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视阈中的对农电视节目 ——基于电视媒体与城乡受众关系的视角

互动视阈中的对农电视节目 ——基于电视媒体与城乡受众关系的视角

论文摘要

无论是文化上还是经济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整个世界,都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娱乐新时代,而我国在文化开放和市场化转型这样的双重背景下,受众日趋居于主导地位,电视娱乐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从城市受众的信息诉求出发提供信息,因此忽略了农村受众的信息诉求,然而电视节目必须满足不同受众的喜好尤其是满足在信息时代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受众。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资料,以社会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从电视节目与城乡受众关系的角度出发,考察对农电视节目和城乡受众之间的互动状况、互动模式以及互动效应。本研究在探讨互动视阈中的对农电视节目中,引入了社会互动理论中的交换、博弈概念,探讨城乡受众注意力资源与对农电视节目的交换模式和城乡受众信息需求的博弈问题。第一部分,阐明研究问题的背景;评述了相关研究状况。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操作化;并阐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第三部分,分别考察农村受众和城市受众与对农电视节目的互动状况。描述和分析了农村受众与对农电视节目的互动意愿、互动模式和互动效应;城市受众与对农电视节目的互动意愿、互动模式和互动效应。归纳本研究的结论并指出:对农电视节目不可缺失;对农电视节目与农村受众之间的互动仍处于传媒主导阶段;城乡受众之间存在信息需求博弈且城市受众居于主导地位。第四部分,通过本研究所得结论引申出部分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第五部分,针对建立对农电视节目与城乡受众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提出部分建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视角—社会互动理论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2 社会互动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相关概念的讨论与操作化
  • 3.3 资料来源与样本状况
  • 3.4 分析方法
  • 4. 结果分析
  • 4.1 农村受众与电视节目互动现状
  • 4.2 城市受众参与对农电视节目互动现状
  • 4.3 值得深思的几个问题
  • 4.3.1 对农电视节目与农村受众之间互动仍处于传媒主导阶段
  • 4.3.2 城乡受众之间存在信息需求博弈且城市受众居于主体地位
  • 4.3.3 《乡村发现》依然“无处发现”
  • 4.3.4 农村社会虚拟现实建构加深
  • 4.3.5 一维视角中农民刻板印象的生成
  • 5. 对策建议
  • 5.1 对农电视节目要兼顾城乡受众信息诉求
  • 5.2 对农电视节目内容要娱乐性和实用性并重
  • 5.3 建立多极电视传播主体的良性互动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助推乡村振兴 创新对农宣传[J]. 中国报业 2019(22)
    • [2].“乡村振兴”战略下对农节目发展新思考[J]. 视听纵横 2019(06)
    • [3].一腔情怀走基层 “四力”并用写关切——对农节目田野调查的实践与思考[J]. 视听纵横 2019(06)
    • [4].对农报纸官微助推脱贫攻坚策略[J]. 中国出版 2019(24)
    • [5].广播对农节目的创优路径探析——以《农村新天地》为例[J]. 传媒论坛 2020(05)
    • [6].刍议对农节目的几种误区与矫正策略[J]. 视听纵横 2020(02)
    • [7].电视对农宣传要围绕“三农”追求实效[J]. 视听纵横 2020(02)
    • [8].如何让电视对农活动更好服务乡村振兴——以“点亮乡村——苍南景区村庄体验调查活动”为例[J]. 传媒论坛 2020(09)
    • [9].乡村振兴背景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对农内容生产[J]. 现代视听 2020(04)
    • [10].乡村振兴战略下电视对农节目发展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10)
    • [11].提前谋划积极应对农网夏季大负荷“低电压”[J]. 农电管理 2020(08)
    • [12].县级基层广播对农节目如何转型升级——以浙江省名优对农栏目《兰溪新农村》十年求索历程为例[J]. 中国记者 2018(12)
    • [13].电视对农节目现状研究[J]. 传播力研究 2019(11)
    • [14].做精典型报道 讲好“三农”故事——2017年度全省电视对农节目(活动)评选综述[J]. 视听纵横 2017(06)
    • [15].浅议对农记者的职业素养与角色定位[J]. 当代电视 2018(01)
    • [16].内参在对农传播中的应用[J]. 记者摇篮 2018(06)
    • [17].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分析与对策[J]. 农家参谋 2018(10)
    • [18].为农不动摇 惠农更有效——2016年度全省电视对农节目考核情况评析[J]. 视听纵横 2016(06)
    • [19].2016年度全省电视对农节目(活动)评选参评作品评析[J]. 视听纵横 2016(06)
    • [20].2016年度全省广播对农节目考核情况评析[J]. 视听纵横 2016(06)
    • [21].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播电视对农传播的影响[J]. 西部广播电视 2016(17)
    • [22].聚焦生态后发优势 办活对农节目[J]. 视听纵横 2017(02)
    • [23].对农活动如何做到常态化[J]. 视听纵横 2017(01)
    • [24].融媒体时代对农宣传服务的路径探索——以温州对农广播为例[J]. 视听纵横 2017(03)
    • [25].以“有形之手”推动对农传播的坚守和创新——广电媒体对农传播浙江模式剖析[J]. 中国广播 2017(09)
    • [26].电视对农节目的出镜记者素养[J]. 新闻研究导刊 2015(22)
    • [27].对农电视频道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出路[J]. 电视研究 2015(12)
    • [28].新时期广播对农节目的宣传策略[J]. 西部广播电视 2015(21)
    • [29].强化城市电台对农广播节目[J]. 科技传播 2016(09)
    • [30].拓展广播对农宣传合作共赢的新空间[J]. 视听纵横 2016(05)

    标签:;  ;  ;  

    互动视阈中的对农电视节目 ——基于电视媒体与城乡受众关系的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