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土地利用分区论文-李建华,许懿豪,陈运春,李尤亮,余建新

农业土地利用分区论文-李建华,许懿豪,陈运春,李尤亮,余建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业土地利用分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乌蒙山区,农业产业化,土地利用,分区指标

农业土地利用分区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华,许懿豪,陈运春,李尤亮,余建新[1](2018)在《服务乌蒙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土地利用分区——以云南省寻甸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农业产业化能够解决"叁农"问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有效推动乌蒙山区扶贫工作,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方法]基于服务乌蒙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选择云南省寻甸县,以乡镇为研究单位,构建分区指标体系,综合应用Arc GIS、SPSS等软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结合定性修正,确定其土地利用分区结果,并提出了合理的策略及建议。[结果]寻甸县土地利用分区指标体系由土地利用结构、社会经济方面中的耕地比重、林地比重、林业产值、渔业产值、人口密度等指标因子构成,服务于寻甸县的土地利用分区可划分为特色林果业发展区、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区和有机农产品发展区。[结论]分区结果符合分区域现状与实际,需从政府、企业和农民入手共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其对探索乌蒙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土地利用分区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期刊2018年05期)

刘妮,舒英格,李林潼[2](2015)在《基于RDA排序的现代农业园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以剑河县南明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给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方法提供借鉴,以剑河县南明镇现代农业园区项目为例,通过专家决策与咨询法构建了17个因子的评价体系,采用RDA排序法选出功能分区主导因子,再结合园区内各行政村的主导因子指标数据完成对现代农业园区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结果表明:在现代农业园区中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等指标可作为园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主导因子;园区内22个行政村可划分为综合服务区、农业生产区、休闲农业区和生态农牧业区4类功能区;功能群的方法(RDA排序)可用于指导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6期)

黄凡[3](2012)在《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洱海流域农业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是一个自然和经济综合体,受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属性不同的限制,决定土地财产和土地利用差异,从而形成了服务于不同的土地用途的区域。表现为土地质量、使用方法、使用特点、选用方向、利用潜力是不同的,所以土地资源的使用需要选取合适的区域,这就要求对土地资源的区域研究。合理的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分区的制定,可以使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的区位优势的最佳组合,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洱海流域位于云南省澜沧江、金沙江和元江叁大水系分水岭地带,属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流域面积2565平方公里,地理坐标在东经100°05'—100°17'、北纬25°36'—25°58'之间。洱海地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地跨大理市和洱源县,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泊,孕育了大理地区近四千年的文明历史。本文借助区位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承载力理论等理论的思想,依据洱海流域土地利用目前情况、农业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利用SWOT分析结合洱海流域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的污染物排放对洱海流域农业土地资源利用进行分区。本论文共分为6章:第1章是绪论,包括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论文研究目标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总体技术路线设计。第2章是文章所涉及的基础概念及基础理论。主要有土地利用分区的相关理论和基本概念。第3章是对洱海流域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模型构建和数据计算。第4章是对洱海流域农业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在充分占有与掌握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学科理论,深入分析洱海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及对当前土地利用的问题分析。第5章是对洱海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建议及设计。依据第3章、第4章对洱海流域土地资源的功能分区,应用主要功能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并顾及到洱海流域的人口、经济结构、城市化格局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制约,对土地利用提出建议。第6章是结论与讨论部分,对全文进行系统性总结得出结论,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总结出主要结论和创新,并对文中的缺陷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1)

吴凯[4](2009)在《基于地质条件的喀斯特区农业土地利用分区》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质条件与农业结合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地质地貌因素对土地(土壤)利用、作物的布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乃至名优特产品的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喀斯特地区特别是喀斯特山区土壤母质(岩)对土壤类型、土壤性质及土地利用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以典型喀斯特地区——贵州省清镇市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收集和分析清镇市有关农业地质、土地利用、土壤资源、生态环境等资料的基础上经多次筛选得出岩性、地层、岩石露头度,地貌类型、坡度、主要土壤类型等14个因子作为农业土地利用分区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并对指标权重和主成分提取;借助SPSS软件的多种聚类方法,对各分类作方差分析确定最佳分区;并结合清镇市综合农业区划作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将清镇市农业土地利用划分为五个区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各区分别为:Ⅰ南部渔、果蔬、副城郊生态农业区;Ⅱ中部粮油作物、林果综合农业区;Ⅲ东部林、渔生态旅游农业区;Ⅳ西北部农经作物、牧业农业区;Ⅴ中西部粮、特色产品农业区。通过对农业土地利用分区的探讨,提出了各区土地利用方向及建议,对清镇市制定农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09-06-01)

吴凯,周焱,蔡学成,肖玖军,田丹[5](2008)在《地质条件下的农业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清镇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地质条件的清镇市农业土地利用分区是依据农业资源优势,以充分发挥土地适宜用途为基础划分的,它着重体现土地利用结构、利用布局与发展方向,更好地发挥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文章主要根据清镇市地质条件等的分异规律,选取了11个评价指标,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清镇市划分为5个农业土地利用区。从而根据各区土地利用结构和社会经济状况,初步提出土地利用发展方向和实施对策,希望能为其他同类地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提供参考意见。(本文来源于《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6期)

李宁宁[6](2006)在《黑龙江省农业土地利用分区及实施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辖区面积为45.40万平方公里。地形复杂,西北部有大兴安岭山地,北部有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有张广才岭、老爷岭、太平岭和完达山等山地;东南有兴凯湖;西南有嫩江、松花江南北贯穿本省,形成东北部叁江平原、西南部松嫩平原。土地利用类型、格局、方式、方向及开发潜力等既不相同,又呈规律性的地域分异。本文借助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土地利用学等学科的思想,依据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农业发展状况、并结和经济发展水平,应用聚类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农业土地资源利用进行分区。本论文共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阐述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分析了研究的背景,介绍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以及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为土地利用分区的相关理论。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土地利用分区的含义、土地利用分区的技术方法、土地利用分区的技术要求、土地利用分区的指标选择、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多元统计分析理论在分区研究中的应用、区域分析理论及土地利用分区管制的相关理论。第叁部分对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及农业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开发已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与此相适应,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社会的变迁,人口的增加,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状况、价值观念的改变等等都会影响农业土地资源的利用、布局和取向。因此,黑龙江省的农业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节主要从宏观上探讨黑龙江省农业状况及土地利用现状。第四部分为黑龙江省农业土地利用分区的研究。本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主要是根据经济因素、已有的环境研究报告中的区域环境评价指标及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对黑龙江省不同市县的农业土地利用进行分区。当然,在实践中还要考虑到地缘优势、人的素质等众多方面的因素。第五部分为黑龙江省农业土地利用分区的实施对策。本部分主要是结合黑龙江省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及第四节中农业土地利用的分区,提出黑龙江省农业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相应实施对策第六部分是结论部分。本部分是对论文的总结,对论文的研究作了总体的概括,并提出了基于本文研究得出的叁点初步结论。本世纪,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大量资金和有利政策将投向东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黑龙江省要想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土地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还没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农业土地利用分区方法,本文通过对农业土地利用分区的探讨,提出了黑龙江省农业土地利用分区的相应对策,对黑龙江省制定农业区域发展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农业发展战略的提出提供参考.因此,黑龙江省农业土地利用分区的研究对于我省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06-04-25)

石承苍,雍国玮,任国业[7](2005)在《四川省土地资源农业综合利用分区》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资源农业综合利用分区是土地资源利用分区的基础,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四川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自然环境十分复杂,尤其需要有科学的分区来指导农业的综合利用。本文在深入分析与研究四川省的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分区概念,并按分区提出了土地资源农业综合利用的建议。(本文来源于《2005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期刊2005-08-01)

江晓忠[8](2003)在《试论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分区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入WTO后,面临农业规则限制及国际农业合作竞争,我国的农业土地资源依循比较利益原则,根据农产品比较优势,实行优化配置。东部地区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高科技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中部地区则充分发挥粮棉油菜等生产的比较优势;西部地区搞好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福建热作科技》期刊2003年01期)

张耀光,胡宜鸣,孙惠[9](1992)在《辽河叁角洲农业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辽河叁角洲位于盘锦和营口二市范围之内,由大辽河、双台子河形成的冲积平原。南部为渤海辽东湾海域、顶端在六间房,东界在长大铁路以西,西界在大凌河以东。目前该区已列为国务院重点农业开发区。 一、土地利用特点 1.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以农业利用为主 辽河叁角洲是我国四大叁角洲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从国民经济用地构成和土地利用方式来看,类型复杂多样。按全国土地利(本文来源于《经济地理》期刊1992年03期)

农业土地利用分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给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方法提供借鉴,以剑河县南明镇现代农业园区项目为例,通过专家决策与咨询法构建了17个因子的评价体系,采用RDA排序法选出功能分区主导因子,再结合园区内各行政村的主导因子指标数据完成对现代农业园区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结果表明:在现代农业园区中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等指标可作为园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主导因子;园区内22个行政村可划分为综合服务区、农业生产区、休闲农业区和生态农牧业区4类功能区;功能群的方法(RDA排序)可用于指导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业土地利用分区论文参考文献

[1].李建华,许懿豪,陈运春,李尤亮,余建新.服务乌蒙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土地利用分区——以云南省寻甸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

[2].刘妮,舒英格,李林潼.基于RDA排序的现代农业园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以剑河县南明镇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5

[3].黄凡.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洱海流域农业土地利用分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4].吴凯.基于地质条件的喀斯特区农业土地利用分区[D].贵州大学.2009

[5].吴凯,周焱,蔡学成,肖玖军,田丹.地质条件下的农业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清镇市为例[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6].李宁宁.黑龙江省农业土地利用分区及实施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6

[7].石承苍,雍国玮,任国业.四川省土地资源农业综合利用分区[C].2005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2005

[8].江晓忠.试论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分区利用[J].福建热作科技.2003

[9].张耀光,胡宜鸣,孙惠.辽河叁角洲农业土地利用分区研究[J].经济地理.1992

标签:;  ;  ;  ;  

农业土地利用分区论文-李建华,许懿豪,陈运春,李尤亮,余建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