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强
广西坤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西5302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能力飞速增长。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却是大量的自然资源被浪费。特别是水资源和环境资源,作为长期以来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浪费现象尤为严重。为了平衡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我们需要展开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的研究。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引言
在水文地质工作和环境地质工作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在该理念指导下展开工作,是现阶段乃至未来的重点。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更好地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水文地质工作和环境地质工作的融合,应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要求,同时还应注重与多学科、多领域的合作。
1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水文与环境地质工作的意义
水文地质是研究、调查地下水性质及其运动、分布规律的一项活动,一些与地下水息息相关的水文调查活动,如含水层调查、地下水补给分析、地下水类型划分、地下水化学性质分析等,都离不开水文地质工作的支持。通过水文地质工作的开展,能够获取丰富的水文地质环境数据,从而为水文地质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依据。另外,水文地质工作对于提高农业灌溉效率、治理土地盐碱化等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人类文明的推进离不开健康的自然环境,而良好的自然环境对于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由于主观能动性的增强等,难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乃至重大破坏。其中以水文和环境地质的问题最为突出,而这两点工作是否能够抓好也反作用于人类生活。从事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的相关部门,应把环境效益放在重要位置,从而更加合理地进行相关建设。在保证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同时,这一良好的理念会更加深刻地为人们利用和改造水文地质和环境提供引导。在目标制定上也会尊重自然效益,在保持目光长远的基础上,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合理塑造。总而言之,在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的作用下,其能够进一步增强相关部门对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的认知,同时也有利于优化社会结构、环境结构,更能够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产生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2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
2.1水资源勘查
水资源是世界上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在我国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很多地区都出现了轻重不一的用水紧缺问题,并且这种情况在生活和工业领域都广泛存在。同时,由于各种生活、工业污水的大量产生,各地区水资源纷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设法提升水资源质量和供水质量。此外,由于水资源的无序开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还出现了地面沉降、海水倒灌等情况,对这些地区的水资源开发亟需加以严格的限制和保护。通过开展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能够对目前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情况、整体供水质量等进行客观准确分析,全面掌握地下水的空间分布情况、数量,进而有效应对和解决各种水资源问题。
2.2建设基地选择
公路、桥梁、涵洞、住宅以及厂房建设等都需要选择合适的建设基地,而通过开展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能够准确分析和评估地下水对地面的影响情况,为城市规划和建筑选址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进而选出最合适的建设基地,避免建设用地出现沉降、裂缝等地质灾害问题,为提高建筑物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2.3地质灾害调查
地质灾害调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所调查的灾害类型主要包括地面裂缝、沉降、坍塌、地震、泥石流等。通过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获取相关数据,并结合地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制定有效的灾害预防和解决方案。
2.4地下水污染调查
地下水污染调查是水文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需要在勘察、分析地下水污染范围与程度的基础上,制定出有效的污染防治方案。例如,城市垃圾填埋场地、化工厂等都可能对该地的地层、土壤、地下水等造成一定的污染,通过开展水文地质调查活动,可获取水污染相关数据,进而为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治理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3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水文环境地质工作的相关运用结合
水文和地质环境工作中首先要有正确认识,要理解并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核心,不仅如此,还应按照协调统一的发展标准展开工作,并在科学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基于此,水文及环境的地质工作应重点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进行完善。
3.1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要求
在进行水文环境地质等工作时,要充分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作为工作开展的标准和依据。在工作开展前,要对所涉及的水文环境等工作有系统化的分析和足够的信息掌握,要对以往所收集到的水文及环境资料辩证分析和提取其中有用的内容,改善和优化工作方式方法。也就是说,应有大局意识,并做到全局综合分析,以促使实际工作符合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开展工作时,要进行足够的实地考察,并加强对样本实验数据的分析,并通过与当地专业研究人员进行信息交流,以更好地掌握相关信息。另外,还应积极与气象环境部门展开合作,以进一步探究地表及地下水文的发展规律和生态更新周期,从而做到对地质岩层成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在勘探时,要根据实际需要科学地采用高效的设备和先进的手段,降低机械设备的功耗,减少对水文和环境污染,保证对需要进行人为截流和改造的地质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开展工作后,要始终按照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原则,保证水文系统和环境更能够为人民服务,满足人的日常需求,并做好后续的管理工作。
3.2依托多学科合作发展
水文、环境的地质工作是需要多学科共同努力和结合完成的一项具体工作,这就要求结合大气学、气象学、环境学、地质灾害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经验。比如应用土壤水源进行水文研究工作时,要与气象和农业部门进行信息交流和相互配合,对于开采灌溉后地下水位是否能够及时回填,就要与气象部门进行确认,这要根据开垦时期的降水量来确定,必要时可借助人工降水等手段进行辅助。对环境地质工作而言,需要与环境部门进行工作的配合,对于相应开采和利用如何降低环境影响,符合人类发展对于环境的要求,就需要与环境部门达成一致共识。由此可见水文和地质环境的相关工作是需要进行科学整合、协同发展的工作,对于保证工作质量有重要作用。
3.3妥善处理人与自然、发展之间的关系
社会的进步,是人、自然、发展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为了追求自身的发展而开发、使用自然资源,这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实现了人类自身的发展目标。而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则是因为未协调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今后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要认真处理好人、自然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的水资源问题十分严重,不但危害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今后,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开展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充分协调好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峰,李伟,刘元晴,龚磊,曹红,邓启军,吕琳.浅析基岩山区水文地质学[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7,37(04):608-613.
[2]赵龙,贾军峰,李应宗.矿区水文地质研究进展及中长期发展方向[J].世界有色金属,2017(19):222+224.
[3]张永双,孙璐,殷秀兰,孟晖.中国环境地质研究主要进展与展望[J].中国地质,2017,44(05):901-912.
[4]侯建军.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7(11):235+237.
[5]夏日元,蒋忠诚,邹胜章,曹建华,覃小群,苏春田,罗为群,周立新.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工程进展[J].中国地质调查,2017,4(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