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人工林论文-秦巧云

楠木人工林论文-秦巧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楠木人工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楠木人工林,营造,培育方式

楠木人工林论文文献综述

秦巧云[1](2019)在《楠木人工林营造与培育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优质木材的需求也有所增加。楠木属于常绿阔叶树,主干通直,结构有着纹理美观性,适合应用在家具生产领域、艺术雕刻领域以及建筑领域中,属于良好的木材。但是,目前我国的楠木木材资源较少,人工营造技术以及培育技术尚未成熟,导致造林工作成功率降低。针对于此,分析了楠木的人工林营造方式以及培育技术,提出了几点改进的造林建议,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王俊男[2](2018)在《林下套种楠木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Lamb.)Hook.)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在福建省林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长期纯林连栽的经营模式中,造成杉木人工林林分结构单一、抗逆性下降、土壤肥力降低、病虫害加剧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有研究表明,林下套种模式是杉木人工林在经营过程中修复脆弱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营造生态位有差异的多层次垂直结构的复层林,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林地空间利用率,增强林分的抗逆性,增产增值,是促进林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的有效经营途径。近年来有关人工林套种经营模式成为林业领域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杉木林地进行林下套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作物、绿肥、中草药等方面,而对杉木林下套种阔叶树种,特别是对不同林分密度、不同坡向条件下套种阔叶树种的经营模式进行定位对比研究甚少。有鉴于此,本文以福建省邵武卫闽国有林场22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材料,开展不同林分密度、不同坡向条件下杉木人工林林下套种楠木试验,对不同处理措施下的杉木人工林生长、林下植被、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林下阔叶树种楠木的生长特性等进行分析测定研究,比较杉木林下套种楠木不同处理措施后,对杉木、楠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差异,为指导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杉木林下套种楠木不同处理措施对杉木人工林的生长指标有较大影响。在相同密度和坡向条件下,IC-Ⅱ(套种)处理下杉木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分别比IC-Ⅱ(不套种)处理高出15.2%、7.0%、25.9%和6.2%,其中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增量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在DS-密度处理中,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杉木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量分别比DS-Ⅱ(900株·hm-2)处理高出2.3%、3.5%和11.8%,但无显着差异,而平均蓄积量降低了 21.6%,且差异显着(P<0.05);在SP-坡向处理中,阳坡有利于杉木生长,SP-Ⅰ(阳坡)处理下的杉木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分别比SP-Ⅱ(阴坡)处理高出8.1%、6.9%、9.7%和25.3%,其中平均树高和蓄积量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2)不同杉木林下套种楠木处理对杉木冠幅、树冠圆满度和枝下高生长影响不同。IC-Ⅱ(套种)处理下能有效促进杉木冠幅和树冠圆满度的增长,与IC-Ⅱ(不套种)处理相比分别高出2.0%和11.1%,其中树冠圆满度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IC-Ⅱ(套种)处理其枝下高比IC-Ⅱ(不套种)处理降低了 17.5%,差异显着(P<0.05);在DS-密度处理中,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杉木冠幅和树冠圆满度与DS-Ⅱ(900株·hm-2)处理相比分别高出4.3%和6.7%,而枝下高降低了 17.8%,且差异显着(P<0.05);在SP-坡向处理中,SP-Ⅱ(阴坡)处理下的杉木冠幅、枝下高和树冠圆满度分别比SP-Ⅰ(阳坡)处理高出14.8%、3.1%和16.7%,冠幅增长差异显着(P<0.05)。(3)在IC-套种处理中,IC-Ⅱ(套种)处理可明显降低杉木林冠层冠下总辐射和天空开度,提高叶面积指数,与IC-Ⅱ(不套种)处理相比差异值分别为31.2%、21.5%和19.6%,且差异均达显着水平(P<0.05);在DS-密度处理中,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杉木林冠层冠下总辐射和天空开度分别比DS-Ⅱ(900株·hm-2)处理高出31.2%和33.8%,而叶面积指数降低27.3%,且差异均达显着水平(P<0.05);在SP-坡向处理中,SP-Ⅰ(阳坡)处理下的杉木林冠层冠下总辐射和叶面积指数分别比SP-Ⅱ(阴坡)处理高出4.8%和16.4%,天空开度降低7.6%,但均无显着差异。(4)杉木林下套种楠木不同处理下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对林下楠木的生长影响较大。DS-密度处理中,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杉木林冠层光辐射有利于林下楠木的生长,套种楠木3年后其楠木平均树高和地径生长分别比DS-Ⅱ(900株·hm-2)处理高出5.8%和18.1%,其中地径增长差异显着(P<0.05);在SP-坡向处理中,SP-Ⅰ(阳坡)处理下的楠木平均树高和地径分别比SP-Ⅱ(阴坡)处理高出19.1%和13.1%,其中树高增长差异显着(P<0.05)。(5)杉木林下套种楠木不同处理措施中,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对林下楠木冠幅、树冠率、树冠体积和树冠圆满度分别比DS-Ⅱ(900株·hm-2处理高出11.3%、2.3%、15.2%和1.6%,但无显着差异;SP-坡向处理下的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对林下楠木的冠层结构的影响表现为:SP-Ⅰ(阳坡)处理下的楠木冠幅、树冠率、树冠圆满度分别比SP-Ⅱ(阴坡)处理高出5.6%、3.3%和28.6%,而树冠圆满度降低了 8.2%,差异不显着。(6)杉木林下套种楠木不同处理措施中,IC-Ⅱ(套种)处理下的林下草本植物种数为41种,IC-Ⅱ(不套种)处理下的草本植物为37种;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林下草本植物种数为45种,DS-Ⅱ(900株·hm-2)处理下的草本植物为41种;SP-Ⅰ(阳坡)处理下的林下草本植物种数为41种,SP-Ⅱ(阴坡)处理下的草本植物为38种。IC-Ⅱ(不套种)处理、DS-Ⅰ(600株·hm-2)处理和SP-Ⅰ(阳坡)处理下的林下草本生物量相较于IC-Ⅱ(套种)处理、DS-Ⅱ(900株·hm-2)处理和SP-Ⅱ(阴坡)处理均有较大优势,但无显着差异。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等物种多样性可以看出,DS-Ⅰ(600株·hm-2)处理和SP-Ⅰ(阳坡)处理下均有较明显的优势,但无显着差异。(7)杉木林下套种楠木3年后对林地表层土壤物理性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0-10cm,10-20cm 土层的土壤容重和质量含水量有所降低,最大持水量和土壤孔隙度(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有所增高,但均无显着差异;20-40cm、40-60cm 土层土壤各项物理性质指标无明显变化;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各土层土壤容重都有所降低,而土壤质量含水量、最大持水量和土壤孔隙度分别高于DS-Ⅱ(900株·hm-2)处理;而SP-坡向处理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不大。(8)IC-Ⅱ(套种)处理可有效改善林地土壤养分含量,林下套种处理3年后0-10cm、10-20cm 土层的土壤全氮、全磷以及有效磷含量均高于IC-Ⅱ(不套种)处理,但差异未达显着水平;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均高于DS-Ⅱ(900株··hm-2)处理,其中全钾含量差异显着(P<0.05);SP-Ⅰ(阳坡)处理下促进了各土层土壤全磷、全钾含量的增长。除了土壤的全钾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长以外,其余土壤的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9)IC-Ⅱ(套种)处理下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其中10-20cm 土层的土壤脲酶活性与IC-Ⅱ(不套种)处理相比高出12.7%,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在DS-密度处理中,表现为DS-Ⅰ(600株.hm-2)处理能够有效促进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但差异不显着;SP-Ⅰ(阳坡)处理下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均高于SP-Ⅱ(阴坡)处理,其中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10)通过16S rDNA扩增子测序和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对杉木林下套种楠木处理林分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林下套种楠木处理土壤细菌种类有门38个,纲78个,目112个,科196个,属260个,种110个,其中6种优势细菌门分别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土壤细菌多样性上,按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进行排序,不同处理措施表现为:(IC-套种处理)IC-Ⅱ>IC-Ⅰ;(DS-密度处理)DS-Ⅰ>DS-Ⅱ;(SP-坡向处理)SP-Ⅰ>SP-Ⅱ,而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排序结果除了 DS-密度处理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排序不同以外,其他处理措施的排序结果均相同。变形菌门在每个处理措施的土壤细菌门中均为最高,其中,(IC-套种处理)IC-Ⅰ>IC-Ⅱ;(DS-密度处理)DS-Ⅱ>DS-Ⅱ;(SP-坡向处理)SP-Ⅰ>SP-Ⅱ。酸杆菌门是除了变形菌门之外在土壤中发现的第二大细菌门类,其中(IC-套种处理)IC-Ⅱ>IC-Ⅰ;(DS-密度处理)DS-Ⅱ>DS-Ⅰ;(SP-坡向处理)SP-Ⅱ>SP-Ⅰ。(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8-04-01)

苟丽琼,肖玖金,黄进平,李英,韦杨[3](2017)在《土壤动物群落对楠木人工林凋落物和草本层去除的初期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去除林下凋落物和草本层(简称除凋和除草)对楠木Phoebe zhennan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四川盆周西缘山地60年生楠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人工去除凋落物和草本层(RL)的方法,以未处理样地(ck)为对照,采用大型手捡和干、湿漏斗分离法,分别在样地处理后1个月(RL1)和3个月(RL3)时对0~5 cm,5~10 cm,10~15 cm土层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实验共采集土壤动物1 753头,分属4门13纲32目99科,除凋除草降低了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其中:(1)与对照样地ck1相比,样地RL1类群数极显着降低(P<0.01),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下降不显着(P>0.05),丰富度指数(D)和密度类群指数(DG)极显着降低(P<0.01)。(2)与对照样地ck3相比,样地RL3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极显着低于对照(P<0.01),土壤动物类群数极显着低于对照(P<0.01),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下降不显着(P>0.05),丰富度指数(D)和密度类群指数(DG)显着降低(P<0.05)。林下除凋除草会导致土壤动物平均密度、类群数以及多样性指数的降低,进而影响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余养华[4](2015)在《杉木人工林不同郁闭度下套种楠木的改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楠木作为生态树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套种改造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对杉木人工林不同郁闭度下楠木的套种改造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楠木的生长情况,包括平均树高、平均地径以及平均存活率与杉木人工林的郁闭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在郁闭度为0.53时能够促进楠木的生长。(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5年10期)

郑金兴,陈光水,高人,杨智杰[5](2012)在《楠木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及周转》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福建省南平市37a生楠木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及其周转的研究,结果表明,0~1 mm和1~2mm两个径级楠木活细根和死细根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 598和1 960 kg.hm-2、2 679和1 746 kg.hm-2,林下植被(根径≤2 mm)的平均生物量为3 414 kg.hm-2。0~1 mm和1~2 mm两个径级的楠木活细根生物量在5月份或11月份出现峰值,而林下植被生物量峰值则出现在11月份和3月份。楠木林0~1 mm和1~2 mm两个径级的细根年生产量分别为8 167和4 605 kg.hm-2,周转率分别为3.14和2.35次.a-1。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楠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养分循环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叁明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陈恩群[6](2012)在《不同郁闭度人工林套种楠木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不同郁闭度人工林套种楠木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在人工复层林中套种楠木苗木,苗木生长表现跟林分间伐强度关系密切,经过结果比较分析认为维持杉木人工林林下套种的楠木苗木正常生长,间伐后保留林分郁闭度在50%~60%最有利于苗木生长。(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2年08期)

卢扬煦,唐成平,严丽平,肖玖金,潘远智[7](2012)在《楠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都江堰灵岩山楠木人工林纯林为基底,在林内选设标准地(20 m×20 m),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显示:楠木人工林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层现象明显,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大于灌木层,水麻和小竹叶菜分别为灌木层和草本层中的优势种群;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随楠木人工林种植密度的增大而下降;同时,不同楠木种植密度下草本层的各指数均高于灌木层,表明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高于灌木层。(本文来源于《浙江林业科技》期刊2012年01期)

田晓[8](2011)在《基于FORECAST模型楠木人工林碳储量及NPP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亚热带的楠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应用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混合型模型FORECAST,研究不同立地类型、不同混交比例、不同初植密度下楠木人工林在未来300年里净生产力与碳储量的时空变化。为森林碳储量及碳汇功能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楠木人工林集约经营管理模式提供借鉴。研究结果如下:(1)在较好和中等的立地条件下,初植密度为2500株/hm2的楠木人工纯林及混交林在300年间所积累的碳储量最高,表现为2500株/hm2>4000株/hm2>1600株/hm2>1000株/hm2。并且土壤有机碳库随着连栽代数的增加逐代增加。在较差立地条件下,初植密度为4000株/hm2的林分在300年间所积累的碳储量最高,表现为4000株/hm2>2500株/hm2>1600株/hm2>1000株/hm2。(2)楠木杉木混交比为3:1,4:1和5:1叁种营林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储量在300年的模拟中均呈现上升趋势。楠木杉木混交比例为1:3和1:1两种营林措施的土壤碳储量在300年的模拟时间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混交林中楠木比例越少土壤的退化程度越严重。楠木杉木混交比例为3:1的人工林在一个经营周期内全树和干材的碳储量最大,并且这种营林方式也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库的积累。无论是从经济价值的角度还是从改良土壤有机碳库的角度来讲楠木杉木混交比例为3:1能够积累更多的碳储量。(3)以中等立地条件为例,楠木杉木混交比例为5:1,4:1,3:1,1:1,1:3的混交林在300年间所积累的全树碳储量分别为611.14t/hm2,626.30t/hm2,630.41 t/hm2, 617.19 t/hm2,465.64 t/hm2。楠木杉木纯林在300年间所积累的全树碳储量分别为492.45 t/hm2,554.82 t/hm2。从中可以看出:混交林中楠木的株数不小于杉木株数的碳储量大于楠木杉木纯林的碳储量。(4)以中等立地条件下楠木人工林NPP为例,初始密度为1000株/hm2,1600株/hm2,2500株/hm2,4000株/hm2的林分年均净生产量分别为8.32 t/(hm2·a), 10.44t/(hm2·a),11.90 t/(hm2·a),12.41 t/(hm2·a),年均净生产力表现为4000株/hm2>2500株/hm2>1600株/hm2>1000株/hm2。楠木年均净生产量略低于中亚热带森林平均净生产量13.5t/(hm2·a)。从年均固碳量的角度来讲,楠木人工林的年均固碳量平均值为538.38gC/(m2·a),这个结果虽然低于中亚热带平均年均固碳量675gC/(m2.a),但却高于同处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年均固碳量348.90gC/(m2·a),说明楠木有比较高的固碳能力。(5)不同林地类型的土壤碳储量,地上、地下、生态系统碳储量,净生产力,年均固碳量都表现为较好立地>中等立地>较差立地(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期刊2011-05-01)

王伟峰[9](2011)在《基于FORECAST模型的楠木人工林固碳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森林固碳计量方法及固碳量对减缓温室效应的影响意义重大。楠木作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性树种,在固碳增汇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目前,在楠木育苗造林及生物量和固碳量等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多,但不同经营管理措施对楠木人工林固碳量的长期影响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利用加拿大UBC大学开发的FORECAST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模型,通过外业调查、查找相关文献资料等方式收集不同立地条件下楠木林分的生物量积累、林分密度、光响应曲线以及土壤养分等方面的数据,模型经过校准后,模拟不同造林密度、不同间伐强度以及不同轮伐期对楠木人工林固碳量的长期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楠木人工林以中密度(2500株/hm2左右)造林为宜,如果立地条件相对较差,可以选择高密度(4000株/hm2左右)造林以保持林地生产力的可持续性。此外,楠木人工造林还要考虑经营类型以及培育目标等多方面的因素;(2)楠木人工林宜采用低强度(15%)和中等强度(25%)的间伐方式,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林地的养分循环,并可以达到较好的固碳效果。最合适的间伐时间和间伐强度需要在更广阔的环境背景下结合对生物栖息地的影响进一步模拟;(3)长轮伐期(80年)作业模式明显优于中等轮伐期(40年)和短轮伐期(20年)作业模式。从养分循环的角度来讲,在长轮伐期作业模式下楠木人工林群落结构相对比较稳定,林分内凋落物量相对也较多,加上降低了人为干扰的强度,因此对林地的保护作用效果显着,这种模式是一种可持续的经营模式;(4)经营楠木人工林对土壤的改良作用非常明显,特别是差的立地,由于楠木为阔叶树种,凋落物量较大,凋落物分解后能够产生较多的养分归还林地,促进楠木人工林的生长;(5)在生产实践中,楠木人工林经营的基本思路可以总结为:“中高密度造林、中低强度间伐、尽量延长收获周期”,在这种情况下,楠木人工林的经营不仅可以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生态效益也可以达到最大化(主要指固碳能力和林地生产力的可持续性)。(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期刊2011-05-01)

郑金兴,杨智杰,凌华,陈光水[10](2011)在《楠木人工林凋落物的产量与月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35 a生楠木(闽楠,Phoebe bournei (Hemsl.) Yang)人工林年凋落物量及月动态,结果显示:楠木人工林年凋落量为6 804.26 kg.hm-2,其中叶占大部分(63.11%),枝次之(11.59%),花果很少,而非目的树种枝叶和杂物共占22.14%;凋落物量年内变化大,4月份最大,与落叶量一致,表现为单峰型;落枝量较大值出现在5月和8月,表现为双峰型;杂物则表现出5月最大的单峰型.楠木人工林凋落物回归土壤量小于热带森林,高于其他亚热带森林类型,在亚热带地区种植楠木人工林比种植其他树种更有利于改良森林土壤.(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楠木人工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Lamb.)Hook.)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在福建省林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长期纯林连栽的经营模式中,造成杉木人工林林分结构单一、抗逆性下降、土壤肥力降低、病虫害加剧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有研究表明,林下套种模式是杉木人工林在经营过程中修复脆弱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营造生态位有差异的多层次垂直结构的复层林,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林地空间利用率,增强林分的抗逆性,增产增值,是促进林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的有效经营途径。近年来有关人工林套种经营模式成为林业领域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杉木林地进行林下套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作物、绿肥、中草药等方面,而对杉木林下套种阔叶树种,特别是对不同林分密度、不同坡向条件下套种阔叶树种的经营模式进行定位对比研究甚少。有鉴于此,本文以福建省邵武卫闽国有林场22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材料,开展不同林分密度、不同坡向条件下杉木人工林林下套种楠木试验,对不同处理措施下的杉木人工林生长、林下植被、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林下阔叶树种楠木的生长特性等进行分析测定研究,比较杉木林下套种楠木不同处理措施后,对杉木、楠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差异,为指导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杉木林下套种楠木不同处理措施对杉木人工林的生长指标有较大影响。在相同密度和坡向条件下,IC-Ⅱ(套种)处理下杉木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分别比IC-Ⅱ(不套种)处理高出15.2%、7.0%、25.9%和6.2%,其中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增量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在DS-密度处理中,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杉木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量分别比DS-Ⅱ(900株·hm-2)处理高出2.3%、3.5%和11.8%,但无显着差异,而平均蓄积量降低了 21.6%,且差异显着(P<0.05);在SP-坡向处理中,阳坡有利于杉木生长,SP-Ⅰ(阳坡)处理下的杉木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分别比SP-Ⅱ(阴坡)处理高出8.1%、6.9%、9.7%和25.3%,其中平均树高和蓄积量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2)不同杉木林下套种楠木处理对杉木冠幅、树冠圆满度和枝下高生长影响不同。IC-Ⅱ(套种)处理下能有效促进杉木冠幅和树冠圆满度的增长,与IC-Ⅱ(不套种)处理相比分别高出2.0%和11.1%,其中树冠圆满度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IC-Ⅱ(套种)处理其枝下高比IC-Ⅱ(不套种)处理降低了 17.5%,差异显着(P<0.05);在DS-密度处理中,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杉木冠幅和树冠圆满度与DS-Ⅱ(900株·hm-2)处理相比分别高出4.3%和6.7%,而枝下高降低了 17.8%,且差异显着(P<0.05);在SP-坡向处理中,SP-Ⅱ(阴坡)处理下的杉木冠幅、枝下高和树冠圆满度分别比SP-Ⅰ(阳坡)处理高出14.8%、3.1%和16.7%,冠幅增长差异显着(P<0.05)。(3)在IC-套种处理中,IC-Ⅱ(套种)处理可明显降低杉木林冠层冠下总辐射和天空开度,提高叶面积指数,与IC-Ⅱ(不套种)处理相比差异值分别为31.2%、21.5%和19.6%,且差异均达显着水平(P<0.05);在DS-密度处理中,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杉木林冠层冠下总辐射和天空开度分别比DS-Ⅱ(900株·hm-2)处理高出31.2%和33.8%,而叶面积指数降低27.3%,且差异均达显着水平(P<0.05);在SP-坡向处理中,SP-Ⅰ(阳坡)处理下的杉木林冠层冠下总辐射和叶面积指数分别比SP-Ⅱ(阴坡)处理高出4.8%和16.4%,天空开度降低7.6%,但均无显着差异。(4)杉木林下套种楠木不同处理下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对林下楠木的生长影响较大。DS-密度处理中,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杉木林冠层光辐射有利于林下楠木的生长,套种楠木3年后其楠木平均树高和地径生长分别比DS-Ⅱ(900株·hm-2)处理高出5.8%和18.1%,其中地径增长差异显着(P<0.05);在SP-坡向处理中,SP-Ⅰ(阳坡)处理下的楠木平均树高和地径分别比SP-Ⅱ(阴坡)处理高出19.1%和13.1%,其中树高增长差异显着(P<0.05)。(5)杉木林下套种楠木不同处理措施中,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对林下楠木冠幅、树冠率、树冠体积和树冠圆满度分别比DS-Ⅱ(900株·hm-2处理高出11.3%、2.3%、15.2%和1.6%,但无显着差异;SP-坡向处理下的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对林下楠木的冠层结构的影响表现为:SP-Ⅰ(阳坡)处理下的楠木冠幅、树冠率、树冠圆满度分别比SP-Ⅱ(阴坡)处理高出5.6%、3.3%和28.6%,而树冠圆满度降低了 8.2%,差异不显着。(6)杉木林下套种楠木不同处理措施中,IC-Ⅱ(套种)处理下的林下草本植物种数为41种,IC-Ⅱ(不套种)处理下的草本植物为37种;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林下草本植物种数为45种,DS-Ⅱ(900株·hm-2)处理下的草本植物为41种;SP-Ⅰ(阳坡)处理下的林下草本植物种数为41种,SP-Ⅱ(阴坡)处理下的草本植物为38种。IC-Ⅱ(不套种)处理、DS-Ⅰ(600株·hm-2)处理和SP-Ⅰ(阳坡)处理下的林下草本生物量相较于IC-Ⅱ(套种)处理、DS-Ⅱ(900株·hm-2)处理和SP-Ⅱ(阴坡)处理均有较大优势,但无显着差异。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等物种多样性可以看出,DS-Ⅰ(600株·hm-2)处理和SP-Ⅰ(阳坡)处理下均有较明显的优势,但无显着差异。(7)杉木林下套种楠木3年后对林地表层土壤物理性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0-10cm,10-20cm 土层的土壤容重和质量含水量有所降低,最大持水量和土壤孔隙度(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有所增高,但均无显着差异;20-40cm、40-60cm 土层土壤各项物理性质指标无明显变化;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各土层土壤容重都有所降低,而土壤质量含水量、最大持水量和土壤孔隙度分别高于DS-Ⅱ(900株·hm-2)处理;而SP-坡向处理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不大。(8)IC-Ⅱ(套种)处理可有效改善林地土壤养分含量,林下套种处理3年后0-10cm、10-20cm 土层的土壤全氮、全磷以及有效磷含量均高于IC-Ⅱ(不套种)处理,但差异未达显着水平;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均高于DS-Ⅱ(900株··hm-2)处理,其中全钾含量差异显着(P<0.05);SP-Ⅰ(阳坡)处理下促进了各土层土壤全磷、全钾含量的增长。除了土壤的全钾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长以外,其余土壤的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9)IC-Ⅱ(套种)处理下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其中10-20cm 土层的土壤脲酶活性与IC-Ⅱ(不套种)处理相比高出12.7%,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在DS-密度处理中,表现为DS-Ⅰ(600株.hm-2)处理能够有效促进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但差异不显着;SP-Ⅰ(阳坡)处理下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均高于SP-Ⅱ(阴坡)处理,其中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10)通过16S rDNA扩增子测序和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对杉木林下套种楠木处理林分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林下套种楠木处理土壤细菌种类有门38个,纲78个,目112个,科196个,属260个,种110个,其中6种优势细菌门分别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土壤细菌多样性上,按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进行排序,不同处理措施表现为:(IC-套种处理)IC-Ⅱ>IC-Ⅰ;(DS-密度处理)DS-Ⅰ>DS-Ⅱ;(SP-坡向处理)SP-Ⅰ>SP-Ⅱ,而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排序结果除了 DS-密度处理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排序不同以外,其他处理措施的排序结果均相同。变形菌门在每个处理措施的土壤细菌门中均为最高,其中,(IC-套种处理)IC-Ⅰ>IC-Ⅱ;(DS-密度处理)DS-Ⅱ>DS-Ⅱ;(SP-坡向处理)SP-Ⅰ>SP-Ⅱ。酸杆菌门是除了变形菌门之外在土壤中发现的第二大细菌门类,其中(IC-套种处理)IC-Ⅱ>IC-Ⅰ;(DS-密度处理)DS-Ⅱ>DS-Ⅰ;(SP-坡向处理)SP-Ⅱ>SP-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楠木人工林论文参考文献

[1].秦巧云.楠木人工林营造与培育方式研究[J].绿色科技.2019

[2].王俊男.林下套种楠木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8

[3].苟丽琼,肖玖金,黄进平,李英,韦杨.土壤动物群落对楠木人工林凋落物和草本层去除的初期响应[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7

[4].余养华.杉木人工林不同郁闭度下套种楠木的改造研究[J].绿色科技.2015

[5].郑金兴,陈光水,高人,杨智杰.楠木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及周转[J].叁明学院学报.2012

[6].陈恩群.不同郁闭度人工林套种楠木影响研究[J].绿色科技.2012

[7].卢扬煦,唐成平,严丽平,肖玖金,潘远智.楠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12

[8].田晓.基于FORECAST模型楠木人工林碳储量及NPP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

[9].王伟峰.基于FORECAST模型的楠木人工林固碳量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

[10].郑金兴,杨智杰,凌华,陈光水.楠木人工林凋落物的产量与月动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标签:;  ;  ;  

楠木人工林论文-秦巧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