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墓志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石刻形式,起源较早,流行久远,而且遗存丰富,形式多样。随着清代考据学和近代考古学的蔚然勃兴,墓志出土日渐丰富,人们对它的关注逐渐增多,众多学者一致认为墓志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仅就书法而言,墓志书法同样瑰丽多姿,美不胜收,许多优秀的墓志早已成为重要的书法资料和临习范本,成为书法临习者的源头活水,如张玄墓志、董美人墓志、北魏众多元氏皇族墓志等,许多书法大家均受益于此,因此,对墓志书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自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然而,墓志虽很早就进入人们的视野,但与其它书法形式的研究比较,对墓志书法的研究明显不足,其蕴藏的巨大艺术和历史价值需要我们认真挖掘和研究。从墓志来考察书法史,是研究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嬗变的一个独特视角。目前从全国发现的上万方墓志来看,上自汉魏,下至现代,真可谓洋洋大观,这些墓志排列起来就是一部角度新颖独特的中国书法史,它们真、行、草、隶、篆诸体皆有,体态多变,风格多样,且时代特色鲜明,发展轨迹清晰,不啻为探究书法源流的一个重要门径。洛阳出土墓志数量居全国之首。而且新的墓志时有出土,不仅有研究的现实条件,而且还具有未来研究的延续性和长期性。洛阳北魏墓志是墓志书法中最有代表和最具影响的部分,有突出的典型性,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不管是和全国其它地区相比,还是与自身不同时期的墓志比较,不管是从艺术风格或是历史影响来看,洛阳北魏墓志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和书法学价值。本文在对北魏洛阳墓志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深入考察后,认为汉魏时期的洛阳碑铭传统、北凉体书法、北朝世家大族以及南朝书法的北传是洛阳墓志书法风格形成的主要来源,其中崔、卢等北朝世家大族对汉魏古法代代薪火相传,形成富有特色的北魏墓志书法的主流特点,是北魏洛阳体书法的主要构成部分。同时,北朝积极的汉化政策,特别是孝文帝改革,对儒家文化的推崇以及佛教文化的兴盛都对北魏书法产生了重大影响。除书法史的意义外,北魏洛阳墓志书法拥有巨大的艺术价值,最大价值在于它多样的风格取向和独特的美学构成。从外在的审美风格来分,大致可以分为方峻雄健、平和宽博、圆融道丽、奇异朴拙四种类型,其中方峻雄健类和平和宽博类为主要代表。从内在的审美观念来看,北魏墓志书法受当时社会意识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在书法审美上形成了重笔势、重气力,重方正典雅,重质兼文的观念,从根本上决定了北魏墓志书法以质为主、质文兼取的美学取向。与其方峻雄强风格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墓志书法的写刻问题,许多学者认为北朝碑志的方笔是刀刻所致,刻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墓志书法的艺术水平和价值。这种观点基本是符合历史事实的,通过墨迹和碑铭的比较大致能够证明这一点。但方笔产生的原因很多,部分刻工的技艺不高和对书写者的书丹理解不够是一种重要原因,还有其它因素(如造像影响),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墓志书法在中国近现代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促进了清代碑学的兴盛,也影响催生了一批书法名家。清代晚期和民国时期书法的发展和成就已经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正是由于其独特的风格和美学魅力,加之当时的大量出土,墓志为近现代书人习书提供了一个新鲜的书法资源宝库。大家熟知的近世书画家大多临习或取法过北魏墓志书体,如何绍基、曾熙之于《张黑女》,于右任之于元氏皇家墓志,吴玉如之于《元略墓志》等,都是取法墓志并深有获益的范例。同时,墓志的大量出土也带来墓志书法和文化的兴盛,近世关于墓志的收藏、鉴赏、研究蔚成风气,反过来又使墓志书法受到士人的普遍青睐,大量的学书者都曾临写过墓志书法。此外,墓志的重要学术价值也日益凸显,近代以来有不少学者和书法研究者都对墓志进行过一定的探讨,特别是关于洛阳墓志的研究更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关注墓志文化的学者日渐增多,研究成果不断问世。我们相信,墓志文化与书法这个丰富的宝藏,将成为今天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资源和源头活水。由于墓志书法是一个大课题,本文只是选择洛阳北魏时期的墓志论述了其中的几个方面,其它一些重要问题,如不同时期的墓志书法风格的演变、墓志书法与其它形式的书法的关系、墓志盖书法、墓志的辨伪等等,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深入探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宋元碑帖暨明清书法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9(11)
- [2].当代书法研究现状漫谈[J]. 东方艺术 2017(20)
- [3].国内书法研究方向博士培养述评[J]. 中国书法 2017(24)
- [4].新中国第一个书法组织——关于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J]. 中国书法 2009(03)
- [5].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社员作品选[J]. 中国书法 2009(03)
- [6].“二爨”书法研究特辑[J]. 中国书法 2016(21)
- [7].考据之门——我的书法研究之路[J]. 中国书法 2017(06)
- [8].我与书法研究[J]. 中国书法 2017(14)
- [9].新中国成立前的“二爨”书法研究综述[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10].2016年《书法研究》欢迎订阅[J]. 书法 2016(03)
- [11].2017年《书法研究》欢迎订阅[J]. 书法 2016(09)
- [12].书法研究的学术思维与方法[J]. 北方文学 2016(19)
- [13].传承家学之经生牛志敏[J]. 北方作家 2016(06)
- [14].颜体书法研究会频推佳作[J]. 大众书法 2016(06)
- [15].打造学术高地,做一流艺术出版——上海书画社书法研究出版中心成立[J]. 出版人 2017(04)
- [16].困境的超越——40后—80后:当代书法研究展观察[J]. 山东艺术 2017(01)
- [17].近三年书法研究知识图谱构建及特征分析[J]. 书法赏评 2019(03)
- [18].当下书法研究的拓展与失衡[J]. 中国书法 2018(03)
- [19].雷音洞《妙法莲华经》书法研究[J]. 中国书法 2017(10)
- [20].与《书法》聊聊[J]. 书法 2017(10)
- [21].《书法研究》复刊及征稿启事[J]. 书法 2015(12)
- [22].《书法研究》复刊及征稿启事[J]. 书法 2015(11)
- [23].郑孝胥书法研究述评[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24].刘孟伉书法研究综述[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25].朝花夕拾(文摘)[J]. 书法 2019(12)
- [26].詹安泰书法研究[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27].书法研究: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关于当前书学状况的对话[J]. 东方艺术 2017(20)
- [28].书法研究的群众化倾向[J]. 美术观察 2016(01)
- [29].书法研究与当代文化生态[J]. 美术观察 2012(06)
- [30].《敦煌南朝写本书法研究》的评论及研究[J]. 艺术百家 2011(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