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晚粉”梅花香气成分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严辉,蓝锦珊,濮宗进,郭盛,李思蒙,周桂生,陈佩东,詹志来,段金廒[1](2021)在《梅花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梅花Mume Flos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花类药材之一,含有黄酮类、挥发油、苯丙素类、有机酸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抑郁、抗黑色素生成和抗血小板凝集的现代药理作用。对近十几年来梅花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整理总结,为明确梅花现代药用价值和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评价提供基础,为梅花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郑冉冉,吴景芝,谷志佳,袁文斌,吴红芝[2](2021)在《玫瑰香味玫红百合和橙香味紫红花滇百合的花香成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5种不同香型百合花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具有玫瑰香味的玫红百合(Lilium amoenum)和橙香味的紫红花滇百合(L. bakerianum var.rubrum)这2种清香型野生百合中分别鉴定出33种和26种花香物质,从浓香型野生百合紫花百合(L. souliei)中鉴定出30种花香物质,从浓香型栽培百合‘西伯利亚’(‘Siberia’, O)和‘罗宾娜’(‘Robina’, OT)中分别鉴定出27种和34种花香物质。在清香型百合中,玫红百合的主要花香成分为芳樟醇(15.42%)、乙酸叶醇酯(9.93%)、桉油精(7.54%)、α-金合欢烯(α-法呢烯)(7.05%)等;紫红花滇百合的主要花香成分为芳樟醇(46.38%)、顺式-β-罗勒烯(33.08%)、β-月桂烯(4.75%)等。在浓香型百合中,紫花百合的主要花香成分为dl-柠檬烯(45.31%)、芳樟醇(13.57%)、苯乙醛(4.01%)等;‘Siberia’的主要花香成分为芳樟醇(48.53%)、苯甲酸甲酯(23.24%)、顺式-β-罗勒烯(13.99%)、异丁香酚(6.12%)等;‘Robina’的主要花香成分为顺式-β-罗勒烯(33.43%)、桉油精(11.93%)、苯甲酸甲酯(10.27%)、水杨酸甲酯(8.21%)、异丁香酚(7.67%)、芳樟醇(6.92%)等。5种百合的花香物质均以萜烯类为主,其中芳樟醇是5种百合共有的主要花香成分,苯甲酸甲酯、水杨酸甲酯等酯类在‘Siberia’和‘Robina’香气成分中相对含量较高。综上所述,玫红百合的玫瑰花香味可能与其香气成分中的α-金合欢烯有关,紫红花滇百合的橙香味可能与其香气成分中的β-月桂烯有关。
何雪雁[3](2019)在《四种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及其对人体健康干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通过对康复景观、芳香疗法、芳香植物的相关内容和前人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得出康复景观和园林绿地中常用的芳香植物种类,选取园林绿地中常用但还未在康复景观中大力推广的4种芳香植物琼花Viburnum macrocephalum f.keteleeri、重瓣黄木香Rosa banksiae var.lutea、含笑花Michelia figo、花叶香桃木Myrtus communis‘Variegata’进行研究。采用活体植株动态顶空套袋采集法,对活体植株的挥发物进行收集,利用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收集的气体进行成分分析及含量的检测。通过人体闻香实验,利用生物反馈仪和电子血压计测定人体闻香前后的脑电波、血压和心率等生理指标,采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来评估实验前后被试者心理影响程度。挥发物检测结果表明,四种植物的挥发物种类多样,主要由酯类、醇类及其氧化物、烷烃及环烷烃、醛类、酮类、羧酸、萜烯和其它烯烃等构成。琼花开花枝叶挥发物共检出81.65%的化合物,有30种,主要挥发物是:2,4,4-三甲基-1-戊烯(18.41%)、乙酸(8.96%)、水杨酸甲酯(5.26%)、邻苯二甲酸二乙酯(5.01%)、2-乙基-1-己醇(4.50%)和α-金合欢烯(4.32%)。重瓣黄木香开花枝叶挥发物共检出89.04%的化合物,有29种,主要挥发物是:2,4,4-三甲基-1-戊烯(29.55%)、邻苯二甲酸二乙酯(16.40%)、十二烷(7.19%)、2-乙基-1-己醇(5.96%)和2,3,4-三甲基-2-戊烯(4.40%)。含笑开花枝叶挥发物共检出98.63%的化合物,有53种,主要挥发物是:乙酸仲丁酯(64.90%)、异丁酸乙酯(11.61%)、丁酸乙酯(3.95%)、己酸乙酯(3.85%)、乙酸乙酯(2.96%)和乙酸-2-甲基-1-丁酯(2.64%)。花叶香桃木枝叶挥发物共检出93.77%的化合物,有34种,主要挥发物是:乙酸桃金娘烯酯(30.94%)、α-蒎烯(12.59%)、α-柏木萜烯(8.05%)、对繖花烃(7.09%)、芳樟醇(4.01%)和β-月桂烯(3.76%)。闻香实验结果表明,四种芳香植物对人体健康有积极干预效应。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做出以下推测:嗅闻四种植物对人体心率无明显影响,对人体血压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对人体脑电波的干预效应非常显着。嗅闻琼花10 min可以使女性进入放松状态;男性嗅闻琼花20-30 min后会有所放松;嗅闻琼花30 min后可以增加人体的创造力,并可提高一定的专注能力。嗅闻重瓣黄木香10 min后可以使女性处于放松状态,嗅闻20 min后,男性开始明显地处于放松状态;男性短时间嗅闻重瓣黄木香可加强人体专注能力和反应力,嗅闻时间长后影响不明显;女性若长时间嗅闻重瓣黄木香一定程度上可加强人体反应力和精神活动能力。嗅闻含笑花10-20 min可增加女性的创造力和专注力;嗅闻30 min左右男性开始表现明显的放松状态。嗅闻花叶香桃木10min可增加人体的创造力、专注能力和反应力,且对女性干预效果较为明显;嗅闻30min后对男性干预效果更佳。对心理的干预效应为积极情绪上升,消极情绪下降,主要体现为紧张值、疲劳值、强迫值、焦虑值、敌对值、抑郁值、愤怒值和慌乱值下降,精力值和自尊感值显着上升。琼花、重瓣黄木香、含笑花、花叶香桃木四种植物对人体生理、心理的干预主要表现为积极效应,可在健康景观中发挥其减压、提高精神活动力等作用。应用芳香植物来营造科学合理的康复景观空间,如减压园、创造园等,使人们在自然的植物香气氛围中,获得身心和谐与健康,是今后的一项重要课题。
何雪雁,金荷仙,姜嘉琦[4](2019)在《芳香植物的应用历史及园林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狭义上,芳香植物是可散发出香气和可供提取芳香油的植物总称。广义上,芳香植物是兼有药用植物和香料植物共有属性的植物类群,且大多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芳香植物在园林绿地中起到绿化、美化、香化,净化空气,改善人体情绪等作用,是园林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建设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约有芳香植物800余种,隶属100余科200多属,分布遍及全国。并概述了国外芳香植物的应用历史和园林应用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我国的芳香植物应用历史,我国应用芳香植物历史悠久,到了现代,芳香植物的观赏特性、生态价值、保健功能等被有效开发,出现了保健园、夜花园、盲人园等专类园。提出加强芳香植物资源的调查、引种驯化及新品种的培育;加强对影响因素的定量化分析,优化芳香植物应用的健康配置;建立多感官园林景观设计的评价体系等芳香植物在我国的园林应用建议与展望,以期为我国芳香植物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霍婷婷[5](2017)在《梅花花香相关基因PmCFATs的克隆和表达分析》文中提出花香是观赏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对植物的生存繁殖有重要意义,其产品在食品、保健、化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梅花(Prunus mume Sieb.et Zucc.)是中国的传统名花,能释放愉悦的香气,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丁子香酚是梅花的特征香气成分之一。松柏醇酰基转移酶(CFAT)和丁子香酚合酶(EGS)参与丁子香酚的生物合成途径的最后两步,CFAT是丁子香酚代谢与木质素代谢分开的节点基因。而目前对CFAT的研究很少,梅花丁子香酚代谢的研究刚刚起步。本论文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梅花基因组中的候选CFAT进行了分析和鉴定,以梅花品种’三轮玉碟’为试验材料,应用RT-PCR技术首次在梅花中克隆得到松柏醇酰基转移酶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表达模式分析、原核表达以及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转化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结果如下:1.经BlastP检索从梅花基因组数据库中获得86个候选CFAT,其在进化上分为五大分枝,根据对序列、保守基序和进化关系的分析,初步预测第Ⅱ分枝的Pm030674、Pm013138、Pm030672、Pm023001可能是梅花的松柏醇酰基转移酶基因。经克隆得到3个松柏醇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全长cDNA,分别命名为PmCFA T1a、PmCFA T1b、PmCFA T2,其序列全长均为1383bp,编码460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分别为51.61 kDa、51.54 kDa、50.92 kDa,属于不稳定的酸性蛋白。PmCFA T1a、PmCFAT1b是Pm030674在’三轮玉碟’中的等位基因。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PmCFATs与已鉴定的松柏醇酰基转移酶功能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2.利用pSuper1300-GFP构建了 PmCFATs的GFP融合表达载体,通过在烟草叶片中的瞬时表达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PmCFAT1a、PmCFAT1b、PmCFAT2均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3.应用qRT-PCR技术对PmCFA Ts在’三轮玉碟’ 6个不同开花时期和5个不同部位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PmCFA T1主要在雄蕊和花瓣中表达,在叶片中无表达;其表达量随开花进程上升,盛花期达到最高,后开始下降,与丁子香酚的释放规律有很强的相关性,推测PmCFA T1作为PmEGS2上游的关键基因,参与了丁子香酚的合成。PmCFA T2在叶片中的表达量高于花朵,在各部位和开花进程中的表达均不符合丁子香酚的合成、释放规律。4.利用pET-28b构建了 PmCFA T1a、PmCFAT1b、PmCFAT2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出与预测分子量相符的蛋白,大小分别约为52 kDa、52 kDa、51 kDa。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当使用优化诱导条件:0.2 mM的IPTG,16℃诱导14h时,蛋白溶解性有所提高,但大部分仍形成了包涵体。利用pCHF3301构建了 PmCFA T1a、PmCFA 71b、PmCFA T2、PmEGS2的单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和双基因植物表达载体 pCHF3301-PmEGS2-PmCFAT1a、pCHF3301-PmEGS2-PmCFAT1b、pCHF3301-PmEGS2-PmCFAT2,以及潮霉素筛选抗性植物表达载体pSuper1300-PmCFA T1a、pSuper1300-PmCFAT1b、pSuper1300-PmCFAT2,并对矮牵牛进行了初步转化和Basta筛选。本研究对梅花松柏醇酰基转移酶基因进行了克隆,表达分析和功能的初步探索,为进一步分析基因功能,理清梅花丁子香酚的代谢通路,以及深度挖掘梅花BAHD家族基因奠定了基础。
孟菲[6](2016)在《南京地区观赏梅资源园林价值综合评价及应用建议》文中认为观赏梅是从传统梅花分化出来的专供观赏或侧重于观赏的梅花品种,有别于果梅,但都属于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是我国应用历史悠久的园林观花树种,也是我国首个获得品种国际登录权的园林植物品种。目前关于观赏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调查、品种选育、观赏性状研究、栽培历史追溯、文化内涵探讨、园林应用形式等方面,而对其园林应用价值的综合评价还没有展开研究。本文选择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27个观赏梅品种为研究对象,在2015-2016年度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和研究手段,对其以生态价值、观赏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主的园林价值进行了综合的评价研究,为科学选择观赏梅品种和配置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观赏梅品种园林价值综合评价体系,其中目标层(A)为南京地区观赏梅品种园林价值综合评价;准则层(B)有4个指标,其权重排序为生态价值>观赏价值>社会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因子层有18个指标,其权重排序为固碳>释氧>文化内涵>花冠>降温>花量>花期>增湿>水分利用效率>花香>易繁殖性>教育价值>株型>季相变化>应用类型>适应能力>科学价值>药食保健价值。在准则层中,生态价值的权重最大,为0.4921,占到总权重的一半,因而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其次是观赏价值,权重为0.3094,为评价观赏梅观赏性状价值高低的主要指标。经济价值的指标权重低于社会文化价值,在准则层中所占比重最小。因子层中固碳、释氧、降温、文化内涵、花冠和花量的权重较大,在0.07以上,成为影响观赏梅园林综合价值的主要因子。尤其是固碳和释氧,在0.15以上,对不同品种观赏梅园林价值评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科学价值和药食保健价值的权重最低,对观赏梅园林综合价值影响较小。(2)根据所建立的观赏梅品种园林价值综合评价体系,得出南京地区27个主要观赏梅品种的综合评价结果,其得分排序为:’美人梅’>’素白台阁’>’复粉垂枝’>’密花骨红,>’养老垂枝,>’三轮玉蝶,>’绯司垂枝,>’锦枝冬云’>’扣瓣大红’>’晚跳枝,>’单瓣早白’>’粉红朱砂,>’单瓣黄香’>’埘出锦’>’南京红须’>’淡雅宫粉’>’单瓣跳枝’>’双碧垂枝,>’老人美大红’>’淡妆宫粉,>’虎丘晚粉’>’银红朱砂’>’南京红’>’早花绿萼’>’皱瓣台阁’>’寒红’>’乌羽玉’。根据27个观赏梅品种的园林综合价值得分,从高到低分为5个评价等级,依次为为高(Ⅰ)、较高(Ⅱ)、一般(Ⅲ)、较低(Ⅳ)、低(Ⅴ)。综合园林价值高即Ⅰ级的品种有3个,占总数的11%;综合园林价值较高即Ⅱ级的品种有9个,占总数的33%;综合园林价值一般即Ⅲ级的品种有7个,占总数的26%;综合园林价值较低即Ⅳ级的品种有7个,占总数的26%;综合园林价值低,即Ⅴ级的品种有1个,占总数的4%。在27个观赏梅种质资源中,’美人梅’、’素白台阁’、’复粉垂枝’、’密花骨红’、’养老垂枝’、’三轮玉蝶’、’绯司垂枝’、’锦枝冬云’、’扣瓣大红’、’晚跳枝’、’单瓣早白’、’粉红朱砂,等观赏梅品种园林综合价值评价较高,较适宜应用于现代生态环境背景下的城镇景观园林绿地建设。
郑宝强,赵志国,任建武,王雁[7](2015)在《卡特兰不同花期的香气成分及其变化》文中提出采用活体植株动态顶空套袋一吸附采集法与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卡特兰‘大新1号’的香气成分及不同花期的香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卡特兰花蕾期的香气组成成分有42种,始花期有39种,盛花期有66种,衰落期有56种;随着花朵的开放,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烷烃类和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醇类和醛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从感官分析与GC/MS的测试结果综合判断,烯类物质是影响卡特兰香气的重要化合物,3,7-二甲基-1,3,6-辛三烯、α-蒎烯、β-月桂烯、D-柠檬烯、苯甲醛、苯甲酸甲酯是卡特兰‘大新1号’的特征香气化合物。
郑宝强,赵志国,任建武,王雁[8](2014)在《卡特兰不同花期的香气成分及其变化》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活体植株动态顶空套袋-吸附采集法与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卡特兰‘大新1号’的香气成分及不同花期的香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卡特兰花蕾期的香气组成成分有42种,始花期有39种,盛花期有66种,衰落期有56种;随着花朵的开放,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烷烃类和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醇类和醛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从感官分析与GC/MS的测试结果综合判断,烯类物质是影响卡特兰香气的重要化合物,3,7-二甲基-1,3,6-辛三烯、α-蒎烯、β-月桂烯、D-柠檬烯、苯甲醛、苯甲酸甲酯是卡特兰‘大新1号’的特征香气化合物。
吕晓倩[9](2014)在《梅花杂交育种与后代耐热性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梅花(Prunus mume)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在我国分布广泛,但能适应华南地区的梅花品种极少,因此选育耐热性强的梅花品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抗热梅花的杂交育种、梅花播种繁殖、胚培养、梅花幼苗耐热性比较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培育抗热梅花新品种和优化梅花播种育苗技术,同时为梅花抗热育种的早期鉴定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为了育出耐热性强的梅花品种,进行了梅花种系间杂交,共有17个杂交组合,授粉朵数共为5523朵,共收获种子227粒,最终获得32株杂交苗;梅和李远缘杂交获得3株杂交苗。2.为了提高杂交种子的出苗率,以‘香瑞白’梅和‘美人’梅天然授粉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赤霉素(GA3)和层积处理对其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质量浓度为150、300mg·L-1GA3对‘香瑞白’梅种子进行浸泡处理,并结合90d低温层积,种子发芽率最高,可达30%;去内果皮处理和全黑暗处理均能提高‘香瑞白’梅种子的发芽率,而且全黑暗处理能显着提前‘香瑞白’梅种子的初萌期;GA3处理和低温层积相结合能使‘美人’梅种子发芽,但发芽率极低,仅为0.61%。3.为了促使‘美人’梅种子顺利发芽,以‘美人’梅种子为胚培养材料,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美人’梅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美人’梅胚获得较高的发芽率需要在0-4℃低温下处理90d;适合‘美人’梅胚萌芽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White和MS培养基;‘美人’梅组培苗移栽的最佳培养基为WPM+0.2mg/L IBA+2.0mg/L6-BA培养基。4.通过电导率法结合Logistic方程测定了49个一年生梅花幼苗的半致死温度,并通过聚类分析将试验材料分为耐热性强、耐热性中等和耐热性弱三个等级的个体,分别占杂交苗总数的40.6%、34.4%和25%。而且,耐热性均强于双亲的个体达到杂交苗总数的59.4%,由此说明传统的杂交试验在梅花抗热育种中是可行的。
李旭东[10](2013)在《梅花花香相关基因PmOMT功能与进化的生物信息分析》文中指出梅花(Prunus mume Sieb.et Zuee.)是我国传统名花,具有怡人的香气。前人己从梅花的花朵中克隆得到P.mume O-methyltransferases(PmOMT)基因并分析其可能参与梅花香气成分丁子香酚的代谢与甲基丁子香酚的生物合成,但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在梅花基因组测序基础上,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PmOMT基因序列特点、理化性质以及保守结构域进行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并检测PmOMT基因的选择位点和功能歧化位点。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鉴定并分析PmOMT基因功能特点。PmOMT具有OMT基因家族的2个典型功能结构域,前者调节蛋白的二聚化功能,后者利用S-腺苷甲硫氨酸进行甲基化反应,形成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多序列联配发现PmOMT基因具有高度保守的参与底物结合的重要基序,包括VLVGG基序、ILPHV基序和GGDMF基序。这些序列特征构成PmOMT基因参与丁子香酚代谢的分子基础。2.测定PmOMT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PmOMT基因在花器官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较营养器官组织内高,主要集中在雄蕊、花瓣、雌蕊中,萼片、叶片、茎和根也有少量表达,在空间上表现出花香基因的组织特异性。3.阐明PmOMT基因进化规律,鉴定并获得了5个功能分歧位点。OMTs基因家族在物种分离前发生过一次大范围的基因复制,C-末端结构域AdOMet MTases有向methytransferse2进化的趋势。两种结构域间的功能歧化体现在3个基序的改变上,在此基础上定位了对甲基丁子香酚的生成有较大影响的差异位点5个,为进一步定点诱变实验的重点区域。4.探索PmOMT基因与丁子香酚代谢及甲基丁子香酚生成相关的分子基础。负选择位点261所在序列与多序列联配保守序列具有显着差异,其位置与结合SAH相关位点相符。推测这一区域可使PmOMT蛋白与SAH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了基因活性,导致梅花花香成分中甲基丁子香酚与丁子香酚的含量差异显着。本研究在梅花基因组测序基础上,将基因功能分析与进化分析相结合,进一步研究了PmOMT基因与甲基丁子香酚的生物合成之间的相互关系,解读了PmOMT基因进化的结构规律,获得了相关功能位点,为下一步进行梅花花香性状的定向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南京晚粉”梅花香气成分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晚粉”梅花香气成分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梅花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
1.1 黄酮类 |
1.1.1黄酮醇类 |
1.1.2 黄烷醇类 |
1.1.3 花青素类 |
1.2 苯丙素类成分 |
1.3 挥发性成分 |
1.4 有机酸及其他化合物 |
2 梅花的药理作用 |
2.1 抗抑郁作用 |
2.2 抗氧化作用 |
2.3 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干扰黑色素形成 |
2.4 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 |
2.5 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
2.6 其他作用 |
3 结语 |
(2)玫瑰香味玫红百合和橙香味紫红花滇百合的花香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香型百合的花香成分种类分析 |
2.2 不同香型百合花香成分相对含量分析 |
2.3 不同香型百合中α-金合欢烯和β-月桂烯含量比较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3)四种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及其对人体健康干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和理论解读 |
1.2.1 相关概念 |
1.2.1.1 健康 |
1.2.1.2 康复景观 |
1.2.1.3 芳香疗法 |
1.2.1.4 芳香植物 |
1.2.1.5 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1.2.2 经典理论 |
1.2.2.1 生态知觉理论 |
1.2.2.2 亲生命性假说 |
1.2.2.3 压力痊愈理论 |
1.2.2.4 注意力恢复理论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康复景观国内外研究 |
1.3.1.1 康复景观国外研究 |
1.3.1.2 康复景观国内研究 |
1.3.2 芳香疗法国内外研究 |
1.3.2.1 芳香疗法国外研究 |
1.3.2.2 芳香疗法国内研究 |
1.3.3 芳香植物国内外研究 |
1.3.3.1 芳香植物国外研究 |
1.3.3.2 芳香植物国内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选题研究目的 |
1.4.2 选题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1.1 基础理论研究 |
1.5.1.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说明 |
1.5.1.3 四种芳香植物挥发物研究 |
1.5.1.4 四种芳香植物对人体干预效应研究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芳香植物概述 |
2.1 芳香植物种质资源 |
2.2 芳香植物分类 |
2.3 芳香植物作用 |
2.3.1 美化绿地,香化环境 |
2.3.2 净化空气,抑菌驱虫 |
2.3.3 辅疗疾病,康体保健 |
2.3.4 传承文化,升华意境 |
2.4 芳香植物园林应用形式 |
2.4.1 城市园林绿化 |
2.4.2 专类园 |
2.4.2.1 芳香专类园 |
2.4.2.2 夜花园 |
2.4.2.3 盲人园 |
2.4.2.4 其他特殊功效的芳香绿地 |
2.4.3 休闲农业或生态观光园 |
2.5 小结 |
3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地点与实验对象 |
3.2.2 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采集与分析 |
3.2.2.1 芳香植物挥发物的采集 |
3.2.2.2 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 |
3.2.2.3 谱图检索及化合物成分鉴定 |
3.2.3 人体相关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
3.2.3.1 人体相关指标 |
3.2.3.2 人体相关指标的测定 |
3.2.3.3 人体相关指标数据分析 |
3.3 小结 |
4 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鉴定与分析 |
4.1 琼花挥发物成分分析 |
4.2 重瓣黄木香挥发物成分分析 |
4.3 含笑花挥发物成分分析 |
4.4 花叶香桃木挥发物成分分析 |
4.5 小结 |
5 芳香植物对人体健康干预效应的研究 |
5.1 芳香植物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5.1.1 对照组人体生理指标测定 |
5.1.1.1 对照组人体脑电波测定 |
5.1.1.2 对照组人体血压和心率测定 |
5.1.1.3 小结与讨论 |
5.1.2 琼花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5.1.2.1 琼花对人体脑电波的影响 |
5.1.2.2 琼花对人体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
5.1.2.3 小结与讨论 |
5.1.3 重瓣黄木香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5.1.3.1 重瓣黄木香对人体脑电波的影响 |
5.1.3.2 重瓣黄木香对人体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
5.1.3.3 小结与讨论 |
5.1.4 含笑花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5.1.4.1 含笑花对人体脑电波的影响 |
5.1.4.2 含笑花对人体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
5.1.4.3 小结与讨论 |
5.1.5 花叶香桃木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5.1.5.1 花叶香桃木对人体脑电波的影响 |
5.1.5.2 花叶香桃木对人体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
5.1.5.3 小结与讨论 |
5.2 芳香植物对人体心理指标的影响 |
5.2.1 琼花对人体心理指标的影响 |
5.2.1.1 POMS量表分值分析 |
5.2.1.2 SCL-90量表分值分析 |
5.2.1.3 小结与讨论 |
5.2.2 重瓣黄木香对人体心理指标的影响 |
5.2.2.1 POMS量表分值分析 |
5.2.2.2 SCL-90量表分值分析 |
5.2.2.3 小结与讨论 |
5.2.3 含笑花对人体心理指标的影响 |
5.2.3.1 POMS量表分值分析 |
5.2.3.2 SCL-90量表分值分析 |
5.2.3.3 小结与讨论 |
5.2.4 花叶香桃木对人体心理指标的影响 |
5.2.4.1 POMS量表分值分析 |
5.2.4.2 SCL-90量表分值分析 |
5.2.4.3 小结与讨论 |
5.3 小结 |
6 总结 |
6.1 研究总结 |
6.1.1 挥发物检测总结 |
6.1.2 对人体干预效应总结 |
6.2 讨论 |
6.3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表索引 |
附录二 :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芳香植物 |
附录三 :POMS量表 |
附录四 :SCL-90量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芳香植物的应用历史及园林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芳香植物概述 |
1.1 芳香植物的概念 |
1.2 芳香植物的种质资源 |
2 国内外芳香植物的应用历史 |
2.1 国外芳香植物的应用历史 |
2.2 国内芳香植物的应用历史 |
3 国内外芳香植物园林应用的研究进展 |
3.1 芳香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价、引种栽培方面的研究 |
3.2 芳香植物挥发物收集测定与成分分析,香气成分特征的研究 |
3.3 芳香植物对人体健康干预效应的研究 |
3.4 芳香植物的园林应用形式研究 |
4 小结与展望 |
4.1 加强芳香植物资源的调查、引种驯化及新品种的培育 |
4.2 加强对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优化芳香植物应用的健康配置 |
4.3 建立多感官园林景观设计的评价体系 |
(5)梅花花香相关基因PmCFATs的克隆和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花香物质种类及其作用 |
1.2 植物花香的释放规律 |
1.2.1 花朵部位对花香释放的影响 |
1.2.2 开花时期对花香释放的影响 |
1.2.3 底物水平对花香释放的影响 |
1.3 苯环/苯丙素类花香物质合成代谢研究 |
1.3.1 苯环/苯丙素类代谢途径 |
1.3.2 苯环/苯丙素代谢的调控 |
1.4 BAHD基因家族 |
1.4.1 BAHD家族的由来及保守性 |
1.4.2 BAHD家族成员的进化关系 |
1.4.3 BAHD家族的底物特异性 |
1.4.4 BAHD家族的多样性 |
1.5 丁子香酚代谢及松柏醇酰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
1.5.1 丁子香酚及其代谢 |
1.5.2 松柏醇酰基转移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
1.6 梅花花香的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设计思想 |
1.7.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梅花CFAT基因全基因组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梅花基因组中CFAT候选基因的鉴定 |
2.1.2 梅花CFAT候选基因的理化性质及基因结构分析 |
2.1.3 梅花基因组中的候选CFAT系统进化树构建 |
2.1.4 保守基序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梅花基因组中的候选CFAT基因及其特征 |
2.2.2 梅花基因组中的候选CFAT系统进化分析 |
2.2.3 保守基序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3 梅花CFAT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试验引物 |
3.2 试验方法 |
3.2.1 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
3.2.2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3.2.3 PCR扩增 |
3.2.4 PCR产物胶回收与纯化 |
3.2.5 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及测序 |
3.2.6 PmCFATs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RNA的提取结果 |
3.3.2 PmCFATs基因的克隆 |
3.3.3 PmCFATs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 结论与讨论 |
4 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及亚细胞定位 |
4.1 试验材料 |
4.1.2 植物材料 |
4.1.3 供试菌株及载体 |
4.1.4 主要试剂与耗材 |
4.1.5 主要仪器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中间克隆载体的构建 |
4.2.2 表达载体的构建 |
4.2.3 冻融法转化农杆菌 |
4.2.4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与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软件预测分析 |
4.3.2 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农杆菌的转化 |
4.3.3 PmCFATs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4.4 结论与讨论 |
5 PmCFATs基因的表达分析 |
5.1 试验材料 |
5.1.1 植物材料 |
5.1.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5.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5.2.2 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设计及标准曲线的建立 |
5.2.3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PmCFATs在不同开花时期的表达分析 |
5.3.2 PmCFATs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分析 |
5.4 结论与讨论 |
6 PmCFATs基因的原核表达研究 |
6.1 试验材料 |
6.1.1 载体和菌株 |
6.1.2 主要试剂 |
6.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2 试验方法 |
6.2.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检测 |
6.2.2 目标蛋白在E.coli BL21(DE3)中的小量表达 |
6.2.3 SDS-PAGE电泳 |
6.2.4 融合蛋白的溶解性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6.3.2 目的蛋白在E.coli BL21(DE3)中的表达 |
6.3.3 融合蛋白的溶解性鉴定 |
6.4 结论与讨论 |
7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化矮牵牛研究 |
7.1 试验材料 |
7.1.1 植物材料 |
7.1.2 菌株与载体 |
7.1.3 主要试剂与耗材 |
7.1.4 主要仪器设备 |
7.2 试验方法 |
7.2.1 pCHF3301单基因和双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检测 |
7.2.2 pSuper1300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检测 |
7.2.3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矮牵牛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pCHF3301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农杆菌的转化 |
7.3.2 pSuper1300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7.3.3 矮牵牛叶盘的侵染和筛选培养 |
7.4 结论与讨论 |
8 结论 |
8.1 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南京地区观赏梅资源园林价值综合评价及应用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加速与我国城镇环境问题的突出 |
1.1.2 园林植物在城镇景观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
1.1.3 观赏梅品种资源与应用价值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生态环境改善的力度 |
1.2.2 促进观赏梅在城镇园林绿化中的科学应用与推广 |
1.3 研究基础与条件 |
1.3.1 相关研究理论成熟 |
1.3.2 相关实验条件满足 |
1.3.3 南京地区观赏梅资源丰富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观赏梅的相关研究动态 |
2.1.1 观赏梅的概念研究 |
2.1.2 观赏梅品种资源的相关研究 |
2.1.3 观赏梅生态效应的相关研究 |
2.1.4 观赏梅观赏性状的相关研究 |
2.2 园林植物功能与价值研究 |
2.2.1 基本概况 |
2.2.2 研究现状 |
2.3 园林植物生态功能评价研究 |
2.3.1 基本概况 |
2.3.2 研究展望 |
2.4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研究 |
2.4.1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学派与模式 |
2.4.2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方法 |
2.4.3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研究现状 |
2.4.4 目前园林植物景观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三章 研究报告 |
3.1 实验材料 |
3.1.1 南京城市概况 |
3.1.2 南京地区观赏梅资源概况 |
3.1.3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方案 |
3.2.2 生态价值研究方法 |
3.2.3 观赏价值、社会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研究方法 |
3.3 综合园林价值评价体系及其构建 |
3.3.1 评价方法 |
3.3.2 南京地区观赏梅园林综合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
3.3.3 各评价因子评分标准 |
3.3.4 评判方法 |
3.3.5 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
3.3.6 一致性检验 |
3.3.7 观赏梅园林价值综合评价总权重值计算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综合评分结果 |
3.4.2 生态价值分析 |
3.4.3 观赏价值分析 |
3.4.4 社会文化价值分析 |
3.4.5 经济价值分析 |
3.4.6 观赏梅园林绿化应用建议 |
3.5 讨论与展望 |
第四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4.1 主要结论 |
4.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梅花杂交育种与后代耐热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梅花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2. 解除李属种子休眠研究进展 |
1.2.1. 解除李属种子休眠的方法 |
1.2.1.1. 机械处理 |
1.2.1.2. 赤霉素结合层积处理 |
1.2.1.3. 生长调节剂处理 |
1.2.1.4. 不同温度处理 |
1.2.1.5. 综合方法 |
1.2.2. 梅花胚培养技术 |
1.3. 植物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
1.3.1. 田间自然鉴定 |
1.3.2. 人工模拟气候鉴定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梅花杂交育种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杂交亲本选配原则 |
2.1.2.2. 杂交试验 |
2.1.2.3. 杂种后代的培育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亲本性状调查 |
2.2.2. 梅花品种间杂交 |
2.3. 结论与讨论 |
2.3.1. 结论 |
2.3.2. 讨论 |
3. 梅花播种繁殖方法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香瑞白’种子处理方法 |
3.1.2.2. ‘美人’梅种子处理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赤霉素和层积处理对‘香瑞白’梅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2. 赤霉素和去内果皮对‘香瑞白’梅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3. 黑暗处理对‘香瑞白’梅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4. 不同处理对‘美人’梅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实生苗生长情况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结论 |
3.3.2. 讨论 |
4. ‘美人’梅胚培养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配置培养基 |
4.1.2.2. 灭菌与消毒 |
4.1.2.3. 接种与移栽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处理对‘美人’梅萌芽率的影响 |
4.2.2. 不同处理对‘美人’梅生根率和根长的影响 |
4.2.3. 不同处理对‘美人’梅组培苗苗高的影响 |
4.2.4. 不同处理对‘美人’梅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结论 |
4.3.2. 讨论 |
5. 一年生梅花幼苗耐热性比较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细胞伤害率与处理温度的关系 |
5.2.2. Logistic方程参数及半致死高温的确定 |
5.2.3. ‘香瑞白’梅实生苗耐热性的比较 |
5.2.4. 杂交苗耐热性的比较 |
5.3. 结论与讨论 |
5.3.1. 结论 |
5.3.2.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梅花花香相关基因PmOMT功能与进化的生物信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梅花花香研究进展 |
1.2 植物花香中氧位甲基转移酶类基因研究进展 |
1.2.1 植物花香氧位甲基转移酶类基因功能研究进展 |
1.2.2 植物花香化合物的氧位甲基转移酶类基因进化研究进展 |
1.3 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 |
1.3.1 梅花基因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分析研究 |
1.3.2 生物信息学 |
1.4 本研究的设计思想 |
1.4.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梅花PmOMT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基因数据信息获得 |
2.1.2 序列同源性功能分析 |
2.1.3 蛋白亚细胞定位及理化性质分析 |
2.1.4 蛋白结构域及结构位点分析 |
2.1.5 荧光实时定量PCR表达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序列同源性分析 |
2.2.2 同源性功能注释 |
2.2.3 蛋白亚细胞定位及理化性质分析 |
2.2.4 蛋白结构域及结构位点分析 |
2.2.5 梅花PmOMT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2.3 讨论 |
3 梅花PmOMT基因结构与进化的生物信息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基因数据来源与获取 |
3.1.2 梅花PmOMT相关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1.3 基因片段的序列联配分析 |
3.1.4 梅花PmOMT相关基因功能歧化分析 |
3.1.5 梅花PmOMT基因核酸替代模式及适应性进化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梅花PmOMT相关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2.2 基因片段的序列联配分析 |
3.2.3 梅花PmOMT相关基因功能歧化分析 |
3.2.4 梅花PmOMT基因核酸替代模式及适应性进化分析 |
3.3 讨论 |
3.3.1 多序列联配及系统发育关系 |
3.3.2 梅花PmOMT相关基因的功能歧化 |
3.3.3 梅花PmOMT基因适应性进化位点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研究结论 |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1. 通过基因组数据获得的梅花内部PmOMT基因 |
2. 通过NCBI查找获得的近缘种OMT基因蛋白序列 |
3. 通过拟南芥基因组数据库获得的外类群基因蛋白序列 |
附录2 近缘种间OMT基因同源性比对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南京晚粉”梅花香气成分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梅花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严辉,蓝锦珊,濮宗进,郭盛,李思蒙,周桂生,陈佩东,詹志来,段金廒. 中草药, 2021(11)
- [2]玫瑰香味玫红百合和橙香味紫红花滇百合的花香成分研究[J]. 郑冉冉,吴景芝,谷志佳,袁文斌,吴红芝.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1(01)
- [3]四种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及其对人体健康干预效应研究[D]. 何雪雁.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4]芳香植物的应用历史及园林应用研究进展[J]. 何雪雁,金荷仙,姜嘉琦. 浙江林业科技, 2019(04)
- [5]梅花花香相关基因PmCFATs的克隆和表达分析[D]. 霍婷婷.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6]南京地区观赏梅资源园林价值综合评价及应用建议[D]. 孟菲.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7]卡特兰不同花期的香气成分及其变化[A]. 郑宝强,赵志国,任建武,王雁. 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5, 2015
- [8]卡特兰不同花期的香气成分及其变化[J]. 郑宝强,赵志国,任建武,王雁. 林业科学研究, 2014(05)
- [9]梅花杂交育种与后代耐热性评价研究[D]. 吕晓倩.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1)
- [10]梅花花香相关基因PmOMT功能与进化的生物信息分析[D]. 李旭东.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