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设计出了新型的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的后过渡金属聚烯烃催化剂,该系列新型催化剂是以Brookhart型后过渡金属双亚胺吡啶聚烯烃催化剂基础之上通过对配体进行修饰得到。本文直接将吡啶环替换成吡嗪环。通过对文献合成方法的优化,得到一种简单易行的合成方法,以2,3,5,6-四甲基吡嗪为原料合成了吡嗪-2,3,5,6-四甲酸和吡嗪-2,3,5,6-四羧酸酯,对这两个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表征。并对文献中的合成方法进行了优化,得到一种简单易行的合成方法。通过吡嗪-2,3,5,6-四羧酸酯的氨解反应,得到一种酰胺化合物,吡嗪-2,3,5,6-四酰胺。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且对该酯的氨解反应机理进行讨论。文献中对吡嗪-2,3,5,6-四甲酸的配合物的研究报道已有不少,本文用水热法以吡嗪-2,3,5,6-四甲酸为配体合成了[M(ptcH2)2(H2O)] (M=Ni、Zn、Pb、Cu)四种金属的配合物;又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调节溶液pH值、加入中性小分子配体、改变反应温度等,合成了配合物[M2(pztc)(phen)2(H2O)2·4H2O] (M=Ni、Zn)。对这六种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TG-DSC等分析。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文献综述1.1 前言1.2 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发展历程1.2.1 传统的Ziegler-Natta催化剂1.2.2 茂金属配合物催化剂1.2.3 非茂有机金属配合物催化剂体系1.3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1.3.1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特点1.3.2 近年来有代表性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结构和特点1.4 小结1.5 本工作的目的及意义参考文献第二章 吡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2.1 前言2.2 试剂与仪器2.3 吡嗪类化合物的合成2.3.1 吡嗪-2,3.5,6-四甲酸的合成2.3.2 吡嗪-2,3,5,6-四羧酸酯的制备2.3.3 吡嗪-2,3,5,6-四酰胺的制备2.4 结果与讨论2.4.1 吡嗪-2,3,5,6-四甲酸红外及紫外光谱分析2.4.2 吡嗪-2,3,5,6-四羧酸酯的红外光谱分析2.4.3 吡嗪-2,3,5,6-四乙酰胺的红外光谱分析2.4.4 讨论2.5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三章 吡嗪-2,3,5,6-四甲酸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3.1 引言3.2 试剂和仪器2)2(H2O)]合成及性质'>3.3 配合物[M(ptcH2)2(H2O)]合成及性质2)2(H2O)]的合成'>3.3.1 配合物[M(ptcH2)2(H2O)]的合成2)2(H2O)]的物理性质'>3.3.2 配合物[M(ptcH2)2(H2O)]的物理性质2)2(H2O)]的红外光谱分析'>3.3.3 配合物[M(ptcH2)2(H2O)]的红外光谱分析2)2(H2O)]的粉末衍射分析'>3.3.4 配合物[M(ptcH2)2(H2O)]的粉末衍射分析2)2(H2O)]的热重分析'>3.3.5 配合物[M(ptcH2)2(H2O)]的热重分析2(pztc)(phen)2(H2O)2·4H2O]的合成及性质'>3.4 配合物[M2(pztc)(phen)2(H2O)2·4H2O]的合成及性质2(pztc)(phen)2(H2O)2·4H2O]的合成'>3.4.1 配合物[M2(pztc)(phen)2(H2O)2·4H2O]的合成2(pztc)(phen)2(H2O)2·4H2O]的性质'>3.4.2 配合物[M2(pztc)(phen)2(H2O)2·4H2O]的性质2(pztc)(phen)2(H2O)2·4H2O]的红外分析'>3.4.3 配合物[M2(pztc)(phen)2(H2O)2·4H2O]的红外分析2(pztc)(phen)2(H2O)2·4H2O]的X-射线粉末衍射'>3.4.4 配合物[M2(pztc)(phen)2(H2O)2·4H2O]的X-射线粉末衍射2(pztc)(phen)2(H2O)2·4H2O]的热重分析'>3.4.5 配合物[M2(pztc)(phen)2(H2O)2·4H2O]的热重分析3.5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4.1 结论4.2 展望在读研期间待发表的和发表的论文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后过渡金属聚烯烃催化剂论文; 吡嗪论文; 配合物论文;
吡嗪-2,3,5,6-四甲酸的合成及其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