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公民宗教是西方国家独特的社会现象,其表现在美国尤其显著。本文旨在通过对美国公民宗教形成原因的分析,从公民宗教形成的前提条件、理论基础、动力因素、社会氛围、情感纽带等五个方面,揭示美国公民宗教的政治本质,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启示。第一部分论述公民宗教形成的前提条件。政教分离原则这一独特的政体制度是公民宗教形成的前提条件。它不仅妥善处理了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而且为公民宗教提供了发展空间。第二部分论述公民宗教形成的理论基础。从清教思想、启蒙哲学以及罗马政治理论三个方面阐述了公民宗教形成的理论基石。契约说是清教思想的核心;启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思想、自由平等思想以及罗马政治理论当中所蕴含的公共利益和公民美德都是公民宗教形成的理论来源。第三部分是公民宗教形成的动力因素。作者试图说明独立战争催生了公民宗教;南北战争又为公民宗教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第四部分从公民宗教形成的社会氛围入手,着重分析了美国多元化的宗教信仰、规模化的宗教团体、社会化的宗教活动以及普遍化的宗教观念。这些因素都表明美国实质上是一个宗教性很浓的国家。第五部分指出美国独特的人文精神是公民宗教形成的情感纽带。指出神话、信条、仪式、爱国分别是公民宗教的建构来源、情感依托、情感表达、最高表现。本文的结论是:美国公民宗教的根本任务是服务于社会政治;公民宗教是美国公民教育的一种手段;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公民宗教的作用,创造性地将宗教习俗与信仰转化为政治力量,达到荣神治国的目的。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引言一、政治制度:美国公民宗教形成的前提条件(一) 政教分离原则妥善处理了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关系1. 公民宗教是沟通美国政治与宗教关系的桥梁2. 宗教与政治在彼此领域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二) 政教分离为公民宗教提供了发展空间1. 公民宗教化解了政治合法性危机2. 公民宗教提供了维护信仰和社会秩序的基础二、相关学说:美国公民宗教形成的理论基础(一) 清教思想1. 契约说是清教思想的核心2. 清教主义与使命意识(二) 自然神论1. 自然法与自然权利2. 理性与自由(三) 罗马政治理论1. 公共利益2. 公民美德三、历史发展:美国公民宗教形成的动力因素(一) 独立战争催生了美国公民宗教1. 宗教与殖民时期的政治实践2. “上帝的选民”与战争的发起3. 《独立宣言》和《合众国宪法》:公民宗教的圣经(二) 南北战争为美国公民宗教增添了新的内涵1. 战争赋予公民宗教以时代的内涵2. 林肯总统:公民宗教的神学代表四、宗教文化:美国公民宗教形成的社会氛围(一) 多元化的宗教信仰1. 美国三大主流宗教2. 美国移民各不相同的宗教信仰(二) 规模化的宗教团体1. 教会教堂数量众多、功能齐全2. 宗教团体发展迅速(三) 社会化的宗教活动1. 频繁的宗教活动2. 社会化的宗教组织(四) 普遍化的宗教观念1. 坚实的教义信奉2. 众多的信教人数五、人文精神:美国公民宗教形成的情感纽带(一) 神话:公民宗教的建构来源1. 美国起源的神话2. 罗马共和传统(二) 信条:公民宗教的情感依托1. “美国是唯一建立在信条之上的国家”2. 自由、平等、民主是美国的稳固信条(三) 仪式:公民宗教的情感表达1. 总统就职仪式是公民宗教的神圣象征2. 节日纪念仪式是公民宗教的表现形式(四) 爱国:公民宗教的最高体现1. 爱国主义的两种不同形式2. 爱国是公民宗教的最终目标结语:美国公民宗教的政治本质参考文献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美国论文; 公民宗教论文; 政治本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