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托业功能演进分析

中国信托业功能演进分析

论文题目: 中国信托业功能演进分析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产业经济学

作者: 吴吉芳

导师: 王家瑞

关键词: 信托业功能,核心竞争力,创新,核心功能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中国信托业在短短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五次整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托业功能定位不清,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信托业功能定位的角度入手,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信托业发展出现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正本清源,找到一条提高中国信托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道路。 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选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文献、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框架,并介绍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本章特别对信托和信托业、信托功能和信托业功能等概念进行界定,指出二者的区别。 第二章建立分析信托业功能演进的框架。分析框架以功能分析范式和金融中介理论为基础,从政府作用、公司治理结构和声誉机制等三方面分别讨论信托业功能演进的推动力以及实现信托业功能的内部保障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 第三章根据中国信托业功能的演化对中国信托业发展历程进行划分。本章将中国信托业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恢复与扩张阶段(1979—1992)、整顿阶段(1993—2000)和规范阶段(2001—至今)。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历史上信托业出现巨大的风险的原因主要是在当时社会经济情况下,政府将信托业功能定位于服从中国经济的宏观安排,导致了中国信托业在缺乏生存条件下超常规发展,其结果必然是被不停的“纠错”。 第四章是从外部环境、政府作用、公司治理结构和声誉机制等方面分析中国信托业功能演进的深层次原因。研究结果认为:(1)中国信托业的功能演进是政府在强制性的制度供给和诱致性的制度需求之间利用自身“准市场主体”地位,创造出满足自身目标函数的过程;(2)有效率的产权改革必须与其社会制度环境相适应,必须与风险配置以及委托人保护措施相适应(3)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声誉”具有信息甄别功能,对委托人是一个重要保障机制。中国信托业之所以不停的纠错,是由于在功能扩展的同时缺少风险管理功能,而这正是信托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 第五章中国信托业功能演进的原动力——竞争与创新。本章通过对中国信托业竞争态势的分析说明,在金融国际化带来的内外部竞争压力下,中国信托业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学习和创新的同时必须建立严密的风险控制机制。 第六章政策与建议。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信托业功能要得到正常发挥,

论文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节、论文的研究方案

第四节、本文的创新与难点

第二章 信托业功能演进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金融中介理论与功能分析范式

第二节、信托功能的演进

第三节、信托业功能演进的动力机制——政府的作用

第四节、信托业功能演进内部保障机制——公司治理

第五节、信托业功能演进外部保障机制——声誉

第三章、中国信托业的发展与功能演进

第一节、信托业的发展与功能:恢复与扩张阶段

第二节、信托业的发展与功能:整顿阶段

第三节、信托业的发展与功能:规范阶段

第四章、影响中国信托业功能演进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环境对中国信托业功能演进的影响

第二节、政府与信托业功能演进

第三节、产权、利益关系与信托业功能

第四节、功能扩展与风险转嫁

第五章、信托业功能演进的原动力:竞争与创新

第一节、中国信托业竞争态势分析

第二节、外资进入对中国信托业功能演进的效应分析

第三节、国际化下的中国信托业创新机制

第六章、中国信托业发展:政策与建议

第一节、中国信托业的发展战略

第二节、发展中国信托业的战略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中国信托业制度变迁与业务发展研究[D]. 曹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 [2].信托产品创新:要素解构与环境分析[D]. 翟立宏.西南财经大学2005
  • [3].信托经济学研究[D]. 齐佩金.东北财经大学2006
  • [4].上海信托业研究(1921-1949年)[D]. 何旭艳.复旦大学2006

标签:;  ;  ;  ;  

中国信托业功能演进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