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形而上学 ——牟宗三与康德之间

道德形而上学 ——牟宗三与康德之间

论文摘要

本文尝试将牟宗三与康德哲学的关系问题从牟宗三整个宏大的哲学体系中“剥离”出来进行研究,以全面清晰地揭示这两位哲学家之间的异同。牟宗三与康德有着相似的人生和迥异的性格,更有着“斩不断,理还乱”的学理相关性。他们的学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物自身在康德哲学中既是认识的来源又是认识的界限,而牟宗三却化解了物自身概念的认识论意义,将其看作一个价值概念;自由意志在康德处可思议却不可证明,因而只是一设准,牟宗三将自由意志等同于自由无限心,认为它是一真实的呈现;智的直觉在康德处是上帝的专利,人无法拥有,而牟宗三则认为智的直觉是人的潜能;康德立足于西方传统认为人是有限的,牟宗三则认定人虽有限而可无限。故康德最终只能成就道德底形上学或道德神学,而牟宗三则成就道德的形上学;在道德神学的观照下,圆善的解决指向信仰;而牟宗三则将圆善归约为一种境界。在这些具体差异背后,二人又有着某种深层的共识和相同的理论旨归,即二人都认为人是世界的最终目的,自由是人的最终目的。 本文自始至终在一个比较框架下展开,从二者人生经历、性格特征的比较,到阐述具体概念、具体问题的比较,再到理论旨归的比较,层层展开地予以梳理、剖析,以期全面展现与公正评价牟宗三会通中西哲学的努力。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1章 牟宗三与康德
  • 1.1 生平与性格
  • 1.1.1 相似的人生
  • 1.1.2 迥异的性格
  • 1.2 学思的相关性
  • 1.2.1 跨时空的相契
  • 1.2.2 钻研康德哲学的艰难历程
  • 1.2.3 超越康德的尝试
  • 第2章 物自身:事实概念还是价值概念
  • 2.1 现象与物自身
  • 2.1.1 现象与物自身的划分
  • 2.1.2 物自身的消极意义与积极意义
  • 2.1.3 物自身与人自身
  • 2.2 物自身的价值意味
  • 2.2.1 从反面证成物自身的价值意味
  • 2.2.2 从正面厘清物自身的内涵
  • 第3章 自由意志:假设还是呈现
  • 3.1 康德对自由意志的界说
  • 3.1.1 超越的自由是自由之真义
  • 3.1.2 自由意志的确立源于人的两重性
  • 3.1.3 自由意志是道德法则的存在根据
  • 3.1.4 自由意志的不可知受制于人认识形式的有限性
  • 3.1.5 自由意志的实现有赖于其他预设
  • 3.2 牟宗三对自由意志的改造
  • 3.2.1 对自由意志的能动性改造
  • 3.2.2 对自由意志的超越性改造
  • 3.2.3 牟宗三改造康德的自由意志的意义
  • 第4章 智的直觉:上帝的专利还是人的潜能
  • 4.1 智的直觉:上帝的专利还是人的潜能
  • 4.2 牟宗三对智的直觉的界定
  • 4.2.1 智的直觉的地位
  • 4.2.2 智的直觉的含义
  • 4.2.3 智的直觉是创造原则不是认知原则
  • 4.3 牟宗三对智的直觉的证成
  • 4.3.1 道家的智的直觉
  • 4.3.2 佛家的智的直觉
  • 4.3.3 儒家的智的直觉
  • 4.3.4 智的直觉的逻辑证成
  • 第5章 人的有限与无限
  • 5.1 两种传统中的有限与无限
  • 5.1.1 西方传统下有限与无限的对立
  • 5.1.2 中国传统下有限与无限的贯通
  • 5.2 人之无限性
  • 5.2.1 牟宗三对人之无限性的论证
  • 5.2.2 复性—通往无限之途
  • 第6章 道德底形而上学与道德的形而上学
  • 6.1 道德形而上学概念的澄清
  • 6.1.1 道德底形而上学与道德的形而上学之简别
  • 6.1.2 康德成就道德底形而上学
  • 6.1.3 牟宗三成就道德的形而上学
  • 6.2 一心开二门:两层存有论的架构
  • 6.2.1 真正的道德形上学应包含两层存有论
  • 6.2.2 一心开二门的公共模型
  • 6.3 良知坎陷说:连接两层存有的桥梁
  • 6.3.1 良知坎陷说的理论渊源
  • 6.3.2 良知坎陷说之中介作用的实现
  • 第7章 信仰与境界:圆善的实现
  • 7.1 至善与圆善—人类理性的终极企盼
  • 7.2 纯德—圆善的第一要素
  • 7.3 幸福在圆善中的涵义
  • 7.4 德福一致的实现
  • 第8章 中西哲学交融与碰撞的精彩
  • 8.1 人是目的—牟宗三与康德的深层共识
  • 8.2 简评牟宗三对中西哲学的融合
  • 8.2.1 康德哲学的儒学化
  • 8.2.2 儒学言说方式的转进
  • 8.2.3 儒学中心主义的立场
  • 8.2.4 与现实世界的疏离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天空[J]. 新作文(初中版) 2017(09)
    • [2].怎样用人物自身语言塑造个性形象[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5(03)
    • [3].用人物自身语言塑造人物形象[J]. 第二课堂(初中) 2009(10)
    • [4].康德的“物自身”概念及其哲学命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5].康德对“物自身”的论证[J]. 东方论坛 2018(05)
    • [6].“物自身”何以可能——牟宗三对“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分的“稳定”[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 [7].切合特征 符合环境 展示个性 凸显形象 拨动情感[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09)
    • [8].知性论中的感性直观形式——以时间为切入点看牟宗三否认物自身之不可知的原因[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4)
    • [9].牟宗三对康德物自身概念的借用与转换[J]. 哲学动态 2013(11)
    • [10].落地的食物还能吃吗[J]. 家庭科技 2018(05)
    • [11].给青春类出版物的强心剂[J]. 编辑学刊 2009(02)
    • [12].什么叫做美(下)[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08(12)
    • [13].让客照像样照一样漂亮[J]. 人像摄影 2008(06)
    • [14].分析化学在岩石矿物找矿中的应用[J]. 信息记录材料 2017(08)
    • [15].关于人(二)[J]. 新湘评论 2014(13)
    • [16].挖掘作物自身潜能 保持作物健康生长[J]. 四川农业科技 2011(04)
    • [17].可亲可敬的人物 真实感人的报道——杨善洲事迹报道特点评析[J]. 新闻战线 2011(04)
    • [18].关于信念的思考[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9(02)
    • [19].器之美[J]. 缤纷 2011(11)
    • [20].康德的“物自身”概念何以有价值意涵——为牟宗三的诠释进一解[J]. 国学学刊 2018(01)
    • [21].论叔本华从自在之物到生命意志的转变及其人学意义[J]. 河北学刊 2016(02)
    • [22].康德的“物自身”概念何以有价值意涵?——为牟宗三的诠释进一解[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23].“本体宇宙论”与“实现物自身”——论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两种创生型态[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3)
    • [24].浅谈工程建筑节能[J]. 科技风 2009(17)
    • [25].现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悲剧成因——以《伤逝》和《寒夜》为例[J]. 梧州学院学报 2016(01)
    • [26].“理型”论衡[J]. 思想与文化 2015(02)
    • [27].牟宗三存有论的理论意义与方法缺陷[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 [28].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逻辑结构[J]. 求索 2009(09)
    • [29].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及对策[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07)
    • [30].落地的食物还能吃吗[J]. 大科技(科学之谜) 2012(09)

    标签:;  ;  ;  

    道德形而上学 ——牟宗三与康德之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