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理论研究 ——企业权利来源与配置的视角

人力资本理论研究 ——企业权利来源与配置的视角

论文摘要

本文是从企业权利的来源与配置的视角,以对西方的人力资本范畴的经济分析为主线,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系统评析。西奥多·舒尔茨等人为了特定的分析目的,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下,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在分析企业问题时,也将人力资本纳入其分析框架。事实上,“人力资本”并非是一个科学严谨的概念。它既不能如舒尔茨希望的那样能够解决新古典经济学面临的理论难题,更不能如新制度经济学家设想的,可以将人力资本作为构建企业理论的有力工具之一。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理论引入我国后,许多学者自觉不自觉地将其嫁接到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框架内,造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混乱。本文认为,西方的资本理论与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分属两种根本不同的分析范式,劳动和资本在两种范式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关系。在马克思经济学范式下,“人力”不具有资本的本质特征,不能成为资本。企业是以生产商品、创造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生产性是其本质属性,其权“力”来源于特定产权关系中居主导地位的要素所有权;权“利”(剩余)来自于劳动力的使用。企业权“力”并非来自所谓通约了各要素的“资本”(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所有权,权“利”也不是这种“资本”增殖的结果。企业权利的配置要以所有权(ownership)为依据。对普通劳动者不仅应满足其劳动力所有权(ownership)对企业剩余的分享要求,还应把对其人格的认同和参与尊重加入企业权利的配置范围。基于所有权标准的企业权利配置是效率和公平的结合,也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证伪。本文共七章。第1章导论,主要对本文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介绍和说明。第2章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线索和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和评价。第3章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范式中劳动与资本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人力”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非资本性。第4章对人力资本范畴及其理论本质的剖析。指出人力资本在该理论的几位代表人物的定义中的“非资本性”事实和西方经济学家将“人力”称作资本的实质性原因,认为“人力资本”在西方经济学家那里的本意是人才资源,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论内核与分析手段之间存在矛盾,它在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中的运用也存在很大缺陷。第5章分析了人力资本理论嫁接国内后因范式冲突所造成的理论与实践混乱,指出学者在“人力资本”与劳动力关系上的理论分歧,分析了“人力资本”出资入股的误导性和“劳动雇佣资本”观点的理论脆弱性,并以企业性质和企业的产权关系为切入点,借助于分工和行为理论对组织中资本与劳动间的关系做出了新的诠释。第6章通过劳动力产权范畴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批判和修正。剖析了劳动力产权的科学内涵以及确保其在经济上完整实现对维护劳动者人权的意义,论证了人力资本理论在组织权利来源和配置上的伪科学性。第7章从企业产权关系入手,借助所有权(ownership)范畴,试图更深入地论证企业权利的真正来源和劳动者在特定条件下参与企业权利配置的依据和标准,最后,对国内企业中劳资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本章力图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一定的修正和超越。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1.1.2 本文选题的意义
  • 1.2 本文的方法论和结构说明
  • 1.2.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2.2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结构
  • 1.3 本文的创新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评析
  • 2.1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
  • 2.1.1 理论产生背景
  • 2.1.2 理论的产生过程
  • 2.2 国内外人力资本问题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2.3 简单评析
  • 2.3.1 国外研究中的问题
  • 2.3.2 国内研究中的新问题
  • 第3章 劳动与资本: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观点
  • 3.1 马克思的资本理论
  • 3.1.1 资本的内涵
  • 3.1.2 资本的增殖性及增殖的源泉
  • 3.1.3 资本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的扩展
  • 3.2 西方经济学的资本理论
  • 3.2.1 西方经济学的多种资本定义
  • 3.2.2 西方资本理论发展的几个阶段和流派
  • 3.2.3 西方资本理论的实质
  • 3.3 两种资本理论的比较
  • 3.3.1 关于“范式”
  • 3.3.2 两种资本理论“范式”的差异
  • 3.3.3 两种资本理论的联系
  • 3.4 劳动(力)与资本
  • 3.4.1 劳动力范畴的内涵
  • 3.4.2 劳动、资本与剩余价值
  • 3.4.3 劳动力与资本的关系
  • 3.5 “人力”的非资本性
  • 3.5.1 “人力”无资本的增殖性
  • 3.5.2 “人力”无资本的预付性
  • 3.5.3 可变资本不等于劳动力
  • 第4章 人力资本理论透视
  • 4.1 西方人力资本定义中的“人力—资本”悖论
  • 4.2 西方人力资本概念的实质
  • 4.2.1 人力资本及其与人力资源之间关系的意见分歧
  • 4.2.2 资源与资本
  • 4.2.3 人力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 4.2.4 西方经济学家将人力当作资本的实质性原因
  • 4.2.5 小结
  • 4.3 西方人力资本投资与形成理论评析
  • 4.3.1 人力资本投资均衡模型评析
  • 4.3.2 在职培训模型评析
  • 4.3.3 正规教育模型评析
  • 4.3.4 所谓“人力资本投资”的实质
  • 4.4 人力资本在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中的应用与评析
  • 4.4.1 科斯的理论:企业人力资本问题研究的起点
  • 4.4.2 资产专用性理论视角下的人力资本
  • 4.4.3 委托代理理论和队生产理论视角下的人力资本
  • 4.4.4 间接定价理论视角下的人力资本
  • 第5章 理论嫁接:范式冲突催生畸形胎儿
  • 5.1 概念界定问题
  • 5.2 “人力资本”出资入股问题
  • 5.2.1 “人力资本”出资入股与公司资本三原则
  • 5.2.2 “人力资本”与出资适格性
  • 5.2.3 “人力资本”出资与技术、专利等出资入股
  • 5.2.4 “人力资本”出资入股与劳动者持股的差异
  • 5.2.5 “人力资本”出资入股的困境
  • 5.3 关于“劳动雇佣资本”的观点:兼论“资本雇佣劳动”
  • 5.3.1 “劳动雇佣资本”的论证逻辑
  • 5.3.2 对“劳动雇佣资本”观点的评析
  • 5.3.3 小结
  • 第6章 劳动力产权:解读“人力资本”理论不尽之意
  • 6.1 产权的内涵与产权制度
  • 6.1.1 产权的内涵
  • 6.1.2 产权的本质
  • 6.1.3 人权及其与产权的关系
  • 6.1.4 产权制度的评价标准
  • 6.2 劳动力产权
  • 6.2.1 劳动力产权的内涵
  • 6.2.2 劳动力产权的特征
  • 6.2.3 劳动力产权与资本产权的本质区别
  • 6.2.4 劳动力产权残缺
  • 6.2.5 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力产权制度
  • 6.3 劳动力产权的实现
  • 6.3.1 劳动力产权实现的含义与条件
  • 6.3.2 关于“剩余”与剩余索取权
  • 6.3.3 西方国家的劳动力产权与劳动报酬形式
  • 6.3.4 劳动力产权的价值实现
  • 6.3.5 小结
  • 第7章 企业权利来源与配置
  • 7.1 企业权力的来源
  • 7.1.1 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企业权力来源观
  • 7.1.2 人力资本理论的企业权力来源观
  • 7.1.3 人力资本理论企业权力来源观评析
  • 7.1.4 企业权力的真正来源
  • 7.2 企业权利配置的标准
  • 7.2.1 企业权利配置与社会公平
  • 7.2.2 西方经济学的标准
  • 7.2.3 所有权(ownership)标准
  • 7.3 理论应用:中国的问题
  • 7.3.1 两种性质企业的劳资关系
  • 7.3.2 劳资的冲突与协作
  • 7.3.3 劳资关系的本质
  • 7.3.4 赋予劳动者应有的权利
  • 7.3.5 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收益率研究[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20(01)
    • [2].人力资本理论六十年:影响与反思[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20(01)
    • [3].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对德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研究[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5)
    • [4].人力资本理论与企业营销队伍建设[J]. 现代商业 2015(11)
    • [5].高校教练员激励机制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激励机制理论的视角[J]. 山西青年 2017(13)
    • [6].论财务共享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挑战[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15)
    • [7].人力资本理论:演变过程与未来发展[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20(01)
    • [8].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基于经济史视角[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20(01)
    • [9].从“资本一般”到“以人为本”的新资本观——兼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 绥化学院学报 2017(05)
    • [10].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转型高校的人才培养[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 [11].人力资本理论初探[J]. 管理观察 2013(18)
    • [12].浅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计量[J]. 中国市场 2009(13)
    • [13].人力资本理论发展动力研究[J]. 市场论坛 2009(08)
    • [14].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演变与思考[J]. 大陆桥视野 2008(11)
    • [15].人力资本理论文献综述[J]. 现代经济信息 2008(01)
    • [16].人力资本理论的批判与突破——“新人力资本理论”十年之后再反思[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20(01)
    • [17].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融合——基于历史演变的视角[J]. 现代管理科学 2013(02)
    • [18].新人力资本理论——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动态[J]. 经济学动态 2012(11)
    • [19].人力资本理论综述[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12)
    • [20].人力资本理论的演进及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J]. 西北人口 2008(04)
    • [21].人力资本理论与人本管理的比较分析[J].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8(07)
    • [22].人力资本理论与劳动力价值[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08)
    • [23].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研究[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7(04)
    • [24].基于能力的新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启示[J]. 家教世界 2013(08)
    • [25].人力资本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及其实践启示[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02)
    • [26].国外人力资本理论文献综述[J]. 老区建设 2014(10)
    • [27].论人力资本理论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挑战[J]. 科学经济社会 2011(04)
    • [28].试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J]. 江西社会科学 2008(03)
    • [29].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徽商儒贾观及其启示[J]. 黄山学院学报 2008(02)
    • [30].千军万马簇独木 狭路相逢“能”者胜——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 中国培训 2019(03)

    标签:;  ;  ;  ;  

    人力资本理论研究 ——企业权利来源与配置的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