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病2例误诊分析

胆道蛔虫病2例误诊分析

王佳(密山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密山158300)

【中图分类号】R57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0-0106-02

蛔虫进入胆总管、肝内胆管和胆囊引起急腹症统称为胆道蛔虫病,祖国医学称之为“厥”或“蛔厥”,国外于1765年已尸解发现。其症状剧烈但体征轻微,“症征不符”为本病特点,若不及时妥善处理,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本病发病率与卫生条件有关,我国农村发病率较高,约占胆道疾病8%-12%,少数地区占胆道疾病的首位,多发于青少年。解放后,由于多年来管水、管粪等卫生、防治工作的结果,发病率明显下降,在大城市医院已成为少见病。多数胆道蛔虫病,可通过中西医结合,以解痉、止痛、消炎利胆、排蛔,并驱除肠道蛔虫等手段可治愈。出现严重并发症者考虑手术治疗。

蛔虫成虫寄生于小肠中下段,当人体全身及消化道功能紊乱,如高热、腹泻、饥饿、胃酸度降低、饮食不节、驱虫不当、手术刺激等,均可激惹虫体异常活动,上窜胆道;加之蛔虫有喜碱厌酸、有钻孔习性,在胆管炎、结石及括约肌松弛等更易引起成虫钻胆。窜入胆道者80%在胆管内,可为1-100余条。蛔虫进入胆道后,其机械刺激,引起括约肌强烈痉挛收缩,出现胆绞痛。当患者胆绞痛发作时,除剑突下方有深压痛外,无其他阳性体征,体温多不增高,这是本病特点,不具备典型症状的患者易误诊、我院自2007年5月-2010年3月共收治5例胆道蛔虫病,其中有2例误诊,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对2例胆道蛔虫病误诊患者中,均为女性患者,年龄14-40岁,既往有胃炎病史1例,胆道蛔虫病史1例,所有患者均以中上腹部绞痛为首发症状,影像学检查经肝胆B超示胆道扩张1例,未发现蛔虫(治疗过程中呕吐出蛔虫)1例。

2误诊及治疗

2例被误诊患者入院时按急性胆囊炎治疗1例,在治疗过程中呕吐出蛔虫后好转。按急性胃炎治疗1例,

3讨论

胆道蛔虫病多发生于青年和儿童,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为农村常见病。根据有不良驱虫等病史,和上腹阵发性绞痛而检查仅有上腹偏右轻微压痛,并无肌紧张的“症征不符”的特点,结合呕吐物中有黄染或有环形压痕的蛔虫,多可作出诊断.对发病不典型病例者常致误诊。误诊原因主要有:(1)随着胆道蛔虫病发病率的降低(特别在城市),有些医生对胆道蛔虫病了解较少,对症状不典型者进行鉴别诊断时易忽略本病。(2)医生诊治思维狭窄,对病情缺乏全面了解,片面根据患者的症状(如上腹痛、恶心、呕吐等)及体征(墨菲征阳性、上腹压痛)作出诊断,而未仔细分析病情和进行鉴别诊断。(3)胆道蛔虫病患者多数会有明确的蛔虫病史,忽视对既往史的询问也是造成误诊的重要因素,(4)B超检查是诊断胆道蛔虫病的一个重要方法。忽视肝胆B超检查的作用或因患者进食而放弃肝胆B超检查,是引起误诊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剧烈上腹部疼痛但上腹部体征不明显者,尤其有胆道蛔虫病史者,在鉴别诊断时应想到胆道蛔虫病,以免误诊、漏诊。

4结论

胆道蛔虫病之所以称之为急腹症,一是因为它来势急骤,患者往往在毫无预感的情况下突然发生上腹“钻顶”样疼痛;二是疼痛剧烈,甚如锥刺刀绞,病人常抱腹屈膝,俯卧床上,翻转不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呻吟不止。腹痛后不久,病人常会出现恶心、呕吐,严重者甚至可吐出胆汁及蛔虫。另外,这种腹痛常是时作时休,虽然剧痛时难以忍受,但间歇期间患者又如常人。不痛时,经医生检查,腹肌平软,压痛轻微,因发病急,少数患者症状不典型,导致临床误诊。本病治疗一般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应用解痉止痛剂,如阿托品、异丙嗪,必要时加以派替啶,并应用中药利胆,及硫酸镁和左旋咪唑、噻嘧啶、枸橼酸哌嗪等驱虫药。为防治胆道感染,还应选用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如非手术疗法无效或并发其他症状,应考虑手术治疗。

标签:;  ;  ;  

胆道蛔虫病2例误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