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远场类谐和地震动、近断层向前方向性地震动与近断层滑冲型地震动均属于长周期地震动,汶川、东日本大地震等震害表明,该类地震动对长周期结构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由于未考虑长周期地震动而不能确保长周期结构的抗震安全。本文围绕三类长周期地震动,从地震动特性、高层结构动力响应特征与损伤破坏机理、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与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包括:(1)系统对比分析远场类谐和地震动、近断层向前方向性地震动、近断层滑冲型地震动与普通地震动的特性差异。对比地震动的峰值、峰值比、持时及反应谱特性。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理论,定义地震动累积能量谱、强频段、能量时间分布系数等概念,从地震动能量时频分布角度,对比三类长周期地震动与普通地震动的低频特性、宽频带特性以及脉冲特性。(2)设计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代表短、中、长周期的框架结构与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型,分别以21条长周期地震动与3条普通地震动作为输入进行96次弹塑性地震响应时程分析,对比三类长周期地震动与普通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特征。同时,基于HHT对高层框架结构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位移响应进行时频特性分析,进一步探讨四类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构响应特点。(3)研究长周期地震动脉冲特征参数对高层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首先,提出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长周期地震动脉冲特征参数识别方法,能够有效识别长周期地震动的脉冲速度峰值、脉冲周期与脉冲持时;然后,构建适用于三类长周期地震动的简化等效模型,并通过弹性及弹塑性反应谱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最后,以12层框架结构为例,基于19次弹塑性时程反应计算结果,分析长周期地震动脉冲周期与脉冲持时对高层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4)研究对比三类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结构的损伤破坏机理。首先,分析长周期地震动最大瞬时输入能与弹塑性单自由度体系最大位移响应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瞬时输入能比的概念,并基于该指标对比分析三类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地震破坏模式。接着,基于提出的逐步损伤分析法(SDA),以12层框架结构为例,通过54次弹塑性时程反应分析,对比三类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结构的损伤演化特性。最后,基于EMD分析了长周期地震动中控制高层结构非线性地震动响应的IMF分量,提出有效长周期地震动的概念,定义了有效峰值与有效峰值率,揭示了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结构的类共振作用机理;同时,提出长周期地震动能量梯度的概念,分析了三类长周期地震动的能量梯度分布规律,揭示了长周期地震动对高层结构的脉冲作用机理。(5)研究考虑长周期地震动影响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首先,分析我国现行抗震规范中烈度、设计地震动参数、设计反应谱以及时程分析法在考虑长周期地震动影响时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100条长周期地震动记录,构造400个弹塑性单自由度体系,研究并提出适用于三类长周期地震动的抗震分析用强度指标。接着,对比分析了中、美、日、欧抗震设计谱理论及其在考虑长周期地震动影响方面的适用性。其次,分析了长周期地震动的频谱特征周期与非平稳特性,为进行长周期地震动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基础。探讨了结构周期的划分方法,分析了基于地震动瞬态效应划分结构周期的可行性。最后,给出现阶段考虑长周期地震动影响的结构抗震设计建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地震动场实时预测方法研究[J]. 国际地震动态 2019(11)
- [2].基于抗震分析的长周期地震动的界定与选取[J]. 地震研究 2019(04)
- [3].与已知场点相关的地震动场模拟研究[J]. 振动与冲击 2020(03)
- [4].基于高斯函数的完全非平稳地震动多峰模型及其应用[J]. 建筑结构学报 2020(05)
- [5].海陆地震动的时频域工程特性对比[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20(08)
- [6].海域地震动研究现状分析[J]. 世界地震工程 2019(03)
- [7].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特征[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9(05)
- [8].各类抗震设计规范对设计地震动时程规定的对比分析[J]. 中国地震 2017(01)
- [9].基于小波方法的近海域地震动时频特性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16(S1)
- [10].地下隧道轴向地震动土作用分析[J]. 地震工程学报 2017(02)
- [11].覆盖层厚度对远场长周期地震动能量特性的影响[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14)
- [12].面板堆石坝地震动最不利输入方向研究[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7(03)
- [13].我国强地震动记录特征综述[J]. 地震学报 2016(04)
- [14].能喷冰的“火山”[J]. 老友 2017(07)
- [15].地震动持时的研究进展[J].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2021(01)
- [16].芦山沫东地震动放大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英文)[J]. Applied Geophysics 2019(03)
- [17].不同类型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能量特性研究[J]. 结构工程师 2016(06)
- [18].地震动场地放大效应的时频特性分析[J]. 岩土力学 2017(03)
- [19].地表处地震动扭转分量的合成[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7(01)
- [20].地震动时程模拟的工程方法研究现状与预测[J]. 建筑结构 2013(S1)
- [21].日本长周期地震动等级及其关联解说表[J]. 国际地震动态 2014(07)
- [22].工程地震动模拟研究综述[J]. 世界地震工程 2008(02)
- [23].基于LabView生成人造地震动[J]. 微计算机信息 2008(16)
- [24].基于等效群速度的非平稳地震动拟合方法研究[J]. 地震研究 2019(04)
- [25].山地与平原地形对地震动影响的对比分析[J]. 地震工程学报 2020(01)
- [26].地震动分量对车-轨-桥系统动力响应影响研究[J]. 桥梁建设 2020(05)
- [27].不同频谱特性输入地震动对场地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的影响[J]. 地震工程学报 2018(S1)
- [28].地震动转动分量研究综述[J]. 建材世界 2019(04)
- [29].近断层滑冲效应脉冲地震动对场地液化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09)
- [30].江苏及邻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J]. 地震研究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