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交叉询问之研究

刑事诉讼交叉询问之研究

论文摘要

交叉询问是落实保护刑事被告质证权的重要装置。对证人的交叉询问是刑事法庭审理的核心环节。如何在刑事庭审中对证人进行交叉询问,已经成为我国法学界和实务界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交叉询问制度进行了一些介绍和评述,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观点。但是总的来说,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尚停留在介绍层面,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充分研究的成果非常罕见。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在追求发现真实的刑事诉讼制度中,交叉询问制度怎样产生和发展,如何承载人类社会一些基本价值观的诉求,为什么成为个人力量对抗国家力量的一道权利屏障。研究交叉询问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其与我国司法实践的结合,研究的落脚点是我国交叉询问的改革与完善问题。通过研究,促使我们对我国过分追求客观真实的价值观和诉讼制度、证据制度进行一些反思和检讨,对我国司法制度中实体公正和程序正义的冲突与平衡多一些认识和感悟。 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并用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在本文中经常被使用,本文借鉴和参考了大量的文献。作为质证权发源地的英美国家,在数百年的交叉询问制度历史中,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并就交叉询问问题作出了值得学习的理论总结。在比较研究中主要以英美国家的交叉询问为范例,至于大陆法系的德国和日本,也有较为完善的交叉询问立法,但存在立法上照搬照抄、判例难以收集、学者论述不多的情况,所以只能在论述英美交叉询问制度的时候作为补充和参照。本文试图深入到制度背后的原因,以自己的评论观点作为比较的总结。从根本上说,由于两大法系交叉询问的起源不同,源于普通法的英美交叉询问制度遵循先例,通过一个个的判例来检验交叉询问的功能和限制,通过经验来筛选现实可行的交叉询问,而大陆法系交叉询问源于成文法的制定,所有的交叉询问规定都是立法者先验地在诉讼法中规定,考虑到各种利益群体的诉求,交叉询问的范围难免过于宽泛,而且也没有机会通过判例来进行限制和修正。在本文中特别就我国刑事诉讼交叉询问的现状、问题、改革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改革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交叉询问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在探讨交叉询问的背景和沿革的时候,本文从质证权的源头说起,考察交叉询问在历史上的发展和变迁,旨在说明交叉询问制度形成的基础和理念嬗变,并通过尘封的历史揭示交叉询问制度的生命力和背后蕴含的丰富的精神、思想和文化。 全文分为七个部分。引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动机与目的、研究范围与限制、研究方法与架构等加以阐明,以利了解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与方向。第一章对交

论文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交叉询问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交叉询问的概念解析
  • 一、交叉询问的实例
  • 二、交叉询问的概念
  • 三、交叉询问的特征
  • 四、交叉间问的模式
  • 五、相关概念的厘清
  • 第二节 交叉询问的历史演进
  • 一、交叉询问的缘起
  • 二、交叉询问的确立
  • 三、交叉询问的滥觞
  • 第三节 刑事质证权简要探析
  • 一、刑事质证权概述
  • 二、刑事质证权的法理基础
  • 三、刑事质证权的价值争论
  • 四、刑事质证权的主要内容
  • 五、刑事共同被告的质证权
  • 第四节 交叉询问的价值取向
  • 一、交叉询问价值概述
  • 二、发现案件真实价值
  • 三、实现程序正义价值
  • 四、提升诉讼效率价值
  • 第五节 交叉询问的功能定位
  • 一、交叉询问功能概述
  • 二、充分发现真实功能
  • 三、实现诉讼民主功能
  • 四、解决社会纠纷功能
  • 第二章 交叉询问的比较考察
  • 第一节 英国交叉询问考察
  • 一、英国刑事审判程序概述
  • 二、英国交叉询问的立法、判例与实务
  • 第二节 美国交叉询问考察
  • 一、美国刑事审判程序概述
  • 二、美国交叉询问的一般规则
  • 三、美国交叉询问的特殊规则
  • 四、美国交叉询问中不当询问的处置
  • 五、美国交叉询问中的证人弹劾
  • 第三节 德国交叉询问考察
  • 一、德国刑事审判程序概述
  • 二、德国交叉询问的立法与实务
  • 三、德国交叉询问的学说争论
  • 第四节 日本交叉询问考察
  • 一、日本刑事审判程序概述
  • 二、日本交叉询问的立法与实务
  • 三、日本交叉询问的学说
  • 四、日本交叉询问的特色
  • 第五节 交叉询问比较评析
  • 一、交叉询问的异同分析
  • 二、交叉询问的趋势展望
  • 第三章 交叉询问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交叉询问的顺序
  • 一、交叉询问顺序概述
  • 二、主询问的顺序
  • 三、反询问的顺序
  • 四、再主询问的顺序
  • 五、再反询问的顺序
  • 六、交叉询问顺序的违法责任
  • 第二节 交叉询问的范围
  • 一、主询问的范围
  • 二、反询问的范围
  • 三、再主询问的范围
  • 四、再反询问的范围
  • 第三节 交叉询问的对象
  • 一、交叉询问对象概述
  • 二、一般证人的交叉询问
  • 三、专家证人的交叉询问
  • 第四节 交叉询问的主体
  • 一、交叉询问主体概述
  • 二、当事人的交叉询问
  • 三、法官的交叉询问
  • 第五节 交叉询问的方式
  • 一、交叉询问方式概述
  • 二、会话式陈述方式
  • 三、问答式陈述方式
  • 四、两种方式的比较
  • 第六节 交叉询问的异议
  • 一、交叉询问异议概述
  • 二、不当询问的禁止
  • 三、异议权的行使
  • 四、异议的效果
  • 第四章 交叉询问的配套措施
  • 第一节 程序规则有关配套措施
  • 一、两种诉讼结构的比较
  • 二、两大法系程序的特点
  • 第二节 证据规则有关配套措施
  • 一、英美法系证据规则概述
  • 二、大陆法系证据规则概述
  • 三、两大法系证据规则比较
  • 四、证据规则与交叉询问的关系
  • 第三节 司法制度有关配套措施
  • 一、陪审制度的比较评析
  • 二、辩护制度的发展趋势
  • 三、法律援助制度的规范体系
  • 四、法官制度的基本要求
  • 五、检察制度的共同性质
  • 六、律师制度的职业特性
  • 七、证人作证的立法方向
  • 第四节 交叉询问道德配套措施
  • 一、诉讼道德概述
  • 二、主询问的道德
  • 三、反询问的道德
  • 四、异议的道德
  • 第五节 交叉询问技巧配套措施
  • 一、交叉询问技巧概述
  • 二、主询问的技巧
  • 三、反询问的技巧
  • 四、异议的技巧
  • 五、答复交叉询问的技巧
  • 六、终局辩论中的交叉询问技巧
  • 第五章 交叉询问的未来走向
  • 第一节 我国交叉询问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一审程序法庭调查概述
  • 二、我国交叉询问的立法现状
  • 三、我国交叉询问的司法现状
  • 第二节 我国交叉询问的问题探讨
  • 一、我国交叉询问的问题概述
  • 二、我国交叉询问的立法问题
  • 三、我国交叉询问的司法问题
  • 第三节 我国交叉询问的改革构想
  • 一、改革交叉询问规则
  • 二、建立新型诉讼制度
  • 三、建立严谨证据规则
  • 四、改革有关司法制度
  • 五、增强交叉询问道德
  • 六、提升交叉询问技巧
  • 七、加强交叉询问训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交叉询问规则的完善[J]. 人民检察 2017(12)
    • [2].两岸交叉询问实务检视[J]. 人民检察 2017(18)
    • [3].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下的交叉询问制度研究[J]. 法制博览 2018(09)
    • [4].交叉询问制度在我国的建立[J]. 法制博览 2015(12)
    • [5].海峡两岸比较视野下交叉询问制度之规则构建[J]. 湘江青年法学 2016(01)
    • [6].交叉询问——法庭舌战艺术[J]. 祖国 2017(12)
    • [7].论交叉询问制——以其借鉴可行性分析为例[J]. 长江丛刊 2017(28)
    • [8].法庭交叉询问的会话分析[J]. 新课程学习(中) 2011(02)
    • [9].交叉询问制度的中国问题[J]. 证据学论坛 2008(00)
    • [10].疑问句在庭审交叉询问阶段的特征[J]. 考试周刊 2008(24)
    • [11].美国辩护律师交叉询问的秘笈[J]. 中国律师 2013(07)
    • [12].比较与借鉴:刑事诉讼交叉询问制度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04)
    • [13].交叉询问制度的辩护价值及其在我国的借鉴分析[J]. 中国检察官 2010(05)
    • [14].论交叉询问制度[J]. 消费导刊 2008(01)
    • [15].浅析交叉询问制度的辩护价值及其在我国的完善[J]. 消费导刊 2008(03)
    • [16].交叉询问制度的辩护价值及其在我国的借鉴分析——以“辛普森谋杀案”为角度[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5)
    • [17].浅析刑事庭审交叉询问制度[J]. 法制博览 2018(04)
    • [18].以审判为中心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下庭审交叉询问制度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8(02)
    • [19].以审判为中心呼唤科学的交叉询问规则[J]. 证据科学 2016(03)
    • [20].庭审实质化视阈下交叉询问规则建构[J]. 南海法学 2018(02)
    • [21].庭审实质化与交叉询问制度——以《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庭调查规程(试行)》为视角[J]. 法律适用 2018(01)
    • [22].职权主义与审问制的逻辑——交叉询问技术的引入及可能性反思[J]. 比较法研究 2018(04)
    • [23].我国刑事审判中交叉询问规则之建构[J]. 中国检察官 2010(01)
    • [24].庭审实质化语境下交叉询问机制的完善[J]. 人民检察 2017(14)
    • [25].以律师刑事辩护为视角谈交叉询问的技巧[J]. 中国司法 2008(04)
    • [26].律师的绝招[J]. 大科技(百科探索) 2008(04)
    • [27].以著名案例为视角谈交叉询问的价值和技巧[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07)
    • [28].北京律协“京律学苑”在线直播课程成功试播[J]. 中国律师 2020(04)
    • [29].为什么不竭尽全力[J]. 中外文摘 2011(10)
    • [30].浅析刑事诉讼中的交叉询问规则[J]. 传承 2009(24)

    标签:;  ;  ;  ;  ;  

    刑事诉讼交叉询问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