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以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排土场上的天然植被、紫穗槐林、刺槐林、榆树林、工程覆土五种恢复措施的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恢复措施对排土场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及结构有较明显影响,通过种子库萌发试验,得出在五种恢复措施的土壤种子库中,禾本科植物是最先萌发的植物,天然植被土壤种子库共萌发出6个物种,分属3科,6属;紫穗槐林土壤种子库萌发了8种植物,分属3科,8属;刺槐林土壤种子库的物种数最少,只有4种植物,分属2科,4属;榆树林土壤种子库有6个物种,分属4科,6属;工程覆土土壤种子库萌发出的物种数最多,达9种,分属5科,9属。紫穗槐林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最大,分别为1.1748和1.1585,表明紫穗槐林有利于矿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刺槐林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都最大,分别是0.6891和0.1535,表明刺槐林为单优势群落,早期有利于环境改善。五种恢复措施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程度存在较明显差异,紫穗槐林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最低,只有0.1667;工程覆土措施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程度最高,达1.0000,表明工程覆土措施地上植被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学特征。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2 恢复生态学概述1.3 土壤种子库概念及分类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 土壤种子库的类型1.4.2 土壤种子库的研究方法1.4.3 土壤种子库的动态1.4.4 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关系1.4.5 土壤种子库对群落更新和恢复的作用1.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2.1 自然概况2.2 试验区概况2.3 研究方法2.3.1 样地选取与调查内容2.3.2 土样的采集和处理2.3.3 土样化学成分的测定2.3.4 统计分析方法3 不同恢复措施永久土壤种子库结构与动态研究3.1 永久土壤种子库的萌发过程3.2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的化学成分分析3.3 微域小环境对永久土壤种子库物种萌发的影响3.4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变化序列3.5 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结构组成3.6 土壤种子库的垂直分布及特征3.7 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分析3.8 不同恢复措施永久土壤种子库间的相似性4 不同恢复措施现实土壤种子库结构与动态研究4.1 不同恢复措施现实土壤种子库的微域小环境特征4.2 不同恢复措施现实土壤种子库物种的演替动态4.3 现实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结构组成4.4 现实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分析4.5 不同恢复措施现实土壤种子库间的相似性5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关系6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种子库优势物种生态位特征研究6.1 种子库主要物种重要值分析6.2 种子库优势物种生态位宽度及比较6.3 种子库优势物种的生态位重叠7 结论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排土场论文; 恢复措施论文; 土壤种子库论文; 生态过程论文; 生态位论文; 物种多样性论文;
露天矿排土场不同恢复措施对土壤种子库生态过程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