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的误差分析与优化

两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的误差分析与优化

论文摘要

冗余机构的引入有益于改善并联机构的刚度、定位精度、奇异性、避障性能、动力学性能和载荷的合理分布等。本文以一种七杆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运动学、精度、机构构型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冗余并联机器人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在给定机构构件杆长、原动件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情况下,对机构输出端的几何位置、速度、加速度规律进行了仿真计算。2.考虑机构构件杆长误差和运动副间隙因素,分别建立了机构几何精度模型,获得了两种情况下机构输出端的误差分布规律。3.采用遗传算法,以获得最小机构输出端轨迹误差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了机构杆长误差与运动副间隙误差,实现了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的优化分配。4.利用开链机构的工作空间位置关系,基于机构的装配条件,对四杆机构、五杆机构和七杆机构构型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并联机器人研究现状
  • 1.2.2 冗余机器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小结
  • 2 冗余驱动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 2.1 位置分析
  • 2.1.1 机器人模型的建立
  • 2.1.2 自由度分析
  • 2.1.3 位置正解分析
  • 2.1.4 位置逆解分析
  • 2.1.5 位置分析的数值验证
  • 2.2 速度分析
  • 2.3 加速度分析
  • 2.4 仿真分析
  • 2.4.1 正解仿真
  • 2.4.2 逆解仿真
  • 2.5 基于Matlab GUI的运动仿真平台设计
  • 2.6 小结
  • 3 冗余驱动机器人误差分析
  • 3.1 概述
  • 3.2 机构误差
  • 3.2.1 机构误差的分类
  • 3.2.2 原始误差独立作用原理与微分法
  • 3.3 考虑杆长制造误差影响的精度分析
  • 3.3.1 考虑杆长制造误差的输出点误差模型
  • 3.3.2 杆长制造误差的误差传递系数
  • 3.3.3 杆长制造误差
  • 3.3.4 实例仿真分析
  • 3.3.5 轨迹误差仿真
  • 3.3.6 机构精度分配
  • 3.4 考虑运动副间隙影响的误差分析
  • 3.4.1 运动副间隙模型的建立
  • 3.4.2 模型简化
  • 3.4.3 间隙误差求解
  • 3.4.4 误差计算
  • 3.4.5 轨迹误差实例
  • 3.5 小结
  • 4 基于遗传算法的机器人误差优化分配
  • 4.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4.2 优化过程
  • 4.2.1 算法编程
  • 4.2.2 优化目标
  • 4.2.3 算例
  • 4.3 小结
  • 5 冗余驱动机器人构型分析
  • 5.1 平面四杆机构构型分析
  • 5.1.1 四杆机构两开链机构工作空间位置关系
  • 5.1.2 四杆机构构型分析
  • 5.2 五杆机构构型分析
  • 5.3 七杆机构构型分析
  • 5.4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空间平行四边形索环牵引并联机器人设计与仿真分析[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9(11)
    • [2].考虑绳阻尼的绳系并联机器人动力学特性分析[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0(02)
    • [3].含柔顺关节并联机器人运动性能的研究[J]. 机械管理开发 2020(03)
    • [4].并联机器人刚度与静力学相关研究[J]. 价值工程 2020(11)
    • [5].多输出多维度3D打印冗余并联机器人设计与实现[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04)
    • [6].并联机器人机构的创新与应用研究进展分析[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14)
    • [7].并联机器人智能分拣系统设计[J]. 机电工程 2019(02)
    • [8].浅谈并联机器人快递分拣机及分拣方法[J]. 机电工程技术 2017(12)
    • [9].浅谈并联机器人快递分拣机及分拣方法[J]. 黑龙江科学 2018(09)
    • [10].并联机器人智能输入写字功能的设计[J]. 机床与液压 2018(09)
    • [11].二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奇异性分析[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18(01)
    • [12].二元驱动串并联机器人结构参数约束条件分析[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8(09)
    • [13].我国机器人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并联机器人走俏[J]. 机床与液压 2016(13)
    • [14].从专利看国内并联机器人的研究概况[J]. 民营科技 2016(09)
    • [15].空间绳牵引并联机器人多目标优化设计[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 [16].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分析[J]. 电子制作 2015(08)
    • [17].高速并联机器人大举进军包装自动化领域[J]. 中国包装工业 2015(19)
    • [18].双臂并联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程序设计[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21)
    • [19].中国首个3D打印并联机器人研制成功 成本仅十万元[J]. 自动化博览 2013(12)
    • [20].重庆设计出3D打印并联机器人[J].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13(06)
    • [21].一种含铰接动平台姿态调整类并联机器人的误差建模与验证[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08)
    • [22].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运动性能分析与视觉应用[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19(07)
    • [23].直线驱动型并联机器人反向动力学分析与验证[J]. 农业机械学报 2017(12)
    • [24].并联机器人在包装盒装箱线中的应用研究[J]. 机电工程技术 2017(12)
    • [25].一种新型欠驱动型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与仿真[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17(02)
    • [26].基于视觉的并联机器人守门控制技术研究[J].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7(01)
    • [27].平面五杆并联机器人滑模控制[J]. 制造业自动化 2017(08)
    • [28].新产品[J].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16(08)
    • [29].三平移并联机器人正解解析法的研究[J]. 舰船电子工程 2015(10)
    • [30].并联机器人研究现状与发展概述[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35)

    标签:;  ;  ;  ;  

    两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的误差分析与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