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的激励制度研究

高校辅导员的激励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而培育人的根本任务是育德,高校辅导员肩负着育德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任,全面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对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是当前中央和高校理论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意见》及系列配套文件中,都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重要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性措施来抓,高校辅导员激励制度的建设已然受到各界的重视。本文的研究和写作思路是以“高校辅导员的激励制度”为中心来论述的,对新形势下如何建立高校辅导员激励制度这一问题作了一些理性探索。全文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首先以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背景为切入点,通过政策文献分析,阐明了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思政工作体系中的作用和定位,指出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主体和骨干。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能够更好的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方面,以及在新形势下高校对辅导员的新要求这一新视角来全面论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个优秀的高校辅导员,必须承担起学生的“知心朋友”、“人生导师”的职责和使命这一新内涵。第二部分,作为论文的核心章节,首先阐明高校辅导员激励制度的现状,同时指出现行高校辅导员激励制度的成功之处和特点。其次,在高校辅导员激励制度建设这个时代课题面前,必须透过表象,历史地、辨证地看待高校辅导员队伍问题形成和长期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找到高校辅导员激励制度的缺陷,从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体制和观念的不同维度进行分析高校辅导员激励制度的问题产生原因。第三部分,从理论的高度来审视高校辅导员激励制度建设的问题,结合自身思考和高校工作实际,通过实证研究与分析比较,从基于高校辅导员的能力和绩效、个人的职业发展需要以及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三方面进行研究,就薪酬水平、福利制度、工作模式、职业准入、绩效考核、岗位培训、职称晋升等的系列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目的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现有的制度文献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2.4 本文的基本观点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背景和重要性
  • 2.1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背景
  • 2.2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2.2.1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思政工作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
  • 2.2.2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
  • 2.2.3 新形势下对高校辅导员的新要求
  • 第3章 高校辅导员激励制度的现状
  • 3.1 高校辅导员激励制度的现状
  • 3.1.1 现行高校辅导员激励制度的成功之处
  • 3.1.2 现行高校辅导员激励制度的特点
  • 3.2 高校辅导员激励制度的缺陷
  • 3.2.1 岗位职责不够明晰
  • 3.2.2 薪酬水平相对较低,辅导员容易心理失衡
  • 3.2.3 奖励力度不够,惩罚性措施很少应用
  • 3.2.4 考核效力发挥不够
  • 3.2.5 高校辅导员发展空间较为狭窄,"自我价值实现"难以得到满足
  • 3.3 高校辅导员激励制度缺陷的成因分析
  • 3.3.1 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观念滞后
  • 3.3.2 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体制不灵活
  • 第4章 完善高校辅导员激励制度对策建议
  • 4.1 建立基于高校辅导员能力和绩效的薪酬激励制度
  • 4.1.1 高校辅导员工资水平的定位
  • 4.1.2 高校辅导员薪酬水平和奖励的设计
  • 4.1.3 高校辅导员的福利制度
  • 4.1.4 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的弹性化
  • 4.2 建立基于高校辅导员个人职业发展的激励制度
  • 4.2.1 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的职业准入制度
  • 4.2.2 创新高校辅导员的归口管理制度
  • 4.2.3 高校辅导员考核制度的完善与改进
  • 4.2.4 增强高校辅导员考核结果的使用率
  • 4.2.5 确保高校辅导员竞争过程的公开与公正
  • 4.3 建立基于高校辅导员个人价值实现的激励制度
  • 4.3.1 完善高校辅导员的岗位培训制度
  • 4.3.2 提供多渠道的高校辅导员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 4.3.3 高校辅导员的职称晋升制度
  • 4.3.4 开设高校辅导员专业
  • 4.3.5 奖惩分明,强化期望行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创新路径研究[J]. 晋中学院学报 2019(06)
    • [2].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创新模式探讨[J]. 中国报业 2020(04)
    • [3].大数据思维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启发探讨[J]. 国际公关 2020(02)
    • [4].分析网络时代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9(12)
    • [5].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趋势下高校思政工作新契机[J]. 大学教育 2020(04)
    • [6].如何做好高校思政工作[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0(04)
    • [7].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的意义、困境及对策[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20(02)
    • [8].从“佛系”青年入手谈民族地区高校思政工作实施举措[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6)
    • [9].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路径的探索[J]. 科技风 2020(16)
    • [10].微舆论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2)
    • [11].基于培育学生和谐心理的高校思政工作创新路径探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11)
    • [12].坚守高校思政工作铸魂本色[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0(05)
    • [13].大数据视角下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18)
    • [14].筑牢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主阵地[J]. 群众 2020(09)
    • [15].试论实施“青马工程”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作用[J]. 才智 2020(16)
    • [16].意识形态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功能优化[J]. 人文天下 2020(12)
    • [17].党建为舵 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J]. 当代广西 2020(13)
    • [18].媒体融合视域下构筑高校思政工作网络阵地的思考[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0(04)
    • [19].微信平台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应用探究[J]. 决策探索(下) 2020(08)
    • [20].高校思政工作视域下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探析[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6)
    • [21].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创新探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6)
    • [22].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意义及途径[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0(08)
    • [23].网络时代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12)
    • [24].新冠疫情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研究[J]. 高教学刊 2020(22)
    • [25].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J]. 科教导刊(下旬刊) 2020(07)
    • [26].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转型与创新发展探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13)
    • [27].传统家训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挑战与路径[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0(04)
    • [28].《论语》对高校思政工作的现代启示[J]. 今古文创 2020(18)
    • [29].高校思政工作中感恩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东莞某高校为例[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09)
    • [30].探究高校思政工作与文化建设的融合发展[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35)

    标签:;  ;  ;  

    高校辅导员的激励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