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论文文献综述)
武倩[1](2021)在《基于智慧工地的施工劳务分包管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建筑施工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行业占比逐年增大,施工劳务分包管理作为金字塔的基础,其管理模式直接影响施工行业的发展,随着行业政策的不断更新,对施工管理要求也有了更高的标准,传统施工劳务分包管理模式已无法达到当前市场的需求。当前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概念的陆续提出,智慧工地也应运而生,如何利用智慧工地实现传统施工劳务分包管理的信息化和智慧化转型,是目前管理目标的主要需求。本文重点研究施工劳务分包管理,以智慧工地为辅助手段,利用其架构下的新兴工程科技手段进行改进管理,旨在提高劳务分包管理水平,规范市场行为。通过文献研究进行传统施工劳务分包管理现状调查,基于现状分析,按照劳务分包管理流程分为四个方面,并针对各个方面提出主要存在问题,利用鱼骨图分析法分析根本原因,研究改进路径。结合控制论对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引用反馈控制法,在管理过程中及时纠偏,保证劳务管理处于稳定可控的状态。运用系统论对基于智慧工地的劳务分包管理系统进行构建和设计,根据施工劳务分包管理需求,将施工劳务分包管理看作一个系统,劳务队伍、劳务合同、劳务工人和劳务结算付款是影响系统的四大因素,四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运作才能实现劳务分包管理目标,达到项目利益最大化。本文的最后对基于智慧工地的劳务分包管理进行案例分析,并采用模糊评价法对智慧工地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根据定量评价结果证明对于施工劳务分包管理的作用和效果。本文基于智慧工地的施工劳务分包管理从多角度对现场、工人、合同、付款、结算等每个环节环环监控,加强管理过程监管强度,提高劳务分包管理效率,对传统施工劳务分包管理转型升级具有参考意义,推动信息化管理在建筑施工领域的普及,通过对基于智慧工地的施工劳务分包管理研究结果的分析,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提出了展望。本文附图30幅,绘表4张,引用参考文献43篇。
王欣欣[2](2021)在《建设工程违法分包认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违法分包是行业内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尤其在工程总承包模式大力推广的背景下,相关法律适用不明,使得违法分包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本文从梳理现行法律规定出发,归纳出法律对违法分包考虑的综合因素,同时将违法分包分为四种类型,并结合司法实践分析每个类型认定存在的问题。在资质不符型中,认为该类型违反了法律对承包主体的限定,并认为具有与施工内容相应的资质外观是认定要点;在二次分包型中,认为该类型违反了法律对发包主体的限定,并从立法禁止该类型的本意出发,指出司法实践中仅以“次数”认定的弊端所在,进而总结出该类型分包内容的范围、内容同一性和必要性进行认定的规则;在主体结构型中,认为要在清晰界定主体结构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区分不同总承包模式,防止误判;在未经同意型中,针对实务的突出问题,即“劳务分包掩盖工程分包”,总结从劳务分包和工程分包的合同对应主体、合同内容指向客体、合同价款计算依据等本质区别出发,进而准确进行认定。
侯晋[3](2021)在《矿山基本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管理常遇法律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在很多地区的矿山基本建设工程兴建过程中,因为项目规模庞大、耗时久,往往会涉及劳务分包方面的问题,而劳务分包合同签订和执行中涉及的法律问题非常多,严重干扰了矿山基本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因此,任何工程项目实施中,一旦涉及了劳务分包合同管理方面的法律问题,就应该依据相应的法律标准和规范,致力于这些法律问题的处理。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矿山基本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问题,并针对这些法律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处理对策,对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郭胜[4](2020)在《GC公司劳务分包法律风险防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油工程建设行业是我国能源安全建设的核心产业之一,目前,我国该产业主要依赖于几大央企进行核心工程建设,包括大型长输管道建设及地面站场建设等项目。由于这几大石油工程建设公司长期未进行专业技术人员引进,以及受国有企业市场转型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施工多采用专业工程分包以及劳务分包。虽然建筑业市场发展迅速,但是由于企业的管理水平未能有效跟进,劳务分包涉及的诉讼频频发生。在此情况下,如何进行劳务分包的法律风险防范,不仅成为了各大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这类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能够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行业的劳务分包市场,确保企业劳务分包依法合规,同时规范企业风险管理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GC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劳务分包法律风险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结合该企业的实践展开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进一步加强和防范劳务分包法律风险意识对GC公司的重要作用,提出其研究的现实意义。其次,从劳务分包的入网、招标、合同管理、现场管理、竣工验收、结算管理、纠纷管理等七个阶段,详细介绍了目前GC公司劳务分包各个环节法律风险防范的现状,针对公司具体情况深入分析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再次,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运用分析调查法和研究分析法对GC公司劳务分包法律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第一步对GC公司劳务分包的全过程进行风险识别,第二步确定其评价方法及原则,第三步建立劳务分包法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第四步对GC公司劳务分包法律风险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最后针对GC公司劳务分包法律风险防范情况,提出GC公司劳务分包法律风险防范对策,从法律风险人员引进到独立的风险管理机构建立,最终建立GC公司劳务分包法律风险防范管理清单,形成组织、人员、制度、标准管理流程一体化的劳务分包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本文的研究可以切实帮助GC公司更好地改进劳务分包法律风险防范现状,建立劳务分包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意识,提升公司内部法律工作人员的素养,同时对于其他同类石油工程建筑行业的劳务分包风险管理也具有借鉴意义。
马洁[5](2020)在《地铁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管理法律相关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从地铁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的基本特性入手,围绕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展开探讨,包括劳务分包方不具备劳务分包资质、法律意识不强、不可控因素较多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雷秋燕[6](2020)在《S建筑工程企业劳务分包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多是采用大型建筑企业总承包,中小型专业分包企业为主干,劳务分包公司为基础的塔形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合理分配资源,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但如果不重视管理,可能会导致劳务层与管理层的脱离,给建筑工程的进度、质量及利润等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劳务分包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总承包企业及专业分包企业后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建筑工程公司是建筑专业分包企业,本文查阅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劳务分包管理的相关文献,借鉴了国内外劳务分包管理的研究情况。从专业分包方的立场,分析S建筑工程公司劳务分包管理的现状,提出S建筑工程企业存在的相关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探索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劳务分包管理的方案。主要研究成果:采用综合评分法设计劳务分包团队的评价体系,根据流程理论制定了劳务分包团队的选择流程,进行劳务团队的筛选。针对劳务分包成本居高不下,在签订合同时,增强成本控制的意识,将必要的相关条款进行完善,再在管理过程中,提高节约意识,加强控制。优化工程施工过程管理:提出增强劳务过程管理意识,培养优秀的劳务管理队伍,最后依据动态控制原理及流程管理理论制定劳务过程管理的流程及标准。针对劳务分包团队对管理的配合度差,建立绩效考核评估的体系,同时配套激励惩罚机制,加强对劳务分包团队的监督及控制。希望通过对劳务分包队伍进行有效地管理,能够与之顺利完成所承包的各项建筑工程。这不仅对S建筑工程企业的劳务分包过程管理有指导参考意义,有利于企业实现高效管理,节约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为成长期的劳务分包企业在全过程控制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
金华兵[7](2020)在《论建设工程分包合同“背靠背条款”的规制》文中认为我国合同法以及有关建设工程合同的司法解释,均未对建设工程分包合同“背靠背条款”的规制作出规定,理论界对“背靠背条款”法律性质的认定也意见不一。在学术理论和法律规定没有定论的情况下,“背靠背条款”的实务处理无章可循,不利于保护分包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有必要从根本上厘清“背靠背条款”的法律性质,并据此予以规制,实现总承包人和分包人权利义务的平衡。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对“背靠背条款”进行讨论:第一部分为建设工程分包合同“背靠背条款”解读,对实务及法律中出现的“背靠背条款”进行了释义,在对“背靠背条款”的逻辑和本质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笔者的定义,“背靠背条款”是总承包人为了分担发包人支付不能或支付迟延的风险,与分包人在分包合同中约定,以发包人支付作为总承包人支付的前提,或以发包人支付作为总承包人支付的期限起算点的条款。第二部分为国内外实务中对“背靠背条款”的不同处理,笔者通过对近一年案例的梳理,揭示了“背靠背条款”实务处理中无章可循的现状,同时根据国外对“pay-if-paid”条款和“pay-when-paid”条款的不同处理,汲取其合理的规制方式。第三部分为“背靠背条款”法律性质的诠释,介绍了当下有关“背靠背条款”定性的主要观点,有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条款、附期限条款及支付期限的约定等,笔者通过分析认为,“前提型背靠背条款”应属于附条件条款,“时间型背靠背条款”应为支付期限的约定;第四部分为建设工程分包合同“背靠背条款”规制之完善,提出应区分合同无效与有效,“背靠背条款”的不同类型、格式条款的认定等来全面客观的判断“背靠背条款”的效力及规制,并提出“背靠背条款”的规制,应综合考虑合同自由原则和合同正义原则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在一定情形下对“背靠背条款”效力的肯定,是基于合同自由原则的体现,而格式条款、显失公平、情势变更和举证责任的分配等规则的运用,又是维护合同正义的需要。
徐驹然[8](2020)在《广州市工程项目劳务分包管理问题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施工行业的组织结构逐渐向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三个层次的金字塔型产业结构发展。但在工程实践中,各自遇到一些问题,劳务分包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劳务分包队伍资质不齐全、劳务分包管理重点不明确、工程项目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等方面。本文在应用分工协作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对建筑工程劳务分包模式的作用和优势进行阐述,结合文献分析,发现劳务分包问题的原因在于“包工头”群体造成的不合理市场竞争环境,以及工程项目内部劳务分包管理体系的缺失。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对劳务外部市场环境分析,构建施工企业与包工头群体两方的博弈模型,发现双方存在两个演化稳定策略,并指出“包工头”现象的原因是存在增量效益。项目内部管理层面,利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广州地区200个在建工程项目进行调研,发现劳务分包管理的重点是分包队伍选择、分包合同、实施过程管理三个方面。借助层次分析法构建劳务分包管理评价的指标体系,包含三个方面共15个评价指标,计算指标权重发现劳务分包选择的权重为0.6483,对劳务分包管理状况影响最大。继而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G工程进行评价,选项“一般”隶属度最高为0.535,与实际状况基本相符。最后从引入政府干预行为优化市场环境、设立劳务分包准入退出机制、实施履约保证金制度、构建动态管理体系、完善分级培训体系五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张东辉[9](2020)在《中铁C公司劳务分包管理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劳务市场发展良好,但分包市场仍然存在不健全情况,劳务承包商门槛低,质量有高有低,这对工程项目极为不利,项目安全风险不断增加,想要实现项目的总体管理,尚有难度。一个成熟的行业必然有以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从现下分析,明显中国的劳务分包这一板块不具备这一条件,因此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管理评价体系。因为我国劳务分包市场没有可实行的管理评价系统,导致建筑这一市场由于暂时还没有一套系统的管理评价体系,导致建筑行业对很难持续优化对劳务承包商的管控,提升供应链整体的效益。因此,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劳务分包承包商管理系统十分有必要。针对中铁C公司的研究对象和平衡计分卡,针对管理承包商的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定制了一套劳务承包商管理评价体系。首先,阐述了国内外供应链管理,劳务分包管理和管理评价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劳务分包管理对建筑企业的研究意义。然后结合中铁C公司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公司劳务承包商管理评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运用平衡计分卡(BSC)设计了中铁C公司劳务承包商的管理评价方案,从财务,客户,内部和未来四个方面进行了评价。制定了管理评价的具体实施原则,步骤和方法。最后,将构建的劳务承包商管理评价体系应用于中铁C公司DT桥项目的管理评价中,得出最终评价结果并进行分析。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中铁C公司为对象的劳务承包商可行管理评价方案和实施方法。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优化中铁C公司的劳务承包商管理,改善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同时,也可以为其他类似的建筑企业评估劳动承包商的管理提供参考。
易敬[10](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工程劳务管理风险研究 ——以柬埔寨暹粒机场项目劳务管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亚欧间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劳务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量中资企业加入到“一带一路”工程建设队伍之中。然而,近年来,中国工程建设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了纷繁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各类劳务纠纷事件层出不穷,反映出中国企业对国际工程劳务市场的复杂程度认识不足,以及应对国际工程劳务问题的经验缺乏。本文以柬埔寨暹粒机场供油工程建设项目为依托,以该项目劳务管理面临的风险为切入点,采用参与观察和实地调研访谈等方法,研究了当前我国对外工程劳务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几种主要劳务管理模式进行了对比,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柬埔寨项目的劳务管理模式和管理内容进行了分析,认真剖析问题及产生风险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比较清晰地展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工程建设项目劳务管理的内容、流程、问题和成因,提出了一种劳务管理风险多维因素分析框架,对促进我国企业对外工程劳务的精细化管理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有助于加强对外工程劳务管理的风险防控,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浅谈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智慧工地的施工劳务分包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劳务分包管理研究现状 |
1.2.2 智慧工地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劳务分包含义及内容 |
2.1.1 劳务分包管理含义 |
2.1.2 劳务分包管理主要内容 |
2.2 智慧工地理论及应用 |
2.2.1 智慧工地概念及发展 |
2.2.2 智慧工地功能与价值 |
2.3 系统论与控制论概述及应用 |
2.3.1 系统论 |
2.3.2 控制论 |
3 施工劳务分包管理现状及问题研究 |
3.1 传统施工劳务分包管理现状 |
3.1.1 劳务分包队伍选择 |
3.1.2 劳务分包合同管理 |
3.1.3 劳务工人管理 |
3.1.4 劳务费用结算与支付 |
3.2 传统施工劳务分包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1 劳务分包队伍选择混乱 |
3.2.2 劳务分包合同管理不严格 |
3.2.3 劳务工人管理困难 |
3.2.4 结算及付款不及时 |
3.3 施工劳务分包管理的改进思路 |
3.3.1 改进劳务队伍选择方式 |
3.3.2 强化劳务分包合同管理 |
3.3.3 加强劳务工人管理 |
3.3.4 规范结算及付款管理 |
4 基于智慧工地的施工劳务分包管理系统设计与构建 |
4.1 基于智慧工地的施工劳务分包管理可行性分析 |
4.1.1 劳务分包管理技术引用可行性 |
4.1.2 劳务分包管理功能应用可行性 |
4.1.3 劳务分包管理改进可行性 |
4.2 基于智慧工地的施工劳务分包管理功能需求分析 |
4.2.1 劳务分包队伍管理 |
4.2.2 劳务分包合同管理 |
4.2.3 劳务分包工人管理 |
4.2.4 劳务结算与付款管理 |
4.3 劳务分包管理系统构建目标和架构设计 |
4.3.1 劳务分包管理系统构建目标 |
4.3.2 劳务分包管理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4.4 基于智慧工地的施工劳务分包管理系统构建 |
4.4.1 劳务队伍信息管理 |
4.4.2 劳务合同审查管理 |
4.4.3 劳务工人监督管理 |
4.4.4 劳务结算与付款集成管理 |
5 基于智慧工地的劳务分包管理案例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简介 |
5.1.2 实施背景 |
5.2 基于智慧工地的施工劳务分包管理实施 |
5.2.1 劳务队伍管理平台 |
5.2.2 劳务合同管理系统 |
5.2.3 劳务工人管理系统 |
5.2.4 劳务结算付款系统 |
5.3 基于智慧工地的施工劳务分包管理效果评价 |
5.3.1 构建管理效果评价层次结构 |
5.3.2 劳务分包管理效果评价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建设工程违法分包认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建设工程承包中的违法分包 |
(一)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分包 |
1.违法分包的概念界定 |
2.有关违法分包法律规定的分析 |
3.法律对违法分包的界定因素 |
(二)建设工程违法分包认定的司法实践 |
1.违法分包司法审判现状 |
2.违法分包中司法认定中的问题 |
二、建设工程分包中违反主体限定的认定 |
(一)建设工程资质不符分包的认定 |
1.资质不符分包的认定 |
2.关于《新司法解释》第四条的思考 |
(二)建设工程二次分包的认定 |
1.禁止建设工程二次分包的规定与意义 |
2.二次分包的认定 |
三、建设工程主体结构分包的认定 |
(一)司法实践中对于主体结构的认定 |
1.司法实践对主体结构认定的变化 |
2.禁止主体结构分包的立法本意 |
(二)建设工程主体结构分包的认定 |
四、建设工程劳务分包掩盖工程分包的认定 |
(一)工程分包与劳务分包的区分 |
(二)劳务分包掩盖工程分包的认定 |
1.以实际施工内容作为认定标准 |
2.以结算费用指向为认定标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矿山基本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管理常遇法律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山基本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的法律性质及特征 |
1.1 法律性质 |
1.2 法律特征 |
2 矿山基本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管理存在的法律问题 |
2.1 劳务分包方不具备劳务分包资质 |
2.2 法律意识淡薄 |
2.3 突发和不确定问题的出现 |
2.4 劳务分包工人流动性较大 |
3 矿山基本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合同法律问题的解决对策 |
3.1 审批劳务分包企业的资质,抬高合作门槛 |
3.2 提高劳务分包合同的规范性、准确性、全面性 |
3.3 增强合作各方的法律意识 |
3.4 加强对劳务分包单位施工过程的监督 |
4 结语 |
(4)GC公司劳务分包法律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劳务分包及法律风险的相关概念 |
2.1.1 劳务分包的含义 |
2.1.2 法律风险的含义及特征 |
2.1.3 劳务分包法律风险的识别原则及方法 |
2.2 法律风险防范理论基础 |
2.2.1 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
2.2.2 风险防范对策相关理论 |
第三章 GC公司劳务分包法律风险防范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GC公司概况 |
3.1.1 GC公司简介 |
3.1.2 GC公司劳务分包组织架构 |
3.2 GC公司劳务分包管理过程法律风险防范现状 |
3.2.1 劳务分包入网法律风险防范现状 |
3.2.2 劳务分包招标法律风险防范现状 |
3.2.3 劳务分包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现状 |
3.2.4 劳务分包现场管理法律风险防范现状 |
3.2.5 劳务分包竣工验收法律风险防范现状 |
3.2.6 劳务分包结算管理法律风险防范现状 |
3.2.7 劳务分包诉讼纠纷管理法律风险防范现状 |
3.3 GC公司劳务分包法律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
3.3.1 劳务分包入网阶段存在的问题 |
3.3.2 劳务分包招标阶段存在的问题 |
3.3.3 劳务分包合同管理阶段存在的问题 |
3.3.4 劳务分包现场管理阶段存在的问题 |
3.3.5 劳务分包竣工验收阶段存在的问题 |
3.3.6 劳务分包结算阶段存在的问题 |
3.3.7 劳务分包纠纷管理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GC公司劳务分包法律风险识别与评价 |
4.1 劳务分包管理过程法律风险识别 |
4.1.1 劳务分包入网法律风险识别 |
4.1.2 劳务分包招标法律风险识别 |
4.1.3 劳务分包合同法律风险识别 |
4.1.4 劳务分包现场管理法律风险识别 |
4.1.5 劳务分包竣工验收法律风险识别 |
4.1.6 劳务分包结算法律风险识别 |
4.1.7 劳务分包纠纷管理法律风险识别 |
4.2 劳务分包法律风险评价 |
4.2.1 劳务分包法律风险评价方法及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3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GC公司劳务分包法律风险防范对策 |
5.1 劳务分包管理过程阶段 |
5.1.1 构建专业化的法律风险管理团队 |
5.1.2 完善劳务分包风险防范管理组织架构 |
5.1.3 建立劳务分包法律风险防范清单 |
5.1.4 探索建立劳务分包合规管理机制 |
5.1.5 法律人员分包管理过程全覆盖 |
5.2 探索建立劳务分包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地铁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管理法律相关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地铁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的法律性质及特征 |
1.1 法律性质 |
1.2 法律特征 |
2 地铁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
3 常见法律问题的解决措施 |
3.1 做好建设前的劳务分包合同签订工作 |
3.2 加强劳务分包企业资质的审核并合理招投标 |
3.3 保证劳务分包合同的规范性和全面性 |
3.4 增强合作各方的法律意识并落实监督工作 |
3.5 投保以实现风险转移 |
4 结束语 |
(6)S建筑工程企业劳务分包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综述评价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 |
2.1 劳务分包的概念界定 |
2.1.1 分包的分类 |
2.1.2 专业工程分包、劳务分包与转包的区别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流程管理理论 |
2.3 分析方法 |
2.3.1 综合评分法 |
2.3.2 动态控制原理 |
第3章 S建筑工程公司劳务分包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S建筑工程公司劳务分包管理现状 |
3.1.1 公司概况简介 |
3.1.2 公司劳务分包管理现状 |
3.2 S建筑工程公司劳务分包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1 劳务分包团队综合素质不佳 |
3.2.2 劳务成本居高不下 |
3.2.3 工程质量、进度无法保障 |
3.2.4 劳务分包团队对管理工作的配合度差 |
3.3 原因分析 |
3.3.1 劳务分包团队的选择不规范 |
3.3.2 劳务分包合同条款不全面 |
3.3.3 疏于对劳务过程进行管理 |
3.3.4 缺乏对劳务分包团队的考核与激励 |
3.4 小结 |
第4章 S建筑工程公司劳务分包管理方案设计 |
4.1 方案总体设计与目标 |
4.1.1 方案总体构成 |
4.1.2 方案总体目标 |
4.2 劳务分包团队筛选 |
4.2.1 劳务分包团队评价体系设计 |
4.2.2 劳务分包团队筛选流程优化 |
4.3 劳务分包合同的签订 |
4.3.1 劳务分包合同的作用 |
4.3.2 劳务分包合同的组成 |
4.3.3 完善劳务分包合同相关条款 |
4.4 工程施工过程管理 |
4.4.1 增强对劳务施工过程的管理意识 |
4.4.2 培养优秀的劳务管理队伍 |
4.4.3 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流程及标准设计 |
4.5 分包绩效考核与激励 |
4.5.1 劳务分包团队的绩效考核设计 |
4.5.2 劳务分包团队的激励设计 |
4.6 小结 |
第5章 S建筑工程公司劳务分包管理方案实施保障 |
5.1 劳务分包管理的组织保障 |
5.2 劳务分包管理的制度保障 |
5.2.1 建立劳务分包管理制度体系 |
5.2.2 制定制度的考核及追究机制 |
5.3 劳务分包管理方案的人员保障 |
5.3.1 加强劳务分包管理人员的培训 |
5.3.2 增强劳务分包管理部门的凝聚力 |
5.4 劳务分包管理的技术保障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论建设工程分包合同“背靠背条款”的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章 建设工程分包合同“背靠背条款”解读 |
第一节 实务及法律中的“背靠背条款” |
一、实务中的“背靠背条款” |
二、法律中的“背靠背条款” |
第二节 “背靠背条款”的特征 |
一.“背靠背条款”的逻辑层面 |
二.“背靠背条款”的本质层面 |
第三节 “背靠背条款”的分类 |
一、“时间型背靠背条款” |
二、“前提型背靠背条款” |
第二章 国内外实务中对“背靠背条款”的不同处理 |
第一节 国内司法实务中对“背靠背条款”的不同处理 |
一、“背靠背条款”案例库的形成 |
二、“背靠背条款”案例库材料的分析 |
三、“背靠背条款”案例库中对效力的认定 |
第二节 国内现行处理规则之不足 |
一、分包合同无效时“背靠背条款”的效力认定意见不一 |
二、回避对“背靠背条款”的效力认定 |
三、对举证责任的分配意见不一 |
四、鲜有对“背靠背条款”法律性质的认定 |
第三节 国外“背靠背条款”处理规则介绍 |
一、美国法律中的“背靠背条款” |
二、英国法律中的“背靠背条款” |
三、新西兰法律中的“背靠背条款” |
四、FIDIC分包合同2011 版的规定 |
第四节 国外“背靠背条款”处理规则之启示 |
一、区分“pay-if-paid”条款和“pay-when-paid”条款 |
二、以禁止使用“pay-if-paid”条款和“pay-when-paid”条款为主 |
三、将明确约定风险条款作为“pay-if-paid”条款有效的条件 |
第三章 “背靠背条款”法律性质的诠释 |
第一节 关于“背靠背条款”法律性质的争议 |
一、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 |
二、附条件条款 |
三、附期限条款 |
四、支付期限的约定 |
第二节 “背靠背条款”的法律性质的确定 |
一、“前提型背靠背条款”的法律性质 |
二、“时间型背靠背条款”的法律性质 |
第四章 “背靠背条款”规制之完善 |
第一节 实然法层面下“背靠背条款”的处理进路 |
一、分包合同有效 |
二、分包合同无效 |
第二节 应然法层面下“背靠背条款”处理规则之审视 |
一、合同自由原则原则与合同正义原则的内涵 |
二、合同自由原则与合同正义原则的冲突与联系 |
三、实务中对合同自由的限制--以“背靠背条款”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广州市工程项目劳务分包管理问题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劳务分包市场环境方面 |
1.3.2 劳务分包采购方面 |
1.3.3 劳务分包合同管理方面 |
1.3.4 劳务分包实施过程管理方面 |
1.3.5 劳务分包管理评价方面 |
1.3.6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建筑工程分包相关概念 |
2.1.2 工程项目劳务分包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分工协作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演化博弈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外部市场环境分析 |
3.1 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市场环境现状 |
3.1.1 劳务分包组织形式分析 |
3.1.2 劳务分包市场竞争方式分析 |
3.2 “包工头”现象双方演化博弈分析 |
3.2.1 建立演化博弈模型 |
3.2.2 演化博弈模型求解 |
3.2.3 演化博弈策略的稳定性分析 |
3.2.4 “包工头”现象原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项目管理层面劳务分包问题调查分析 |
4.1 调查问卷设计 |
4.2 调查问卷发放 |
4.3 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4.4 调查结果描述性分析 |
4.5 项目管理层面劳务分包问题原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工程劳务分包管理评价 |
5.1 评价思路 |
(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2)分配评价指标权重 |
(3)构建工程项目劳务分包管理综合评价模型 |
5.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5.2.1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1)劳务分包队伍选择包含的因素层指标 |
(2)劳务分包队伍合同管理包含的因素层指标 |
(3)劳务分包队伍过程管理包含的因素层指标 |
5.2.2 构建判断矩阵 |
5.2.3 指标权重分配 |
5.3 广州市G工程项目劳务分包管理评价分析 |
5.3.1 广州市G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
5.3.2 广州市G工程项目劳务分包管理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筑工程劳务分包管理优化措施 |
6.1 引入政府干预行为优化市场环境 |
6.2 设立劳务分包队伍准入与退出机制优化选择管理 |
6.3 实施履约保证金制度规范合同管理 |
6.4 构建动态管理体系优化劳务分包过程管理 |
6.5 完善劳务人员分级培训体系提升作业水平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中铁C公司劳务分包管理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工程分包的必然性方面 |
1.3.2 劳务分包现状方面 |
1.3.3 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方面 |
1.3.4 劳务分包管理体制的建立方面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C公司劳务分包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
2.1 建筑行业劳务分包管理现状的宏观分析 |
2.1.1 建筑市场组织结构分析 |
2.1.2 建筑市场劳务用工状况分析 |
2.1.3 建筑市场选用的劳务企业的市场竞争方式分析 |
2.2 C公司劳务分包管理现状调查 |
2.2.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2.2.2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2.3 C公司劳务分包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2.3.1 因管理不到位产生的问题 |
2.3.2 因法律不健全产生的问题 |
2.3.3 因合同管理不科学产生的问题 |
2.3.4 因政策不完善产生的问题 |
2.3.5 因用工不合理产生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C公司劳务分包管理评价体系构建 |
3.1 C公司劳务分包管理评价的总体思路 |
3.1.1 劳务分包商管理评价的目的 |
3.1.2 基于平衡记分法的评价体系设计 |
3.1.3 C公司劳务分包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流程 |
3.2 C公司劳务分包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权重的确定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3.2.2 C公司劳务分包商管理评价步骤设计 |
3.3 C公司劳务分包管理评价模型实施 |
3.3.1 C公司劳务分包商管理评价的实施原则 |
3.3.2 C公司劳务分包商管理评价的实施方式 |
3.3.3 C公司劳务分包商管理评价结果的应用 |
3.4 C公司劳务分包管理评价模型案例分析 |
3.4.1 C公司某工程项目概况 |
3.4.2 C公司劳务分包管理评价 |
3.4.3 DT项目C公司管理评价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C公司劳务分包管理评价体系实施与对策建议 |
4.1 C公司劳务分包管理评价体系的实施 |
4.1.1 确定招标模式 |
4.1.2 完善招标过程 |
4.1.3 完善劳务分包的合同管理 |
4.1.4 实施劳务分包过程管理子系统 |
4.2 完善劳务分包管理的宏观对策建议 |
4.2.1 政府管理方面 |
4.2.2 劳务分包企业方面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铁C公司劳务分包管理现状及对策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工程劳务管理风险研究 ——以柬埔寨暹粒机场项目劳务管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工程管理和工程承包 |
一、工程管理的定义 |
二、工程承包的分类 |
第二节 劳务管理的概念 |
一、劳务管理的定义 |
二、劳务管理风险 |
三、工程承包与劳务管理的关系 |
第三节 当前工程劳务管理的主要模式及理论基础 |
一、工程分包劳务管理 |
二、劳务分包管理 |
三、劳务派遣管理 |
四、劳务自主管理 |
五、劳务管理模式选择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工程劳务管理现状 |
第一节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工程发展现状 |
第二节 “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劳务合作现状 |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劳务合作情况 |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劳务发展面临的困境 |
第三节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柬埔寨劳务关系现状 |
第四章 柬埔寨暹粒机场项目工程劳务管理面临的风险挑战 |
第一节 柬埔寨暹粒机场项目概况 |
第二节 柬埔寨劳动力市场状况及对外劳务制度 |
一、柬埔寨国家及工会情况 |
二、柬埔寨劳动力市场情况 |
三、柬埔寨关于劳务用工方面的规定 |
第三节 柬埔寨暹粒机场供油工程项目劳务用工状况 |
一、柬埔寨暹粒机场供油工程项目劳务用工构成 |
二、柬埔寨暹粒机场项目工程劳务用工来源 |
第四节 柬埔寨暹粒机场项目劳务管理风险分析 |
一、劳务准入和招聘风险 |
二、劳务合同风险 |
三、劳务培训风险 |
四、劳务成本风险 |
五、劳务人员管理风险 |
六、工会及罢工风险 |
第五章 柬埔寨暹粒机场项目工程劳务管理风险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风险原因分析采取的方法 |
第二节 风险原因分类分析 |
一、劳务准入和招聘风险原因分析 |
二、劳务合同风险原因分析 |
三、劳务培训风险原因分析 |
四、劳务成本风险原因分析 |
五、劳务使用风险原因分析 |
六、工会罢工风险原因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工程劳务管理特点 |
第二节 应对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
一、熟悉项目所在国环境 |
二、结合当地法律制定健全的劳务属地化管理制度 |
三、严格审查劳务分包单位及合同 |
四、加强劳务属地化用工管理 |
五、建立以班组为核心的劳务管理模式 |
六、与当地劳动监察等相关部门保持沟通 |
七、塑造良好的劳务雇主品牌形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与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四、浅谈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智慧工地的施工劳务分包管理研究[D]. 武倩.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建设工程违法分包认定问题研究[D]. 王欣欣.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矿山基本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管理常遇法律问题探讨[J]. 侯晋. 中国金属通报, 2021(03)
- [4]GC公司劳务分包法律风险防范研究[D]. 郭胜.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4)
- [5]地铁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管理法律相关问题探讨[J]. 马洁. 四川建材, 2020(11)
- [6]S建筑工程企业劳务分包管理研究[D]. 雷秋燕. 华侨大学, 2020(01)
- [7]论建设工程分包合同“背靠背条款”的规制[D]. 金华兵. 江苏大学, 2020(05)
- [8]广州市工程项目劳务分包管理问题与评价研究[D]. 徐驹然.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中铁C公司劳务分包管理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张东辉.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工程劳务管理风险研究 ——以柬埔寨暹粒机场项目劳务管理为例[D]. 易敬.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