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西南喀斯特是受地质条件严重制约的特殊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脆弱。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脆弱的生态环境、尖锐的人地矛盾以及强烈的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使当地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对喀斯特地区而言,土壤和植被是生态环境中最为敏感的自然环境要素,与非喀斯特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脆弱特征。喀斯特石漠化过程土壤养分特征的研究是石漠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也是石漠化区域规划、石漠化治理措施制订、生态恢复的重要前提和理论基础。本文以贵州中部喀斯特地区由乔木林、灌木林和灌草丛等不同退化程度生态系统中的优势树种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系统中树种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及有效性变化特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乔木林中圆果化香的根际土壤碳、氮、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树种,且其磷素活化率也显著高于其他树种,而灌木林树种间养分的差异并不明显,该地区土壤有效磷含量较低,是植物生长的养分限制性因子,而圆果化香对缺磷环境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性。(2)土壤全钙、全锌含量在乔木林的圆果化香根际最高,白栎最低。土壤全铁、全铜含量为灌木林和灌草丛显著高于乔木林。乔木林中圆果化香根际土壤中有效态钙、镁、铁和锌等元素含量较高,云南樟的有效铜含量较高。不同生态系统比较,乔木林土壤有效镁、铁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系统,同时铁、铜和锌的活化率也表现为乔木林较高。(3)土壤有机碳与全氮、速效氮、速效磷、有效锌均呈显著相关关系,因此,有机碳对土壤养分元素的积累和运输及其对植物根系供应具有重要影响。(4)不同植被根际土壤的中、微量元素的富集作用不同。灌木林中小果蔷薇根际土壤对有效态铁、铜和锌有较高的富集率。这与植被本身的生长状况和选择性吸收有关,植被冠幅的大小也会对养分的截留程度产生直接的作用。(5)随着植被群落的演替,根际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碱解氮、速效磷养分的变化程度高于全量,特别是土壤DOC和速效磷,这说明在土壤地球化学生态指标中,土壤有效态养分较全量对植被群落演替的变化响应更为灵敏。由以上结论可知,喀斯特生态系统中植被的演替对土壤养分的分布及有效性有较大影响。土壤养分含量随着植被群落的演替不断下降,特别是有效态养分对植被群落演替的变化响应更为灵敏。植被群落的改变使土壤养分循环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养分调控能力。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喀斯特城市地表水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研究[J]. 生态学报 2020(11)
- [2].基于植被覆盖与生产力视角的亚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研究——以黔中部分地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5(04)
- [3].喀斯特田园之十四[J]. 美术界 2018(08)
- [4].喀斯特[J]. 散文诗 2015(16)
- [5].阅读喀斯特[J]. 福建乡土 2008(06)
- [6].我的喀斯特[J]. 文苑(经典美文) 2008(01)
- [7].中国喀斯特碳循环[J]. 地球与环境 2017(01)
- [8].不同喀斯特区域土地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9].喀斯特与岩溶的来龙去脉[J]. 西部资源 2014(04)
- [10].连绵青山书写喀斯特家谱[J]. 世界遗产 2014(06)
- [11].桂林山水华丽的喀斯特终章[J]. 世界遗产 2014(06)
- [12].桂林喀斯特的保护措施[J]. 世界遗产 2014(06)
- [13].我国喀斯特旅游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科技信息 2013(01)
- [14].贵州喀斯特文化定位、保护与利用[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31)
- [15].“喀斯特”山区人工种草养羊关键技术[J]. 农技服务 2009(08)
- [16].南华北地区奥陶系古喀斯特特征及其储层前景[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 [17].也谈“喀斯特”[J]. 中国科技术语 2008(04)
- [18].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生物样地建设与监测工作[J]. 地球与环境 2017(01)
- [19].读者与诗人之间的桥梁——评钟世华《穿越诗的喀斯特:当代广西本土诗人访谈录》[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 [20].武隆喀斯特的“三绝”[J]. 重庆与世界 2016(05)
- [21].勿忘初心,倾力打造有血性的民族品牌——记桂林喀斯特服饰有限公司张氏三兄妹[J]. 人事天地 2016(08)
- [22].展示自然的力与美——世界自然遗产广西环江喀斯特[J]. 南方国土资源 2014(11)
- [23].喀斯特的全球观——记喀斯特动力学与全球变化研究团队[J]. 科学中国人 2020(Z2)
- [24].武隆 峡谷喀斯特的典范[J]. 人与自然 2014(10)
- [25].丰富的喀斯特资源,高品位的世界自然遗产[J]. 科学世界 2008(07)
- [26].环江喀斯特世界遗产提名地景观美学价值及其全球对比分析[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27].贵州喀斯特腹心区域生态扶贫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教育文化论坛 2014(05)
- [28].美哉! 喀斯特[J]. 生命世界 2012(05)
- [29].喀斯特贫困山区农地流转的问题思考与建议[J]. 贵州农业科学 2011(09)
- [30].喀斯特流域枯水径流预测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