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癫痫患儿外周血多药耐药基因及P-糖蛋白的动态表达及意义研究背景:癫痫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有较高的发病率,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癫痫治疗仍以长期口服抗癫痫药物(AEDs)为主,大约30%的患儿治疗无效呈难治性癫痫(RE)。多药耐药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研究发现多药耐药基因1(MDR1)及其表达产物P-糖蛋白(P-gp)的过度表达使AEDs进入脑组织的能力下降,血药浓度降低,进而使药物疗效降低癫痫发作不能有效控制。目前关于MDR1和P-gp在评估儿童AEDs的疗效、预测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研究较少。目的:研究癫痫患儿外周血多药耐药基因及其表达产物P-糖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癫痫耐药的关系及预测儿童抗癫痫药物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难治性癫痫患儿30例、初诊癫痫患儿40例及健康体检儿童30例,分别于入组前、治疗后6、12和18个月,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检测外周血MDR1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P-gp的表达,分析MDR1mRNA、P-gp表达及其表达水平与癫痫发作频率和应用AEDs抗癫痫疗效的关系。结果:(1)儿童外周血MDR1mRNA表达水平与P-gp表达高度正相关(r=0.82,P<0.05)。(2)难治性癫痫组、初诊癫痫组入组前,治疗后6、12和18个月MDR1mRNA、P-gp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1);难治性癫痫组各个观察时间点MDR1mRNA、P-gp表达较初诊癫痫组显著增高(P<0.01);难治性癫痫组MDR1mRNA、P-gp表达治疗18个月较入组前明显增高(P<0.01),治疗12个月较入组前及治疗6个月、治疗18个月较治疗6个月、12个月均增高(P<0.05);初诊癫痫组各个观察时间点MDR1mRNA、P-gp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难治性癫痫组入组前MDR1mRNA、P-gp表达阳性19例中16例(84.2%)治疗无效,表达阴性11例中3例(27.3%)无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诊癫痫组入组前MDR1mRNA、P-gp表达阳性13例中9例(69.2%)转化为难治性癫痫,表达阴性27例中2例(7.5%)转化为难治性癫痫,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发作频繁患儿MDR1mRNA、P-gp水平明显高于发作较少患儿(P<0.01)。(5)使用4种AEDs患儿MDR1mRNA、P-gp水平明显高于使用2种及3种AEDs(P<0.01)。结论:(1)癫痫患儿外周血MDR1mRNA、P-gp表达升高,难治性癫痫升高更明显,可能是癫痫临床耐药的重要原因。(2)外周血MDR1mRNA、P-gp可作为评估AEDs疗效的客观指标,可预测难治性癫痫发生的可能。(3)定时定量检测癫痫患儿外周血MDR1mRNA、P-gp表达的动态变化,可评估AEDs的疗效,指导用药,尽量减少难治性癫痫的发生。第二部分常用抗癫痫药对癫痫儿童外周血P-gp表达的影响研究背景:临床多药耐药是癫痫治疗的难点,目前研究认为MDR1基因编码的P-gp的过度表达与癫痫耐药密切相关。其表达增高是否为先天耐药亦或是癫痫发作或AEDs应用诱导的结果,具体原因不清楚,且评估儿童AEDs疗效的客观指标较少。目的:以50例初诊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对初诊癫痫患儿外周血P-gp表达的影响及P-gp在预测儿童难治性癫痫的价值。方法:50例初诊癫痫患儿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丙戊酸钠组(n=19)、左乙拉西坦组(n=16)和奥卡西平组(n=15),2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和12个月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儿童外周血P-gp的表达。分析P-gp表达及其表达水平与抗癫痫疗效的关系。结果:(1)丙戊酸钠组、左乙拉西坦组和奥卡西平组治疗前,治疗后6和12个月P-gp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1);丙戊酸钠组、左乙拉西坦组、奥卡西平组各个观察时间点P-gp水平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治疗无效患儿外周血P-gp表达明显高于治疗有效和对照组患儿(P均<0.01);治疗有效患儿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0例患儿治疗前P-gp表达阳性15例中9例(69.2%)转化为难治性癫痫,表达阴性35例中3例(7.5%)转化为难治性癫痫,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癫痫患儿外周血P-gp表达升高,难治性癫痫升高更明显,可能是癫痫临床耐药的重要原因。(2)外周血P-gp可作为评估AEDs疗效的客观指标,可预测难治性癫痫发生的可能。(3)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和奥卡西平单药治疗不影响癫痫患儿外周血P-gp的表达,其表达增高可能是反复痫性发作或先天耐药所致。第三部分常用抗癫痫药对大鼠体内多药耐药基因及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背景:多药耐药基因1(MDR1)及其编码产物P-糖蛋白(P-gp)在癫痫病灶的异常高表达被认为是癫痫耐药的重要机制,但其表达增高是先天遗传获得或是后天因素诱导所致,具体原因并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反复癫痫发作可诱导MDR1和P-gp表达增高,但对于AEDs是否会导致其表达增高仍存有争议。近年研究发现癫痫患者除病变脑组织MDR1和P-gp表达增高外,其外周血表达亦明显活跃,但二者是否具有相关性,外周血的表达能否代替脑组织,目前研究较少。目的:以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的慢性自发性癫痫大鼠及正常大鼠为研究对象,建立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动物模型,探讨常用抗癫痫药物(AEDs)丙戊酸钠(VPA)、奥卡西平(OXC)、左乙拉西坦(LEV)对大鼠外周血多药耐药基因1(MDR1)及脑组织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5只雄性4-5周SD大鼠分为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慢性癫痫模型组(43只)和对照组(32只),将造模成功后存活的32只大鼠根据使用AEDs的不同,随机分为VPA治疗(EP+VPA)组、OXC治疗(EP+OXC)组、LEV治疗(EP+LEV)及癫痫未治疗(EP)组,每组动物8只。对照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S)组、VPA治疗(NS+VPA)组、OXC治疗(NS+OXC)组及LEV治疗(NS+LEV)组,每组动物8只。灌胃给药4周,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检测外周血MDR1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脑组织P-gp的表达。结果:(1)大鼠外周血MDR1mRNA表达水平与脑组织P-gp表达高度正相关(r=0.71,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P组、EP+VPA组、EP+OXC组及EP+LEV组各组大鼠外周血MDR1mRNA、脑组织P-gp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NS+VPA组、NS+OXC组及NS+LEV组各组MDR1mRNA、P-gp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EP组比较,EP+VPA组、EP+OXC组及EP+LEV组各组大鼠外周血MDR1mRNA、脑组织P-gp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癫痫大鼠外周血MDR1mRNA、脑组织P-gp表达均升高,可能在癫痫耐药的发生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癫痫大鼠外周血MDR1mRNA水平可以作为脑组织P-gp表达可靠的简易的参考指标。(3)单纯AEDs VPA、OXC、LEV的使用不影响大鼠外周血MDR1mRNA、脑组织P-gp的表达,癫痫大鼠MDR1mRNA、P-gp的高表达可能是反复癫痫发作未控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