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客户交期满意度的内部业务流程改造方案研究

提高客户交期满意度的内部业务流程改造方案研究

论文摘要

1970年世界半导体发展热潮,中国和韩国都投入相当的资源进行产业的建设,时至今日,韩国的三星已成为了世界技术的领导者,而中国的半导体仍须依靠国外的技术引入。2000年,中国大陆由中国台湾引入了晶圆代工厂的商业模式,陆续的建成了包括中芯国际(SMIC)和舰科技(HEJIAN)、台积电(TSMC)淞江厂、宏力半导体(GRACE)等主要大陆晶圆厂商,经过10年的发展,目前的规模只有中芯国际(SMIC)和2011年投产的华力微电子迈入奈米制程,技术方面仍处于追赶领先者的落后状态,这个产业的技术投入,人才培养及资金需求都非一般企业所能支持,所以国家政策的扶植有其存在的必要。台积电(TSMC)是这产业「专业分工」的典范,它之所以如此的强大,并长时间的占据产业龙头地位,主要还是在于其内部特有的文化,及对市场的高度嗅觉,早在2000年就已着手移动通讯设备的客户开发而不固守在PC产业,抓住了「世界往移动方向走」的发展动态,清晰的市场定位引导技术的前进。中国大陆自2000年的「十五」计划至今十年的半导体发展,产业规模正逐渐成型,尤其在长三江的半导体产业聚落,本文认为未来中国有可能整合目前较具规模的晶圆代工厂而成立一家新公司,各厂依技术及定位各司所职,12时走技术竞争路线,而8时则定位在不同细分市场(Niche Market),完成初步的规模化。本研究主要是针对目前技术及资金都处于落后的小型晶圆代工厂,在未完成规模化前,根据市场的竞争现况,找寻出合适的市场定位及目标客户群,以服务客户的观点出发,建立长期合作的”双赢”目标,并及早调整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以因应产业的动态发展趋势,以免逐渐被市场边缘化,并在细分市场中造就另一个基业长青的产业。「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全世界的经济呈现动态的不规则周期变化,为了克服无法预期的统计波动,企业必需建立一套足以因应变化的内部控制系统以利企业及时修正战略。由于企业内部是由一群行业专家所组成,彼此有着不同的知识和经验,如果没有加以宏观的整合,长久下来,企业内部会造成沟通上的障碍,最终影响企业的整体营运效益。要完成晶圆代工厂这类跨越多门学科的内部控制系统整合及二次开发,本文引入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CMMI)进行概念性的说明。碍于本人学识及时间,庞大工作量的内部流程优化项目未能逐步实现,只就概念可行方向进行研究说明,并引用包含TOC (Theory Of Constraints),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等优化生产线的方法来引导企业改善时参考。未来期待能朝整合产业链的流程优化方向再进一步研究,剔除产业链的不增值工作,缩短产品由设计到推出市场的时间,提升产业链因应动态市场的能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
  • 2 半导体产业分析
  • 2.1 产业现况分析
  • 2.1.1 主要企业2010年营收分析
  • 2.1.2 中国政策的扶植
  • 2.1.3 产业机会分析
  • 2.2 产业发展演进分析
  • 2.2.1 分工的需求出现
  • 2.2.2 分分合合的演进阶段
  • 2.3 目前优势和潜在机会分析
  • 2.3.1 目前优势
  • 2.3.2 潜在机会
  • 2.4 客户满意度现况分析
  • 2.4.1 供需方的目标冲突
  • 2.4.2 指标中的短板项目
  • 2.4.3 找寻改善的可行方式
  • 3 市场定位策略的构建
  • 3.1 市场定位含义的认识
  • 3.2 区域营收分析
  • 3.2.1 大中华地区营收分析
  • 3.2.2 国外对手营收分析
  • 3.3 关键技术的辨识
  • 3.3.1 马太效应的竞争
  • 3.3.2 摩尔定律的竞争
  • 3.4 关键市场的辨识
  • 3.4.1 日本IDM的商机
  • 3.4.2 长尾市场和新兴市场
  • 3.5 市场定位策略建立
  • 3.5.1 市场定位
  • 3.5.2 策略建立
  • 4 提升客户满意度的策略
  • 4.1 客户满意度下降的定性分析
  • 4.1.1 交期(Delivery)定性分析
  • 4.1.2 成本(Cost)定性分析
  • 4.2 提升交期满意度方法
  • 4.2.1 缩短生产周期
  • 4.2.2 精益生产布局
  • 4.3 提升成本满意度方法
  • 4.3.1 改进运营成本
  • 4.3.2 单位成本下降
  • 5 流程改造及信息系统支持
  • 5.1 企业的系统协作
  • 5.2 企业的价值流
  • 5.3 内部业务流程改造
  • 5.4 信息系统的支持
  • 5.4.1 执行ERP好比专家的指点
  • 5.4.2 ERP的主导者
  • 5.4.3 二次开发引CMMI概念
  • 5.4.4 永续的专家团队
  • 6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6.1 研究结论
  • 6.1.1 细分领域成本和交期极致
  • 6.1.2 加速生产周期的内部系统建立
  • 6.1.3 动态管理模式保有企业竞争力
  •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6.2.1 企业竞争力在消除信息孤岛
  • 6.2.2 未来的大型晶圆代工厂将是资讯公司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键客户管理的方法与策略[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0(04)
    • [2].BOSS系统成不二之选[J]. 通信世界 2008(11)
    • [3].浅析平衡计分卡理论的核心理念[J]. 职业时空 2011(09)
    • [4].浅谈对平衡计分卡的认识[J]. 中国市场 2011(35)
    • [5].在非盈利组织中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新视角[J].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10(10)
    • [6].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物流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 物流技术 2013(17)
    • [7].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供热企业服务管理指标考核体系构建探析[J]. 财务与会计 2017(12)
    • [8].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高新技术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J]. 财会月刊 2008(35)
    • [9].平衡计分卡在公建养老机构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H养老中心为例[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0(18)
    • [10].零售业营销人员平衡计分卡的构建研究[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3)
    • [11].平衡计分卡在法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8(11)
    • [12].想跳槽,离职前要做哪些事[J]. 福建农业 2013(02)
    • [1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02)
    • [14].平衡计分卡——高校绩效管理的新思路[J]. 会计师 2014(19)
    • [15].基于企业信息化的BSC绩效评估研究[J]. 财会通讯 2011(17)
    • [16].我国电影产业绩效研究[J].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16(03)
    • [17].基于平衡记分卡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J]. 网络财富 2008(12)
    • [18].试探平衡记分卡在成人培训中的内涵[J]. 山西煤炭 2011(12)
    • [19].平衡计分卡应用于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实践的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0(01)
    • [20].重塑质量专业人士与公众的关系[J]. 上海质量 2013(12)
    • [21].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其研究[J]. 中国金属通报 2013(03)
    • [22].平衡计分卡在煤炭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煤炭技术 2010(08)
    • [23].滨湖煤矿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 中国集体经济 2010(31)
    • [24].平衡计分卡视角下高校绩效管理问题思考[J]. 商讯 2020(23)
    • [25].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绩效管理研究[J]. 山东纺织经济 2016(07)
    • [26].基于BSC的高校绩效管理探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15)
    • [27].完善房地产企业内控管理模式的建议[J]. 时代金融 2012(36)
    • [28].武汉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1)
    • [29].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国有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探析[J]. 企业经济 2014(02)
    • [30].从价值链角度探讨平衡计分卡的改进[J]. 企业经济 2010(10)

    标签:;  ;  ;  

    提高客户交期满意度的内部业务流程改造方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