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业供应链管理优化模型研究

中国建筑业供应链管理优化模型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建筑业是我国开放较早、开放范围比较广泛的行业。随着建筑市场全球化,我国建筑业规模持续扩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作用日益增强。自1994年至2000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约60%是通过建筑行业实现的。2001年至2003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长率平均超过20%,2003年建筑业产值增长了24.6%,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产值8181.3亿元,占GDP比重的6.9%。更重要的是,建筑业吸纳了30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就业,成为部分地区县域经济增长和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2005年中国建筑企业已达到了48688个,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创建国以来最高,仅次于工业、农业、商业,居第四位。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城市面貌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贡献。然而,建筑行业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建筑业产值利用率却在减少,1978年以来,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建筑业产值增长了20多倍,达到3474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完成竣工产值22072.96,增长8.9%,实现增加值100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1.9%,而产值利用率由前年的2.7%降为2.6%。随着国内外建筑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企业整体实力在降低,在国外2003年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公司,中国占47家(包括香港、台湾3家),约占1/5。而国际项目营业额仅占全球总营业额的5%。随着国际建筑业新的集成管理模式在推广,中国建筑业管理在集成而队伍在分散。中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已转为民营企业,劳动力大部分从农村富余人员中产生。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在提高,而企业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却在降低,使中国建筑业仍然存在产业集中度低,规模较小,技术粗糙,过度竞争问题;到2005年建筑质量问题仍时有发生,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未见好转,国有建筑企业尤为严重。本文结合国际建筑业与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分析研究了建筑业的现状和特点,针对工程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业主需求正发生变化,传统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需要。通过制造业与建筑业的类比,把制造行业日渐成熟且取得良好效果的供应链管理经验引进建筑行业,提出了总承包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建筑业供应链是基于需求的供应链即“需求链”。在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方法和证实方面:运用了模型技术,依其复杂程度可以分为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和随模型等类型,除采用了系统动力学与运筹学中最优化方法以外,SCM也广泛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和网际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供应链评价研究中,应用了很多学者采用的Deng TOPSIS选择法、HHP层次分析法,面向顾客需求评价方法,DEA数据包括分析等方法,作为实施研究过程中应用。同时,创造性地应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建筑业供应链进行分析和研究,以确定最优化的供应链形态的应用。课题研究运用优化控制,对生产和库存供应链上相互矛盾的两个节点用动态规划的方法对装配生产库存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与虚拟技术给出了基于网络和建筑供应链集成策略。并分别探讨了建筑业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如何建立工程项目发承包、材料采购、库存、运输等模型,对建筑业作业层的采购——库存——运输协调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检验。建立了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模型,提出了中国建筑业应该实施供应链管理组织来管理供应链,大型建筑项目应采取独立于供应链体系成员之外的工程管理公司或供应链管理公司来实施对项目供应链的承包管理。在合作伙伴选择研究上,应用人工智能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供应商和销售商的选择,指出供应链条件下选择合作伙伴是为了增强供应链的整体的竞争能力,而合作伙伴的评价是供应链合作关系运行的基础。对供应链管理中业主、核心企业的作用、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的选择逐一进行了研究和验证;阐明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实施步骤:①从企业的战略角度来检验是否真的需要建立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②确定挑选合作伙伴的准则,评估潜的候选企业。③正式建立伙伴关系。④维持和精练合作伙伴关系,验证了这种实施是可行的。在工程项目中引入供应链的管理机制,有利于形成共同的利益基础,从整体上优化工程的建造环节,降低建造成本,最终增加各组织成员所获得的利益,满足大部分利益相关者。在供应链的信息流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信息成为供应链各组成员,各环节之间进行沟通协调的载体。企业的供应链面临着多变的市场环境,如何提高对最终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响应速度。研究这种基于时间竞争环境下的供应链的特点,在这种不确定性增加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整个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系统柔性应该是这种竞争环境下供应链所具有的最突出的特点。根据上述的载体和特点,由此延伸出敏捷性的理论。敏捷理论是构成基于时间竞争环境下供应链的重要因素Christopher。对供应链敏捷性进行分析,阐明了敏捷性供应链具有四个可辨的特征:市场敏感性、虚拟能力、合作伙伴间的协作性以及能充分利用各合作伙伴的核心优势;提出实现这种敏感性的重要技术,信息技术,精敏混合策略、延迟策略、协调机制等,对这一理论的特征和技术条件推广应用做出范例。认为运用第四方物流中心(4PL)理论的真正重要功能不在于虚拟供应链体系的整体创新体系,提出了虚拟供应链的创新体系的三大特征:虚拟化、柔性化、协同化。通过分别以设计、制造、施工企业为核心企业实施对供应链的管理进行实践验证和对几个具有国际化管理水平的大型项目实施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展开分析比较,对建筑业供应链管理模型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从实践验证中提出了供应链管理四个一体化中的“活动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四个效应中的“截流效应”、供应链管理“净收入最大化目标”以及供应链“管理公司”等研究问题和结论。认为中国建筑业实现供应链管理不仅可行而且意义重大,为建筑业供应链管理创造性地积累了行动经验,为进一步提高建筑业管理水平做出贡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1.1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 1.1.2 建筑业分散性的必然要求
  • 1.1.3 建筑业创造出差异化竞争的途径
  • 1.1.4 建筑业发挥核心能力的需要
  • 1.1.5 供应链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所然
  • 1.2 国内外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研究述评
  • 1.2.1 供应链
  • 1.2.2 供应链管理
  • 1.2.3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
  • 1.3 国内外供应链管理模型研究方法述评
  • 1.3.1 人工智能
  • 1.3.2 优化控制
  • 1.3.3 网络信息技术与虚拟技术
  • 1.3.4 供应链评价方法
  • 1.3.5 供应链中的信息流
  • 1.3.6 合作伙伴选择研究
  • 1.3.6.1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实施步骤
  • 1.3.6.2 供应商选择评价模型
  • 1.3.6.3 合作伙伴选择评价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案
  • 2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建筑业供应链的构成
  • 2.1.1 建筑业
  • 2.1.1.1 建筑业市场全球化
  • 2.1.1.2 建筑业管理国际化
  • 2.1.2 建筑业供应链的特点
  • 2.1.3 建筑业供应链的传统构成
  • 2.2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现状
  • 2.3 建筑业供应链存在问题
  • 2.3.1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观念陈旧
  • 2.3.2 建筑业建造管理模式传统落后
  • 2.3.3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实施不到位
  • 2.4 建筑业供应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4.1 "多米诺骨牌"效应
  • 2.4.2 "牛鞭"效应
  • 2.4.3 "孤岛"效应
  • 2.4.4 "截流"效应
  • 2.5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对策与建议
  • 2.5.1 明确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 2.5.2 确定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的范围
  • 2.5.3 区分供应链的业务流程连接类型
  • 2.5.4 优化供应商关系管理
  • 2.5.4.1 优化采购业务的基础
  • 2.5.4.2 采购业务资源的获取与利用进一步归类与优化
  • 2.5.4.3 采购设计业务连接与协同
  • 2.5.4.4 辅助材料的重复使用
  • 2.5.4.5 合同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动态管理
  • 2.5.4.6 协商与谈判的优化管理
  • 2.5.5 树立建筑业供应链管理效益理念
  • 2.5.5.1 建立信息和数据共享系统
  • 2.5.5.2 实施集成化管理和协调
  • 2.5.6 掌握建筑业供应链管理方法
  • 2.5.6.1 快速反应(QR)方法
  • 2.5.6.2 ECR方法
  • 2.5.6.3 建立建筑业战略联盟关系
  • 2.5.6.4 虚拟企业
  • 2.5.7 优化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的业务过程
  • 2.5.7.1 工程项目投标管理
  • 2.5.7.2 业主服务管理
  • 2.5.7.3 施工流程管理
  • 2.5.7.4 供应商、分包商关系管理
  • 2.5.7.5 工程维护管理
  • 2.5.8 合理设置供应链管理步骤
  • 2.5.9 实施对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的监控
  • 2.5.9.1 重点监控组织间的物流管理
  • 2.5.9.2 充分共享物流集成管理中的信息
  • 2.5.9.3 全面协调供应链上各成员
  • 3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优化模型的构建
  • 3.1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 3.1.1 建筑业供应链建模过程中使用的管理理念
  • 3.1.1.1 战略构建与厂商理论
  • 3.1.1.2 物流、生产和库存管理
  • 3.1.2 供应链管理模型构建的优化理论
  • 3.1.2.1 供应链网络研究
  • 3.1.2.2 供应链管理一体化
  • 3.1.2.3 供应链的管理目标研究
  • 3.2 建筑业供应链模型的构建
  • 3.2.1 描述性模型
  • 3.2.2 规范模型
  • 3.2.3 数据和模型的输入
  • 3.3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模型的优化选择
  • 3.3.1 优化产生的竞争优势分析
  • 3.3.1.1 形成建筑产品全过程
  • 3.3.1.2 工程总承包方式
  • 3.3.1.3 总承包模式的竞争优势
  • 3.3.2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组织分析
  • 3.3.2.1 建筑业供应链是基于需求管理的供应链
  • 3.3.2.2 建筑业供应链的基本形式
  • 3.3.2.3 建筑业管理的设计思想
  • 3.3.2.4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的重点
  • 3.3.2.5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组织
  • 3.3.3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模式选择
  • 3.3.3.1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传统模式
  • 3.3.3.2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模式分析
  • 3.3.3.3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优化模式
  • 4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项目发包与采购模式研究
  • 4.1 项目发包与采购模式
  • 4.2 项目发包与采购管理
  • 4.2.1 项目采购管理
  • 4.2.2 采购组织模式选择
  • 4.2.3 采购合同类型确定
  • 4.2.4 供应商选择
  • 4.3 工程项目承发包模式选择
  • 4.3.1 承发包模式类型
  • 4.3.2 总承包模式利弊分析
  • 4.4 工程项目发包与采购管理应用
  • 4.4.1 工程分类及分包方式
  • 4.4.2 合同的签订
  • 5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运输模型分析
  • 5.1 运输网络子模型
  • 5.1.1 内部运输网络
  • 5.1.2 设施运输网络
  • 5.1.3 外向运输网络
  • 5.2 组合最优化问题的启发式方法应用于本地递送
  • 5.2.1 本地递送启发式方法
  • 5.2.2 遗传算法
  • 6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库存模型分析
  • 6.1 库存理论模型
  • 6.1.1 确定性模型
  • 6.1.2 随机模型
  • 6.1.3 ABC分类法
  • 6.2 在战略层与战术层的供应链模型中结合库存管理的决策
  • 6.2.1 安全库存建模
  • 6.2.2 在战术层的供应链模型中结合库存管理的决策
  • 6.3 配送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
  • 6.3.1 逆向物流企业的配送规划
  • 6.3.2 信息技术系统
  • 6.3.3 多元空余部分配送系统
  • 6.4 运作层的规划建模系统
  • 6.4.1 系统集成
  • 6.4.2 培训、学习和系统进化
  • 7 建筑业作业层采购——库存——运输协调模型
  • 7.1 引言
  • 7.2 问题描述
  • 7.2.1 采购批量子问题
  • 7.2.2 库存控制子问题
  • 7.2.3 车辆调度子问题
  • 7.3 模型的建立
  • 7.3.1 基本假设
  • 7.3.2 采购批量子模型
  • 7.3.3 库存控制子模型
  • 7.3.4 车辆调度子模型
  • 7.3.5 采购——库存——运输协调模型
  • 7.4 算法设计
  • 7.4.1 概率约束转换
  • 7.4.2 模型分解
  • 7.4.3 子问题求解
  • 7.4.3.1 采购子问题
  • 7.4.3.2 车辆调度子问题
  • 7.4.4 拉格朗日对偶问题
  • 7.4.5 模型算法
  • 7.5 模型应用
  • 7.5.1 供应链模式
  • 7.5.2 计算参数选择
  • 7.5.3 结果与分析
  • 8 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解析结构模型分析
  • 8.1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目的
  • 8.2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因素的构成及决策的影响因子
  • 8.2.1 确定决策因子的基础理论
  • 8.2.2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决策因子
  • 8.3 解释结构模型
  • 8.3.1 解释结构模型的基本概念
  • 8.3.2 ISM的运算原理
  • 8.4 实证分析
  • 9 建筑业供应链管理优化模型应用
  • 9.1 中国某工程集团公司简介
  • 9.1.1 集团公司组织结构
  • 9.1.2 集团公司具备的资质
  • 9.1.3 主要业务分布图
  • 9.2 供应链管理模式实施实例及对比分析
  • 9.2.1 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
  • 9.2.2 项目管理承包商(PMC)管理模式
  • 9.2.2.1 PMC组织机构及分工
  • 9.2.2.2 业主的工作与职责
  • 9.2.2.3 PMC的职责
  • 9.2.2.4 商务报价的构成及合同方式
  • 9.2.2.5 PMC实施结果
  • 9.2.3 以PMC为主的一体化联合管理组(IMT)模式
  • 9.2.3.1 IMT组织框架
  • 9.2.3.2 IMT管理模式实施分析
  • 9.2.4 董事会领导下的一体化项目管理组(IPMT)模式
  • 9.2.4.1 IPMT组织结构
  • 9.2.4.2 阶段划分及合同方式
  • 9.2.4.3 IPMT模式的实施结果分析
  • 9.2.5 供应链管理的三种模式对比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管理过程模型研究[J].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 2009(04)
    • [2].供应链管理提升流通企业竞争力[J]. 北京物资流通 2008(03)
    • [3].应急供应链中的“双盲—倍增—叠加”效应[J].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 2015(02)
    • [4].浅析供应链管理[J].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2009(04)
    • [5].河南鲜易供应链有限公司:鲜易供应链开创中国温控供应链服务品牌[J]. 中国供应链发展报告 2017(00)
    •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J]. 中国供应链发展报告 2017(00)
    • [7].电力智慧供应链内涵分析和系统构建研究[J]. 机电工程技术 2019(11)
    • [8].科教协同创新模式下供应链管理实践课程设计探讨[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12)
    • [9].面向未来的制造与供应链创新[J].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2019(11)
    • [10].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供应链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经贸导刊 2019(06)
    • [11].新常态下江苏制造企业供应链系统优化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12)
    • [12].基于关系管理的供应链协同关键要素识别与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 2019(24)
    • [13].市场感知、协调一致与创新对供应链高适应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 管理学报 2020(01)
    • [14].国际氢供应链与氢贸易的储运技术支撑[J]. 现代化工 2020(01)
    • [15].基于延迟策略供应链管理的改善[J].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 2019(04)
    • [16].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管理的研究[J]. 食品安全导刊 2019(36)
    • [17].从美国供应链安全立法进程看我国供应链安全监管[J]. 信息通信技术 2019(06)
    • [18].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探究[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20(01)
    • [19].含时滞的多级供应链牛鞭效应控制机制研究[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10)
    • [20].物资全供应链大数据应用方法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23)
    • [21].多式联运支撑下的智慧供应链[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9(24)
    • [22].人工智能驱动的供应链创新[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9(24)
    • [23].数字供应链共生实践[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9(24)
    • [24].企业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战略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 2019(12)
    • [25].供应链会计问题探讨[J]. 纳税 2020(04)
    • [26].新零售背景下医药供应链智能化升级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9(36)
    • [27].供应链管理中的大数据运用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9(11)
    • [28].《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与应用[J]. 科技资讯 2019(36)
    • [29].大疫当前谈供应链思维:从“啤酒游戏”说起[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03)
    • [30].RFID技术在汽车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商论 2020(03)

    标签:;  ;  ;  ;  ;  

    中国建筑业供应链管理优化模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