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研究是基于货币政策非中性的前提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一种拓展,从理论上讲,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具有抑制经济过热的作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如果对两种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进行定量研究,则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产出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经济衰退阶段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小于经济过热阶段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减速作用。这种现象被称为“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研究不仅涉及到政策的方向和力度,同时也涉及到经济运行所处的周期和阶段,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现今,国内学者对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效果的非对称效应逐渐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但是对于这种非对称效应成因的分析,多是运用国外已有的理论进行解释,而且由于计量模型方法等原因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目前国内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研究大多从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出发,而本文以我国1998年至2008年的货币政策实践为基础,从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出发,以M0、M1、M2作为货币政策的结果,将GDP作为货币政策的效果,从我国货币政策主要的传导机制分析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成因,同时结合非对称的ARCH模型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对称的效应,而且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的杠杆效应也有所不同。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主要通过信贷渠道,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通过影响银行信贷间接影响企业投资,这种传导机制导致了中央银行紧缩性或者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应要受到银行和企业各自行为的影响和约束。在对信贷渠道主导下各个微观经济主体面对不同货币政策的不同选择进行分析之后,本文认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一系列约束条件的组合,在不同约束条件下,货币政策效果并不相同。具体到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来看,当中央银行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因为商业银行和企业没有其他有效的融资渠道,进而产生有效的紧缩效应,使得投资和产出增速下降,因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效果较好;而在通货紧缩时期,中央银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因为经济不景气时商业银行“惜贷”和企业贷款需求下降等因素而造成向实体经济投放的货币资金减少,从无法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即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果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