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自1955年我国成立第一家大学出版社以来,我国大学出版社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大学出版社已经成为我国出版产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在体制上,我国大学社一直具有双重的领导机制,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运行机制;在内部的人员和领导的任用体制上,对母体大学的依赖性很强,独立性与自由性有待加强;经济方面,大学社已经成长为我国出版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版权贸易方面走在了其他出版社的前面;图书结构上倾向性明显,教材出版明显占有很大比例;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社在自己的学术定位与市场化的要求下也常常产生矛盾。最后,各大学出版社的实力悬殊较大,且大部分比较弱小。近年来,我国的出版环境发生了强烈的变化,对大学社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国家的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大学社转制已经全部完成,进入了深化改革时期,大学社企业化进程在探索中继续前行;第二,国家继续放宽出版业的准入机制,放开外商资本、民营资本以及其他资本在出版业的活动范围,并大力扶持它们的发展;第三,一大批中央社和地方社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策支持,纷纷走上了集团化的道路,并借机融资上市,走上了规模化、多元化的发展道路;第四,数字出版蓬勃发展,进一步压缩传统图书的市场份额,除网络出版外,手机出版、手持阅读器出版的市场份额也开始进一步扩张。在这样剧烈的环境变化下,大学社的继续发展有自己的优势——良好的品牌、作者和内容资源;也有着劣势——市场观念的落后、经营体制障碍以及资金薄弱等。面临这一系列挑战和机遇,大学社如何发挥优势、规避劣势,继续向前发展,成了每个大学出版人关心的内容。首先,大学出版社要谨记大学出版社的定位及价值,用优秀的企业价值观来凝聚员工,指导企业的健康发展;其次,大学社需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运用先进的管理思维,引入危机管理、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出版社员工的市场观念教育,做到时时以市场为导向;第三,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走专业化和学术化的发展道路,用特色和专业应对中央社和地方社的集团化浪潮;第四,注重软实力建设,加强作者资源的建设和读者队伍的培育,为大学社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五,面对数字出版的压力,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正视数字出版的广阔前景,加强出版内容的建设,培养数字出版人才,并努力促成国家关于数字版权的法律法规建设,为数字出版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最后,应结合实际情况,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延伸自己的产业链,拓宽出版社的盈利范围。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学出版社:痛并期待着[J]. 出版人 2013(10)
- [2].大学社数字出版的困与路[J]. 出版参考 2013(34)
- [3].社团:人脉制造机[J]. 新世纪周刊 2008(17)
- [4].出版新常态下大学社十大攻略[J]. 中国出版 2015(14)
- [5].大学出版的新征途[J]. 出版人 2014(11)
- [6].罗时嘉:专业大学社涉足数字出版要坚持“四结合”[J]. 出版参考 2010(36)
- [7].从美国大学社看我国大学社改革和发展[J]. 出版参考 2009(Z1)
- [8].大学社的后改制时代[J]. 出版参考 2009(34)
- [9].论大学出版社的特色出版[J]. 编辑之友 2008(04)
- [10].大学社改制三题[J]. 科技与出版 2008(11)
- [11].供给侧改革与大学出版的追求[J]. 现代出版 2017(02)
- [12].孤岛与孤岛突围——改制之后大学社的发展态势探索[J]. 出版广角 2010(04)
- [13].借时代红利推动大学社健康发展[J]. 科技与出版 2019(09)
- [14].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出版社发展回眸与未来展望[J]. 出版科学 2019(06)
- [15].大学社数字出版路径垂直细分领域探索[J]. 中国出版 2017(15)
- [16].国家出版产业政策和后转企时代的大学出版[J]. 出版广角 2010(04)
- [17].立足“背景” 聚焦“发展” 放眼“未来”——兼评吴培华先生关于大学出版社改革和发展的几篇文章[J]. 大学出版 2008(06)
- [18].大学社集团化何去何从[J]. 出版参考 2008(07)
- [19].砥砺前行中的大学出版[J]. 出版人 2015(11)
- [20].捋顺四条线[J]. 出版人 2013(10)
- [21].后转制时期大学出版社困境与对策[J]. 中国出版 2014(06)
- [22].公司治理结构:当前大学出版社面临的问题与路径选择[J]. 现代出版 2011(04)
- [23].大学出版社现状及分析建议[J]. 吉林农业 2010(08)
- [24].长江大学社体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12)
- [25].我国农业大学社科学报综合比较分析[J]. 图书情报论坛 2014(05)
- [26].基于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大学社团组织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3(10)
- [27].教育培训:大学社产业化的新关注点[J]. 出版参考 2010(Z1)
- [28].转制背景下大学出版社人力资源构成及其优化[J]. 价值工程 2010(19)
- [29].大学出版社改制后的数字出版发展对策研究[J]. 编辑之友 2012(10)
- [30].每月视点[J]. 科技与出版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