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港澳台、海外教会消息(论文文献综述)
任慈[1](2020)在《“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文中指出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政策是对华整体外交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国民党败退台湾及1949年新中国成立,使传统的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冲击和挑战。早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政府一方面给予中国留学生等精英上层人物入境权和迁移权,使之免受1882年《排华法案》的影响,将中国留学生打造成美国移民政策和对华外交政策失衡的“调节剂”——既可安抚中国不断攀升的民族主义情感,又能为中美关系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减免部分庚子赔款并设立奖学金,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试图教育中国学生使之“西方化”“基督教化”,继而让中国实现“美国化”。中国留学生遂成为美国收获对华贸易利益、扩大对华影响的一项重要工具。以上内容,也构成了美国长久以来具有理想色彩的国际主义对中国留学生政策基调。1949年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经历巨变,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震荡、迎来重要转型,从国际主义逐步蜕变成冷战主义和实用主义。美国政府解决中国“滞留”学生政策的变化,恰是这一转变的重要参照。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对立,让美国无法迈出承认新中国的关键一步。不仅如此,对共产主义思想在留美中国学生间蔓延的担忧,也促成了美国对“滞留”的中国学生进行大规模援助、实施文化外交,进而渗透美国价值观和优越论。旅美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归留问题也成为冷战初期中美斗争的焦点之一。在此过程中,美国通过调整移民政策,赋予旅美中国留学生居住权、工作权、免驱逐等一系列实质性特权,方便亲美及中间派中国留学生完成从留学生到难民再到永久居民的身份转换,让人才为美国政府和社会所用。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不断强化离境管控,严防理工科领域的中国学生回国,继而从科学技术方面遏制新中国。中断与中国大陆的留学教育交流后,美国在50年代转向吸收港台地区中国学生赴美。至此,遏制共产主义和吸引人才,成为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构成了战后美国总体留学生政策的双重轨道。在中美交往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留学生曾长期扮演着重要的“中间人”“粘合剂”的重要角色,连接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理念、语言迥异的两国。然而在冷战初期,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角色和影响更加复杂、多面。他们因所持技能的重要性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中美斗争的一个重要议题;同时因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而开展的外交对话,由于不会引发国际争议、低政治风险和低投入,而被美国政府接受,因此也直接促成了中美官方对话,为两国关于其他问题的沟通提供了契机。更为重要且少为学者探索的是,中国留学生对于美国战后整体留学生战略构建亦有重要作用。首先,历史上对华留学生教育的成功性,是支持和激励美国政府在二战后扩大国际教育交流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中国留学生作为当时旅美第二大留学生群体,也因持有的知识、技能,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第一批敲开美国移民大门的“有色族裔”留学生。其三,中国滞留学生和来自中国港台地区的学生,或以“战争流亡者”“难民”身份合法留美,或凭借其技术专长成为首选类移民优先入籍,对保守的、歧视性的美国移民政策传统造成了实质性冲击,让移民接收问题更看重移民的政治、经济价值。中国留学生帮助弥合了美国种族化移民限额制度和冷战外交战略之间的矛盾和张力,让美国的留学生政策兼具实用主义的人才吸引目标,以及建构美国形象的冷战宣传目标。其四,中国留学生入籍美国,从地缘范围上讲,让美国留学生人才吸引的范围从欧洲拓展到亚洲。美国解决中国留学生身份困境的种种法律政策实践,也惠及了其他在美留学生群体,诸如韩国、印度学生纷纷效仿,带动了战后亚洲国家留学生和技术交流人员曲线移民美国的浪潮,成为60年代国际社会“人才流失”争议爆发的曲序和前奏。
庄细细[2](2020)在《近代中国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研究(189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是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物,同时也是妇女解放的一种实践方式。妇女解放运动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妇女“国民责任”,成为了她们从事慈善事业的动力。同时,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女性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使其初步具备从事慈善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公共空间的扩大为妇女团体开展慈善活动创建了有利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近代中国战乱频发和灾荒饥馑,具有善心的近代妇女积极结成团体从事慈善活动。众所周知,近代中国是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思想意识与社会环境也发生变化,这亦推动了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发展。维新变法至清末新政时期是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萌芽阶段,中国近代妇女在妇女解放思潮中觉醒,开展了有别于传统的妇女慈善活动。在慈善观念上,由传统的“福报”观念转为“女国民”责任;而在慈善组织上,由妇女个体慈善向妇女团体慈善转变;慈善方式上,从“捐款捐物”走向“筹款筹物”。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运动的高涨使得近代妇女团体的力量得到壮大,这一时期慈善活动开始多样化;在慈善救济理念上,由“养”转变到“教”;在慈善组织上,基督教妇女团体开始出现。到了抗战时期,受到民族精神的激发,妇女团体把慈善事业与民族救亡联系起来,慈善活动重心由筹款赈灾转向“民族救亡”。这一时期也是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鼎盛时期,各妇女团体在慈善活动中的合作关系更为密切。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妇女团结一致,开展全国性的慈善活动,而这时基督教妇女团体慈善活动也更加活跃。抗战结束后到新中国成立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近代妇女团体慈善事业的重心转向以经济复员为中心的战后救助,寡弃妇女成了重要救助对象,而举办廉价托儿所成了新的慈善内容。由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发展演进所知,近代中国妇女团体慈善活动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有赈济灾荒、抗敌后援、慈善教育、儿童保育和戒除烟瘾、法律援助等。透过其慈善活动的内容,亦可窥探出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特点。首先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特点进行探究,发现近代妇女团体更擅长通过娱乐活动为慈善事业筹款,更加关注儿童保育。其次,引入社会阶层理论对近代开展慈善活动的妇女团体进行研究,发现上层阶级妇女引领近代妇女慈善。最后,分析妇女的生理特质、性格特征与社会角色,指出近代妇女团体逐渐从辅助男性开展慈善活动的配角转变为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主体,逐渐撑起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半边天。同时,通过考察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内容与特点,亦可看出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她们开展的慈善活动宣扬了妇女解放思想,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战争中的募捐救济活动还为战争取得胜利做出一定贡献。当然,受到近代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亦有一定的局限性。
郭偲婵[3](2020)在《《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2002年)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研究》文中指出《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我国对外宣传最具代表和权威的官方报纸,对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而且对整个世界局势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宏观的视角,旨在梳理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历程,分析海外版在对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过程中的特点与经验,并寻求进一步推进宣传的路径。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背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宣传思想,为海外版对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对外宣传的理论,则是马克思主义对外宣传思想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也有着其特定背景。从国内来看,邓小平思想的指导地位和现代化建设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为海外版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之路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国际来看,一方面,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为海外版对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而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于邓小平理论的态度呈现出复杂的局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海外版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关于海外版1997-2002年间对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报道,可从报道来源、报道数量、时间分布情况、版面分布情况、报道题材、报道范围和报道主题几个方面探索。海外版1997-2002年间对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相关报道呈现出一些基本特点,主要是其对外宣传内容、方式和手段上。基于这些特点,海外版在对外宣传策略上注重整体策划;有针对性增设专栏;图文并茂;加入数字化转型;并积极探索了营销新模式,如联合创办周刊、与华文媒体合办专版以及随外报夹带出行等。其间,海外版也总结出了许多对外宣传的基本经验,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二是坚持群众路线,三是与时俱进。我国对外宣传任重道远,仍面临诸多挑战,诸如国际上某些“不和谐”的声音。为进一步加深推进宣传,必须更新对外宣传观念,遵循对外宣传规律;努力实现“中国立场,本土表达”,实施本土化战略,培养国际型人才;加速数字化转型,全媒体助推对外宣传。
赵旭红[4](2019)在《情报视角下我国面临的颜色革命威胁及应对》文中研究说明颜色革命长期一来是政治领域研究所关注的热点,这些研究从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的角度,对人们认识颜色革命的本质,提高政治上的警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则试图站在中观层面,从国际战略的宏观视角下沉,关注颜色革命的具体操作实施。站在其核心手段方式,即情报活动的视角,探讨颜色革命的情报性质,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我国面临的颜色革命具体威胁,以及相应应对。在运用相关的情报和国家安全理论作为视角对颜色革命进行研究时,可以发现,颜色革命从情报活动实施层面看,是一种新形式的“隐蔽行动”(covert action)。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以情报为视角,我们可以明晰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的颜色革命威胁,或者说潜在的可能被外敌加以利用的颜色革命威胁,包括群体性事件、意识形态领域的民运等问题,以及民族宗教领域的相关问题等。这些政治不稳定因素是基于我国客观国情、在当前特定阶段出现的可能威胁因素,从历史、现实以及相关国际经验来看,很有可能相关机构和势力加以利用,发起颜色革命,破坏我政权稳定,政治安全。情报活动需要情报活动来反制,应对颜色革命威胁,我国必须以相应的情报作为加以制衡。在我国存在现实对标部门,即公安部国内安全保卫部门。按照通行的学术标准,国内安全保卫的工作内容可以理解为国际学术界的国内情报(domestic intelligence)行为。当前,我国谋求民族复兴,参与国际事务的程度渐深渐广,整体国家安全利益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不稳定因素。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2017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正式实施。明确颜色革命的情报活动性质,分析我国潜在容易引发颜色革命的威胁,加强情报战线对颜色革命的应对和抵御,加强相关研究,以期对相关领域实际工作开展助益,对于维护我国国家安全、保证社会稳定向前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
蒋国栋[5](2019)在《习仲勋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仲勋是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统一战线工作方面有着卓越的领导才能,在他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持兢兢业业、舍己为国为民,受到了党中央毛主席的多次评赞,为全党的统战工作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作为统一战线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和楷模,习仲勋在其革命生涯中积累的丰富统战阅历和深厚统战理论,值得今天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着眼于习仲勋七十余年革命生涯中的统战要素,打破传统的历史流水账的叙述范式,以习仲勋统战对象和统战工作内容为逻辑范式,从而形成了脉络清晰、结构缜密、论点鲜明、论据翔实的研究体系。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是阐述习仲勋统一战线理论形成的逻辑与背景。分析认为习仲勋统一战线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统一战线思想。中国共产党探索统一战线思想的经验教训以及从事革命、建设、改革的丰富历程,构成了习仲勋统一战线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实践基础。第二章主要探讨习仲勋在发展国共统一战线关系上的探索与实践,描绘出习仲勋在革命战争年代,毅然扛起“兵运”大旗,成功策动多支国民党部队起义;颁布统战政策,激发陕甘边区建设活力;开展反摩擦斗争,粉碎顽固派反共图谋,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壮丽图景。第三章主要论述习仲勋灵活谨慎处理民族、宗教事务。民族宗教工作是关系党的全局性工作,习仲勋始终把它们作为统战工作中的重点,他时刻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谨慎稳进地开展宗教界肃反运动,多措并举领导西北剿匪反霸斗争,为新疆、西藏问题的解决倾注大量心血。第四章主要探析习仲勋在团结文教领域广大知识分子方面作出的努力。习仲勋积极贯彻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态度与主张,建立了“四位一体”教育体系,提出了“四个结合”办学理念,积极保护“抢救运动”中的知识分子;他饱含人文情怀,“走南闯北”组建剧团,呕心沥血传播秦腔,以实际行动鼓励支持爱护文艺工作者。第五章主要阐述习仲勋在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问题上的统战实践与理论。港、澳、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习仲勋始终做到把祖国统一问题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他积极贯彻中央对港澳台的大政方针,创新方式方法,坚持以经济统战为切入点,团结争取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及海外侨胞,巩固扩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营造和平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有利环境,为此作出重大贡献。第六章作为总结章,是对习仲勋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地位作出概括性阐述,彰显了他作为统战工作者的光辉典范,善于贯彻运用党中央统一战线思想解决问题,具备独当一面处事能力,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实事求是,善作调查研究,以至诚之心交友的优秀品质。启示当前统一战线工作必须坚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服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加强统战政策的贯彻与执行,必须重视统战干部队伍的建设。
区少铨(Au Siu chuan)[6](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王思晴[7](2019)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新闻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发展缓慢,两级分化发展严重。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博弈愈演愈烈,世界各国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国际形势发生变革与调整,世界各国协同发展的意愿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世界各国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不断深化与加强。新时期为回应世界性发展难题与时代发展要求,作为两千多年来中西方之间进行经济、文化、宗教、民族交流与合作的历史符号丝绸之路,被赋予新的特质与内涵,作为一种解决式的政策方案被重新发展与定义。2013年9月、10月,中国政府提出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合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领导人在继承古代海陆丝绸之路历史遗迹之上所勾勒的中国与沿线各国之间进行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是一项兼顾国内外长期发展的包容性战略平台。“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与贯彻落实并非坦途,有西方大国以歪曲的意识形态对其百般诋毁的掣肘;也有文化迥异的沿线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差异所产生的负面传播效果,这些都成为战略实施的障碍。习近平曾多次在重大外交场合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要想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利用共有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这些集体印象建立社会共识、夯实民意基础才是题中之意。国家战略的实现,坚实的社会民意基础和国际认同是关键。新闻作为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在发挥框架效应对受众产生影响方面作用重大。新闻框架通过报道什么与不报道什么来影响新闻信息生产,进而对受众认知产生影响。因此,媒体如何运用好新闻框架对“一带一路”进行有效的国际传播,使得沿线受众接受和认同“一带一路”,做好人心上的保障,这是本研究探索的最终目的。据此,为提升我国党报外宣媒体“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效率,更好的把握新闻报道传播规律,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落实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本文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新闻传播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采取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法三者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新闻框架为理论基础,选取《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2018年“一带一路”对外报道样本644份,以坦卡特的“框架清单”分析取向为研究路径对这644份报道进行量化的框架分析,归纳出《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框架的优势与不足,以及不足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带一路”报道的国际传播策略,并对对外报道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本文分为绪论、6个章节以及结论,共8个部分:第1章,绪论。在研究背景与价值,以及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指明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明确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探寻论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第2章,“一带一路”与新闻框架概述。通过梳理“一带一路”的概念、政策演进过程、“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意义,明确“一带一路”的基本思路。而新闻框架则是先从框架理论的溯源开始,再对新闻框架进行梳理与分析,最后阐述新闻框架分析的路径,并明确本研究所采取的分析路径。第3章,《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新闻框架。首先对《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概况进行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指出新闻框架在“一带一路”对外报道中的重要性。第4章,研究设计与样本分析。这一部分是对研究流程做详细的介绍,包括样本的选择、样本选择的原因、样本提取方法的解释、以及具体研究类目的建构和研究原因。根据研究设计,从报道数量、版面位置、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消息来源、新闻标题、词汇分析等七个类目对2013年-2018年《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进行框架分析。第5章,《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优势。根据第4章中的样本分析数据归纳出优势主要包括,通过报道数量和版面位置的议程优先设置彰显主题重要性、多以通讯体裁讲述“区域建设成果展示与经贸合作”故事、新闻标题短小精悍直接揭示新闻主题、话语修辞积极正面,紧扣主题。第6章,《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根据数据总结出不足之处在于:信源多样化不足导致民众话语弱化、深度报道偏少导致信息深度不足、主题多元化不足导致舆论厚度不足、文化类报道偏少导致文化传播弱化。并从国际环境层面、国家层面和新闻机构层面去分析不足的原因。第7章,优化《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路径和发展趋势。这部分主要是针对报道存在的问题探索对应的解决策略,主要包括:注重消息来源和报道主题的平衡性和多样性,加强深度报道的运用,以民众的接近性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传播,加强传播丝绸之路的文化与历史。并把握“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发展趋势:注重新旧媒体的优势互补,共同合作、运用VR和可视化等新传播手段、构建“一带一路”国际话语体系。结论,将前面几个部分贯穿、归纳,研究得出具有一般规律性的结论。
刘伟[8](2018)在《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研究》文中提出马礼逊作为基督新教首位来华传教士,在清政府教禁森严的背景下,借助文字传教、教育传教、医药传教等多种方法开展对华传播。其中,他探索开创了新闻传教,先后创办或者推动、参与创办共达6份中英文报刊,投入精力多,持续时期长,历史影响大,不仅推动了新教传教事业的发展,而且在中国近代新闻史的开篇占据了重要位置。本论文围绕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尤其是新闻传教活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论文共分5章。第一章分析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背景。第二章围绕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分析马礼逊新闻传播策略的确立与尝试。第三章研究英文季刊The Indo-Chinese Gleaner(《印中搜闻》)的办刊情况和面向英语世界的迂回传播特征。第四章聚焦马礼逊人生最后7年的新闻传教活动,包括参与The Canton及egister(《广州纪录报》)编辑,推动创办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直接创办《杂闻篇》和The Evangelist and Miscellanea Sinica(《传教者与中国杂报》),指出其从传教事业巅峰回落而欲借助新闻传教活动重振辉煌的最后挣扎和努力尝试。第五章对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进行总结,包括总体回顾以及评价其新闻传教活动的特点和影响。论文研究起草过程中,着力收集上述6份中英文报刊原文,通过分析第一手资料文本内容,研究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实践。主要提出以下观点:第一,马礼逊创建了新闻传教策略。这一策略既继承耶稣会文字传教的传统,又借鉴运用了 19世纪初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报业发展成果,开创了基督教对华传播的新模式,丰富了基督教对华传播实践,也为中国近代新闻史的开篇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第二,马礼逊新闻传教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其新闻传教活动大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815年—1822年)持续7年办刊,扩大了欧美国家对来华传教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为马礼逊在英国及欧洲树立了崇隆声誉,也揭开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开端。第二阶段(1827年至1834年)马礼逊传教事业 巅峰开始下落,由盛转衰,尽管他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新闻传教活动,但终因积劳成疾去世而中止。其新闻传教活动,既是鸦片战争爆发和中国门户洞开前这段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马礼逊20多年在华生存状态的客观写照。第三,细致研究《印中搜闻》影印本第一手资料,提出《印中搜闻》通过面向英语世界传播,吸引西方对中国社会的关注和在华传教艰难状况的同情,增进对伦敦会中国传教事业的支持,起到迂回传教的成效。《印中搜闻》是19世纪初期唯一出于向中国传教目的而创办、并以过半篇幅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的刊物,虽然中国新闻史对之提及甚少,但理应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第四,对与马礼逊有关的一些史实问题作出探究和澄清。其一,《印中搜闻》的性质定位。该刊编辑方针经历三次较大调整,由最初以宗教性为主转到宗教性、世俗性并重,继而转向世俗性为主、兼顾宗教性,其传教刊物的色彩不断淡化,但传教的使命始终没有卸下。其二,翻查《广州纪录报》并未发现《论出版自由》(The Press)原文,只找到一篇题目相似但内容不同的TThe Pressin Cina。因此,对过往认为马礼逊在《广州纪录报》上发表最早扞卫言论自由文章的观点提出疑问。其三,对《依湿杂说》就是The Evangelist and Miscellanea Sinaca的观点作出澄清。从《依湿杂说》出版时间看,与马礼逊新闻传教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倒是在内容上有某种关联。
姚婷[9](2017)在《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文中指出台山侨乡是中国典型的传统侨乡,台山侨刊《新宁杂志》被认为是中国侨刊的滥觞。无论在哪一个时期,台山侨刊的数量和种类在同级行政区域中都是最多的,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学术界一般关注台山侨刊的史料价值,以侨刊所登载的内容为资料去研究侨乡社会,这便使得1949年前的台山侨刊受到学术界重视,而1950年后的侨刊则经常被学术界忽略,甚至被认为无价值。有鉴于此,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对台山侨刊进行研究,不仅将侨刊看作史料,更将其当作一个可供解构的文本,将“人”的因素纳入其中,从侨刊相关者的视角动态地分析侨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建构了什么样的侨乡社会和为何如此建构侨乡社会,以及由此而致的侨刊功能的实现或缺失。本文将台山侨刊的变迁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前,1950-1966年,1978年至今。而1966年后的十年“文革”期间,所有侨刊被迫停刊。1949年前,侨刊无“侨刊”之名,有“侨刊”之实;1950年之后,“侨刊”一词出现,并被广泛应用,而这也意味着它们所受到的社会控制加剧。侨刊的相关者包括传播者、受众和政府。在不同的时代,传播者的年龄结构、知识体系和生命历程有较大差异。侨刊以“侨”属群体为主要受众。受众的分布形态和由此而成的“侨”“乡”网络形成侨刊传播的基本路径。政府对侨刊的控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形成严格的界线与明确的体系。在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侨刊所建构的侨乡社会由立体化转而平面化,由“弊端丛生”转而“进步美好”。这其中既因侨乡本身的变化,也因为在政府控制和传播者认知的共同作用下,传播者对相关的传播信息进行了把关和筛选。侨刊最根本的功能是沟通“侨”“乡”。但侨刊并不总能实现这一显功能,不在其控制把握之下的潜功能,乃至负功能都有可能出现。而侨刊社则有效延展了当代台山侨刊的功能。本文所指称的“侨刊”的基本要点包括,侨乡民间(或由与侨乡相关群体)主办的出版物,受众主体为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归侨和侨眷,传播内容主要是受众所对应的群体在侨乡内部发生的事件,办刊经费部分或主要来自以海外为主的群体成员的捐助的民间出版物。侨刊本身是连接“侨”“乡”两端的通道之一,同时又参与其他“侨”“乡”之间通道的构建。随着侨乡社会、海外华人社会和信息传播手段的改变,侨刊“通道”的形态也在发展变化,逐渐由“侨乡—海外移民”式转变为“国内宗亲—侨乡—海外移民”式的信息传播通道。
宋强[10](2016)在《集美学村体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集美学村是以陈嘉庚为代表的华人华侨为改变落后中国面貌,促进中国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作出的积极的教育实践探索。集美学村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典范,同时也是我国近现代体育人才的成长摇篮,为近现代福建体育发展以及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当前我国人民正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集美学村体育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其对于当前的学校体育改革、体育文化强国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对历史地段下的集美学村进行研究,分析了集美学村形成、发展的社会背景与历史价值,梳理了集美学村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特色。集美学村是学村文化的空间载体,百年发展形成了特色的文化生态和蕴藏着宝贵的精神遗产,是当前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次,结合百年集美学村发展历程与学村的体育实践发展情况,将集美学村体育发展分为嘉庚时期体育(简称嘉庚体育)与后嘉庚时期体育两个历史时期,考察了嘉庚体育的实践情况,阐述了嘉庚体育的实践特色、历史成就、发展经验、体育遗产与现代意义,研究认为嘉庚体育在我国近代现体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比如促进了福建学校体育的近现代化发展;推动了闽南女子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在促进闽南体育权收回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新中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弘扬传统体育,促进了我国现代龙舟运动的发展等等。梳理了后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与实践特色,研究认为嘉庚体育呈现出鲜明的爱国主义特征;后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展现了其在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学村社区体育等方面的特色,突出了其在闽台体育交流、与华人华侨体育互动中的社会功能,塑造了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的时代特色与地域特色。最后,契合当前体育文化强国建设,挖掘集美学村体育历史文化资源,阐述“学村体育文化”的特色与内涵,探讨了新时期传承与弘扬学村体育文化的路径与实践策略。研究认为传承与弘扬学村体育文化对当前的体育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探索传承与弘扬学村体育文化的路径和发展策略,应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为路径,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弘扬学村体育文化,坚持以弘扬嘉庚精神、继承“诚毅”精神为核心,以学习和内化嘉庚体育思想为主要内容;创新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村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设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弘扬集美龙舟运动文化,打造学村体育文化品牌;提升集美学村体育竞技水平,建设国家级体育竞赛训练基地;创新学村体育发展特色,营造特色的“学校--社区”街区式体育发展融合共享模式,服务学村全民健身;加强集美学村与闽台体育交流、海外华人互动,传播嘉庚精神等;构建特色学村体育文化,以促进体育文化强国建设。
二、港澳台、海外教会消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港澳台、海外教会消息(论文提纲范文)
(1)“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旨 |
二、中美学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意义与不足 |
五、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
第一章 中美关系视域下的赴美留学潮 |
第一节 “不匹配的齿轮”:中美友好的悖论 |
一、“华人问题” |
二、中国学生与美国对华政策 |
第二节 中国学生:让中国更加美国化的实验 |
一、“试验田”与前后相接的留学潮 |
二、中国教育自主与美国对华留学政策的博弈(1927—1943) |
三、中美战时同盟与美国援助中国学生 |
第三节 中美“蜜月期”与赴美留学的高峰(1943—1948) |
一、维护同盟与《排华法案》的废除 |
二、赴美留学与培训的新浪潮 |
三、中国与富布莱特项目 |
小结 |
第二章 争取人心:美国对中国“滞留”学生的政治化援助 |
第一节 中国学生“滞留”问题 |
一、“中美关系神话”的破碎 |
二、中国学生“滞留”与“中国人难题” |
三、“救中国留学生,救中美关系” |
第二节 美国政府政治化的“人道主义”援助 |
一、政府资助:中国留学生的“专属特权” |
二、“中国留学生紧急援助项目”的出台 |
三、“反共第一”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大规模援助 |
第三节 “争取人心”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 |
一、从“幕后”到“台前”:美国政府角色的转变 |
二、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的主要内容 |
小结 |
第三章 从外交到移民: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的争夺 |
第一节 冷战与中国留学生特权 |
一、朝鲜战争前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的策略 |
二、争夺人才 |
三、中国留学生身份的变化 |
第二节 美国的离境控制与中国留学生的回国权利斗争 |
一、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离境控制政策 |
二、“移民扣押”与中国留学生争取回国权利的抗争 |
三、美国离境限制政策的松动 |
第三节 移民外交:中美两国关于“滞留学生”问题的谈判 |
一、中美关于“滞留”人员回国的谈判 |
二、远非圆满的中美《1955年平民归国协议》 |
小结 |
第四章 带动留学生移民——中国学生对战后美国留学生政策的影响 |
第一节 留学生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
一、从中国留学生到所有留学生 |
二、选择留学生 |
三、教育交流还是价值观输出? |
第二节 “吸引人才”:美国留学生政策的移民效用 |
一、冷战与大国的移民选择 |
二、可利用的难民学生 |
三、“两年规则”的嬗变 |
第三节 中国留学生对战后留学生移民的影响 |
一、中国“滞留”学生与美国吸引留学生移民的制度化 |
二、战后东亚学生移民美国路径的异同比较 |
三、“学成不归”与“人才流失” |
小结 |
余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近代中国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研究(189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四、研究资料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兴起、发展的背景 |
第一节 妇女运动的影响 |
第二节 公共空间的扩大 |
第三节 政治诉求的表达 |
第四节 灾荒饥馑的触动 |
第五节 战乱频仍的环境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维新变法至清末新政时期的妇女团体慈善活动 |
第二节 辛亥革命时期至民国前期的妇女团体慈善活动 |
第三节 抗日救亡时期的妇女团体慈善活动 |
第四节 抗战胜利以后的妇女团体慈善活动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内容 |
第一节 赈济灾荒 |
第二节 抗战后援 |
第三节 慈善教育 |
第四节 儿童保育 |
第五节 其他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特点 |
第一节 擅长欢娱慈善 |
第二节 关注儿童保育 |
第三节 精英女性的引领 |
第四节 从女性特质看其善举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评价 |
第一节 践行妇女思想解放 |
第二节 提高妇女社会地位 |
第三节 为战争胜利做出贡献 |
第四节 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局限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2002年)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人民日报海外版 |
1.5.2 邓小平理论 |
1.5.3 对外宣传 |
第二章 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理论基础及其背景 |
2.1 对外宣传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宣传思想 |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对外宣传的理论 |
2.1.3 现代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 |
2.2 对外宣传背景 |
2.2.1 国内背景 |
2.2.2 国际背景 |
第三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2002年)关于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文本结构分析 |
3.1 对外宣传报道来源 |
3.2 对外宣传报道数量及时间分布 |
3.3 对外宣传报道版面形式及分布 |
3.4 对外宣传报道体裁 |
3.5 议题范围和对外宣传报道主题 |
第四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2002年)关于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基本特点和策略 |
4.1 关于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基本特点 |
4.1.1 对外宣传内容:塑造大国形象 |
4.1.2 对外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
4.1.3 对外宣传手段:以文化人 |
4.2 关于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策略 |
4.2.1 注重整体策略,深入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 |
4.2.2 创新外宣模式,推动邓小平理论走向国际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2002年)关于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基本经验及进一步推进宣传的思考 |
5.1 关于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基本经验 |
5.1.1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5.1.2 对外宣传把握国际话语 |
5.1.3 对外宣传重视文化认同 |
5.1.4 对外宣传坚持求同存异 |
5.2 进一步推进宣传的思考 |
5.2.1 创新对外宣传理念 |
5.2.2 共享对外宣传平台 |
5.2.3 开发对外宣传产品 |
5.2.4 开拓对外宣传领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情况) |
(4)情报视角下我国面临的颜色革命威胁及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现状 |
三 相关概念及辨析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范式 |
五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部分 颜色革命与情报 |
第一章 颜色革命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颜色革命与我国国家安全 |
第二节 吉恩·夏普的非暴力理论 |
第三节 兰德公司的蜂群思维理论 |
第四节 作为政权颠覆行为的颜色革命 |
第二章 情报视角看颜色革命 |
第一节 情报理论 |
第二节 情报和情报活动 |
第三节 隐蔽行动 |
第四节 颜色革命是隐蔽行动 |
第二部分 我国爆发颜色革命的潜在威胁 |
第一章 威胁的整体态势 |
第一节 国际环境分析 |
第二节 国内环境分析 |
第二章 群体性事件和意识形态领域问题 |
第一节 国企改制导致的群体性事件 |
第二节 沿海地区民营及外资企业问题 |
第三节 社会变迁产生的新现象 |
第四节 意识形态领域问题 |
第三章 民族宗教领域的问题 |
第一节 新疆问题 |
第二节 西藏问题 |
第三节 地下教会问题 |
第四节 邪教问题 |
第三部分 情报视角下对颜色革命的应对 |
第一章 以国内情报应对颜色革命威胁 |
第一节 情报活动的反制 |
第二节 加强国内情报应对隐蔽行动 |
第二章 加强我国的国内安全保卫 |
第一节 我国国内安全保卫 |
第二节 国内安全保卫承担防范颜色革命职责 |
第三节 加强国内安全保卫抵御颜色革命威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习仲勋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的运用 |
第一章 习仲勋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和背景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统一战线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的探索创立 |
三、习仲勋从事革命、建设、改革的丰富历程 |
第二章 处理国共关系中对统一战线的探索与实践 |
一、组织开展兵运武装斗争 |
(一)发动两当兵变,统战工作崭露头角 |
(二)领导策动国民党陕北保安指挥部起义 |
二、颁布统战政策,建设陕甘边区 |
(一)建立陕甘边区政权组织 |
(二)推行七个统战工作相关政策 |
三、关中——绥德:致力于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一)建立抗日民主政权,贯彻“三三制”原则 |
(二)坚持化敌为友,开展划界和平谈判 |
(三)统战+军事:粉碎国民党反共磨擦 |
第三章 灵活谨慎开展民族、宗教界的统战工作 |
一、习仲勋关于民族宗教问题的论述 |
二、倾心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建设 |
(一)提出“联合封建反封建” |
(二)建立“一种民族的民主联合政府” |
(三)“少说空话,多办实事” |
(四)“加强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
(五)“必须大量培养当地干部” |
三、谨慎稳进处理宗教事务 |
(一)尊重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改革创新行政方式 |
(二)建立广泛的爱国爱教统一战线 |
(三)团结争取宗教界上层人士 |
四、“剿抚兼施”:领导西北地区剿匪反霸斗争 |
(一)起用黄正清,剿灭马家股匪 |
(二)镇压昂拉武装叛乱,收服项谦 |
五、贯彻中央指示,着力解决新疆、西藏问题 |
(一)新中国成立初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西藏问题 |
(二)服从中央委派,倾注大量心血 |
第四章 胸怀博大进行团结广大文教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 |
一、习仲勋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 |
二、对教育战线知识分子的团结与引导 |
(一)建立陕甘边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 |
(二)抗战时期提出“四个结合”、“四位一体”教育理念 |
(三)保护“抢救”运动中的知识分子 |
三、对文艺战线知识分子的团结与引导 |
(一)饱含人文情怀的文艺统战理论 |
(二)“走南闯北”建剧团,呕心沥血传秦腔 |
(三)为新中国电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
(四)关心爱护文艺界人士 |
第五章 实现祖国统一等方面的统战理论与实践 |
一、习仲勋关于港澳台及相关问题的论述 |
二、双管齐下:营造有利于统战的内部环境 |
(一)贯彻党的政策,造成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
(二)坚持经济统战,创办经济特区,吸引外商投资 |
三、团结“三胞”,巩固扩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
(一)热情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交流合作 |
(二)团结海外侨胞,开创侨务工作新局面 |
第六章 习仲勋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地位 |
一、统一战线工作者的光辉典范 |
(一)投身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
(二)致力于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三)为新中国的统战工作开创局面 |
(四)贯彻落实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任务 |
(五)潜心新时期党的统战理论研究 |
二、习仲勋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鲜明特点 |
(一)坚决贯彻、灵活运用党的统一战线思想 |
(二)善于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统战工作 |
(三)统战实践中展现了高尚的人格魅力 |
三、习仲勋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启示 |
(一)统战工作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
(二)统战工作必须契合时代主要任务 |
(三)统战工作中要加强政策的贯彻和执行 |
(四)要重视统战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
附录:习仲勋统一战线工作事记简编 |
参考文献 |
(6)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目说明 |
二、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的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
小结 |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
三、行政管理 |
四、课程与教学法 |
五、学生表现 |
六、财政收入来源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
五、学生培育 |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
小结 |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后记 |
(7)《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新闻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价值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价值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1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及内容 |
1.4.1 论文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内容分析法 |
1.5.3 话语分析法 |
1.6 论文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
1.6.1 论文研究的重点 |
1.6.2 论文研究的难点 |
第2章 “一带一路”与新闻框架概述 |
2.1 “一带一路”概述 |
2.1.1 “一带一路”的概念 |
2.1.2 “一带一路”的政策演进 |
2.1.3 “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意义 |
2.2 新闻框架概述 |
2.2.1 框架的定义 |
2.2.2 新闻框架的定义 |
2.2.3 新闻框架分析的路径 |
第3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新闻框架 |
3.1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概述 |
3.1.1 对外报道定位 |
3.1.2 栏目设置 |
3.2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新闻框架 |
3.2.1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新闻框架特点 |
3.2.2 新闻框架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中的作用 |
第4章 研究设计与样本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新闻媒体的选择 |
4.1.2 时间段的选择 |
4.1.3 样本的采集 |
4.2 类目建构说明 |
4.3 类目明细 |
4.4 样本分析 |
4.4.1 对外报道数量(年报道量、季度报道量) |
4.4.2 版面位置 |
4.4.3 对外报道体裁 |
4.4.4 对外报道主题 |
4.4.5 消息来源 |
4.4.6 新闻标题 |
4.4.7 词汇分析 |
第5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优势 |
5.1 以报道数量和版面位置提升议题的显着性程度 |
5.2 以通讯体裁讲述“区域建设与合作”故事 |
5.3 以单题、实题直接揭示新闻事实 |
5.4 以积极正面的话语修辞实现意义框架的生产 |
第6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不足及原因 |
6.1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不足 |
6.1.1 信源多元化不足导致民众话语弱化 |
6.1.2 深度报道偏少导致信息深度不够 |
6.1.3 主题多元化不足导致舆论厚度不足 |
6.1.4 文化类报道偏少导致文化传播弱化 |
6.2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存在不足的原因 |
6.2.1 国际环境层面:国家利益单维化影响话语多样性 |
6.2.2 国家层面:政治主导影响主题多元化 |
6.2.3 新闻组织层面:新闻常规影响民众视角显性化 |
第7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优化路径及趋势 |
7.1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优化路径 |
7.1.1 注重平衡报道,打造信息的多样性 |
7.1.2 加强深度报道的运用,提升对外报道水平 |
7.1.3 注重民众视角,打造传播内容的接近性 |
7.1.4 传播丝绸之路的文化历史,唤醒文化记忆 |
7.2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发展趋势 |
7.2.1 形成新旧媒体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 |
7.2.2 运用VR、可视化等新传播手段 |
7.2.3 构建“一带一路”国际话语体系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A 《人民日报》(海外版)新闻报道样本明细 |
(8)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背景 |
第一节 早期基督教来华传播 |
第二节 马礼逊来华前的中国对外关系 |
第三节 马礼逊入华 |
第二章 对华新闻传教活动的初步展开 |
第一节 新闻传教的策略确立 |
第二节 对华新闻传教的肇始: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
第三节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历史影响 |
第三章 《印中搜闻》:面向英语世界的迂回新闻传教努力 |
第一节 《印中搜闻》创刊背景及经过 |
第二节 《印中搜闻》内容分析 |
第三节 《印中搜闻》传播特征分析 |
第四节 《印中搜闻》的传播效果与影响 |
第四章 对华新闻传教活动的艰难延续 |
第一节 重返中国后陷入艰难处境 |
第二节 参与和推动创办两份英文刊物 |
第三节 亲力亲为:马家印刷所的办报活动 |
第五章 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评价 |
第一节 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总述 |
第二节 马礼逊新闻传教活动的特点 |
第三节 马礼逊新闻传教活动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9)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问题和内容框架 |
三、文献综述 |
四、本文对“侨刊”的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六、本文对相关术语和注释方式的说明 |
第一章 百年变迁中的台山侨刊 |
第一节 1909-1949年的台山侨刊 |
一、刊物宗旨——改良社会与联络侨情 |
二、与宗旨相应的栏目设置 |
三、多管齐下的经费筹集方式 |
第二节 1950-1966年的台山侨刊 |
一、刊物宗旨——宣传“新社会”与联络乡侨 |
二、稳中有变的栏目设置 |
三、《新宁杂志》与其他侨刊间二元化的经费筹集方式 |
第三节 1978年至今的台山侨刊 |
一、刊物宗旨——沟通侨情与激发华侨爱国爱乡之情 |
二、传统与创新并存的栏目设置 |
三、以获取捐赠为主的经费筹集方式 |
小结 |
第二章 台山侨刊相关者 |
第一节 1909-1949年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
一、侨刊传播者——正当壮年、接受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 |
二、侨刊受众——期盼落叶归根的移居者 |
三、对侨刊实行控制的政府——管而不严 |
第二节 1950-1966年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
一、侨刊传播者——延续前一阶段且经过重组的“知识分子”群体 |
二、侨刊受众——被侨乡所“争取”的海外移居者 |
三、对侨刊实施控制的政府——着手控制 |
第三节 1978年至今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
一、侨刊传播者——以老年为主,经历政治运动洗礼的“知识分子”群体 |
二、侨刊受众——已然落地生根的移居者 |
三、对侨刊实施控制的政府——严格管理 |
小结 |
第三章 台山侨刊的内容侨刊对侨乡社会的建构 |
第一节 1949年前台山侨刊的内容 |
一、“恶”与“善”并存的台山侨乡社会 |
二、“小事”与“大事”同在的台山侨乡社会 |
第二节 1950-1966年台山侨刊的内容 |
一、消除旧弊端的台山侨乡社会 |
二、农工文教全面发展的台山侨乡社会 |
第三节 1978年后台山侨刊的内容 |
一、落实任务政策,重建“侨”“乡”关系的台山侨乡社会 |
二、宗亲往来频繁、乡情亲谊浓郁的台山侨乡社会 |
三、盛赞华侨捐赠公益慈善事业的台山侨乡社会 |
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台山侨乡社会 |
五、追根溯源、建构集体记忆的台山侨乡社会 |
小结 |
第四章 台山侨刊的功能——沟通“侨”“乡” |
第一节 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
一、1949前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
二、1950-1966年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
三、1978年至今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
第二节 侨刊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
一、侨刊相关者与非相关者对侨刊的认知 |
二、侨刊社——华侨与侨乡之间的联结点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集美学村体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对象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体育历史地段研究理论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一章 集美学村与学村文化 |
第一节 历史地段下集美学村的文化地理 |
一、集美学村的区域自然地理 |
二、集美学村的区域历史文化地理 |
第二节 集美学村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一、集美学村形成与发展的社会背景分析 |
二、集美学村的百年发展历程划分 |
三、集美学村百年变迁的发展特色 |
第三节 集美学村的文化集聚与学村文化 |
一、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阐释 |
二、集美学村的文化形态集聚与文化生态 |
三、对学村文化的特征分析 |
第四节 集美学村的文化遗产与精神弘扬 |
一、集美学村的物质文化遗产 |
二、集美学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精神弘扬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华人华侨与民国初期厦门体育的发展 |
一、厦门近代体育的萌芽与发展机制 |
二、华人华侨与厦门近现代体育发展 |
第二节 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历程 |
一、嘉庚体育的兴起阶段(1913-1926年) |
二、嘉庚体育的快速发展阶段(1926-1936年) |
三、嘉庚体育的峥嵘阶段(1937-1949年) |
四、嘉庚体育的新生阶段(1950-1965年) |
第三节 、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的实践特征 |
一、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的实践考察 |
二、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的实践特征 |
第四节 嘉庚时期学村体育发展的历史价值 |
一、促进体育权收回,推动了厦门城市体育的繁荣发展 |
二、促进闽南女子体育运动蓬勃发展 |
三、促进闽南学校体育的现代化快速发展 |
四、弘扬传统体育,促进我国现代龙舟运动的发展 |
第五节 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
一、教育化体育 |
二、科学化体育 |
三、生活化体育 |
四、职教化体育 |
五、普遍化体育 |
第六节 嘉庚时期集美学村的体育遗产与现代意义 |
一、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的思想遗产 |
二、嘉庚时期集美学村的体育人才遗产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后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后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的发展历程 |
一、磨难阶段(1966-1976年) |
二、振兴阶段(1977-1994年) |
三、跨越与新局阶段(1995--) |
第二节 后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实践发展与特色 |
一、学校体育 |
二、竞技体育 |
三、学村社区体育 |
第三节 学村体育与闽台体育发展 |
一、闽台体育交流与发展概况 |
二、闽台体育交流的作用与价值 |
三、集美学村与闽台体育交流发展 |
第四节 集美学村与海外华人华侨体育互动 |
一、华人华侨与我国体育发展 |
二、集美学村与华人华侨体育互动发展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学村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
第一节 学村体育文化的概念建构、特征与内涵 |
一、体育文化与学村体育文化 |
二、学村体育文化的发展特征 |
三、学村体育文化的内涵 |
第二节 学村体育文化的形成发展机制与当代价值 |
一、学村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
二、学村体育文化的当代价值 |
第三节 学村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
一、学村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强国 |
二、学村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与实践创新发展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港澳台、海外教会消息(论文参考文献)
- [1]“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D]. 任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近代中国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研究(1890-1949)[D]. 庄细细.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3]《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2002年)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研究[D]. 郭偲婵.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4]情报视角下我国面临的颜色革命威胁及应对[D]. 赵旭红.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5]习仲勋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D]. 蒋国栋.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新闻框架研究[D]. 王思晴.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研究[D]. 刘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
- [9]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D]. 姚婷. 厦门大学, 2017(08)
- [10]集美学村体育研究[D]. 宋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