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黄油脱酸及蛋黄卵磷脂纯化工艺研究](https://www.lw50.cn/thumb/8dda9c8419a7687deae1676e.webp)
论文摘要
蛋黄含有大量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和生理功能。本论文对利用水酶法从鲜鸡蛋中提取的蛋黄油进行脱酸、对蛋黄卵磷脂进行纯化。首先,利用溶剂萃取-碱炼法来降低蛋黄油的酸价。结果表明:以95%的乙醇为萃取剂,料液比为1:2.0(g:ml),在室温下萃取2次,每次萃取10min。碱炼法脱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液浓度为8%,超碱量为0.1%,初温为50℃,终温为65℃,反应时间为15min。通过溶剂萃取-碱炼法脱酸,蛋黄油的酸价由31.5mgKOH/g降低至0.1mgKOH/g,游离脂肪酸被脱除99.7%,成品油得率为76.0%,中性油回收率为89.6%。然后,对蛋黄油粗品和脱酸蛋黄油的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蛋黄油粗品的酸价为31.5mgKOH/g,为高酸价油脂;其不饱和脂肪酸占71.73%,其中油酸占54.45%,其次为棕榈酸和亚油酸。脱酸蛋黄油的酸价为0.1mgKOH/g,各项指标均符合现行植物油二级标准;不饱和脂肪酸为70.46%,其中油酸占52.60%,其次为棕榈酸和亚油酸;其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在脱酸过程中并无明显变化。其次,利用柱层析法纯化蛋黄卵磷脂粗品行。结果表明:以100-200目的中性三氧化二铝为固定相,以无水乙醇为流动相,流速为30r/min,上载量为0.025g/(g氧化铝)。经过柱层析法纯化,蛋黄卵磷脂中的PC含量由37.09%提高至97.60%,PC回收率为50.4%。最后,对蛋黄卵磷脂粗品和精制蛋黄卵磷脂的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蛋黄卵磷脂粗品中的PC含量为37.0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7.37%,其中油酸占49.00%,其次为棕榈酸和亚油酸。精制蛋黄卵磷脂的PC含量为97.60%,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卵磷脂一级质量指标;精制蛋黄卵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0.03%,其中油酸占42.47%;蛋黄卵磷脂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在纯化过程中并无明显变化。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引言1.2 鸡蛋黄的组成1.2.1 鸡蛋黄的组成1.2.2 鸡蛋黄中的脂质1.2.3 鸡蛋黄中的蛋白质1.3 蛋黄油的组成、功能特性及应用1.3.1 蛋黄油的组成1.3.2 蛋黄油的功能特性1.3.3 蛋黄油的应用1.4 蛋黄卵磷脂的组成、功能特性及应用1.4.1 蛋黄卵磷脂的组成1.4.2 蛋黄卵磷脂的功能特性1.4.3 蛋黄卵磷脂的应用1.5 油脂脱酸的国内外研究进展1.5.1 混合油碱炼法1.5.2 溶剂萃取法2 萃取法'>1.5.3 超临界CO2萃取法1.5.4 碱炼法1.5.5 酯化法1.5.6 蒸馏法1.5.7 膜分离法1.6 蛋黄卵磷脂纯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1.6.1 蛋黄卵磷脂纯化的国内外研究概况1.6.2 溶剂分离法1.6.3 乙酰化法1.6.4 酶催化法1.6.5 乙醇提取冷冻结晶法1.6.6 金属盐沉淀法1.6.7 膜分离法2 萃取法'>1.6.8 超临界CO2萃取法1.6.9 柱层析法1.6.10 其它方法1.7 立题背景与意义1.7.1 立题背景1.7.2 立题意义1.8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 蛋黄油脱酸工艺研究2.1 前言2.2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2.2.1 实验材料2.2.2 实验试剂2.2.3 实验设备2.3 实验方法2.3.1 蛋黄油溶剂萃取脱酸的工艺流程2.3.2 蛋黄油碱炼脱酸的工艺流程2.3.3 蛋黄油粗品和脱酸蛋黄油理化性质的测定2.3.4 蛋黄油粗品和脱酸蛋黄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测定2.3.5 加碱量的计算2.3.6 中性油回收率的计算2.3.7 精炼效率的计算2.3.8 溶剂萃取法脱酸的溶剂选择2.3.9 溶剂萃取法脱酸的单因素实验2.3.10 碱炼法脱酸的单因素实验2.4 结果与讨论2.4.1 蛋黄油粗品理化性质的测定2.4.3 蛋黄油粗品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测定2.4.4 溶剂萃取脱酸的溶剂选择2.4.5 料液比对溶剂萃取脱酸效果的影响2.4.6 萃取温度对溶剂萃取脱酸效果的影响2.4.7 萃取次数对溶剂萃取脱酸效果的影响2.4.8 萃取时间对溶剂萃取脱酸效果的影响2.4.9 碱液浓度对碱炼脱酸效果的影响2.4.10 超碱量对碱炼脱酸效果的影响2.4.11 初温对碱炼脱酸效果的影响2.4.12 终温对碱炼脱酸效果的影响2.4.13 反应时间对碱炼脱酸效果的影响2.4.14 脱酸蛋黄油理化性质的测定2.4.15 脱酸蛋黄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测定2.5 本章小结第三章 柱层析法纯化蛋黄卵磷脂3.1 前言3.2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3.2.1 实验材料3.2.2 实验试剂3.2.3 实验设备3.3 实验方法3.3.1 层析柱的制备3.3.2 样品的处理与洗脱3.3.3 卵磷脂的薄层层析定性3.3.4 蛋黄卵磷脂粗品和精制蛋黄卵磷脂理化性质的测定3.3.5 蛋黄卵磷脂粗品和精制蛋黄卵磷脂中PC 含量的测定3.3.6 蛋黄卵磷脂粗品和精制蛋黄卵磷脂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测定3.3.7 PC 回收率的计算3.3.8 固定相的选择3.3.9 固定相粒度的选择3.3.10 流动相浓度的选择3.3.11 流速的选择3.3.12 上载量的选择3.4 结果与讨论3.4.1 蛋黄卵磷脂粗品脂理化性质的测定3.4.2 蛋黄卵磷脂粗品中PC 含量的测定3.4.3 蛋黄卵磷脂粗品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测定3.4.4 固定相的选择3.4.5 固定相粒度的选择3.4.6 流动相浓度的选择3.4.7 流速的选择3.4.8 上载量的选择3.4.9 精制蛋黄卵磷脂理化性质的测定3.4.10 精制蛋黄卵磷脂中PC 含量的测定3.4.11 精制蛋黄卵磷脂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测定3.5 本章小结主要结论问题与展望致谢参考文献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蛋黄油论文; 溶剂萃取碱炼法论文; 脱酸论文; 蛋黄卵磷脂论文; 柱层析法论文; 纯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