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蓬勃发展的居家设计——谈现代住宅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帆[1](2021)在《代际互助型共享住宅设计研究 ——以存量住宅改造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共享住宅的实践刚刚起步,代际互助更是一个新鲜名词,相关研究在国内尚有大片的空白。伴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代际关系的变迁与家庭结构的转变,主流的集合住宅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多样的居住需求。人们开始思考通过“空间共享”的手段来关怀老年人和吸引年轻人回归,从而提升城市活力,缓和社会矛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笔者提出“代际互助+共享住宅”的概念,充分发挥两者之间优秀的互补性,为解决老龄化、住房难等社会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论文从这一结合点出发,在梳理共享住宅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代际互助模式下需要对应怎样的居住空间。通过对中西方国家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对比分析,研究总结出模块化与灵活化、空间私密性层级化、功能空间“压缩”与生活协作等适应中国国情的构成要素。提出工业化预制模块、促进空间共享的多功能复合空间、层级共享、满足生活协作的空间组团、激活交往行为的多价空间等设计原则。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结合中国存量发展的基本国情,选择从旧房改造入手,总结符合代际互助特点的共享住宅前沿设计策略,并用类型学的方法对空间构成进行图式化表达。从功能、面积、层级等方面,展现模块化、多样化的组合方式,最终构建代际互助型共享住宅建筑模型,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
张静雅[2](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表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佟林芝[3](2021)在《沧州地区农村住宅空间演变与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沧州农村地区响应上级号召,展开乡村振兴建设,随着居民生活行为的丰富以及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住宅空间需求也日趋多样化。目前沧州地区农村住宅空间存在布局、功能上的不合理,不适应;缺乏应对产业转变的弹性设计;地域性与人性化考虑不足等问题。沧州地区农村住宅存量大、分布广,推倒重建与重新集中规划全面实现较为困难,因此针对既有住宅的优化重要而迫切。本文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对现状住宅演变规律与机制的总结提炼,以满足使用者需求为目标,提出坚实可行的针对性优化策略,为当地住宅的优化提供技术路线和模式参考。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对既有住宅的空间布局、平面功能、空间构成要素开展调查;2,归纳农村住宅空间布局,功能空间,空间构成要素方面的演变规律以及居住模式,地域条件,材料技术对住宅空间发展的影响;3,立足于现状问题,针对住户居住需求,结合地域条件与材料技术,对住宅空间布局,平面功能,以及空间构成要素进行优化设计。在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空间构成要素等方面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4,选取生活居住型、经营服务型典型农宅具体案例进行改造和更新的方案优化设计。本文从沧州地区农村住宅空间使用现状入手,总结出农宅空间演变规律与各时期住宅中的共性和基本性问题;归纳出影响农村住宅演变发展的影响因素;结合演变过程中的有效措施提出住宅在空间布局,功能空间,空间构成要素三个方面的优化策略;确定了沧州地区农村住宅空间优化的技术路线;对研究提出不足与展望。以期为我国农村住宅建设以及沧州地区农村住宅空间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冒卓影[4](2020)在《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乡村的产业模式逐渐从“传统一产”发展为“三产并存”,并伴随着乡土文化复兴,乡村养老、医疗和文旅等产业快速崛起。然而多数乡村住宅跟不上急速发展的节奏,无序的新建拆建和更新改造导致乡村整体风貌丧失、生态环境破坏、空间景观无序和能耗污染居高不下等一系列问题,乡村的居住环境、功能空间、景观形态和文化特色等亟待改造与提升。国内外住宅更新改造研究大都是从乡村规划、建筑环境、技术改造和节能提升等不同视角展开,分散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各层面系统综合的改造提升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针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及更新改造的研究多偏于个案,缺少对住宅发展史、演进动力机制等层面的综合研究。课题针对上述问题与不足,从共生视角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开展系统综合研究,期望实现乡村住宅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乡土文化,减少资源浪费,推动乡村住宅的传承和延续。运用共生理论及其和谐共存理念和方法,结合新陈代谢理论、建筑再循环理论、环境行为学理论、触媒理论与开放建筑“层级”理论,分析乡村住宅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提出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共生关联因素与价值构成进行解析,分析乡村住宅发展的影响因素、乡村住宅的层级与共生关联因素及价值构成,提出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目标。结合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和谐共生设计思想,从乡村整体环境、建筑“支撑主体”和功能生活空间三个层面探讨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与策略,并运用以上设计原则和策略,开展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实践尝试。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应遵循和谐并存的共生整体性原则,及其衍生的气候适应性原则、乡村文化性原则、生活整序性原则、传承创新性原则和集约紧凑性原则。环境层面,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遵从“乡村织补”的整体环境建构策略,重塑乡村格局,实现乡村与环境的共生;“织补”乡村环境,实现“新”与“旧”的共生;优化交通系统,实现绿色出行与公共空间的共生;推动广州都市边缘乡村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体与局部的共生。建筑层面,遵从“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策略,优化乡村住宅,实现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共生;协调新旧民居,实现“既有”与改造”的共生;延续场所精神,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共生;优化住宅结构,实现结构与艺术的共生;提出绿色节能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节能技术与环境的共生。“功能生活”层面,遵从开放空间营造策略,传承创新地方材料与技术,实现历史与未来的共生;提出居住空间集约化、弹性化设计策略,实现空间与效益的共生;建构一体化住宅,实现设计与建造的共生;设备可持续更新,实现设备与构造的共生。此外,将上述原则与策略应用于广州增城正果镇黄何屋村精品民宿区实践设计中,促进乡村住宅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张乐鑫[6](2020)在《共享居住模式下长租公寓空间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共享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其在居住领域形成了“共享”与“居住”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其所包含的“共享生活、合作居住”内涵与青年群体的居住需求与情感渴望完美契合,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随着租赁时代的到来,长租公寓行业在近几年得到迅猛的发展,其个性化的设计、具有居住氛围的社群交往,极大程度地满足青年租房群体的居住需求,受到青睐。但其暴风式的增长加之在无相关规范引导、无设计理论参照的情况下,导致空间品质良莠不齐,极大的影响了青年群体的租住体验。据此,笔者拟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并总结长租公寓的发展情况及空间特征。以成都市为例从空间功能要素的层面提出相应设计策略,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方案设计中加以验证,试图寻求共享居住结合长租公寓的理论方法,以期对实际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本文的具体研究分为六个章节进行:第一章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以此完成对文章研究内容的初步思考。第二章结合长租公寓的现状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特点,通过引入共享居住模式相关理论,对在此模式下的长租公寓空间的构成要素、相关特征及影响因素做了详细的总结归纳,并由此为第三章的调研提供思路。第三章首先通过对青年群体的行为习惯及居住需求问卷调查,梳理出对共享空间和居住空间的需求程度;其次对成都市长租公寓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出现状问题:共享公共空间层面共享性不足和套内居住空间层面的集约性程度较低,并结合优秀案例从共享性和集约性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借鉴。第四章基于第三章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共享公共空间的共享性设计和套内居住空间的集约性设计两个方面提出空间设计策略,并通过差异性分析,突出本文的研究价值。第五章将上述研究成果运用于成都市武侯区某地块的方案设计中,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章归纳全文,总结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以及文章内容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陈芳冰[7](2020)在《迈向共享社区 ——青年长租公寓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国家的政策调控和资本市场的大力助推下,青年长租公寓在近几年迅速兴起。然而融资成本高、投资回报周期长等问题使得青年长租公寓开发商在资本和空间品质之间难以两全,且由于缺乏相关法规约束和理论研究支撑,在相关实践中存在空间品质不高、公共空间利用率低、人际关系淡漠、缺乏归属感等痛点问题。伴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的生活模式已成为解决社会和城市问题的重要寄托,共享社区强调的生活共享和邻里交往正是解决长租公寓痛点问题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提出通过公共空间构建将传统社区氛围引入青年长租公寓使其迈向“共享社区”的构想。本文从“共享社区”型青年长租公寓的构成要素及其特征入手,通过挖掘承载传统社区的共享生活和邻里关系的空间要素在青年长租公寓中的映射方式,提出其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并对未来共享社区的居住和空间模式进行探索,以期在青年长租公寓中实现共享社区的核心理念。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提出问题:从建筑学视角出发,挖掘青年长租公寓的痛点问题,提出青年长租公寓迈向共享社区的可能性以及方式,即通过公共空间的构建实现共享社区的核心理念——生活共享和邻里交往。第二部分(第二、三、四章)——分析问题:通过对共享社区相关理论研究,挖掘青年长租公寓公共空间与传统社区中发生交往的关键空间要素的角色对应,并总结出“共享社区”型青年长租公寓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及对应特征,以及影响构成要素特征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调研进一步探寻影响因素的具体影响作用以及理论研究成果在实践案例中的适宜性,并归纳具体的空间形式,发现目前初具共享社区特征的青年长租公寓的现存问题,为后文得出策略提供依据。第三部分(第五、六章)——解决问题:以“共享社区”型青年长租公寓的构成要素即功能构成、空间组织、空间层级和空间氛围为脉络,以体现共享社区的共享性、交往性、多义性、场所感的特征为原则,结合理论研究和调研成果探寻实现共享社区核心理念的青年长租公寓公共空间设计策略;并对未来共享社区的居住和空间模式进行探索,以实现由青年长租公寓迈向共享社区的目的。
刘奕[8](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班兴华[9](2019)在《日本共享居住模式与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日本,近20年来,共享住宅设计及研究得到越来越多建筑师和学者的关注。因其低廉的租金、便利的生活设施以及丰富的与人交往的机会,共享住宅现已成为日本住宅租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对日本共享居住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在对日本共享住宅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共享居住实例,从空间设施、共享模式、管理运营、共享空间设计和居住行为与活动等方面,对其居住行为、空间组织和共享居住模式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出享居住建筑的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和及案例研究,本研究对中国和日本在住房政策、居住文化、租赁管理制度和共享居住发展现状等方面的区别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借鉴日本社会共享居住发展的经验与优势,为我国共享居住的发展提出建议。
王林[10](2019)在《租赁住宅适应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迎来了以商品房的设计和建造为主的住宅建设的蓬勃发展。近年来,为了优化住宅供给模式,缓解民众住房压力,租赁住房市场在政策上得到大力扶持。本文研究的租赁住宅按照其建设的主体不同可大致分为国家统一规划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和大型企业或开发商以租赁目的开发建设的或由住宅存量改造而来的比例自持型租赁住宅。租赁住宅相较于传统住宅特征明显,主要表现在面积的限制和租户的复杂性及其高频率更替。住户不稳定性带来的多样化居住需求及有限的使用面积矛盾尖锐,致使租赁住房相较于普通住宅需要更高的适应性。论文首先从理论,方法,研究和实践等多方面对住宅适应性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力求对能够提高住宅适应性的理论进行总结和归纳,得到指导住宅适应性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据其建立起物质结构和住宅空间分离的住宅适应性设计体系。其次在构建的设计体系下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大量不同国家地区的适应性住宅实践项目进行研究。将案例研究的结果对应理论研究的总结归纳,得出具体的设计策略以及设计方法。最后将其与我国租赁住房的特点与现状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可以为我国租赁住房适应性设计提供参考的相关策略。本研究提供的方法和信息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或实践租赁住房设计适应性问题的背景。设计策略本身具有设计适应性租赁住房的实用价值。设计策略还可以用作评估工具,以对现有租赁房屋的适应程度进行分析。总之,本研究中提供的方法和信息对于与租赁住宅适应性相关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蓬勃发展的居家设计——谈现代住宅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蓬勃发展的居家设计——谈现代住宅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代际互助型共享住宅设计研究 ——以存量住宅改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老龄化与养老住房问题 |
1.1.2 代际关系与家庭结构的变迁 |
1.1.3 共享生活理念 |
1.2 有关概念及范畴界定 |
1.2.1 代际互助 |
1.2.2 共享经济 |
1.2.3 共享住宅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代际互助研究 |
1.3.2 共享住宅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代际互助与共享住宅的本土化 |
2.1 中国主流养老住宅的不足 |
2.2 代际互助的本土化 |
2.2.1 传统养老模式变化 |
2.2.2 特殊家庭比例提高 |
2.2.3 多维度的社会实践 |
2.3 共享住宅的本土化 |
2.3.1 非亲缘住户关系 |
2.3.2 社会矛盾凸显 |
2.3.3 住宅趋于共享性设计 |
2.4 特殊服务人群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代际互助型共享住宅特性分析 |
3.1 我国代际互助下的住宅共享性设计调查研究 |
3.1.1 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
3.1.2 调研的对象与方法 |
3.1.3 不同群体生活行为及居住需求统计分析 |
3.2 共享住宅的基本特性 |
3.2.1 精神与物质的统一 |
3.2.2 立体化空间共享形式 |
3.2.3 共享居住模式类型 |
3.3 代际互助的基本特性 |
3.3.1 多元的生活环境 |
3.3.2 双向的人际关系 |
3.3.3 制度的正确导向 |
3.4 代际互助与共享住宅的耦合 |
3.4.1 高可支付性包容多样住户 |
3.4.2 同频人群带动互助共享 |
3.4.3 互助与共享生活促进协作 |
3.5 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运营模式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代际互助型共享住宅设计策略 |
4.1 设计理念 |
4.1.1 住宅容器中的“共异体”共生 |
4.1.2 “无缘社会”中新“地缘”的构建 |
4.2 设计目标 |
4.2.1 模块化与灵活化 |
4.2.2 空间私密性层级化 |
4.2.3 功能空间“压缩” |
4.2.4 生活协作 |
4.3 设计方法与策略 |
4.3.1 促进空间共享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
4.3.2 层级共享 |
4.3.3 满足生活协作的空间组团 |
4.3.4 多价空间与方格网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代际互助型共享住宅案例分析 |
5.1 前期研究 |
5.1.1 项目综述 |
5.1.2 现状分析 |
5.2 微介入改造 |
5.2.1 组团划分 |
5.2.2 空间复合 |
5.3 中度改造 |
5.4 深度改造 |
5.4.1 单元功能分类设计 |
5.4.2 单元空间组合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3)沧州地区农村住宅空间演变与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范围 |
1.2.3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沧州地区农村住宅建设现状调研 |
2.1 区域特征与农宅建设概况 |
2.1.1 沧州地区区域特征 |
2.1.2 人口构成与社会背景 |
2.1.3 住宅建造模式 |
2.2 实态调研方式与样本 |
2.2.1 调研方法与内容 |
2.2.2 调研范围与对象 |
2.2.3 热环境测试方案与样本 |
2.3 当地传统住宅空间构成与特征 |
2.3.1 住宅空间构成 |
2.3.2 住宅空间秩序 |
2.3.3 住宅建筑要素特征 |
2.4 小结 |
3 沧州地区农村住宅空间演变与问题分析 |
3.1 空间布局演变 |
3.1.1 “一”字形住宅(50-80 年代) |
3.1.2 多院落住宅(1980-2000) |
3.1.3 多合院住宅(80 年代至今) |
3.1.4 总体空间布局演变规律与问题 |
3.1.5 空间组织模式与问题分析 |
3.2 功能空间演变 |
3.2.1 卧室与客厅 |
3.2.2 厨房与餐厅 |
3.2.3 卫浴与储藏 |
3.2.4 产业功能空间演变 |
3.2.5 功能空间演变规律与问题分析 |
3.3 空间要素演变 |
3.3.1 结构形式演变 |
3.3.2 围护结构形式演变 |
3.3.3 空间要素演变规律与问题分析 |
3.4 住宅空间演变影响因素 |
3.4.1 居住模式 |
3.4.2 地域条件 |
3.4.3 材料与技术 |
3.5 住宅空间演变中的问题总结 |
3.5.1 住宅空间演变机制 |
3.5.2 住宅空间现状问题总结: |
4 沧州地区农村住宅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
4.1 优化设计目标 |
4.1.1 针对性优化策略 |
4.1.2 目标用户分析 |
4.1.3 空间面积与尺度 |
4.2 空间布局优化 |
4.2.1 总体空间布局优化 |
4.2.2 空间组织模式优化 |
4.3 功能空间优化 |
4.3.1 卧室与客厅 |
4.3.2 厨房与餐厅 |
4.3.3 卫浴与储藏 |
4.3.4 产业功能空间优化 |
4.4 空间要素优化 |
4.4.1 结构与围护结构优化 |
4.4.2 附加空间 |
4.5 小结 |
5 沧州地区农村住宅空间优化设计实践 |
5.1 住宅类型模式优化设计 |
5.1.1 生活型空间组合设计 |
5.1.2 生产型空间组合设计 |
5.1.3 经营型空间组合设计 |
5.2 生活居住型住宅优化设计 |
5.2.1 传统一层生活居住型合院式住宅 |
5.2.2 优化设计方案 |
5.3 经营服务型住宅优化设计 |
5.3.1 现代二层商住一体型住宅 |
5.3.2 优化设计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 |
6.2.2 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图录 |
附录二 表录 |
附录三 沧州地区农村住宅概况调研与舒适度调查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持续推进 |
1.1.2 乡村住宅面临挑战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范围界定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广州都市边缘 |
1.3.2 乡村住宅 |
1.3.3 更新改造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研究与理论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1.3 小结 |
2.2 共生理论 |
2.2.1 共生理论的缘起与发展 |
2.2.2 共生理论与住宅更新改造 |
2.3 新陈代谢理论 |
2.3.1 新陈代谢理论释义 |
2.3.2 运用新陈代谢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
2.4 建筑再循环理论 |
2.4.1 建筑再循环理论的发展与共生 |
2.4.2 基于建筑再循环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
2.5 环境行为学理论 |
2.5.1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乡村住宅设计 |
2.5.2 应用环境行为学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
2.6 触媒理论 |
2.6.1 触媒理论释义 |
2.6.2 基于触媒理论的乡村住宅更新改造 |
2.7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 |
2.7.1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的内涵与特点 |
2.7.2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 |
3.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历程、问题与挑战 |
3.1.1 乡村住宅的发展历程 |
3.1.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现状综述 |
3.1.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面临的问题 |
3.1.4 乡村住宅面临的机遇 |
3.1.5 乡村住宅面临的挑战 |
3.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共生关联因素与价值构成 |
3.2.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发展的影响因素 |
3.2.2 乡村住宅层级与共生关联因素 |
3.2.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价值构成 |
3.2.4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目标 |
3.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 |
3.3.1 共生整体性原则 |
3.3.2 气候适应性原则 |
3.3.3 乡村文化性原则 |
3.3.4 生活整序性原则 |
3.3.5 传承创新性原则 |
3.3.6 集约紧凑性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和谐共生设计思想 |
4.1.1 传承创新核心思想 |
4.1.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本质 |
4.1.3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三要素 |
4.1.4 解决共性矛盾的乡村住宅更新改造思路 |
4.1.5 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定位与价值取向 |
4.2 “乡村织补”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整体环境建构策略 |
4.2.1 乡村格局重塑规划设计策略,实现乡村与环境的共生 |
4.2.2 乡村环境“织补”设计策略,实现“新”与“旧”的共生 |
4.2.3 交通系统优化设计策略,实现绿色出行与公共空间的共生 |
4.2.4 局部与整体共生设计策略,实现广州都市边缘乡村可持续发展 |
4.3 “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策略 |
4.3.1 乡村住宅建筑优化设计策略,实现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共生 |
4.3.2 新旧民居协调设计策略,实现“既有”与“改造”的共生 |
4.3.3 延续场所精神的创新设计策略,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共生 |
4.3.4 住宅结构优化设计策略,实现结构与艺术的共生 |
4.3.5 绿色节能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节能技术与环境的共生 |
4.4 “功能生活”的开放空间营造策略 |
4.4.1 地方材料与技术传承创新设计策略,实现历史与未来的共生 |
4.4.2 居住空间集约化、弹性化设计策略,实现空间与效益的共生 |
4.4.3 建构一体化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设计与建造的共生 |
4.4.4 设施可持续更新设计策略,实现设备与构造的共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实践设计 |
5.1 项目概述 |
5.1.1 实践案例概况 |
5.1.2 项目定位分析 |
5.1.3 项目现状调研 |
5.1.4 居民意愿需求 |
5.1.5 更新改造设计重点 |
5.2 “乡村织补”的整体环境建构设计 |
5.2.1 乡村格局重塑设计,“织补”乡村肌理 |
5.2.2 交通系统优化设计,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
5.3 “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设计 |
5.3.1 乡村住宅优化设计,协调新旧民居 |
5.3.2 场所精神延续设计,弘扬乡土文化 |
5.3.3 住宅结构优化设计,推广绿色节能住宅 |
5.4 “功能生活”的开放空间营造设计 |
5.4.1 地方材料和技术延续设计,实现文化融合创新 |
5.4.2 居住空间弹性化设计,提升居住质量 |
5.4.3 住宅一体化设计,设备可持续更新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结论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6)共享居住模式下长租公寓空间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共享居住模式的兴起 |
1.1.2 长租公寓行业快速崛起 |
1.1.3 长租公寓的共享居住趋势 |
1.1.4 成都市的研究价值突出 |
1.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及相关概念释义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2.3 相关概念释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与启示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共享居住模式下长租公寓空间分析 |
2.1 长租公寓基础研究 |
2.1.1 长租公寓发展历程 |
2.1.2 长租公寓发展趋势 |
2.2 共享居住模式下长租公寓空间要素研究 |
2.2.1 共享居住模式相关理论研究 |
2.2.2 共享居住模式下长租公寓空间构成要素 |
2.2.3 共享居住模式下长租公寓空间要素特征 |
2.2.4 共享居住模式下长租公寓空间影响因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共享居住模式下居住需求和租住现状调研 |
3.1 青年群体居住需求分析 |
3.1.1 青年群体居住需求理论研究 |
3.1.2 青年群体居住需求调研分析 |
3.2 成都市长租公寓实地调研分析 |
3.2.1 调研背景、目的与方法 |
3.2.2 调研对象与内容 |
3.2.3 长租公寓案例调研统计分析 |
3.2.4 调研结果总结与启示 |
3.3 国内外优秀案例借鉴分析 |
3.3.1 共享性设计层面 |
3.3.2 集约性设计层面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享居住模式下长租公寓空间设计策略 |
4.1 设计原则 |
4.1.1 交往性原则 |
4.1.2 适应性原则 |
4.1.3 经济性原则 |
4.1.4 舒适性原则 |
4.2 共享公共空间共享性设计策略 |
4.2.1 共享公共空间的整体共享层级 |
4.2.2 共享公共空间的典型共享方式 |
4.3 套内居住空间集约性设计策略 |
4.3.1 功能配置精准化 |
4.3.2 空间尺寸精细化 |
4.3.3 功能布局复合化 |
4.4 相关设计策略差异性分析 |
4.4.1 共享公共空间层面 |
4.4.2 套内居住空间层面 |
4.4.3 地域性层面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共享居住模式下长租公寓空间设计应用 |
5.1 项目概况 |
5.1.1 区位背景 |
5.1.2 项目环境 |
5.1.3 设计目标 |
5.1.4 设计解析 |
5.2 设计应用 |
5.2.1 共享公共空间共享性设计应用 |
5.2.2 套内居住空间集约性设计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问卷调查表 青年群体生活行为及居住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2:调研案例相关资料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迈向共享社区 ——青年长租公寓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青年长租公寓的兴起 |
1.1.2 青年长租公寓的痛点 |
1.1.3 青年长租公寓迈向共享社区的可能性 |
1.2 相关概念、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 |
1.2.1 相关概念——社区与共享社区 |
1.2.2 研究对象——青年长租公寓的公共空间 |
1.2.3 研究目的——通过公共空间的构建实现共享社区核心理念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3.3 社会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青年长租公寓研究现状 |
1.4.2 共享社区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5.1 理论及文献研究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田野调查法 |
1.5.4 归纳演绎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青年长租公寓公共空间研究 |
2.1 青年长租公寓基础研究 |
2.1.1 青年长租公寓的发展历程 |
2.1.2 青年长租公寓的分类 |
2.1.3 青年长租公寓的发展趋势 |
2.2 “共享社区”型青年长租公寓公共空间研究 |
2.2.1 相关理论研究 |
2.2.2 “共享社区”型青年长租公寓公共空间角色类型 |
2.2.3 “共享社区”型青年长租公寓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 |
2.2.4 “共享社区”型青年长租公寓公共空间的特征 |
2.2.5 “共享社区”型青年长租公寓公共空间的影响因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青年群体公共生活需求 |
3.1 青年群体特征 |
3.1.1 心理特征 |
3.1.2 生活方式特征 |
3.2 青年群体公共生活需求调查 |
3.2.1 问卷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
3.2.2 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
3.2.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年长租公寓公共空间案例调研 |
4.1 调研背景与调研计划制定 |
4.1.1 调研背景 |
4.1.2 调研目的与调研方法 |
4.1.3 调研对象、调研内容与调研过程 |
4.2 青年长租公寓公共空间调研报告 |
4.2.1 案例基本信息综述 |
4.2.2 青年长租公寓公共空间整体调研 |
4.2.3 青年长租公寓公共空间各功能调研 |
4.2.4 青年长租公寓公共空间氛围调研 |
4.3 调研成果总结 |
4.3.1 存在的问题 |
4.3.2 获取的经验 |
第5章 “共享社区”型青年长租公寓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
5.1 公共空间整体设计策略 |
5.1.1 公共空间层级划分 |
5.1.2 公共空间功能构成 |
5.1.3 公共空间组织形式 |
5.2 各功能空间设计策略 |
5.2.1 公共活动空间——功能布局复合化 |
5.2.2 交通空间——引入街道层级 |
5.2.3 交流缓冲空间——功能渗透 |
5.3 空间氛围营造策略 |
5.3.1 空间形态 |
5.3.2 尺度比例 |
5.3.3 围透关系 |
5.3.4 界面色彩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共享社区的未来探索 |
6.1 居住模式的拓展 |
6.1.1 同质基础的建立 |
6.1.2 居民的自治管理 |
6.2 空间模式的拓展 |
6.2.1 空间模块化的拓展 |
6.2.2 空间弹性的拓展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问卷调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9)日本共享居住模式与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居住与共享 |
1.1.2 现代生活困境 |
1.1.3 国内居住现状——共享居住的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研究意义:日本当代共享居住发展和模式研究 |
1.2.2 社会现实意义:对国内居住体系与住房制度的启示 |
1.2.3 设计应用意义:归纳共享居住的设计手法与策略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共享居住”(Shared Living)与“共同居住”(Co-Ling) |
1.3.2 共享居住空间 |
1.3.3 共享住宅(シエアノヽウス、Shared House) |
1.3.4 共享居住与合作居住(Cohousing) |
1.3.5 共享住宅与集合住宅(Collective House) |
1.4 研究内容 |
1.5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基础 |
1.5.1 共享居住模式的研究 |
1.5.2 研究基础 |
1.6 论文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相关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共享居住模式研究 |
2.1 共享居住发展概述 |
2.1.1 地缘与血缘:以族群为单位的聚居形式 |
2.1.2 合作共居:作为利益共同体的集合居住 |
2.1.3 摆脱孤立:当代社会的共享居住 |
2.2 日本共享居住:一种新的居住方式 |
2.2.1 日本的近代租赁住房发展 |
2.2.2 日本共享居住的背景 |
2.2.3 日本共享住宅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日本共享居住实例研究 |
3.1 日本新建共享住宅案例分析 |
3.1.1 矢来町共享住宅——向城市开放的“土间” |
3.1.2 LT城西——多层次复合共享空间 |
3.1.3 横滨公寓——个人空间到社区共享 |
3.1.4 瑞穗老人之家——共居共享的介护养老模式 |
3.2 日本改建共享居住案例分析 |
3.2.1 不动前住宅——旧仓库改建的七人住宅 |
3.2.2 Kankanmori社区——合作混居的生活模式 |
3.2.3 The Share涉谷共享公寓——传统公寓的共享新尝试 |
3.2.4 马场川共享公寓——商业建筑的居住探索 |
3.3 案例归纳与比较 |
3.4 日本共享居住实态调研——以矢来町共享住宅为例 |
3.4.1 共享居住问卷调查 |
3.4.2 行为观察与居住者采访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享居住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
4.1 共享居住建筑设计策略的理论框架 |
4.1.1 共享居住建筑的设计原则 |
4.1.2 共享领域形成的原理 |
4.1.3 共享居住模式的三个要素 |
4.2 共享生活模式的类型归纳 |
4.2.1 青年交往型 |
4.2.2 代际混居型 |
4.2.3 家庭合作型 |
4.2.4 养老介护型 |
4.2.5 共享生活模式的对比与总结 |
4.3 居住功能要素的配置方式 |
4.3.1 居住功能要素的重新组织 |
4.3.2 居住功能要素的配置标准 |
4.3.3 居住功能要素的布局方式 |
4.4 共享空间的设计手法 |
4.4.1 公共空间:多适性与可变性 |
4.4.2 交通空间:模糊领域与中介空间 |
4.4.3 界面设计:公共与私密的分隔与平衡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共享居住现状调查与趋势展望 |
5.1 我国共享居住现状与问题 |
5.1.1 我国租赁住房现状和政策导向 |
5.1.2 共享居住现状及意愿调查 |
5.1.3 我国共享居住实例 |
5.2 中日共享居住比较 |
5.2.1 社会背景与住房政策比较 |
5.2.2 居住传统与行为习惯比较 |
5.2.3 共享居住建筑类型比较 |
5.3 我国共享居住发展趋势和建议 |
5.3.1 以专业化服务代替资本运作 |
5.3.2 多方位筹措房源,盘活存量建筑 |
5.3.3 打造多元化居住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矢来町共享住宅调査问卷 |
附录B 我国(京津地区)共享居住意愿调査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租赁住宅适应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现代住宅发展历程及问题 |
1.1.2 我国租赁住宅发展 |
1.1.3 相关租赁住宅发展 |
1.1.4 我国租赁住宅设计建设使用中的问题 |
1.2 住宅适应性 |
1.2.1 适应性的需求 |
1.2.2 适应性的重要性 |
1.2.3 适应性的定义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章 研究定义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框架 |
第三章 住宅适应性理论及设计方法 |
3.1 住宅适应性的萌芽与探索 |
3.2 住宅适应性设计理论研究 |
3.2.1 结构层级理论 |
3.2.2 开放建筑理论 |
3.3 住宅适应性设计研究 |
3.4 住宅适应性设计实践 |
第四章 住宅适应性设计体系及案例研究 |
4.1 建立住宅适应性设计体系 |
4.1.1 案例分析手法 |
4.1.2 层级的分解 |
4.1.3 住宅适应性设计体系 |
4.1.4 住宅适应性设计策略 |
4.2 案例研究 |
4.2.1 案例选取 |
4.2.2 信息收集 |
4.2.3 案例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租赁住房适应性设计策略 |
5.1 分析和比较 |
5.1.1 住宅适应性设计策略分析 |
5.1.2 住宅适应性设计策略实现基础与我国租赁住房现状的比较 |
5.2 租赁住宅适应性设计策略 |
5.2.1 租赁住宅适应性物质类设计策略 |
5.2.2 租赁住宅适应性物质类设计策略 |
5.2.3 多种设计策略结合应用 |
5.2.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不足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概述 |
6.1.2 研究价值 |
6.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租赁住房室内空间使用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蓬勃发展的居家设计——谈现代住宅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代际互助型共享住宅设计研究 ——以存量住宅改造为例[D]. 张帆.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沧州地区农村住宅空间演变与优化设计研究[D]. 佟林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冒卓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共享居住模式下长租公寓空间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张乐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迈向共享社区 ——青年长租公寓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陈芳冰.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9]日本共享居住模式与设计策略研究[D]. 班兴华. 天津大学, 2019(01)
- [10]租赁住宅适应性设计研究[D]. 王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