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子块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图像压缩,子块均点特征,分形压缩编码,全搜索
子块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牛天婵,张爱华,纪海峰[1](2019)在《子块均点特征分形快速图像压缩编码》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形图像压缩根据图像特有的自相似性,利用压缩仿射变换消除图像数据冗余度,进而实现图像压缩,实现较高的压缩比。然而,分形图像压缩编码具有计算复杂度高、运行时间过长的致命缺点,对于图像信息量巨大的当今社会来说不具有实用性。为解决基本分形压缩编码耗时过长的问题,提出了子块均点特征分形压缩编码算法,利用该算法将基本分形压缩编码的全搜索转为局部搜索,限定搜索范围,减少定义域块的搜索,在客观质量稍作牺牲的基础上加快了编码速度。将所提算法分别与五点和特征算法、1-范数特征算法、欧式比特征算法以及双交叉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时间稍逊的情况下,所提算法在客观质量(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上更优。(本文来源于《电讯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刘晟[2](2018)在《基于多特征盒计数图像子块的道路图像的缩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特征盒计数图像子块的道路图像高-低精度变换方法,针对道路图像检测的特点,着重感兴趣区域的细节特征,首先判断的图像子块灰度的分布,根据灰度分布判断图像子块的特征,最终将不同大小的图像子块按照其特征进行加权平均,代替原图像的像素点。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图像算法克服了现有算法的不足,有效的减少图像信息,并能准确的提取出目标,抗干扰性强,具有一定的实际工程意义。(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8年19期)
张晓丹,王萍[3](2011)在《一种基于特征的H.264的子块快速帧内预测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H.264/AVC中4×4子块帧内预测复杂度和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帧内预测模式决策算法。该算法基于目标块的变换域特征(SATD)和最有可能模式与最优模式之间的相关性,首先计算9种模式的SATD值并进行排序,对SATD最小和次小的两个模式或SATD最小的模式和最有可能模式进行RDO计算,从中选择最优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原模式预测算法有较高的编码效率。(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1)论文集【oral】》期刊2011-09-17)
吴晓燕,刘希玉,徐庆[4](2010)在《基于子块特征的快速分形图像压缩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分形图像压缩编码时间过长的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算法,利用子块的相似特征,将基本分形图像压缩的全搜索过程,转化为相对差意义下的最近邻搜索,在搜索过程中只搜索与值域块相对差相近的码本块,减少了搜索范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基本分形图像压缩相比,在保证解码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地加快了编码速度。(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系统应用》期刊2010年01期)
郑子华,江辉仙,陈家祯[5](2009)在《基于子块特征的遥感图像边缘灰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遥感图像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更新和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是其中的关键问题。针对灰色绝对关联度计算模型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绝对关联度和图像子块标准差的边缘检测算法,实现遥感图像边缘灰提取过程中阈值的自适应调整。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有效提取图像弱边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微计算机信息》期刊2009年18期)
周一鸣,张超,张曾科[6](2008)在《基于图像子块特征的快速分形图像编码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图像子块的像素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差和DCT变换的混合快速分形图像编码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平滑块的概念。该算法在大幅度提高分形图像编码速度的同时,很好地改善了压缩率和解码图像的质量。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优良的性能,在编码时间优于方差快速编码方法的前提下,解码图像的质量和压缩率可以好于基本分形图像编码算法。(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08年02期)
谢晶,贾克斌[7](2007)在《一种基于4×4子块特征的H.264/AVC快速帧内预测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最新的视频压缩标准H.264/AVC具有极高的压缩率,但由于其算法极其复杂,编码时间较长,无法达到实时应用的要求。本文针对其中4×4子块预测算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子块自身特征的快速预测算法。该算法利用子块自身的特征,同时考虑到实际预测情况,减少每次预测方向的计算量,从而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提高了压缩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码率只有少许增加的情况下,编码速度提高了18.98%,PSNR值基本不变。(本文来源于《电路与系统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黄卫,肖旺新,路小波,封晓强,刘志刚[8](2005)在《基于图象子块分布特性的路面破损图象特征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路面破损形式的多种多样,造成路面破损分类[1]成为一大难题,这极大的限制了路面破损自动检测的普及和发展,使得路面破损自动检测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普及得不够理想。本文在前文提出的破损密度因子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出方向密度因子,得到一种基于图象子块分布特性的路面破损识别算法。通过仿真,验证了其对常见的5种路面破损类型进行分类的可行性。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提出的识别算法,论文选择了另外一种路面破损分类算法,即PROXIMITY算法进行神经网络仿真对比。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是两组,测试样本也是两组,进行了四次仿真对比。四次仿真结果都显示方向密度因子算法优于PROXIMITY算法。(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05年10期)
李献华,周汉文,李正祥,刘颖,P[9](2001)在《扬子块体西缘新元古代双峰式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西地区早震旦世苏雄组火山岩以流纹岩为主,夹有少量玄武岩。苏雄组流纹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803±12Ma,代表了火山岩的喷发年龄。系统的岩石化学资料表明,苏雄组火山岩是一套典型的弱碱性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扬子块体西缘康滇裂谷非常类似于现代与地幔柱活动有关的高火山活动型裂谷,支持约825Ma华南地幔柱模式。(本文来源于《地球化学》期刊2001年04期)
李献华,周汉文,李正祥,刘颖,P.Kinny[10](2000)在《扬子块体西缘新元古代双峰式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南在新元古代发育了两个重要的裂谷盆地,即沿浙-赣-湘-桂NE-SW向分布的南华裂谷盆地和扬子块体西缘S-N向展布的康滇裂谷系,在这两个裂谷盆地里发育了中国南方震旦系,其中火山活动十分强烈.分布最广和最有代表性的是川西地区的早震旦世陆相火山岩,主要分布在小相岭、大相岭、甘洛和西昌螺髻山等地,被划分为苏雄组和开建桥组.苏雄组的厚度从数百米到上万米,面积(本文来源于《中国古陆块构造演化与超大陆旋回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0-12-01)
子块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特征盒计数图像子块的道路图像高-低精度变换方法,针对道路图像检测的特点,着重感兴趣区域的细节特征,首先判断的图像子块灰度的分布,根据灰度分布判断图像子块的特征,最终将不同大小的图像子块按照其特征进行加权平均,代替原图像的像素点。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图像算法克服了现有算法的不足,有效的减少图像信息,并能准确的提取出目标,抗干扰性强,具有一定的实际工程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子块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牛天婵,张爱华,纪海峰.子块均点特征分形快速图像压缩编码[J].电讯技术.2019
[2].刘晟.基于多特征盒计数图像子块的道路图像的缩小[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
[3].张晓丹,王萍.一种基于特征的H.264的子块快速帧内预测算法[C].第七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1)论文集【oral】.2011
[4].吴晓燕,刘希玉,徐庆.基于子块特征的快速分形图像压缩算法[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0
[5].郑子华,江辉仙,陈家祯.基于子块特征的遥感图像边缘灰提取[J].微计算机信息.2009
[6].周一鸣,张超,张曾科.基于图像子块特征的快速分形图像编码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
[7].谢晶,贾克斌.一种基于4×4子块特征的H.264/AVC快速帧内预测算法[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7
[8].黄卫,肖旺新,路小波,封晓强,刘志刚.基于图象子块分布特性的路面破损图象特征提取[J].土木工程学报.2005
[9].李献华,周汉文,李正祥,刘颖,P.扬子块体西缘新元古代双峰式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化学特征[J].地球化学.2001
[10].李献华,周汉文,李正祥,刘颖,P.Kinny.扬子块体西缘新元古代双峰式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C].中国古陆块构造演化与超大陆旋回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