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大数据的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刘鑫星

基于电力大数据的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刘鑫星

(国网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供电公司山东省德州市2535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国各地电力企业纷纷开展了线损管控强化、线损“四分”管理的探索,节能降损工作因此收获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由于近年来各地电力企业的线损管理模式进步存在规范不统一等问题,这就使得由管理造成的配电网线损仍占据主流,而为了尽可能改变这一现状,正是本文围绕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及降损策略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电力大数据;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

引言

线损是电力企业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反映了电网规划、生产运行、营销计量等多部门和专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但因传统抄表手段限制,导致供、售电量不同步,月度线损率差异较大,无法反映配电网线路真实线损情况,掩盖了线损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降低了其对电网水平的指导作用。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同期线损集合了调度、生产、营销等各专业系统的实时数据,有效解决了供、售电量不同步问题,对配电网线损的实时、真实计算及问题分析提供了重要平台,提升配电网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

1线损产生原因及管理现状

1.1技术线损

配网技术线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配电网结构不合理。比如因线路导线截面积不符合设计要求,可能会导致线路超负荷运行的情况,增大线路损耗;(2)变压器和电缆等元件在运行中的自身损耗。变压器本身存在铜损与铁损,随着运行时间的积累,变压器出现老化、故障或变压器与配网运行不匹配,都会增大线路的电能损耗;(3)大功率设备的推广应用。大功率设备对无功补偿要求较高,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大功率设备接入线路使用,配网的无功补偿设备不足以满足实际需要,导致电能损耗增加。

1.2管理线损

配网管理线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部分用户存在窃电或违规用电等情况,导致电能损失;(2)少数抄表人员存在估抄、漏抄表等情况,或电能计量装置更换后旧表表底数据上传管理系统滞后,导致阶段性统计误差,从而形成了线损偏差。

1.3管理现状

传统配网线损管理存在以下问题。(1)因抄表方式供、售电量发行不同步,导致月度线损率波动较大;(2)因各信息系统数据偏差或不准确,导致线损计算结果不真实;(3)为满足公司线损、电量等相关考核指标,人为调整电量等操作。以上问题都会导致线损计算结果不真实,无法展现配网的真实线损水平,失去了线损对电网运行的指导作用。

2基于大数据的配网同期线损管理优势

2.1实现日线损实时计算

融合了6大源端系统基础数据的同期系统可以实现T-3日的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日线损实时计算,有利于基层单位及时分析线损异常原因、查找问题短板,积极采取措施降损增效。

2.2提高基础数据真实性

通过同期系统的大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运检配电线路线变挂接关系是否准确、营销用户档案与户台对应数据是否真实、采集电量信息是否完备等问题,强化了线损异常原因分析,有利于促进调度、运检、营销等专业协同合作,解决关口管理、设备异动管理、用户档案管理、电量采集管理等跨专业问题,促进各专业数据质量整体提升,提高营配调贯通业务水平。

2.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基于大数据的配网同期线损管理摒弃了传统人为抄表、统计线损的模式,解放了生产力。通过实时的监测分析发现高损原因并及时处理,有效的解决了因错抄、漏抄表、用户窃电及违规用电等导致的电能损耗,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3配电网降损策略建议

3.1多专业融合的精益化管理

同期线损管理可为末端业务融合、真实平稳的线损率获得、快捷的异常处理、协同高效的业务开展实现提供支持,线损管理职责也能够得到更好落实,而为了真正实现这类目标,传统粗放型线损管理模式必须被淘汰,多专业融合的精益化线损管理必须得到充分践行。线损涉及电网规划、财务、运行、营销、生产等众多专业,企业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均会受到线损管理的直接影响,因此本文建议采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4+3”线损精益化管理方法,以此实现各元件、各环节、各层级电网线损情况的精准化掌握,保证电量、电费能够真正实现颗粒归仓。“四个保障、三个强化”属于“4+3”线损精益化管理方法的核心,这一方法可真正实现管理和技术的双驱动,配合“四分”管理主线、系统建设核心、硬件提升基础,配电网精益化管理即可真正实现全员参与、专业融合,这一过程中营销线损、电量采集、用电采集等系统的集成在其中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

3.2全业务链条贯通分析

为更好实现配电网降损,线损运营监控平台的建设与运用同样需要得到重视,该平台主要负责线损数据的发布,通过实时监控、预警、发布及处置,线损数据即可更好服务于配电网降损,闭环管控属于其中关键。需保证同期线损系统与运营监控平台实现高水平的数据对接,以此实现动态化异常数据、静态化线损曲线的展示及分析,并实现业务流、信息流、能量流在电量管理中的“三流合一”。电网的实时线损数据可通过平台实现实时显示,各系统“单打独斗”由此成为过去式,应用平台在专业数据融合形成的海量、统一大数据支持下自然能够更为全面、精准的采集线损数据,同时实现的静态数据共享也能够较好服务于协同高效、界面清晰的配电网线损管理机制建设。各地电力企业必须在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及降损工作中形成“运检建档、调度画图、营销挂户、线损校核”的新型管理模式,企业内部的协同合作、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属于其中关键,同时企业还需要重点推进数据治理等工作,以此保证“大数据”线损管理系统能够真正实现全专业、全层级、全过程的覆盖,并具备问题全透视、专业全统筹、数据零录入功能,基于线损全业务链条的贯通分析自然能够由此得以实现。此外,结合实际的各级人员、各系统、各专业培训机制建设也需要得到重视,以此保证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并得到根治。

3.3自上而下的降损效率提升

关门治线损必须真正被电力企业淘汰,不同电压等级间的联动研判应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对于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中的疑难问题,企业需要充分发挥各部门、各专业优势实现多专业会诊,线损分析效率的提升便能够较好服务于全网降损的实现。本文建议电力企业基于线损职责落实、末端融合深化实现自上而下的降损效率提升,以此真正实现线损管理中的“每个台区有人负责,每个问题有人跟踪解决”,异常问题的处理时间可由此大幅缩减。“互联网+”理念需要在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中实现较好渗入,台区拓扑自动识别的探索、线损助手APP的开发及应用同样需要得到重视,由此同期电量和线损率等数据即可实现高效率的现场查询,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均可以成为工作用设备,台区核查治理效率可实现长足提升,多渠道、全方位、宽领域的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加强也能够较好服务于配电网降损。

结语

在电力大数据支撑下的同期线损,可以实现配网线损的还原归真,促进企业的线损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提升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大数据的支撑能够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真实的线损情况可以体现出线损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反映电网结构的真实水平,对于提高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基于电力大数据的配网同期线损管理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光旭,戴学森,李子韵.含多分布式电源点的配电网同期线损计算方法[J].南方农机,2018,49(21):227-229.

[2]宋士瞻,王为帅,杨凤文.10kV配电网节能降损改善方法的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08):194-196.

[3]刘道新,胡航海,张文晋,陆鑫,胡剑地.配电网同期线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7,25(05):42-45.

标签:;  ;  ;  

基于电力大数据的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刘鑫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