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对教育和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通过造就有更多知识和技能,从而更有生产效率的劳动力,教育能够而且已经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托达罗,1999);90年代在亚太地区的一些研究也表明,普及的基础教育是这些地区许多国家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然而,农村地区的儿童辍学问题却一直成为我国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大难题。尽管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推行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在许多地方依然比较严重。从我国农村地区的现实来看,一方面尽管国家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实行了一系列减免措施,但大多数农户仍需要为基础教育承担一定的成本;另一方面,我国教育收益率偏低的现实以及近年来高等教育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是否可能引起农村居民对教育的认知产生波动。因此,深入探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的根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从农户微观角度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与解析也将为相关理论的验证和实际政策的推行提供参考性价值。目前为止,国内有关农村中小学生入学情况的调查已有很多。教育部对全国60个县初中学生的监测结果也显示,部分地区初中辍学率高于7%,个别地区甚至高达10%(人民网,2006)。可见,初中阶段成为当前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所在。那么究竟是哪些可能的因素导致了农户家庭学龄阶段子女的辍学?对此问题的回答,以往的大多数研究都将视角放在了“经济”层面的因素上。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增强,农村子女上学的原有约束条件已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那么,在现有约束条件下,哪些因素成为制约当前农户子女上学的主要原因?因此,本研究将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探讨我国义务教育体制的变迁历程,并试图从经济学角度对农户家庭教育决策行为进行相关解释,最后着重以农村地区初中阶段的子女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农户家庭的收入变量和非收入变量进行计量分析,考察影响农户子女辍学行为的主要因素,以期为理解这一问题提供更为全面和理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