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上涨

河南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上涨

一、河南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上升(论文文献综述)

郑志浩,程申[1](2021)在《中国粮食种植业TFP增长率及其演进趋势:1980—2018》文中认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种植业TFP增长率,了解粮食种植业TFP增长率及其时序变动趋势,有助于准确判断中国粮食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本文基于198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粮食种植业TFP表现为加速增长模式,粮食种植业的TFP年均增长率为1.42%,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推动了粮食种植业TFP增长,粮食种植业产出增长主要源于TFP的增长贡献。小麦的TFP表现为恒速增长模式,稻谷和玉米的TFP则呈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模式,小麦、稻谷和玉米的TF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9%、0.33%和1.30%。技术进步促进了小麦、稻谷和玉米的TFP增长,技术效率对小麦TFP增长有推动作用,对稻谷和玉米TFP增长则有延缓作用。小麦产出增长主要源于TFP的增长贡献,稻谷和玉米产出增长则更多地源于投入要素驱动。2000年后的粮食种植业和玉米的TFP增长率显着高于2000年前,小麦的TFP增长率于2000年前后没有发生显着变化,2000年后稻谷的TFP增长率则显着低于2000年前。中国粮食种植业TFP增长率依然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提高稻谷和玉米的TFP增长率,不仅有助于促进这两种作物的产出快速增长,而且会进一步加快粮食种植业产出和TFP的增长速度。

罗慧[2](2021)在《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文中提出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已从单一的数量安全向多元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方式和路径必须做出战略性调整,才能有效地应对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什么样的粮食生产技术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更符合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需要?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历史演进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究竟呈现怎样的演进特征和内在机制,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哪些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又会呈现哪些规律。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和要素错配理论,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进行探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在构建“历史情境—制度框架—激励机制—技术选择”情境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经历了跨越式技术进步(1978-1985年和2012年以后)和递进式技术进步(1985-2011年)两种变化节奏。跨越式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制度激励所引发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递进式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单一要素技术进步的推动。从要素组合的演进变化来看,对我国粮食生产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单一技术进步先后是育种技术、肥料相关技术和机械技术。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呈现“制度激励→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形成新要素组合”的逻辑。演进的内在机制主要有: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分析主线是技术成本与收益的对比,波动强度取决于宏微观目标匹配度。第二,在放松要素配置最优的假设条件下,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得到,在考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的情况下,2000-2018年我国粮食作物的广义技术进步率平均为1.7%。6种粮食作物的测算结果分别是:中籼稻(2.72%)、小麦(2.45%)、粳稻(1.73%)、早籼稻(1.27%)、晚籼稻(1.07%)和玉米(0.97%)。进入新时代以来,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波动趋于平缓,狭义技术进步仍是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动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进步呈现弱偏向性,主要偏向使用机械技术、(使用或节约)育种技术。从要素错配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粮食生产中大部分要素配置处于过度投入状态。第三,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在不考虑要素配置效率的情况下,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的农地配置模式的广义技术进步率高于家庭承包分散经营模式,且前者的农地配置效率高于后者,但是家庭分散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表现更优。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的精准化,挖掘生产技术潜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减少灾害对技术进步的冲击;激发农业金融市场的活力,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集体组织的统筹优势,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曲佳佳[3](2021)在《中国杂粮供求研究》文中提出杂粮是指除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薯类等大宗粮食作物以外的其他小宗粮豆作物的总称。杂粮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杂粮产业发展有利于改善居民饮食结构,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杂粮供求的研究,有利于把握杂粮生产、消费发展的历史脉络,剖析杂粮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而促进杂粮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有利于激发乡村新业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农产品供需理论、农户生产决策行为理论,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多水平模型、比较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杂粮供给和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主要取得以下工作:(1)利用生产集中度指数,基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杂粮生产年度和地区层面数据,分析杂粮的生产布局及其影响因素。从省域看,我国杂粮生产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云南、吉林、山西和河北,杂粮生产从黑龙江、江苏、安徽、辽宁等地向内蒙古、云南、河北、西藏、陕西、山西等省份集中;从南北方看,北方是我国杂粮的主要产区,杂粮生产有继续向北方转移趋势;从东中西部看,杂粮生产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部,并且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杂粮生产地位处于交替主导状态。总体来看,2002年以来杂粮生产的集中度明显提升,杂粮生产布局逐步优化。杂粮主产区的自然资源禀赋、生产比较优势和杂粮补贴政策共同影响了杂粮的生产及其布局变迁。(2)以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为视角,利用国家产业体系食用豆固定观察点的调研数据,建立多水平模型,实证分析杂粮生产的微观影响因素。首先,价格、生产成本等市场因素对杂粮种植户生产决策有显着影响,以食用豆种植户生产决策行为为例的研究发现,市场化、专业化程度不同的食用豆,种植户对其价格敏感程度也不同,但对食用豆生产成本都比较敏感;其次,家庭资源禀赋影响杂粮种植决策,家庭人口数越少的农户越愿意种植食用豆,食用豆是有利于农户从事非农生产的作物;再次,种植规模小的食用豆,种植户生产决策考虑自家饮食消费需求,食用豆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最后,气候因素是影响杂粮种植户生产决策的重要因素,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考虑食用豆“填闲补灾”的作用。(3)基于FAO和UN Comtrade数据库数据分析杂粮需求规模变化和结构特征,以及影响杂粮需求的因素。谷物类杂粮和食用豆的消费结构有较大差异,谷物类杂粮的饲用消费和工业消费占消费量比重大,而食用豆主要用于食用消费和饲用消费,工业消费量占比较小。谷物类杂粮中,谷子和荞麦处于净出口状态,高粱和大麦的进口需求量大;食用豆大多处于净出口状态,其中芸豆的出口量最大,但是豌豆处于净进口状态。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杂粮及其相关商品价格等影响我国杂粮的消费需求。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出台鼓励政策,对杂粮生产提供补贴;第二,优化种植结构,增加谷物类杂粮的饲用品种种植,提高食用豆的生产品质;第三,加强研发投入,提高杂粮的抗干旱、病虫害等风险的能力;第四,加强宣传引导,建立市场价格监测机制,加强对杂粮的市场监管,稳定市场价格,促进杂粮消费。

张磊[4](2021)在《江苏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江苏是全国第二大粳稻主产区,粳稻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粳稻的30%。提高粳稻生产竞争力对促进江苏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文献基础上,构建了多视角的作物生产竞争力指标体系;选取2004年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以来至2019年的时段,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研究了江苏与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等3省以及长三角地区浙江、安徽等2省粳稻生产竞争力水平差异;基于改良波特“钻石模型”,探究了影响江苏与东北3省粳稻生产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推动江苏粳稻生产竞争力提高的对策建议。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4年至2019年,江苏省粳稻播种面积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1647.76×103hm2 增长到 2019 年的 1854.58×103hm2,增加了 12.55%;粳稻总产由 2004年的1250.47×104t增长到2019年的1677.58×104t,增加了 34.16%;粳稻总产占全国比重从2004年的26.23%降至2019年的21.62%,下降了 4.61个百分点。2007年,黑龙江省粳稻总产超过江苏成为全国粳稻生产第一大省,东北3省粳稻总产超过长三角地区3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粳稻产区。(2)与其它5省相比,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生产的土地生产率(单产)、物质投入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分别在6个省中居第1位、第5位、第3位。江苏粳稻生产的土地生产率优势显着主要是由于有效积温较高、粳稻生育周期长、农化投入水平较高、技术创新与推广较快等。江苏粳稻生产的物质投入生产率优势不显着主因在于高农化投入增加了物质与服务费用。受水稻经营规模等影响,江苏粳稻小规模机械化作业较为普遍,用工数量相对较高,导致劳动生产率优势不明显。(3)与其它5省相比,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单位面积成本和单位产量成本分别在6个省中居第4位和第6位,具有一定成本优势。成本优势的形成主要由于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投入较低,但物质与服务费用投入较高,削弱了粳稻生产的成本优势;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产值在6个省中居第2位,单产高是产值高的主要原因。江苏省粳稻生产年度之间产值的变化取决于价格的变化;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利润在6个省中居首位,年度间利润的变化主要受产值影响。(4)近年来,江苏培育出南粳46和南粳9108等优质粳稻品种,在优质粳稻品种培育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优质食味稻的比重不断增加,粳米品质有了较大提升。与东北地区相比,由于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江苏粳米品质总体上与东北大米有一定差距。东北3省政府特别重视粳稻产业发展,稻米品牌建设成效明显,品牌影响力强于江苏。江苏粳稻生产是满足长三角地区口粮消费的基本需求,加之东北地区粳米品质品牌优势突出,使得江苏粳稻价格偏低。与其它5省相比,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价格在6个省中居第5位。(5)与其它5省相比,江苏粳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农药、化肥投入较高,按照由高到低排序,均分别在6个省中居第2位和第1位。由于粳稻生产农药施用强度较高,造成消费者对江苏粳米质量安全水平的认同度不高,导致江苏粳米在中高端大米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明显,不能有效地带动粳稻价格的提高。(6)与其它5省相比,江苏粳稻生产具有显着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但不具有效率比较优势。粳稻作为江苏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显着高于东北3省,规模比较优势显着。尽管江苏粳稻单产水平较高,但江苏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单产水平高,导致效率比较优势难以形成。由于规模比较优势的带动效应,综合比较优势仍十分明显。(7)为进一步提升江苏粳稻的竞争力,江苏粳稻生产应在巩固单产优势的基础上,加快提升稻米品质,聚力攻克“双减”瓶颈,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做响品牌,走“三品一标一绿”(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和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进一步夯实“良地”、培育“良种”、创新“良法”、强化“良经”、唱响“良牌”、优化“良策”。

蒋赟[5](2021)在《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及农户决策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成品及半成品主食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推动了主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小麦的品质稳定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由于目前我国小麦多品种插花种植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小麦的质量,使之无法满足加工要求。基于此,近年来,全国多地开展小麦“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工作,而品种专业化生产即专种是实现“四专”的第一个环节,对于推动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农户行为理论、专业化分工理论、风险分散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并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进行回顾;其次,利用宏观数据对我国小麦生产现状以及专业化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并对小麦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再次,聚焦小麦种植户这一微观主体,基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的实地调研,对农户的小麦种植情况和品种选择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构建Multinomial Logit模型,从农户基本特征、农业生产基本情况、种植风险预期、农业服务四个方面对影响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小麦专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对策和建议,以推动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小麦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品质要求还需进一步完善,高品质、高质量小麦供给仍需要靠进口来补充,小麦供给结构性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小麦质量达标率较低,强筋不强、弱筋不弱问题突出;当前我国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程度相对较低,各省情况差异较大,河南的小麦种植规模较大,但品种专业化程度低于山东和河北。从调研情况来看,种植年限、种植作物种类数与小麦品种专业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小麦地块数与专业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种植风险预期会显着影响农户的专业化种植行为;签订小麦收购订单或合同能显着促进麦农的品种专业化种植行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建议:加强优质小麦良种繁育研究,提高小麦的质量和抗性,严格规范小麦种子审定标准,确保小麦生产安全;加强基础建设引导形成集中连片种植,通过土地流转和农田整治加快土地的均质化,实现土地的集中连片,以解决农地细碎化问题;以需求为导向引导规范种植;重视市场需求,从需求端出发制定小麦的供给政策,以需求为导向实施订单化的购销;在专种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后续的小麦的单品种收获和单品种储运,落实小麦的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小麦中介组织,形成中介服务体系。

张强强[6](2021)在《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与优势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推进,苹果产业率先进入市场化改革。在产业比较收益诱导下,中国苹果生产区域不断扩张、产业较快发展,苹果面积和产量分别从1988年和1992年以来持续居世界首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全国苹果种植区域已扩大到25个省(区、市),涵盖渤海湾产区、黄土高原产区、黄河故道产区、西南冷凉高地产区和特色产区五大区域。但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与生活水平提高,苹果市场需求结构升级加快,现有的苹果生产、供给模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市场需求变化,导致苹果产业发展面临供给总量与质量结构失衡问题。在高产量、高进口、高成本助推下,苹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力加大,凸显了优化中国苹果生产空间布局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由于部分区域苹果相对价格较高的溢出效应、产业精准扶贫方面的政策支持、农户理性选择的异质性等因素,诱导中国非适生区和次生区的苹果面积扩张较快、产量比例上升过高,导致苹果产业总体发展质量下降,放大了苹果生产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苹果市场价格持续波动,亟需优化苹果生产布局、降低苹果生产风险和稳定苹果市场价格。同时,苹果产业已成为主产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现有耕地资源逐年减少及后备耕地资源受到限制的情境中,要切实保障主产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关键是要充分发挥苹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其生产布局,提高其苹果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重点研究解决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揭示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演变规律;第二,分析影响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第三,评价现阶段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是否合理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研究和设计进一步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建议方案。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梳理现有文献,总结有关农业生产布局和苹果生产布局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法、集中度指数、重心指标等方法,分析中国苹果生产的发展历程、增产动因与空间集聚特征。其次,基于产业布局理论、农业生产布局理论、农业区域要素理论和新空间经济学理论,构建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驱动因素的理论框架,运用传统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检验各驱动因素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的影响。再次,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运用比较优势指数综合评价各产区和各省区苹果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原因。最后,在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和优势评价的结论总结基础上,提出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必要性、基本原则与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中国苹果产能持续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苹果生产发展迅速,在世界苹果产业和中国水果产业中均占据重要地位。从苹果生产的时序变化特征视角,中国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均呈波动增长趋势,但苹果种植面积波动幅度较大,苹果生产规模经历了稳定期(1978~1984年)、速增期Ⅰ(1985~1991年)、速增期Ⅱ(1992~1996年)、速降期(1997~2003年)和饱和期(2004~2018年)五个阶段。苹果技术进步驱动单产水平的提升是中国苹果增产的主要动力。2.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重心呈现“西移南进”特征。1978~2018年中国苹果生产布局在空间上持续扩张,导致苹果生产集中化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苹果生产格局正在向优势区集聚,其中黄土高原优势区的苹果生产集中度持续上升且上升幅度最高,并演变成为中国最大的苹果产区;渤海湾优势区逐步下降为中国第二大苹果产区;其他产区苹果生产地位基本稳定。中国苹果种植面积重心也由1978年的115.24°E和37.06°N(位于河北省巨鹿县境内)移动至2018年的110.16°E和36.44°N(位于陕西省延长县境内),总体上向西南方向移动了586.13千米;苹果产量重心由1978年的116.95°E和37.86°N(位于河北省南皮县境内)移动至2018年的111.65°E和36.44°N(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境内),总体上向西南方向移动了609.40千米。中国苹果生产重心呈现“西移南进”态势,由渤海湾优势区向黄土高原优势区迁移,符合国家苹果产业布局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目标导向。3.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受多重因素影响。1978年以来中国省域层面的苹果生产空间自相关性显着,并呈波浪式演进趋势。苹果种植面积的空间集聚程度具有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苹果种植高集聚区明显向西南方向移动。在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境中,苹果比较收益、苹果有效灌溉面积、运输密度、苹果优势区域规划、“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苹果受灾面积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具有显着影响。4.中国苹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差异分化明显且布局总体合理。在产区层面,黄土高原优势区苹果生产的效率、规模、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且在五大产区中具有最明显的苹果规模优势;渤海湾优势区苹果生产的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变化呈“倒U”型趋势,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总体呈增长趋势;黄河故道产区苹果生产的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均有所上升,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略有下降;西南冷凉高地产区苹果生产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虽略有增加,但规模、综合比较优势指数逐步下降;特色产区苹果生产的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明显下降,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有所上升。在省区层面,陕西、山西和河南等中西部省区苹果生产的效率、规模与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增长明显,中国苹果生产重心从渤海湾优势区向黄土高原优势区转移符合区域种植业内部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5.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仍需要进一步优化。部分省区的苹果生产效率与规模比较优势缺乏一致性,有些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省区呈现规模比较优势明显高于效率比较优势特征。部分传统产区苹果生产地位下降,即中国苹果主产省区基本格局相对稳定,但山东、辽宁、河北等沿海省份的苹果生产地位有所下降,而陕西、甘肃等内陆省份的苹果生产地位呈增长趋势。苹果产销的地域分异扩大,苹果生产与消费的区域不平衡性增强,苹果远距离物流、大规模运输格局难以改变;部分省区不具有苹果效益优势,苹果生产成本与收益变化是促动中国苹果生产布局变化的真正动因,甘肃和河南等高投入—低产出区与山西、河北和辽宁等低投入—低产出区苹果生产已不具有效益优势。6.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需要多举措并举。中国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因地制宜布局原则贯彻乏力、苹果生产效率总体较低、供给与需求结构性失衡等问题,凸显了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必要性。在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时,应该坚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苹果效益导向和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原则,增强《规划》政策的引导与政府的规制作用,改善苹果生产条件,促进苹果供需有效衔接。

李佳明[7](2021)在《河北省主要粮食供给侧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将我国以往粮食生产的隐性结构矛盾显现出来,2020年伊始的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各粮食大国间的粮食贸易基本停滞,同时催生了“粮食民族主义”的出现,导致我国粮食供给出现新的矛盾,粮食安全问题再现,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为实现新时期国内国外两大循环,两会期间再次重申了我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性,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我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新阶段。作为粮食产出大省,河北省积极响应国家在2015年提出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初步调整优化了粮食作物种植比例。本文为验证和再次明确河北省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中的优势和改革方向,首先通过中国经济社会大数据研究平台的省级面板统计数据,了解各类主要粮食作物大省,近十年主要粮食生产情况,通过描述统计,对比分析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在全国的位置,发现河北省小麦产量处于全国前十省份的平均水平;玉米产量大约是1.2倍,玉米种植地位高于小麦,但已呈现出下降势头;马铃薯产量偏低,但2018年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长,未来发展空间较大;大豆作为中美贸易战首当其冲的谈判筹码,在我国大力扶持下我省大豆产业发展较快,同样实现双增长,且势头较好。与其他粮食大省对比分析耕地面积与产量,发现河北省小麦产出比,处于微弱的优势,玉米种植比重过高,大豆、马铃薯种植比重仍然有较大的调整空间;同时通过各省相关文献,分析制定了粮食生产效率评价体系,通过Deep2.1软件进行投入产出的数据包络模型分析,首先得出河北省在小麦、玉米、大豆和马铃薯种植的DEA效率分别为0.896、0.928、0.987、0.629,在样本主产区的排名分别为3、3、2、4,其次发现河北省四种主要农产品种植过程中规模效益情况,其中规模报酬分别为,递减、递增、递减、递减。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为,河北省主要粮食的优势排名,依次为大豆、玉米、小麦和马铃薯。依据上述数据实证分析结果和河北省现阶段主要粮食生产结构存在的问题,为我省粮食结构性调整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落实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前提、实施合理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推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降低粮食生产风险等方面提出建议。

张重洲[8](2021)在《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文中认为高昌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佛教势力的发展及寺院经济兴衰问题,一直是吐鲁番佛教史和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高昌国建政及对初期佛教的政策,奠定了佛教发展和寺院经济的基本走向。佛教地理决定了寺院经济的根本发展模式和路径,但高昌国佛教经济体制与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之间,呈现出相近及相悖的两种趋势。高昌国的寺院经济以佛教主导,同时包含有多种宗教下的经济成分,其在高昌国内兴衰与发展均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素支撑。高昌国的寺院经济是以佛教寺院和僧尼寺户为主体,围绕这两个主体所产生的各项经济活动,形成了以土地经营为核心的基本经济形态,寺田在性质、数量、来源等方面均与世俗社会保持一致,经营门类和方式也大致相当。寺院经济具有宗教性、社会性、封闭性、地域性四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寺院内部财务收、支平衡,兼营多种经营门类,有完整且成熟的“常住”管理制度与财务核算方法。国家设置有专门的僧务机构,形成了僧官阶层,两种制度和体系共同运行管理寺院财产。此外,还通过《僧尼籍》来管理寺院僧尼及其附属人口,按照一定标准征收赋税劳役,其征收标准随着经济体制而发生改变。寺院内部僧尼群体间地位高低和财产分化明显,存在“中层僧尼”群体,普遍在寺院之外还从事着各自的经济活动,与豪门望族往来密切,深入到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中,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高度的世俗化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益,尼僧群体、货币支付、国家体制、社会动荡等诸问题均与寺院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均加剧并最终导致了社会形态和寺院经济的固化。唐西州建立后,寺院经济并没有发生“衰落”,而是逐步在改革中转型重构,最终逐渐适应新政权的改革并完成自我革新。总体而言,高昌国寺院经济自身是一个闭环的完整链条,其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最终至衰落的全过程,形成了特有的经济体系,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共同体。

史琛[9](2021)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我国粳稻生产效率时空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农业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型发展阶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稻米消费国,我国稻作生产也正进入数量增长与质量效益并重、物质要素投入与科技创新并进、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新阶段。粳稻作为水稻亚种之一,同样面临生产模式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转型问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指向,以全国及主产省粳稻种植系统为测评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评估和监测各地粳稻生产系统的管理绩效,分析其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引导粳稻从高产更高产的目标导向转向优质高效的高质量生产发展轨道,因地制宜实现粳稻生产方式转型提供决策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粳稻生产格局演变总体形势上,2000-2018年,我国粳稻总产量先下降后增长,单产波动增长,播种面积对粳稻产量影响较大;2004年以后,我国粳稻实现十五连丰,粳稻产量、播种面积、单产增速较快,各省(市)生产各有差异,其中黑龙江、安徽、河南产量增速较快,面积贡献量大于单产贡献量。(2)我国粳稻产投系统的演变上,以我国粳稻生产连丰期2004-2018年为重点观测期,这一阶段粳稻种植总体丰产不丰收,种植成本增加,效益降低,其中山东、云南种植效益较优;主要投入项中,劳动力投入大幅减少,除灌溉费用外,其他项要素投入增加,其中机械投入大幅增长,表明这期间我国粳稻生产系统处于从劳动密集型模式向资本密集型模式加速转变的时期。(3)高质量发展要求从常规通过高投入高消耗实现高产出的集约高产增长模式,转向创新驱动增长的内涵式发展模式。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生产系统创新素质(科技进步和组织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2004-2018年,粳稻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态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驱动,技术效率无明显改善,各省(市)除河南外,主产省份粳稻全要素生产率都实现了增长,且增长也大多来自技术进步的贡献,其中黑龙江、安徽增速较高,江苏增速稍弱;以2011年为界,后半期粳稻全要素生产率明显高于前半期增速,各省(市)粳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分化明显,负增长省份数量有所增加,其中安徽、湖北、河南三省表现出技术倒退。(4)依据后半期(2011-2018年)粳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关联关系,将13省(市)划分为5类地区,实现粳稻全要素生产率正增长的3类地区,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协同发展地区、技术进步引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地区、技术效率改善驱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地区,分别以江苏、黑龙江、河南为代表;2类粳稻全要素生产率负增长地区,技术倒退且技术效率停滞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后退地区、技术效率退步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后退地区,以安徽、内蒙古为代表。(5)高质量发展要求生产系统以尽可能低的资源环境成本,实现尽可能高的经济产出,生态效率是评估经济增长与环境发展动态关系的重要工具。期望产出兼顾粳稻产量与种植效益,2004—2018年,我国粳稻生态效率年平均值为0.8584,无明显上升趋势,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存在投入与非期望产出的冗余;各省(区)效率值差异明显,东北稻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长江中下游稻区各省,以及西南稻区的云南,粳稻生产处于生态相对高效水平,华北稻区和西北稻区整体生态效率值处于较低水平。(6)各生产省(区)粳稻产投系统的生态低效主要由农药、化肥及排灌费的高投入冗余,以及非期望产出碳排放、污染排放的高冗余造成,黑龙江、安徽粳稻生态效率最优,已实现最佳生产前沿,内蒙古、河南、河北、山东、宁夏等省粳稻生态低效主要来自农药、排灌等投入冗余,以及碳排放、污染排放冗余和产值不足,粳稻生产系统距生态高效最佳实践者的差距较大。

付桢[10](2021)在《基于SD模型的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认为粮食安全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人多地少的我国更是如此。马铃薯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2015年农业部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2017年农业部发出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马铃薯既可作为蔬菜,也可作为粮食,不仅营养丰富,还富有加工价值,马铃薯易于种植,也有一定可挖掘的产业价值,同时能调整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我国作为世界马铃薯第一大生产国,马铃薯的生产有助于我国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推动深化我国粮食供给侧改革,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展马铃薯产业,研究马铃薯产业生产逻辑,把握马铃薯生产整体状况,对人口众多,而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的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描述统计分析我国马铃薯生产贸易现状,分析1995年以来我国马铃薯产量,播种面积,单产,成本及成本构成,进出口量与进出口金额等各项数据,了解到我国马铃薯单产与产量呈整体上升趋势,收获面积增长有限且近年有下降趋势,且存在马铃薯生产成本不断升高,收益波动巨大,进口优势增强,进出口量远小于生产量等现实情况;再依托比较优势理论,计算2000年以来我国马铃薯主要生产省份与地区的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数据,分析其变化逻辑,为我国马铃薯不同地区马铃薯生产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最后界定马铃薯生产系统边界,构建马铃薯产业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使模型检验通过,以确立我国马铃薯生产发展逻辑。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我国马铃薯主要种植地区中:西北,东北地区有明显效率比较优势,华北,华中与南方不具有效率比较优势;西北,西南具有规模比较优势,华北,东北,南方不具有规模比较优势,西北具有较高综合比较优势,马铃薯单产有更多增长空间,收获面积影响种植意愿等结论。依据以上结论,提出因地制宜推动不同地区省份马铃薯生产发展,政府应引导马铃薯种植,促进马铃薯新消费观念形成,以科技为动力,产研结合推广新品种,降成本稳收益,推动产品深加工,提高马铃薯附加值等政策建议。

二、河南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上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上升(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一般分析框架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粮食生产技术与技术进步
        2.1.2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
        2.1.3 粮食生产要素及其最优配置
        2.1.4 粮食安全涵义的演变
    2.2 文献综述
        2.2.1 技术进步及其路径选择理论溯源
        2.2.2 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研究的文献综述
    2.3 一般分析框架
第三章 农业技术进步与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
    3.1 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3.1.1 促进粮食总产量跨越式发展以及单产大幅度提高
        3.1.2 促进粮食优质化以及粮食生产区域的新格局
        3.1.3 为粮食生产提供物质技术支撑
        3.1.4 促进种粮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管理方式的改进
        3.1.5 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2 支撑我国粮食发展的主要农业技术进步
        3.2.1 育种技术的进步
        3.2.2 栽培技术与耕作制度的改进
        3.2.3 地力改善技术的进步
        3.2.4 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进步
        3.2.5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变迁之路
    4.1 数据说明及其特征表现
        4.1.1 数据处理及说明
        4.1.2 数据变化特征
    4.2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分析
        4.2.1 情境分析框架构建
        4.2.2 粮食生产技术的外部情境演变
        4.2.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情境分析
        4.2.4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变更历程
    4.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特征
    4.4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内在机制
        4.4.1 技术进步路径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
        4.4.2 技术进步路径的波动强度取决于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的匹配度
        4.4.3 技术进步路径的分析主线取决于技术成本与技术收益的对比
    4.5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存在的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规律
    5.1 本章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5.1.1 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
        5.1.2 要素错配概念及理论回顾
        5.1.3 本章研究框架
    5.2 研究设计
        5.2.1 要素错配对技术进步率影响的研究机理
        5.2.2 基本模型设定
        5.2.3 广义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的分解
        5.2.4 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测定方法
        5.2.5 要素错配指数测定方法
    5.3 数据处理和假设检验
        5.3.1 数据收集和处理
        5.3.2 假设检验与估计结果
    5.4 生产要素及其产出弹性分析
        5.4.1 平均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分析
        5.4.2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变化趋势
    5.5 粮食生产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5.5.1 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时空演进特征
        5.5.2 粮食偏向性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
    5.6 粮食作物要素错配指数的时空测度
        5.6.1 要素错配时序变化特征
        5.6.2 要素错配空间异质特征
    5.7 粮食作物广义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要素错配、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的扩展讨论
    6.1 粮食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整体表现
    6.2 要素错配指数与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比分析
第七章 农地配置与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
    7.1 调研点的选择及基本情况介绍
    7.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7.3 模型检验与估计结果
    7.4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对比分析
    7.5 不同农地配置模式下技术进步状况对比分析
        7.5.1 技术效率的对比分析
        7.5.2 狭义技术进步状况的对比分析
        7.5.3 广义技术进步率及其分解项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7.6 农地错配程度的对比分析
        7.6.1 农地错配的测算方法
        7.6.2 农地错配的程度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历

(3)中国杂粮供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杂粮供给的研究现状
        1.3.2 杂粮需求的研究现状
        1.3.3 杂粮国际贸易的研究
        1.3.4 文献述评
    1.4 概念界定和研究范围
    1.5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理论基础
        1.6.1 农产品供给理论
        1.6.2 农产品需求理论
        1.6.3 农户生产决策行为理论
第二章 杂粮生产分析
    2.1 杂粮生产结构
        2.1.1 杂粮生产规模变化
        2.1.2 杂粮生产品种结构
    2.2 杂粮生产特征
        2.2.1 杂粮生产规模相对较小
        2.2.2 谷物类杂粮具有更大的生产优势
        2.2.3 杂粮生产集中度高
    2.3 杂粮生产宏观影响因素
        2.3.1 自然因素
        2.3.2 经济因素
        2.3.3 政策因素
第三章 杂粮生产微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1 调查样本选择
    3.2 样本特征
    3.3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3.3.1 变量选择
        3.3.2 模型设定
    3.4 实证分析结果
        3.4.1 模型拟合结果
        3.4.2 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杂粮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1 中国杂粮消费需求规模变化
        4.1.1 中国杂粮总体需求状况
        4.1.2 中国杂粮重要品种需求状况
    4.2 杂粮消费结构
        4.2.1 谷物类杂粮
        4.2.2 食用豆
    4.3 杂粮需求影响因素
        4.3.1 人口因素
        4.3.2 收入因素
        4.3.3 价格因素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历

(4)江苏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3.1 数据来源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作物竞争力的界定
        2.1.1 作物竞争力内涵
        2.1.2 作物竞争力研究方法
        2.1.3 作物竞争力指标体系
    2.2 水稻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2.2.1 生产效率评价
        2.2.2 成本与效益竞争力分析
        2.2.3 质量、安全与绿色发展竞争力分析
        2.2.4 比较优势分析
    2.3 水稻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2.4 提高水稻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2.4.1 提高生产效率
        2.4.2 提高水稻品质
        2.4.3 创建稻米品牌
        2.4.4 降低生产成本
    2.5 相关评述
第3章 江苏省粳稻生产的时序变化及其省际比较
    3.1 全国粳稻总产时序变化
    3.2 江苏省粳稻生产时序变化
    3.3 江苏省与其它5省粳稻生产时序变化比较
        3.3.1 播种面积比较
        3.3.2 单产比较
        3.3.3 总产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江苏省与其它5省粳稻生产竞争力的比较
    4.1 生产效率
        4.1.1 物质投入生产率
        4.1.2 劳动生产率
    4.2 成本与收益
        4.2.1 单位面积成本及其构成
        4.2.2 单位产量成本及其构成
        4.2.3 价格
        4.2.4 产值
        4.2.5 利润
        4.2.6 成本利润率
    4.3 农化投入水平和效率
    4.4 品质
    4.5 品牌
    4.6 比较优势
        4.6.1 规模比较优势
        4.6.2 效率比较优势
        4.6.3 综合比较优势
    4.7 综合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江苏与东北3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5.1 分析框架
        5.1.1 传统波特钻石模型
        5.1.2 粳稻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5.2 影响因素分析
        5.2.1 自然条件
        5.2.1.1 积温条件
        5.2.1.2 日照时间
        5.2.1.3 水资源情况
        5.2.1.4 耕地质量
        5.2.2 社会经济状况
        5.2.2.1 农村劳动力素质
        5.2.2.2 粳稻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
        5.2.2.3 经营规模
        5.2.2.4 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
        5.2.2.5 农林牧渔产值占地区GDP比重
        5.2.2.6 粳稻产值占农林牧渔产值比重
        5.2.3 需求条件
        5.2.3.1 运输方式
        5.2.3.2 销售市场
        5.2.3.3 市场细分
        5.2.4 相关及支持产业
        5.2.4.1 稻米加工业发展
        5.2.4.2 农业机械化水平
        5.2.5 政府重视程度
        5.2.6 技术创新与推广
        5.2.6.1 创新研发能力
        5.2.6.2 品种创新与技术推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相关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相关对策建议
        6.2.1 夯实“良地”,保护并提升稻田土壤质量
        6.2.2 突出“良种”,积极选育优质粳稻品种
        6.2.3 创新“良法”,继续开发新型稻作技术
        6.2.4 强化“良经”,不断完善水稻生产新型经营体系
        6.2.5 唱响“良牌”,加强品牌整合和创新
        6.2.6 优化“良策”,进一步完善粳稻生产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及农户决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关于小麦产业发展的研究
        1.5.2 关于小麦生长特性和加工特性的研究
        1.5.3 关于农业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1.5.4 文献评述
    1.6 创新点与不足
        1.6.1 创新点
        1.6.2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专业化
        2.1.2 品种专业化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专业化分工理论
        2.2.3 风险分散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小麦专业化生产现状及主要问题
    3.1 我国小麦生产基本情况及变化
        3.1.1 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及产量波动变化
        3.1.2 我国小麦生产区域分布集聚变化
        3.1.3 我国主产区小麦品质质量及变化
        3.1.4 我国小麦供需形势变化及趋势
        3.1.5 我国小麦主推品种演变情况
        3.1.6 国内典型地区小麦品种专业化发展情况
    3.2 我国小麦专业化生产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小麦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
        3.2.2 小麦生产方式存在的问题
        3.2.3 小麦生产结构存在的问题
        3.2.4 小麦产业体系存在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户决策下小麦专业化生产分析
    4.1 研究区域选择及数据来源
    4.2 调研设计
    4.3 农户及家庭基本特征
    4.4 样本农户小麦生产情况
        4.4.1 小麦种植基本情况
        4.4.2 小麦品种数目与小麦生产成本收益情况
        4.4.3 小麦收购订单签订情况
    4.5 小麦品种选择情况
        4.5.1 小麦品种选择数目
        4.5.2 小麦品种选择原因
        4.5.3 小麦品种知晓途径
        4.5.4 小麦品种获得途径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户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变量选择
        5.1.1 被解释变量的确定
        5.1.2 解释变量的选择及预期变化
    5.2 模型构建
    5.3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致谢
作者简历

(6)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与优势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与评价
        1.3.1 农业生产布局演变规律研究
        1.3.2 农业生产布局演变驱动因素研究
        1.3.3 农业生产布局绩效评价研究
        1.3.4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研究
        1.3.5 文献评价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苹果及苹果生产
        2.1.2 农业生产布局及苹果生产布局
        2.1.3 农业演变规律及苹果生产布局演变规律
        2.1.4 区域优势评价及苹果生产布局优势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布局理论
        2.2.2 农业生产布局理论
        2.2.3 新空间经济学理论
        2.2.4 农业区域要素理论
        2.2.5 比较优势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
    3.2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与特征
        3.2.1 渤海湾优势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3.2.2 黄土高原优势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3.2.3 黄河故道产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3.2.4 西南冷凉高地产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3.2.5 特色产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3.3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3.3.1 研究尺度
        3.3.2 数据来源与说明
第四章 中国苹果产业发展历程与布局演变特征分析
    4.1 中国苹果产业发展历程
        4.1.1 中国苹果生产的国际地位
        4.1.2 中国苹果生产的国内果业地位
        4.1.3 中国苹果生产发展阶段
        4.1.4 中国苹果品种结构
    4.2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规律分析
        4.2.1 苹果增产的贡献因素
        4.2.2 苹果生产区域集聚特征
        4.2.3 苹果生产重心变化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5.1 理论假设
        5.1.1 资源禀赋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1.2 机会成本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1.3 基础设施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1.4 技术进步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1.5 消费需求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1.6 政策环境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2 空间分析方法
        5.2.1 空间自相关分析
        5.2.2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5.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5.3.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5.3.3 空间杜宾模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势评价分析
    6.1 苹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水平测算
        6.1.1 苹果效率比较优势指数
        6.1.2 苹果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6.1.3 苹果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6.2 苹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变迁分析
        6.2.1 苹果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6.2.2 苹果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6.2.3 苹果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6.3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势评价分析
        6.3.1 部分省区的效率与规模比较优势缺乏一致性
        6.3.2 部分传统产区苹果生产地位下降
        6.3.3 苹果产销的地域分异扩大
        6.3.4 部分主产省区苹果生产缺乏效益优势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与政策启示
    7.1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的必要性
        7.1.1 因地制宜布局原则贯彻乏力
        7.1.2 苹果生产效率总体较低
        7.1.3 供给与需求结构性失衡
    7.2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原则
        7.2.1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原则
        7.2.2 坚持生产效益导向原则
        7.2.3 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则
    7.3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的政策启示
        7.3.1 增强政策引导与政府规制
        7.3.2 改善苹果生产条件
        7.3.3 促进苹果供需有效衔接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河北省主要粮食供给侧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粮食安全
        2.1.2 规模报酬
    2.2 文献综述
        2.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2.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2.2.3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2.3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综述
3 河北省主要粮食生产现状
    3.1 自然环境条件
    3.2 主要粮食生产基本情况
        3.2.1 主要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
        3.2.2 主要粮食机械化情况
    3.3 主要粮食进出口情况
        3.3.1 主要粮食进口情况
        3.3.2 主要粮食出口情况
    3.4 本章小结
4 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分析
    4.1 小麦产量分析
    4.2 稻谷产量分析
    4.3 玉米产量分析
    4.4 大豆产量分析
    4.5 马铃薯产量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河北省主要粮食结构性调整比较
    5.1 模型介绍
    5.2 粮食生产效率评价体系及数据来源
        5.2.1 粮食生产效率评价体系
        5.2.2 具体指标说明及数据来源
    5.3 主要粮食品种成本收益与DEA效率分析
        5.3.1 小麦种植成本收益与DEA效率分析
        5.3.2 玉米种植成本收益与DEA效率分析
        5.3.3 大豆种植成本收益与DEA效率分析
        5.3.4 马铃薯种植成本收益与DEA效率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河北省主要粮食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6.1 耕地面积得不到有效保障
    6.2 粮食种植结构不合理
        6.2.1 大豆种植规模过小
        6.2.2 马铃薯种植规模不足
        6.2.3 小麦供需不平衡、玉米供给出现缺口
    6.3 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
        6.3.1 农村居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
        6.3.2 农业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
    6.4 农村居民粮食生产风险大
        6.4.1 市场风险
        6.4.2 环境风险
    6.5 本章小结
7 完善河北省主要粮食供给侧的对策建议
    7.1 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前提
    7.2 合理调整粮食种植结构
        7.2.1 合理扩大大豆种植规模
        7.2.2 优化马铃薯种植方式
        7.2.3 优化小麦生产结构
        7.2.4 优质玉米合理适量增产
    7.3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7.3.1 提高农村居民劳动者文化水平
        7.3.2 科学合理的使用农用机械
    7.4 降低农村居民粮食生产风险
        7.4.1 深化粮食市场化改革
        7.4.2 进一步升级粮食产业
8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8)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史概述
    第三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高昌国佛教及寺院经济的结构
    第一节 高昌建国前后对佛教的政策
    第二节 寺院经济与佛教地理
    第三节 寺院经济的概念及与其他宗教
    小结
第二章 高昌国佛教寺院的经营模式及财务收支
    第一节 高昌国寺院的基本经济模式
    第二节 寺院日常收入
    第三节 寺院日常支出——对《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解斗帐历》再探讨
    小结
第三章 高昌国的僧官、僧众和寺户
    第一节 僧官阶层的执掌及管理
    第二节 国家政权对僧众的管理及其赋税劳役
    第三节 寺户制度及依附人口
    小结
第四章 高昌国僧尼的经济活动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 僧尼个人的私有经济
    第二节 释门群体与豪门望族间的往来
    第三节 佛教僧尼的宗教活动与社会角色
    小结
第五章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和衰落
    第一节 多维视野下的寺院经济与高昌社会
    第二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
    第三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衰落再探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我国粳稻生产效率时空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稻作生产效率研究综述
    2.1 关于水稻和粳稻生产力格局变化的研究
    2.2 关于生产效率测度方法的研究
    2.3 关于水稻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研究
    2.4 关于粮食生态效率变化的研究
第3章 我国粳稻生产力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3.1 方法与数据来源
        3.1.1 因素分解法
        3.1.2 数据来源
    3.2 我国粳稻生产力的时序变化
    3.3 粳稻生产力变化的省域差异
    3.4 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第4章 我国粳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时空变化研究
    4.1 方法与数据来源
        4.1.1 Fixed-Window-Malmquist指数法
        4.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4.2 结果分析
        4.2.1 粳稻生产成本收益差距与投入要素变化情况
        4.2.2 粳稻TFP增长时序演变态势
        4.2.3 粳稻TFP增长的空间差异
        4.2.4 粳稻TFP增长来源的区域划分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5章 我国粳稻生态效率时空变化研究
    5.1 方法与数据来源
        5.1.1 DEA-SBM模型法
        5.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5.2 结果分析
        5.2.1 粳稻产投系统的生态效率时间演变趋势
        5.2.2 粳稻产投系统生态效率演变的区域差异
        5.2.3 粳稻生产省生态非效率的来源分析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基于SD模型的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马铃薯产业发展与粮食安全文献综述
        1.3.2 比较优势理论文献综述
        1.3.3 系统动力学文献综述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图
2 理论介绍
    2.1 产业发展理论
    2.2 比较优势理论
    2.3 系统动力学理论
    2.4 粮食安全理论
3 中国马铃薯生产贸易现状
    3.1 马铃薯生产概况
        3.1.1 产量与收获面积
        3.1.2 种植区域分布
    3.2 马铃薯成本收益概况
        3.2.1 马铃薯成本收益变动
        3.2.2 马铃薯成本构成
    3.3 马铃薯进出口变化分析
        3.3.1 我国是马铃薯净出口国,近年马铃薯进口势头迅猛
        3.3.2 马铃薯进出口金额与价格
4 马铃薯比较优势分析
    4.1 比较优势方法及样本选择
        4.1.1 比较优势方法
        4.1.2 样本选择
    4.2 不同省份及地区比较优势分析
        4.2.1 效率比较优势分析
        4.2.2 规模比较优势分析
        4.2.3 综合比较优势分析
5 马铃薯产业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5.1 构建马铃薯产业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目的
    5.2 系统动力学建模过程
        5.2.1 马铃薯生产子系统分析
        5.2.2 马铃薯成本收益子系统分析
        5.2.3 人口子系统分析
        5.2.4 马铃薯产业系统结构图与函数关系设定
    5.3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5.3.1 一致性检验
        5.3.2 历史性检验及解释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结论
        6.1.1 马铃薯单产先平稳后高增长,收获面积增长有限,产量呈现增长趋势
        6.1.2 马铃薯生产成本增长快,收益波动大,现金收益增长缓慢
        6.1.3 我国是马铃薯净出口国,出口潜力大
        6.1.4 西北,东北具有明显效率比较优势,华北,华中与南方不具有
        6.1.5 西北,西南具有规模比较优势,华北,东北,南方不具有
        6.1.6 西北具有强综合比较优势
        6.1.7 马铃薯单产仍具有增长潜力
        6.1.8 马铃薯收获面积影响种薯意愿
    6.2 建议
        6.2.1 因地制宜,推动不同省份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
        6.2.2 政府引导马铃薯种植,促进马铃薯新消费观念形成
        6.2.3 以科技为动力,产研结合推广新品种,降成本,稳收益
        6.2.4 推动产品深加工,提高马铃薯附加值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四、河南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上升(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粮食种植业TFP增长率及其演进趋势:1980—2018[J]. 郑志浩,程申. 中国农村经济, 2021(07)
  • [2]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D]. 罗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中国杂粮供求研究[D]. 曲佳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4]江苏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D]. 张磊. 扬州大学, 2021(09)
  • [5]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及农户决策行为研究[D]. 蒋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6]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与优势评价研究[D]. 张强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河北省主要粮食供给侧结构调整研究[D]. 李佳明.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9)
  • [8]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D]. 张重洲. 兰州大学, 2021(09)
  • [9]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我国粳稻生产效率时空变化研究[D]. 史琛. 扬州大学, 2021(09)
  • [10]基于SD模型的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 付桢.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河南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上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