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建立了几种化学发光体系并对其应用进行了研究,同时介绍了CdTe纳米晶在化学发光分析及荧光免疫分析中的应用。具体内容如下:一、第一章对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二、第二章研究了三价稀土离子与无机酸形成的络合物及三价稀土离子/强酸弱碱盐体系的化学发光现象。对实验参数和发光机理做了较详细的研究,建立了化学发光新体系。三、第三章研究了几个发光体系在药物分析及检测中的应用:利用双[2,4,6-三氯苯基]草酸酯/H2O2/锌卟啉发光体系检测了牛奶中残留的氨苄青霉素;利用鲁米诺/溶解O2/Tween20发光体系研究了部分药物的抗氧化活性;利用luminol/H2O2体系检测了蔬菜中残留的甲胺磷农药。四、第四章详细地研究了CdTe纳米晶在化学发光分析及荧光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论文目录
提要第一章 前言1.1 化学发光分析的历史、定义和原理1.1.1 化学发光分析的历史1.1.2 化学发光的定义1.1.3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原理1.2 化学发光试剂1.2.1 鲁米诺及其衍生物发光试剂1.2.2 过氧草酰类发光试剂1.2.3 吖啶酯类发光试剂1.2.4 强氧化型化学发光反应试剂1.2.5 钌(Ⅱ)-联吡啶或钌(Ⅱ)-邻菲哕啉配合物1.2.6 其它常用的化学发光试剂1.3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应用1.3.1 无机物的化学发光分析1.3.2 有机物的化学发光分析1.3.3 化学发光分析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1.3.4 化学发光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1.3.4.1 抗氧化性药物的化学发光分析1.3.4.2 抗生素残留的化学发光检测1.3.4.3 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维生素及医用药物1.4 化学发光分析的现状1.4.1 化学发光新体系的建立和新增敏剂的研究1.4.1.1 化学发光新体系的建立1.4.1.2 新催化剂的研究1.4.2 化学发光与新技术、新方法的联用1.4.2.1 化学发光与微全分析系统的联用1.4.2.2 化学发光与分子印迹技术的联用1.4.2.3 化学发光与成像技术的联用1.4.2.4 化学发光与传感技术的联用1.4.2.5 化学发光与毛细管电泳技术的联用1.4.2.6 化学发光与免疫技术的联用1.4.2.7 化学发光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联用1.4.2.8 化学发光与其它方法技术的联用1.4.3 化学发光在新领域中的应用1.5 化学发光分析的发展方向参考文献第二章 三价稀土离子络合物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第一节 三价稀土离子与无机酸络合物的化学发光研究2.1.1 实验部分2.1.1.1 仪器与试剂2.1.1.2 络合物的制备2.1.1.3 化学发光强度测量2.1.2 结果与讨论2.1.2.1 三价稀土离子与盐酸络合物的化学发光2.1.2.2 反应介质的影响2.1.2.3 不同配体对化学发光的影响2.1.2.4 不同氧化剂对体系化学发光的影响2.1.2.5 过硫酸铵和过氧化氢的浓度对体系发光强度的影响2.1.2.6 络合物的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的关系2.1.3 化学发光机理的探讨2.1.4 小结3+/强酸弱碱盐体系的化学发光研究'>第二节 Tb3+/强酸弱碱盐体系的化学发光研究2.2.1 实验部分2.2.1.1 试剂2.2.1.2 络合物的制备2.2.1.3 化学发光强度测量2.2.2 结果与讨论2.2.2.1 不同强酸弱碱盐的影响2.2.2.2 反应介质的影响3+的浓度比例对发光强度的影响'>2.2.2.3 金属离子与Tb3+的浓度比例对发光强度的影响2.2.2.4 不同氧化剂对体系化学发光的影响2.2.2.5 氢氧化钠浓度对发光强度的影响2.2.2.6 过氧化氢和过硫酸铵的浓度对体系发光强度的影响2.2.3 可能的反应机理2.2.4 小结参考文献第三章 双[2,4,6-三氯苯基]草酸酯及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应用2O2化学发光体系的建立及检测牛奶样品中的残留氨苄青霉素'>第一节 锌卟啉/双[2,4,6-三氯苯基]草酸酯/H2O2化学发光体系的建立及检测牛奶样品中的残留氨苄青霉素3.1.1 实验部分3.1.1.1 仪器与试剂3.1.1.2 样品处理3.1.1.3 化学发光强度测量3.1.2 结果与讨论3.1.2.1 化学发光反应的动力学曲线3.1.2.2 光谱研究3.1.2.3 pH值对发光强度的影响3.1.2.4 反应试剂的浓度对体系发光强度的影响3.1.2.4.1 过氧化氢浓度的影响3.1.2.4.2 TCPO浓度的影响3.1.2.4.3 锌卟啉浓度的影响3.1.2.5 工作曲线、精密度和检测限3.1.2.6 干扰实验3.1.2.7 样品分析3.1.2.8 机理探讨3.1.3 小结参考文献第二节 鲁米诺/表面活性剂体系化学发光的研究及应用3.2.1 实验部分3.2.1.1 仪器与试剂3.2.1.2 试剂准备3.2.1.3 化学发光强度测量3.2.2 结果与讨论3.2.2.1 鲁米诺/表面活性剂体系化学发光的动力学曲线3.2.2.2 反应试剂浓度对发光强度的影响3.2.3 可能的发光机理3.2.4 维生素C,E及部分中药抗氧化性能的研究3.2.5 小结参考文献第三节 鲁米诺/过氧化氢发光体系检测蔬菜中残留的甲胺磷农药3.3.1 实验部分3.3.1.1 仪器与试剂3.3.1.2 固相萃取步骤3.3.1.3 化学发光强度测量3.3.1.4 样品准备3.3.2 结果与讨论3.3.2.1 化学发光条件的优化3.3.2.1.1 pH值对发光强度的影响3.3.2.1.2 缓冲溶液对体系发光强度的影响3.3.2.1.3 鲁米诺浓度对发光强度的影响3.3.2.1.4 过氧化氢浓度对发光强度的影响3.3.2.1.5 流动注射蠕动泵的转速对发光强度的影响3.3.2.2 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3.3.2.2.1 活化剂的选择3.3.2.2.2 洗脱剂的选择3.3.2.2.3 洗脱剂体系的选择3.3.2.2.4 样品和洗脱剂流速对萃取率的影响3.3.2.3 干扰实验3.3.2.4 工作曲线和检测限3.3.2.5 样品分析及回收实验3.3.3 小结参考文献第四章 CdTe纳米晶在化学发光及荧光免疫分析中的应用2O2体系化学发光影响的研究'>第一节 金属离子对CdTe/H2O2体系化学发光影响的研究4.1.1 实验部分4.1.1.1 仪器与试剂4.1.1.2 化学发光强度测量4.1.1.3 量子点的制备4.1.2 结果和讨论4.1.2.1 CdTe溶液的pH值对体系发光强度的影响4.1.2.2 过氧化氢浓度对体系发光强度的影响4.1.2.3 CdTe溶液的浓度对体系化学发光的影响4.1.2.4 CdTe纳米晶的粒子尺寸对化学发光的影响4.1.2.5 不同金属离子对体系发光强度的影响2+,ca2+,Cu2+Fe2+和Pb2+对体系的增强效应'>4.1.2.5.1 Ba2+,ca2+,Cu2+Fe2+和Pb2+对体系的增强效应3+,Ni2+,Ag+和Zn2+对体系的抑制效应'>4.1.2.5.2 Cr3+,Ni2+,Ag+和Zn2+对体系的抑制效应4.1.3 小结第二节 CdTe纳米晶化学发光检测抗坏血酸和多酚2O2化学发光检测抗坏血酸'>4.2.1 CdTe/H2O2化学发光检测抗坏血酸4.2.1.1 实验条件4.2.1.1.1 仪器条件2O2发光体系的条件'>4.2.1.1.2 CdTe/H2O2发光体系的条件4.2.1.2 工作曲线和检测限4.2.1.3 干扰实验4.2.1.4 样品分析2O2/吐温20化学发光体系检测自来水中的总酚'>4.2.2 CdTe/H2O2/吐温20化学发光体系检测自来水中的总酚4.2.2.1 实验部分4.2.2.1.1 仪器与试剂4.2.2.1.2 固相萃取步骤4.2.2.2 结果与讨论2O2体系化学发光的影响'>4.2.2.2.1 有机酚类对CdTe/H2O2体系化学发光的影响2O2体系化学发光的影响'>4.2.2.2.2 表面活性剂对CdTe/H2O2体系化学发光的影响2O2/Tween 20体系发光强度的影响'>4.2.2.2.3 邻苯二酚对CdTe/H2O2/Tween 20体系发光强度的影响4.2.2.2.4 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4.2.2.2.4.1 活化剂的选择4.2.2.2.4.2 洗脱剂的选择4.2.2.2.5 干扰实验4.2.2.2.6 样品分析及回收率实验4.2.2.3 反应机理4.2.2.4 小结参考文献第三节 CdTe纳米晶为荧光探针免疫测定人IgG4.3.1 实验部分4.3.1.1 试剂与仪器4.3.1.2 CdTe纳米晶的合成4.3.1.3 CdTe—抗体复合物的制备3O4磁纳米粒子的合成'>4.3.1.4 Fe3O4磁纳米粒子的合成3O4-兔抗人IgG抗体复合物的制备'>4.3.1.5 Fe3O4-兔抗人IgG抗体复合物的制备4.3.1.6 夹心免疫法测定IgG4.3.2 结果与讨论4.3.2.1 最佳pH值的选择4.3.2.2 时间对CdTe-抗体复合物形成的影响4.3.2.3 抗体量的选择4.3.2.4 CdTe-抗体复合物稳定性的研究4.3.2.5 定性分析4.3.2.6 工作曲线、检测限和相对标准偏差4.3.2.7 人血清中IgG含量的测定4.3.3 小结参考文献致谢中文摘要Abstract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化学发光论文; 稀土离子论文; 纳米晶论文; 鲁米诺论文; 吐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