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南湖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南湖菱,护色,贮藏期,低温
南湖菱论文文献综述
王剑功,褚伟雄,徐艺伟,吴剑[1](2019)在《护色处理结合不同贮藏温度对南湖菱鲜食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南湖菱为试验材料,研究护色液处理结合不同温度处理对南湖菱鲜食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护色液处理可以使南湖菱亮度增加19.37%,绿色增加28.23%,增加南湖菱的感官品质和商品价值;与常温(25℃)相比,0℃以及4℃贮藏保鲜可有效减少南湖菱果肉水分散失、降低黄化率、抑制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等营养物质的分解;显着降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南湖菱表面褐变的发生,较好的维持南湖菱营养品质和商品价值,其中0℃保鲜效果最佳,与对照组相比,鲜食期延长至少2 d。(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20期)
姚祥坦,张敏,沈亚强,王瑞森,沈盟[2](2019)在《南湖菱内塘栽培替代品种筛选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3个内塘栽培菱角品种在生育期、商品性、营养品质等方面与南湖菱进行比较,以期筛选出可替代南湖菱进行内塘栽培的品种。结果显示,两角红菱在营养品质、口感等与南湖菱最接近,两角青菱氨基酸含量等较南湖菱高,淀粉含量较高,口感较粉,两个品种生育期均较内塘南湖菱早半个月左右,可在8月份较好填补南湖菱上市前的市场空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姚祥坦,陈小东[3](2018)在《稻鳅南湖菱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及技术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稻鳅生态种养结合模式的基础上,通过筛选优质高抗高产水稻品种以及充分利用泥鳅养殖沟种植南湖菱,不仅达到了空间的充分利用,同时也净化了泥鳅的养殖水质;该立体生态模式,年产值达到32.313万元·hm~(-2),效益可达18.123万元·hm~(-2)。(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申丽静,张建群,陶昆,张俐勤,曹巧巧[4](2017)在《南湖菱壳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南湖菱壳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热浸提法提取南湖菱壳中的总黄酮,考察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热浸提法提取总黄酮正交实验最佳条件为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30min、料液比1∶40、乙醇浓度50%。结论:南湖菱壳中总黄酮含量较高。(本文来源于《轻工科技》期刊2017年06期)
申丽静,曹巧巧,陶昆,张建群,张俐勤[5](2017)在《南湖菱壳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条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南湖菱壳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条件,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利用浸提法进行提取,对南湖菱壳提取液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进行考察,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并将其与Vc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最佳提取工艺组合为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45min、料液比1∶40、提取温度50℃。结论:南湖菱壳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本文来源于《轻工科技》期刊2017年01期)
姚祥坦,张敏,沈亚强[6](2016)在《南湖菱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湖菱是嘉兴特色的水生蔬菜品种,在当地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本文综述了南湖菱的生产现状、分类学、形态学、组织培养与分子生物学、营养成分与生药学、栽培技术、采后生理与储藏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南湖菱生产上遇到的问题,提出南湖菱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0期)
刘梦兰,姚倩文,吴颖越,吴漪澜,王晨[7](2016)在《嘉兴南湖菱文化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是产品发展的灵魂,因此,在嘉兴南湖菱品牌创建过程中应该重视对文化的发掘和运用。本文通过分析南湖菱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以及相关产业的文化来确立南湖菱文化的价值内涵,明确其品牌的文化定位。将南湖菱的旅游及相关产业的文化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来源于《时代经贸》期刊2016年24期)
姚倩文,吴颖越,吴漪澜,刘梦兰,王晨[8](2016)在《嘉兴南湖菱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湖菱因其无角而着称,是嘉兴着名的独一无二的特产,是菱中的珍品。嘉兴南湖菱产业发展面临着环境保护、种植技术、食品保鲜技术、经营模式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寻找"技术创新"+"产业组织"+"电子商务"+"区域品牌"+"产业融合"的创新模式,促使嘉兴南湖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时代经贸》期刊2016年06期)
林海珠,高广春,黄嬛,蒋小红,葛赵亮[9](2016)在《南湖菱废弃物中多酚提取工艺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优化南湖菱废弃物茎和壳中多酚的提取条件,以菱壳和菱茎为材料,研究提取溶剂浓度、超声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单因素对其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从菱茎和菱壳中提取多酚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菱壳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超声时间20 min,料液比1∶20(m∶V),提取3次;菱茎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超声时间20 min,料液比1∶30(m∶V),提取1次。该提取工艺条件稳定,重复性好。(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费佳[10](2015)在《南湖菱》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参与了你的前世,也愿守候你的今生。前世,你是南湖碧波中的精灵,我是烟雨楼前无言的杨柳。"陛下,现正值中秋前后,禾城百姓进贡南湖菱一碟。"就这样,皮色翠绿,娇嫩欲滴的你被摆放在精致的青花瓷盘中,献给了下江南的乾隆皇帝。"噢?这菱角甚是可爱,朕倒要尝它一尝。"也许是命中注定,你将在那一年的烟雨蒙蒙中遇见他,然后从此改变你的一生。此时,我看见他拿起(本文来源于《新作文(初中版)》期刊2015年04期)
南湖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3个内塘栽培菱角品种在生育期、商品性、营养品质等方面与南湖菱进行比较,以期筛选出可替代南湖菱进行内塘栽培的品种。结果显示,两角红菱在营养品质、口感等与南湖菱最接近,两角青菱氨基酸含量等较南湖菱高,淀粉含量较高,口感较粉,两个品种生育期均较内塘南湖菱早半个月左右,可在8月份较好填补南湖菱上市前的市场空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南湖菱论文参考文献
[1].王剑功,褚伟雄,徐艺伟,吴剑.护色处理结合不同贮藏温度对南湖菱鲜食品质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
[2].姚祥坦,张敏,沈亚强,王瑞森,沈盟.南湖菱内塘栽培替代品种筛选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9
[3].姚祥坦,陈小东.稻鳅南湖菱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及技术要点[J].浙江农业科学.2018
[4].申丽静,张建群,陶昆,张俐勤,曹巧巧.南湖菱壳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J].轻工科技.2017
[5].申丽静,曹巧巧,陶昆,张建群,张俐勤.南湖菱壳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条件的研究[J].轻工科技.2017
[6].姚祥坦,张敏,沈亚强.南湖菱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科学.2016
[7].刘梦兰,姚倩文,吴颖越,吴漪澜,王晨.嘉兴南湖菱文化的探讨[J].时代经贸.2016
[8].姚倩文,吴颖越,吴漪澜,刘梦兰,王晨.嘉兴南湖菱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时代经贸.2016
[9].林海珠,高广春,黄嬛,蒋小红,葛赵亮.南湖菱废弃物中多酚提取工艺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6
[10].费佳.南湖菱[J].新作文(初中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