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酵母Kodamaea ohmeri BG3植酸酶的生产、分离纯化、基因克隆及表达的研究

海洋酵母Kodamaea ohmeri BG3植酸酶的生产、分离纯化、基因克隆及表达的研究

论文摘要

采用单因子试验和表面响应的方法相结合,对产植酸酶培养基组分及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如下:燕麦1.0% (w/v),葡萄糖2.0% (w/v),硫酸铵2.3% (w/v)氯化钠2.0% (w/v),初始pH6.3,培养温度28 oC,培养72 h植酸酶的产量达到最高575.5 U/mL,这同软件预测的569.16 U/mL基本相一致。K. ohmeri BG3胞外植酸酶酶通过分子筛SephadexTM G-75和阴离子交换层析柱DEAE Fast Flow分离纯化,纯化倍数和回收率分别为7.2和10.4%。纯化后植酸酶SDS- PAGE凝胶电泳显示分子量约为98.2 kDa。纯化酶的最适反应pH和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5.0和65℃,该酶的温度稳定性较好,在pH3-9范围内稳定性也较好。Mn2+、Ca2+、Mg2+、Li+、K+、Na+、Ba2+和Co2+在浓度5.0mM时对纯化植酸酶有激活作用;而Zn2+、Fe2+、Fe3+、Hg2+、Ag+、和Cu2+在浓度5.0 mM时,对纯化的植酸酶有抑止作用。纯化的植酸酶活性被Phenylgloxal hydrate强烈抑制,因此分离纯化的植酸酶属于组氨酸酸性磷酸酶。纯化的植酸酶对底物植酸的动力学常数Km值和Vmax分别是1.45 mM和0.083 mM/min。用简并引物法扩增了编码海洋酵母K. ohmeri BG3植酸酶的部分基因,片段长度为1023 bp,NCBI登录号为EU009483。用RACE的方法扩增出了海洋酵母K. ohmeri BG3植酸酶基因5’和3’两端的区域,推导出了该植酸酶基因ORF框,共为1389 bp(NCBI登录号:EU082006)。通过比对海洋酵母K. ohmeri BG3植酸酶的基因序列和cDNA序列,发现两者完全一致,说明该基因没有内含子。K. ohmeri BG3植酸酶基因中含有两个酸性磷酸酶所特有的保守区域RHG X RX P和HD区域,这也说明该植酸酶属于酸性磷酸酶家族的一员。根据基因推导出K. ohmeri BG3植酸酶的氨基酸序列,共46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1.9 kDa。有一段含有15个氨基酸的信号肽,有6个糖基化位点。分析了K. ohmeri BG3植酸酶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酸酶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发现其与C. albicans (XP713452)和P. stipitis (XP001385108)植酸酶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分别为61%和58%。利用pET表达系统成功实现了植酸酶基因PHY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重组蛋白部分以活性蛋白形式存在,而大部分以包涵体形式存在。SDS-PAGE显示重组蛋白的分子量约为51 kDa。重组酶的最适反应pH和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5.0和65oC,该酶的热稳定性较好,在pH 3-8范围内稳定性也较好。重组酶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将植酸水解为不同大小的水解产物,但不能将植酸彻底水解为肌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植酸及其性质
  • 1.1 植酸的发现
  • 1.2 植酸的结构
  • 1.3 植酸的理化性质
  • 1.4 植酸的分布
  • 1.5 植酸的抗营养作用及对环境的影响
  • 2 植酸酶的来源
  • 3 微生物植酸酶的生产
  • 3.1 植酸酶的酶活力定义
  • 3.2 植酸酶的酶活测定方法
  • 3.3 植酸酶的筛选和测定
  • 3.4 植酸酶的生产技术
  • 3.5 统计学优化方法在微生物发酵中的应用
  • 3.6 细菌的植酸酶
  • 3.7 酵母的植酸酶
  • 3.8 真菌的植酸酶
  • 4 植酸酶的的分离纯化
  • 5 植酸酶作用的影响因素
  • 6 植酸酶的热稳定性
  • 7 植酸酶基因工程研究现状
  • 7.1 植酸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7.2 植酸酶的基因表达系统
  • 7.2.1 E.coli 表达系统
  • 7.2.2 毕赤表达系统
  • 8 植酸酶的应用
  • 8.1 植酸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 8.2 植酸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8.3 植酸酶在医学中的应用
  • 9 海洋酵母研究进展
  • 10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 本论文研究和讨论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海洋酵母KODAMAEA OHMERI BG3 液体发酵生产植酸酶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株
  • 2.1.2 培养基
  • 2.1.3 植酸酶活性测定相关试剂的配制
  • 2.1.4 K. ohmeri BG3 的培养与植酸酶的制备
  • 2.1.5 植酸酶活性测定
  • 2.2 方法
  • 2.2.1 无机磷标准曲线的测定
  • 2.2.2 底物、碳源、氮源的优化
  • 2.2.3 筛选显著因子
  • 2.2.4 优化显著因子
  • 2.2.5 试验模型的验证
  • 2.2.6 不同底物含磷量的检测
  • 3 结果和讨论
  • 3.1 无机磷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 不同底物、碳源、氮源对酶活的影响
  • 3.3 筛选显著因子
  • 3.4 显著因子的优化
  • 3.5 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 3.6 不同底物含磷量的测定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洋酵母KODAMAEA OHMERI BG3液体发酵生产植酸酶及酶的分离纯化和特性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菌株
  • 2.2 培养基和试剂
  • 2.2.1 培养基
  • 2.2.2 试剂
  • 2.3 方法
  • 2.3.1 K. ohmeri BG3 产植酸酶
  • 2.3.2 植酸酶酶活测定
  • 2.3.3 植酸酶发酵液浓缩
  • TM G-75 凝胶过滤'>2.3.4 SephadexTM G-75 凝胶过滤
  • 2.3.5 DEAE-Sephorose Fast Flow 阴离子交换层析
  • 2.3.6 层析样品纯度测定
  • 2.3.7 纯化植酸酶最适反应温度和温度稳定性
  • 2.3.8 植酸酶最适反应pH 和pH 稳定性
  • 2.3.9 金属离子对植酸酶活性的影响
  • 2.3.10 蛋白抑制剂对植酸酶活性的影响
  • 2.3.11 动力学常数Km 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 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TM G-75 凝胶层析部分纯化'>3.1 植酸酶发酵液浓缩及SEPHRADEXTM G-75 凝胶层析部分纯化
  • 3.2 DEAE-SEPHOROSE FAST FLOW 阴离子交换层析柱纯化
  • 3.3 植酸酶纯化过程参数和不连续SDS-PAGE 凝胶电泳
  • 3.4 纯化植酸酶最适温度和对温度的稳定性
  • 3.5 纯化植酸酶最适PH 和对PH 的稳定性
  • 3.6 金属离子对植酸酶酶活的影响
  • 3.7 蛋白抑制剂对纯化植酸酶酶活的影响
  • 3.8 动力学常数KM 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KODAMAEA OHMERI BG3 植酸酶的基因克隆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菌株与质粒
  • 2.2 培养基和试剂
  • 2.2.1 培养基
  • 2.2.2 试剂
  • 2.3 方法
  • 2.3.1 K. ohmeri BG3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2.3.2 K. ohmeri BG3 总RNA 的提取
  • 2.3.3 植酸酶部分基因的克隆
  • 2.3.4 RACE
  • 2.3.5 从基因组DNA 扩增植酸酶的基因
  • 2.3.6 植酸酶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结果和讨论
  • 3.1 植酸酶部分基因的克隆
  • 3.1.1 简并引物的设计
  • 3.1.2 简并引物PCR 克隆植酸酶基因部分序列
  • 3.2 RACE
  • 3.2.1 总RNA 的提取
  • 3.2.2 3’RACE PCR
  • 3.2.3 5’RACE PCR
  • 3.2.4 ORF 框的获得
  • 3.3 从基因组水平扩增植酸酶基因
  • 3.4 K. OHMERI BG3 植酸酶基因PHY1 序列分析
  • 3.5 K. OHMERI BG3 植酸酶氨基酸序列(PHY1)分析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K. OHMERI BG3 植酸酶基因PHY1 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培养基和试剂
  • 2.2.1 培养基
  • 2.2.2 试剂
  • 2.3 方法
  • 2.3.1 pET-24a(+)PHY1 表达载体的构建
  • 2.3.2 pET-24a(+)PHY1 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 2.3.3 重组植酸酶的性质
  • 3 结果与讨论
  • 3.1 PET-24A(+)PHY1 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 PET-24A(+)PHY1 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 3.3 重组植酸酶的性质
  • 3.3.1 温度对重组植酸酶活性的影响
  • 3.3.2 pH 对重组植酸酶活性的影响
  • 3.3.3 重组植酸酶对植酸钠的水解实验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创新点
  • 附录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酵母壁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反刍动物的影响[J]. 饲料工业 2020(05)
    • [2].高耐受酿酒酵母的筛选及酵母曲制备工艺的优化[J]. 酿酒科技 2020(02)
    • [3].解脂酵母利用木糖研究进展[J]. 山东工业技术 2020(01)
    • [4].高酸度水果果酒酿造产酯酵母的鉴定及发酵特性研究[J]. 中国酿造 2020(04)
    • [5].产酯酵母及其产酯关键酶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14)
    • [6].酵母成替抗新风向!这家企业专研酵母11年,第一季度销量逆势增长20%[J]. 当代水产 2020(07)
    • [7].饮料中霉菌和酵母计数检验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18)
    • [8].酵母扩培工艺的变革[J]. 中外酒业·啤酒科技 2020(05)
    • [9].发挥政府引导基金“酵母”作用[J]. 中国财政 2020(10)
    • [10].增加零代酵母扩培收量方法研究[J]. 中外酒业·啤酒科技 2017(21)
    • [11].如何验证酵母是活的[J]. 生物学通报 2018(07)
    • [12].浅析葡萄酒相关酵母[J]. 现代农业 2017(01)
    • [13].优化酵母数的检测方法[J]. 中外酒业·啤酒科技 2017(09)
    • [14].发酵生产燃料乙醇过程中野生酵母的污染和控制[J]. 当代化工 2015(08)
    • [15].昌黎产区产酶酵母多样性及其应用潜力分析[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05)
    • [16].白酒酒醅高产酯酵母筛选鉴定及其发酵性能研究[J]. 食品与机械 2020(06)
    • [17].表达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对圆红冬孢酵母油脂积累的影响[J]. 可再生能源 2020(09)
    • [18].不同类型酵母杂交促进各类啤酒出现[J]. 中国食品学报 2019(10)
    • [19].阶段控温提高透明质酸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6(12)
    • [20].小酵母大能量,这家专注做酵母的企业要上市的了[J]. 当代水产 2017(02)
    • [21].富锌酵母形态与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J]. 中国药事 2016(04)
    • [22].嗜渗酵母去留各抒己见[J]. 中国蜂业 2014(02)
    • [23].小酵母大用途,酵母在水产生物制剂上的应用[J]. 当代水产 2015(03)
    • [24].酵母魔术师[J]. 创新作文(小学版) 2016(16)
    • [25].酵母的魔力[J]. 科学大众(小学版) 2015(05)
    • [26].豆沙小面包和酵母[J]. 少年科学 2014(04)
    • [27].酵母,人类健康的神奇小伙伴[J]. 中国食品 2008(18)
    • [28].活酵母对猪大肠体外产甲烷的抑制作用[J]. 中国饲料 2020(18)
    • [29].耐盐酵母在酱油中的应用及其耐盐机理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12(04)
    • [30].浅谈酵母衰退及预防[J]. 啤酒科技 2012(01)

    标签:;  ;  ;  ;  ;  

    海洋酵母Kodamaea ohmeri BG3植酸酶的生产、分离纯化、基因克隆及表达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