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选择权与劳动参与决策的经济学分析

女性的选择权与劳动参与决策的经济学分析

论文摘要

同失业率一样,劳动参与率也是反映就业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自从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开放以来,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发生了显著下降。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国外的文献资料来看,女性的劳动参与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但婚姻家庭、教育、生育等影响女性的劳动参与,而且任何一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冲击,例如技术进步、战争都会对女性的劳动参与产生深刻影响。然而,我国的理论界仅仅从我国的制度变迁及失业率高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这是很难令人信服的。为了正确地估计我国女性的就业状况,制定提高女性的经济福利水平的政策,我们必须继续深入研究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问题。假定女性具有选择家务劳动与市场劳动的选择权是研究女性劳动参与的出发点。劳动参与决策是一个家庭在竞争的市场劳动与非市场劳动之间分配时间这个更一般的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已婚妇女必须适当地将其时间在市场劳动与家务劳动、休闲等非市场劳动之间进行分配。然而现代女权运动强调妇女走出家庭以提高地位,忽视女性的选择权,使婚姻关系和谐运行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难题。因此,本文做了很大的努力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论证女性具有选择权的重要性。本文的研究按下列结构展开:前四章,即第一章到第四章,在对关于婚姻与家庭及女性的社会地位的文献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一个合理的社会性别观,从理论上论证了女性具有选择权的重要性。后六章,即第五章到第十章,在对已有的文献进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利用递归宏观经济学与动态规划的知识建立了一个描述我国的未就业女性劳动参与决策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计算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公式,讨论了教育、生育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第一章研究婚姻与家庭。其中第一节研究婚姻与家庭与社会性别的概念;第二节研究婚姻市场与婚姻匹配;第三节研究家庭结构与理想的家庭模式;第四节研究中国妇女的家庭角色形象;第五节研究家务劳动;第六节研究现代女权主义的社会性别观。家庭与婚姻是所有女性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性别是文化建构的结果,它们都是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重要力量。本章是以后各章的研究的理论准备。本文的第二章运用一般均衡的方法,通过数学模型建立了一个既能保证妇女的幸福与自由,又能维持婚姻关系并使得婚姻关系和谐运行的男女平等的社会性别观。这种性别观强调全社会都尊重妇女的家务劳动;男女都有婚姻自由和自由选择家务劳动与社会劳动的权利。因此,批判了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性别观,弥补了现代女权主义性别观之不足;证明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既可以实现妇女的幸福与自由,又能维持婚姻关系,并使得婚姻关系和谐运行的男女平等的思想。第三章研究妇女地位。其中第一节研究传统社会中的男女不平等;第二节研究现代社会中的男女不平等;第三节研究女权运动追求的妇女地位。这一章是为第四章深入论证女性具有选择权的重要性的准备资料。第四章运用福利经济学讨论妇女的地位和其福利之间的关系,不但指出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妇女地位与福利都有可能是不一致的,而且弥补了国内外学者在考虑妇女地位时忽视妇女个人的偏好与选择的不足,证明了妇女地位与福利的非一致性及尊重妇女的选择权有利于缓解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家庭关系不稳定的压力。第五章研究女性的劳动参与状况。其中第一节研究基本概念;第二节比较中国女性与韩国、日本女性的劳动参与状况的差别;第三节介绍大萧条后美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状况;第四节研究我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状况。这一章是关于女性劳动参与状况的一个文献综述,是第六章进行深入研究的准备工作。第六章在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了一个描述我国未就业女性劳动参与决策的模型,通过加总推出了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及其性质,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问题提供了微观基础。证明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女性的劳动参与率是失业率与家务劳动的市场价格的单调减少的函数,是机会成本的单调增加的函数;随着妇女的议价能力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下降。第七章研究女性的教育。其中第一节研究女性教育的概念;第二节研究女性教育的作用;第三节研究中国女性受教育的状况;第四节研究美国女性受教育的状况;第五节研究教育与女性的主体地位。从已有的文献来看,教育是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重要力量,本章是第八章深入研究教育与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的关系的准备资料。第八章研究教育与女性劳动参与的关系,从理论上证明了教育对妇女劳动参与的作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一定是妇女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参与率也越高。教育有促进女性参与市场劳动的一面,也有降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一面。教育能够增加女性的工资收入,提高女性的健康水平,增加女性的预期工作时间,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然而,随着女性的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议价能力也会不断提高。这又使女性乐于享受家庭生活,倾向于不参与市场劳动。第九章研究生育。其中第一节研究生育的变化趋势;第二节研究生育文化;第三节研究人口转型;第四节研究影响生育率下降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第五节研究生育决策。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生育深刻地影响女性的劳动参与决策,本章是为第十章合理地解释我国女性的生育率与女性的劳动参与率的正相关关系的准备资料。第十章研究生育与女性劳动参与的关系,从理论上论证了降低生育率能够提高女性的工资收入,增加女性的预期的工作时间,从而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降低生育率增加女性的议价能力,从而降低女性的劳动参与率的合理性;得到了在计划占主导地位的时期,我国女性的生育率与女性的劳动参与率的正相关关系是由制度的原因造成的,而目前我国女性的生育率与女性的劳动参与率的正相关关系主要是由女性的议价能力提高造成的重要结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ion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及本文的研究成果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
  • 五、研究展望
  • 第一章 婚姻、家庭与社会性别
  • 一、婚姻、家庭与社会性别的概念
  • (一) 婚姻
  • (二) 家庭
  • (三) 社会性别
  • 二、婚姻市场与婚姻匹配
  • (一) 婚姻匹配
  • (二) 女性的婚姻期望和婚姻追求现状
  • 三、家庭结构与理想的家庭模式
  • 四、中国妇女的角色形象
  • 五、家务劳动
  • (一) 家务劳动的概念
  • (二) 家务劳动的分工
  • (三) 家务劳动分配理论
  • (四) 家务劳动的价值
  • 六、现代女权主义的社会性别观
  • 七、结束语
  • 第二章 尊重家务劳动与建立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
  • 一、文献综述
  • 二、现代女权主义理想的男女平等模型
  • 三、妇女在家务劳动方面有优势的理想的男女平等模型
  • 四、妇女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 五、结束语
  • 第三章 男女不平等与女权主义运动追求的妇女地位
  • 一、传统社会中的男女不平等
  • (一) 生理与男女不平等
  • (二) 生育与男女不平等
  • (三) 教育与男女不平等
  • (四) 文化与男女不平等
  • (五) 宗教与男女不平等
  • (六) 经济与男女不平等
  • (七) 政治、法律与男女不平等
  • 二、现代社会中的男女不平等
  • (一) 社会性别
  • (二) 主体与他者
  • (三) “二元论”的价值观
  • (四)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
  • 三、女权运动追求的妇女地位
  • (一) 女权主义者对“妇女”或“女性”概念的讨论
  • (二) 妇女地位及其衡量指标
  • (三) 女权主义构想的母权社会
  • 四、结束语
  • 第四章 妇女地位和福利的非一致性
  • 一、妇女地位与福利
  • 二、妇女地位与福利的非一致性
  • 三、妇女的选择权与和谐的家庭关系
  • 四、结束语
  • 第五章 女性的劳动参与概况
  • 一、劳动参与率与女性劳动参与率
  • 二、中国女性与韩国、日本女性的劳动参与状况的差别
  • 三、大萧条后美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状况
  • (一) 大萧条时期美国妇女的就业状况
  • (二) 二战期间美国妇女的就业状况
  • (三) 二战后美国妇女的就业状况
  • 四、我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状况
  • (一) 旧中国的妇女劳动参与
  • (二) 计划经济体制下妇女的劳动参与
  • (三) 转轨时期中国妇女的劳动参与
  • 五、结束语
  • 第六章 通过加总推出的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及其性质
  •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思路
  • 二、基本假设
  • 三、女性的劳动参与决策、劳动参与率及其性质
  • 四、结束语
  • 第七章 女性的教育
  • 一、女性教育的概念
  • 二、女性受教育的作用
  • 三、中国女性的受教育状况
  • 四、美国女性的教育
  • (一) 共和国母亲
  • (二)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女性的教育
  • (三) 二战后美国女性的教育
  • 五、教育与妇女的主体地位
  • 六、结束语
  • 第八章 教育与女性劳动参与的关系
  • 一、文献综述
  • 二、基本假设
  • 三、教育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途径
  • (一) 假设教育提高妇女的工资收入
  • (二) 假设教育能够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从而提高女性预期的工作时间
  • (三) 假设教育能够提高女性的议价能力
  • 四、结束语
  • 第九章 生育与生育决策
  • 一、生育率的变化趋势
  • (一) 世界生育率变化趋势
  • (二) 中国生育率变化趋势
  • (三) 生育率变动的新现象
  • 二、生育文化
  • 三、人口转型
  • (一) 人口转变过程
  • (二) 人口转变的原因
  • 四、影响生育率下降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 五、生育决策
  • (一) 生育决策
  • (二) 生育决策的两个重要条件
  • (三) 生育决策的主要理论
  • 第十章 生育与女性劳动参与的关系
  • 一、文献综述
  • 二、基本假设
  • 三、生育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途径
  • (一) 降低生育率能够提高女性的工资收入,从而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
  • (二) 降低生育率能够增加女性的预期的工作时间,从而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
  • (三) 降低生育率增加女性的议价能力,从而降低女性的劳动参与率
  • 四、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在读博士期间所创作和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女性的选择权与劳动参与决策的经济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