,就/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率、公正和公开的价值。理性、程序和效率,具有一体性。效率的合理性及其局限,可以描述程序理性及其局限,可以论证科学知识和规律的合理性及其局限,论证程序化行为的合理合法性(legitimitation,正当性)及其局限。程序理性兼容并超越了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在其视阈内,科学程序、制度程序和法律程序这三者是一致。库恩的不可通约范式观激发当代科学哲学产生出程序与科学理论具有互补性的观点,将程序化与科学规律的相互论证观点予以伸发,为新程序主义的程序与契约循环论证提供了相对系统的认识论基础。程序理性不能自我证明自身的合理性,程序行为不能自我证明自身的合法性,但两者可以相互为对方提供论证。程序化行为将信息、知识和权力予以公开,尽可能减少人们在这些领域的不对称和不平等,使效率和公正的度量更公开地接受公众的监督和评价,从而对依情境而权变的多元程序形成了有效制约,进一步提高了效率、提升了社会公正度。在这个意义上,程序化的公开价值是效率和公正的基础。程序化的公开、对等和透明的价值,是全球化的现代世界、尤其是当下中国应重点关注的价值诉求。对人类文明和现代化发展作出了卓著贡献的程序化方法,对正在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新模式的中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清末民初和改革开放的两次现代化高潮中,中国相应地出现了两次程序化高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奠定了进一步建设程序化的基础。虽然由于缺乏程序精神的历史传统等原因,使得当下中国存在种种程序化问题,忤逆中国现代化,但中国的程序化建设,从对怀疑的批判中确立了必要性,从对困难和阻力的剖析中发现了可能性。当下,应明确以公开性统驭刚性形式与合情权变的互动、自上而下程序和自下而上程序的互动等为基本原则,在战略高度上推进中国程序化建设。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程序概念的当下解读
  • 0.1 程序指称的语义辨析
  • 0.1.1 程式与程序
  • 0.1.2 过程与程序
  • 0.1.3 规律与程序
  • 0.1.4 作为人为事物的程序
  • 0.2 程序方法及其意义
  • 0.2.1 作为一般方法的程序
  • 0.2.2 程序方法的特征:程序性
  • 0.2.3 程序方法的理念:程序观
  • 0.2.4 程序方法的现代实践:程序化
  • 0.3 程序化的研究路径
  • 0.3.1 程序化研究概览
  • 0.3.2 本文的问题界定与基本假设
  • 0.3.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基本进路
  • 第1章 程序理念的历史演替
  • 1.1 科学思想史上的程序观
  • 1.1.1 初识科学与程序化
  • 1.1.2 古代崇尚秩序的科学程序观
  • 1.1.3 近代形式分析的科学程序观
  • 1.1.4 现代反思理性的科学程序观
  • 1.2 历史上的程序化管理
  • 1.2.1 注重规则的程序化管理之萌芽
  • 1.2.2 标准规范的程序化管理之生长
  • 1.2.3 刚柔并济的程序化管理之烂漫
  • 1.3 当代程序化理论的主干架构
  • 1.3.1 科学程序观与程序化管理
  • 1.3.2 协同互动与超越程序精神
  • 1.3.3 从新程序主义到新程序理论
  • 第2章 程序化的范例:科学管理
  • 2.1 科学管理的诞生
  • 2.1.1 新教伦理与务实行动精神
  • 2.1.2 通俗科学与实用技术传统
  • 2.1.3 美国建国历程中自发的程序契约
  • 2.1.4 制度化管理:程序化管理之先驱
  • 2.2 泰罗制:作为一种制度的科学管理
  • 2.2.1 集科学活动与管理行为于一身
  • 2.2.2 科学管理中的科学规律与程序方法
  • 2.2.3 泰罗制建立过程中的科学性程序
  • 2.3 泰罗主义:作为一种哲学的科学管理
  • 2.3.1 协作共享的组织系统管理
  • 2.3.2 现世支配理性:从教权到科学
  • 2.3.3 近代程序化管理思想的现代集成
  • 2.3.4 泰罗懵懂的程序本位主义公正观
  • 2.4 从科学管理到知识管理
  • 2.4.1 从福特制到丰田制和大规模定制
  • 2.4.2 从计算机决策到知识管理和学习创新
  • 2.4.3 程序化的一般形态:形式、结构、编码
  • 第3章 程序化的追求:操作主义的肇始
  • 3.1 操作主义的滥觞
  • 3.1.1 操作观的感性基础
  • 3.1.2 操作主义的理性参照
  • 3.1.3 操作论的哲学先驱
  • 3.2 布里奇曼的操作观
  • 3.2.1 概念的操作分析本质
  • 3.2.2 操作观的核心思想
  • 3.2.3 操作观与实在论
  • 3.3 操作观的程序化蕴含
  • 3.3.1 程序化是科学操作的基本方法
  • 3.3.2 程序化是“最好的办法”
  • 3.3.3 程序化的本体论属性
  • 第4章 程序化的自为:操作主义的泛化
  • 4.1 逻辑实证主义与操作主义之勃兴
  • 4.1.1 逻辑实证主义对操作观的“挪用”
  • 4.1.2 物理主义与“统一的科学”理想
  • 4.1.3 新行为主义与操作主义之昌盛
  • 4.2 程序化与科学划界标准
  • 4.2.1 强化依随与自在知识的程序性学习
  • 4.2.2 信息加工与自反知识的程序化发现
  • 4.2.3 算法语言与自为知识的程序化编造
  • 4.2.4 程序化方法:科学划界标准
  • 4.3 程序化管理与社会控制
  • 4.3.1 从自上而下的官僚制到权威容纳论
  • 4.3.2 自反的精神操作与自为的言语强制
  • 4.3.3 程序化社会控制与操作主义的泛化
  • 第5章 程序化的价值反思
  • 5.1 有限程序化具有收敛价值
  • 5.1.1 程序化操作局限性的哲学分析
  • 5.1.2 满意决策程序诉求于有限理性
  • 5.1.3 有限理性程序的收敛价值
  • 5.2 效率:合理性自在程序的技术诉求
  • 5.2.1 程序化与高效管理
  • 5.2.2 程序化与知识“经济”
  • 5.2.3 程序化工具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 5.3 公正:合法性自反程序的伦理诉求
  • 5.3.1 本质主义的理性与公正之不可欲
  • 5.3.2 新程序主义超越实质与形式之分
  • 5.3.3 程序化价值的合法性及其局限
  • 5.4 公开:合情性自为程序的人文诉求
  • 5.4.1 多元权变的情境程序管理
  • 5.4.2 变中有常的科学研究程序
  • 5.4.3 程序化权变的公开性及其局限
  • 结语 程序化与中国现代化
  • 6.1 中国现代化中的程序化问题
  • 6.1.1 程式化向程序化的初次转变
  • 6.1.2 第二次现代化高潮与程序化
  • 6.1.3 当下中国主要的程序化问题
  • 6.2 当代中国程序化展望
  • 6.2.1 在怀疑下确立必要性
  • 6.2.2 在困难内发现可能性
  • 6.2.3 在互动中推进程序化
  • 附录:布里奇曼生平与著作年表(基于科学哲学的视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Optical spectra of Eu~(2+) ion doped KMgF_3 single crystals grown by Bridgman method[J].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9(01)
    • [2].Optical properties of Cr~(3+) doped Na_5Lu_9F_(32) single crystals grown by the Bridgman method[J].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8(05)
    • [3].White light emission from Dy~(3+)-doped LiLuF_4 single crystal grown by Bridgman method[J].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4(04)
    • [4].Growth of LaBr_3:Ce~(3+) Single Crystal by Vertical Bridgman Process in Nonvacuum Atmosphere[J].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06)
    • [5].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m~(3+) doped Na_5Lu_9F_(32) single crystal[J].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7(03)
    • [6].Flux-Bridgman 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n-doped ZnO single crystals[J].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Materials International 2011(05)
    • [7].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Multicomponent Mass Transfer during Bridgman Growth of CdZnTe Crystal Using Maxwell-Stefan Diffusion Model[J].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2017(02)
    • [8].Bridgman growth of LiYF_4 single crystal in nonvacuum atmosphere[J].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0(11)
    • [9].Bridgman法晶体生长中的溶质分凝与偏析[J]. 中国材料进展 2009(02)
    • [10].Bridgman解的试验验证与分析[J]. 应用力学学报 2013(04)
    • [11].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 divalent and trivalent europium ions in CdWO_4 single crystals grown by the Bridgman method[J]. Chinese Physics B 2013(02)
    • [12].Strain rate response of a Zr-based composite fabricated by Bridgman solidifi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2010(02)
    • [13].Chemical etching of a GaSb crystal incorporated with Mn grown by the Bridgman method under microgravity conditions[J]. 半导体学报 2009(08)
    • [14].Bridgman法晶体生长技术的研究进展[J]. 人工晶体学报 2012(S1)
    • [15].垂直Bridgman多组元化合物晶体生长热质对流[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8(04)
    • [16].Bridgman法制备塑性钛基轻质非晶复合材料[J]. 金属学报 2011(02)
    • [17].Spectral properties and energy transfer in Er~(3+)/Yb~(3+) codoped LiYF_4 crystal[J].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3(04)
    • [18].Bridgman压砧上叶蜡石封垫预烧工艺与内加热方式的改进[J]. 高压物理学报 2016(04)
    • [19].垂直Bridgman法生长氟化钙晶体的数值分析[J]. 激光与红外 2014(06)
    • [20].Shear-band spacing controlled by Bridgman solidification in Dendrite/BMG composites[J]. Science in China(Series G: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2009(10)
    • [21].Investigation of the growth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a Co~(2+)-doped Na_5Lu_9F_(32) single crystal[J].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8(06)
    • [22].Enhanced emission at 2.85 μm of Ho~(3+)/Pr~(3+) co-doped α-Na YF_4 single crystal[J].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6(01)
    • [23].ACRT-Te溶液Bridgman法生长的In掺杂CdMnTe界面研究(英文)[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2(S1)
    • [24].垂直Bridgman法生长碲锌镉晶体的数值模拟分析[J]. 红外技术 2009(04)
    • [25].Transport Properties of Bi_2S_3 Single Crystals[J].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2008(05)
    • [26].为美国传教士裨雅各(James Granger Bridgman)正名[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 [27].半导体材料的微重力生长[J]. 中国材料进展 2017(04)
    • [28].二元半导体合金垂直Bridgman晶体生长的热质对流Ⅰ-原型炉[J]. 人工晶体学报 2008(03)
    • [29].坩埚中自由空间量对Bridgman法生长的CdZnTe晶体缺陷的影响[J]. 无机材料学报 2012(08)
    • [30].二元半导体合金垂直Bridgman晶体生长的热质对流Ⅱ-三段热管炉[J]. 人工晶体学报 2008(03)

    标签:;  ;  ;  ;  ;  

    程序化的哲学阐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