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度假村中设计结合自然的建筑设计方法初探

温泉度假村中设计结合自然的建筑设计方法初探

论文摘要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休闲度假的需求日趋旺盛。而利用温泉这一自然资源,提供融合温泉养生与观光、食宿、会议、休闲、度假、健身、娱乐等多种功能服务的温泉度假村,正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游客度假休闲的选择。然而,伴随着我国温泉度假村开发建设的繁荣景象,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不和谐的问题也在不少温泉度假村的开发建设中突出显露出来,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并使生态环境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也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回归山野自然情境的强烈向往,从而不利于温泉度假村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特别针对目前我国温泉度假村开发建设热潮中,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不和谐的突出问题,在相关理论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温泉度假村设计的自然环境因素,并尝试总结归纳出一套较为系统的使温泉度假村的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设计方法——从温泉度假村选址到功能分区、建筑群体组合、建筑形态、建筑空间直至细部设计,使其有助于温泉度假村建筑对自然环境资源的更合理利用,有助于温泉度假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论文目录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内外温泉度假村发展概述
  • 1.1.2 我国温泉度假村开发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 1.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不足
  • 1.1.4 温泉度假村建筑结合自然理念及意义
  • 1.2 论文研究的主要概念及范围界定
  • 1.2.1 温泉度假村
  • 1.2.2 温泉度假村建筑
  • 1.2.3 建筑结合自然
  • 1.3 课题相关理论基础
  • 1.3.1 温泉与旅游
  • 1.3.2 建筑与自然
  • 1.3.3 绿色度假村
  •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4.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2 温泉度假村的选址及实例分析
  • 2.1 温泉度假村的选址
  • 2.1.1 温泉度假村选址与地质条件
  • 2.1.2 温泉度假村选址与景观条件
  • 2.1.3 温泉度假村选址与其他条件
  • 2.2 实例分析
  • 2.2.1 冰岛蓝泻湖温泉
  • 2.2.2 新西兰罗托鲁瓦温泉
  • 2.2.3 加拿大森林温泉
  • 2.2.4 瑞士阿尔卑斯山温泉
  • 2.2.5 德国温泉之乡——巴登巴登
  • 2.2.6 英国巴斯温泉
  • 2.2.7 日本温泉
  • 2.2.8 国内温泉度假村
  • 3 温泉度假村的主要建筑类型及实例分析
  • 3.1 温泉度假村的主要建筑类型
  • 3.1.1 室内温泉水疗中心
  • 3.1.2 开敞式泡汤建筑
  • 3.1.3 温泉小屋
  • 3.1.4 温泉度假别墅
  • 3.1.5 温泉度假宾馆
  • 3.2 实例分析
  • 3.2.1 冰岛蓝泻湖温泉水疗中心
  • 3.2.2 台湾阳明山天籁温泉度假村
  • 3.2.3 广东从化望谷温泉度假村
  • 3.2.4 宁海南苑温泉山庄
  • 4 温泉度假村建筑结合自然之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
  • 4.1 温泉度假村建筑设计的自然影响因素
  • 4.1.1 地质、地貌、水文
  • 4.1.2 气候
  • 4.1.3 其他自然资源及景观
  • 4.1.4 自然环境孕育下的人文脉络
  • 4.2 自然影响因素与温泉度假村的功能分区
  • 4.2.1 温泉度假村的主要功能区
  • 4.2.2 自然影响因素与温泉度假村的功能分区
  • 4.3 自然影响因素与温泉度假村的建筑布局及群体组合
  • 4.3.1 地质、地貌、水文因素与建筑布局及群体组合
  • 4.3.2 气候因素与建筑布局及群体组合
  • 4.3.3 其他自然资源及景观因素与建筑布局及群体组合
  • 4.3.4 自然环境孕育下的人文脉络与建筑布局及群体组合
  • 4.4 自然影响因素与温泉度假村的主要建筑类型
  • 4.4.1 自然影响因素与室内温泉水疗中心
  • 4.4.2 自然影响因素与开敞式泡汤建筑
  • 4.4.3 自然影响因素与温泉小屋
  • 4.4.4 自然影响因素与温泉度假别墅
  • 4.4.5 自然影响因素与温泉度假宾馆
  • 4.5 自然影响因素与温泉度假村建筑的细部设计
  • 4.5.1 建筑材料
  • 4.5.2 建筑构件
  • 5 设计实践——广州阳春温泉度假村
  • 5.1 自然影响因素
  • 5.2 功能分区
  • 5.3 建筑布局及群体组合
  • 5.4 主要建筑类型
  • 5.5 细部设计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泡温泉需要注意的事项[J].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1(02)
    • [2].放松身心 洗去疲惫[J]. 中国金融家 2019(12)
    • [3].日本人的“泡汤”文化[J]. 就业与保障 2019(22)
    • [4].青海藏区温泉浴疗文化的人类学解读——以贵德和同仁地区为田野点[J]. 青海社会科学 2019(06)
    • [5].施甸县石瓢温泉康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 现代园艺 2020(07)
    • [6].湖南省嘉禾县嘉滨湖温泉区体验式景观设计[J]. 现代园艺 2020(13)
    • [7].温泉警方破获90余起假烟诈骗案[J]. 中国防伪报道 2020(04)
    • [8].康养式温泉景观环境构成要素及质量评价[J]. 湖南农业科学 2020(05)
    • [9].加拿大奇葩温泉“冻发大赛”又来了[J]. 现代商业银行 2020(08)
    • [10].西藏查孜温泉水化学特征分析[J]. 地质论评 2019(S1)
    • [11].“中国温泉之乡”的康养之道[J]. 当代贵州 2020(33)
    • [12].鸟瞰温泉村[J]. 中国三峡 2019(03)
    • [13].打造一个“草津温泉”杭州版[J]. 杭州(周刊) 2019(25)
    • [14].咸宁温泉[J].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8(01)
    • [15].温泉[J]. 国画家 2018(02)
    • [16].《温泉》[J]. 美术 2018(04)
    • [17].科学养生话温泉[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0(11)
    • [18].有马温泉泡汤趣[J]. 中华建设 2018(11)
    • [19].汤温泉及其理论基础[J]. 旅游论坛 2016(05)
    • [20].某氡温泉对周边居民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 中国辐射卫生 2016(06)
    • [21].温泉服务标准化研究的提升空间与发展面向——基于温泉业标准的国际比较分析[J]. 旅游研究 2016(05)
    • [22].温泉小镇:都市养生慢生活的“游乐园”[J]. 浙江林业 2016(11)
    • [23].黑龙江省闫家岗农场温泉产业1+3效益模式研究[J]. 农场经济管理 2017(01)
    • [24].石阡温泉小镇发展模式浅析——基于“产城景”一体化融合视野[J]. 知行铜仁 2017(01)
    • [25].打造“中国温泉省” 谱写旅游新篇章[J]. 当代贵州 2017(21)
    • [26].深甽森林温泉小镇如何做“内容”[J].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17(02)
    • [27].文化温泉及其产业发展比较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28].福州温泉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7)
    • [29].温泉小镇的拟生物群落研究[J].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04)
    • [30].日本温泉文化的特征——从“汤治”到“治愈”[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标签:;  ;  ;  

    温泉度假村中设计结合自然的建筑设计方法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