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杆菌整合子分型及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

变形杆菌整合子分型及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变形杆菌是临床上重要的病原菌,包括4个种:普通变形杆菌(P.vulgaris)、奇异变形杆菌、产粘变形杆菌和潘氏变形杆菌,其中奇异变形杆菌是易引起尿路感染且难以治愈的一种病原菌。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误用造成了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最近几年,有着可移动DNA元件的新系统—整合子被提出。整合子由特殊的结构组成:两端保守区域框定了一个含有中间未知的开放读码框或“基因盒”,这些基因编码了特定的抗生素耐药。通过整合子的整合作用,抗性基因之间能够互相交换。整合子已被证实了多重耐药的获得和水平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喹诺酮类药物是第一个完全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临床感染的治疗。随着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变形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下降或耐药的临床分离株在不断增多。变形杆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机制非常复杂,迄今为止,喹诺酮类的耐药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药物作用靶位点的改变和菌体内药物浓度的降低,后者又可以由细胞外膜孔道蛋白的丢失和外排泵系统的表达引起。这两类耐药机制都是由染色体基因突变引起,不具有水平传播性。1998年Martinez-Martinez等发现在一株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一个低水平的喹诺酮耐药可通过质粒所转移,该基因被命名为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其作用机制是保护喹诺酮类药物靶位点DNA解旋酶和/或拓扑异构酶Ⅳ。使喹诺酮类药物不易与其结合,从而导致药物治疗失败。对该基因结构分析表明,它一般位于Ⅰ类整合子,常与其他耐药基因共存,最常见的是ESBLs基因。qnr基因在世界各地如东亚、美洲、欧洲等地相继被分离,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随后,两个新的Qnr同族体QnrB和QnrS相继被报道,原qnr基因命名为qnrA。目前国内关于变形杆菌携带qnr基因尚未有报道,我们对来自安徽细菌耐药中心(2004年10月~2006年10月)安徽省细菌耐药监控41家网络医院分离的146株变形杆菌进行了耐药性及其1、2类整合子基因和qnr基因的检测。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变形杆菌中1、2类整合子的流行现状以及其耐药性。研究临床分离变形杆菌质粒介导的喹酮类耐药基因(qnr基因)存在情况。材料与方法收集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安徽省细菌耐药监控41家网络医院分离的146株变形杆菌。PCR扩增146株变形杆菌中1、2类整合酶基因,M-H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146株变形杆菌的药敏情况。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46株变形杆菌细菌进行qnr基因检测。药敏检测采用M-H肉汤微量稀释法。碱裂解法提取质粒,氯化钙法制备感受态细胞。结果1类整合子检出率36.9%(54/146),2类整合子检出率38.4%(56/146),同时携带1、2类整合子的检出率18.5%(27/146)。146株变形杆菌中有3株检测出qnr基因:分别为qnrA、qnrB2、qnrS1,其中有1株同时携带qnrB2和qnrS1。qnrB2在第259位碱基发生C→A(精氨酸→丝氨酸)突变,三种qnr基因序列已在基因库注册,授权号:EF488761,EF488762,EF501989。3株qnr基因阳性株中2株为产ESBLs菌株。结论1、2类整合子在变形杆菌感染临床分离株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6.9%和38.4%。1、2类整合子与变形杆菌的多重耐药具有相关性。qnr基因在变形杆菌中的携带率较低。几种qnr基因单独作用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靶位点的保护相对较弱。

论文目录

  •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临床分离变形杆菌的耐药性及整合子分型研究
  • 前言
  • 材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变形杆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的检测
  • 前言
  • 材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个人简历
  • 附录二:致谢
  • 附录三:综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日喀则绵羊溶血性曼氏杆菌的分离鉴定[J]. 西藏农业科技 2019(04)
    • [2].浅谈溶血性曼氏杆菌研究进展[J]. 广西畜牧兽医 2020(01)
    • [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感染性腹泻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 2020(04)
    • [4].西咪替丁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22)
    • [5].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7(03)
    • [6].双歧杆菌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7(02)
    • [7].食品中双歧杆菌显色培养基的研制[J]. 食品工业 2017(02)
    • [8].双歧杆菌对人体的健康作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35)
    • [9].双歧杆菌分类、生理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J]. 生物产业技术 2017(03)
    • [10].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37)
    • [11].甲硝唑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4(35)
    • [12].应用双歧杆菌治疗急性肠炎40例临床疗效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04)
    • [13].猪链球菌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治疗与控制[J]. 当代畜牧 2015(05)
    • [14].双歧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电转化条件的研究[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3(10)
    • [15].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J]. 中国处方药 2020(03)
    • [16].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01)
    • [17].乳果糖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评价[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13)
    • [18].牛溶血曼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 中国兽医学报 2020(06)
    • [19].双歧杆菌及其产品缓解肠炎症状的研究进展[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0(04)
    • [20].临床分离苍白杆菌和假苍白杆菌的质谱研究[J]. 中国热带医学 2019(03)
    • [21].急性肠炎给予双歧杆菌联合诺氟沙星治疗的效果观察[J]. 心理月刊 2019(22)
    • [22].探究双歧杆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35)
    • [2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J]. 医疗装备 2017(12)
    • [24].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17(11)
    • [25].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09)
    • [26].蒙脱石散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的应用价值[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5)
    • [27].双歧杆菌胞外多糖研究进展[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7(10)
    • [2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分枝杆菌合并感染的临床探讨[J]. 临床医药实践 2016(05)
    • [29].鸭源鸡杆菌整合子及其与耐药性的相关性分析[J]. 畜牧兽医学报 2016(08)
    • [30].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19)

    标签:;  ;  ;  ;  ;  ;  

    变形杆菌整合子分型及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