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人在基于选择的决策和判断中时常会出现偏差或者逆反,这在某种程度上违反了理性选择和期望效用理论。在经典期望效用框架下,线性偏好是决策运算的前提条件,满足内部一致性的理性是决策和判断的准绳,符合这些条件的决策则被认为是正确与合理的。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很多情况下经典期望效用框架已经不再适用,而适用范围也需满足特定的条件和公理,目前,经典期望效用框架在其应用上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在心理学领域之外,在行为假设的基础上修正理性选择理论的议题正受到社会学家的青睐,而在心理学研究领域,研究者们目前在探讨对于理性定义的错误假设,可替换的框架也被相继提出。对于决策和判断而言,这些框架比以前更加合理,更适用。比如,前景理论,它将人的决策和判断看成是非线性的,并允许在决策和判断中出现判断偏差和判断逆反,这不仅给出了合理的偏差解释,而且能够适用到更为广泛的领域和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本文首次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决策和判断中存在的偏差,针对判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讨论了偏差产生的原因以及一些合理存在的现象对经典期望效用理论的挑战,揭露了某些偏差产生的根源。同时指出对那些基于期望效用理论的方法在处理非线性判断问题时的不适用之处。通常,大多数非线性判断被决策者所忽略或误用,导致一些偏差或逆反问题的出现。比如,在美国数学家Saaty提出的AHP方法中存在的逆序问题则是非常经典的问题,从提出到现在已经进行了20多年的讨论,但几乎所有的讨论都是基于数学运算,本文首次从认知心理与行为出发,针对AHP判断中的偏差控制进行了决策偏差和判断逆反议题的一般性讨论,并就如何进行理性决策给出较合理的解决办法,并给出了偏误决策控制框架和不同的控制细节的不同控制方案建议。本论文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提出AHP作为逆序问题和偏好逆反问题的定量化分析方法,讨论理性决策中存在的一些悖论。融合效用理论和描述性决策理论的研究成果,把非程序化的过程条例化,构造相对稳定的推理模式,诱导符合规则的无偏模式。在AHP的决策框架下,首次就序等价类的概念,构造了基于序等价类概念的二叉树序控制模式来保证决策判断的合理化执行。本文综合了各种系统工程和认知系统过程方法,从解决决策思维过程中各个阶段可能发生的各种认知偏差入手,提出建立面向现实工程应用的保序控制策略、系统认知控制模型和决策环境设计思想。将该框架的思想和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的分析和设计过程,给出了相应的实现方案,并且开发出了SMART CHOICE决策支持系统软件,支持决策者在考虑因素繁多的复杂的环境下快速地作出正确决策和判断。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凸显效应如何影响主体对经济环境变化的判断[J]. 商业经济研究 2019(11)
- [2].经济学分析的心理学基础研究综述[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19)
- [3].人类决策的思维系统和判断偏差[J]. 东方论坛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