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近期疗效观察

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近期疗效观察

曹恒

湖南省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413000

【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60例来我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两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和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ODI和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治疗优良率为83.33%,对照组为66.67%,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可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腰部功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applicationeffectofpercutaneousintervertebralforamenTESSYStechniqueinlumbardischerniationanditseffectontheshort-termefficacyofpatients.MethodsbetweenJanuary2018andJanuary201960patientstothehospitaltoacceptthetreatmentoflumbardiscprolapsepatientsastheresearchobject,splitintotwogroupsatrandom,30patientsweretreatedwithconventional,ascontrolgroup,30casesofpatientsreceivingpercutaneousintervertebralforamenmicroscopicallyTESSYStechnologytreatment,astheobservationgroup,comparedtwogroupsofpatientsbeforeandaftertreatmentthedegreeofpain,lumbarfunction,qualityoflifeandinthenearfuturecurativeeffect.ResultsVAS,ODIandsf-36scoresofthe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P<0.05).Theexcellentandgoodrateofshort-termtreatmentintheobservationgroupwas83.33%,andthatinthecontrolgroupwas66.67%,P<0.05.ConclusionTESSYStechnologyunderpercutaneousintervertebralforamencaneffectivelyimprovetheshort-termtreatmenteffectofpatientswithlumbardischerniation,andhassignificanteffectsonimprovingthepaindegree,qualityoflifeandlumbarfunctionofpatients,whichisworthyofpromotionandapplication.

【Keywords】lumbardischerniation;Percutaneousintervertebralforamen;TESSYS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主要有保守治疗法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法可一定程度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治疗周期较长,无法达到疾病根治的目的。手术治疗法手术创伤较大、手术风险高,临床应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逐渐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1],取得理想效果,基于此,我院分别使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和传统保守治疗法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并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60例来我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两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7.29±5.54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85±2.08年,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9~47岁,平均年龄37.62±5.13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72±1.94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保守治疗,即采用牵引法、中频电疗法和功能恢复法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进行治疗,即①术前准备术前对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仔细的阅读,确定椎间盘病灶部位、髂嵴的高度和椎间孔的大小,将患者的体位调节为患侧在上的侧卧位,于患者的髂嵴和腋下放置软枕,保持责任椎间孔和椎间隙最大化,使用宽胶布将患者的上半身固定为直线型;②术前标记对患者的椎间盘中点横行线、棘突中线和双侧髂嵴线进行标记,C形臂X线机对责任椎间隙进行定位,确定最佳的穿刺点和进针路径,并在患者的体表做好标记,依据患者椎间盘突出的实际位置选择适宜的旁开距离,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开髂嵴;③穿刺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铺巾,使用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X线机透视下将穿刺针对准患者的关节突外侧进行穿刺,正位下透视针尖应位于椎弓根中心的连线上,侧位透视针尖应位于相邻椎体椎间盘后缘的中点处;④套管置入将导丝植入,于穿刺点做8mm手术切口,沿导丝逐渐扩大建立软组织通道[2],使用环锯将上关节突的骨质绞除,注意控制深度,避免损伤患者的硬膜囊和行走神经根,而后将工作套管置入,使用X线机确认套管位置理想;⑤手术操作经工作通道将椎间孔镜置入,在持续冲洗下对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探查,使用髓核钳将突出的髓核组织取出,对神经根进行探查和松解,使用双极射频止血和纤维环皱缩成型术,确认患者神经根压迫完全解除,波动良好,周围的脂肪组织岁呼吸波动,患者主诉无疼痛、不适,则可将套管拔出,逐层缝合手术切口;⑥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干预,术后当天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和腰背肌功能锻炼,术后2d可指导患者在佩戴腰部护具的前提下进行下床活动,术后6周内避免重体力活动,嘱咐患者定期回医院复诊。

1.2.2评价指标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腰部功能、生活质量和近期疗效作为评价指标。疼痛程度使用疼痛视觉模拟可视量表(VAS)进行评价,腰部功能使用Oswestry指数(ODI)进行评价,生活质量使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近期疗效评价,显效:治疗后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基本消失,腰部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可从事轻微工作,对患者生活、工作无明显影响;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者较治疗前恶化。

1.2.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评价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VAS、ODI和SF-36评分进行t检验,近期疗效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6.67%,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腰部疾病,其多是由于患者脊柱发生退变所致,可造成患者出现明显的腰部疼痛、腰部运动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TESSYS技术属于微创治疗方式,其通过制作工作通道可以直接到达病灶部位,实现对病灶部位病变组织靶向直接切除[3],彻底解除神经根周围的压力,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且手术过程对患者创伤小,出血量少,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有利于术后患者身体的康复。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后的VAS、ODI和SF-36评分和近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可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腰部功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旭华,雷云坤,刘伟,等.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5):463-465.

[2]聂治军,张文芳,张银刚,等.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骨科杂志,2018,21(2):153-156.

[3]赵伟,李长青,周跃,等.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3):1191-1195.

标签:;  ;  ;  

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近期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