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作为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杜威不是一个类似于波普尔、库恩那样的科学哲学家,但他对于科学的理解和阐述并不逊色于任何一个正统的科学哲学家,他对于科学的独特看法被称为实用主义的科学观,而他的这种科学观却又是以科学划界为基础的。考察杜威的哲学文本,梳理出杜威的科学划界思想,有助于深化科学划界问题的研究,拓展科学哲学的研究领域,同时对于我们理解和评价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也具有重要意义。杜威生活在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科学时代。拒斥传统形而上学,以现代科学的成果为基础来改造传统“二元论”哲学,使改造后的哲学像科学一样关注人的现实生活,贯穿了杜威的整个哲学思想历程。杜威哲学改造的思想同样体现在科学划界问题上,他反对仅仅从理论层面来区分科学与非科学,主张在行动和实践中划分科学的界限,把实用主义中的经验性、工具性和实用性作为科学划界的基本准则。经验性准则要求科学的验证必须与人的实践生活相联系,工具性准则说明了科学的效用和价值,而实用性准则体现了杜威对于科学真理的独到见解。这种实用主义的科学划界标准体现了静态性与动态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主体性与客体性的有机统一,对后来科学划界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杜威对于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使得科学划界的标准从绝对走向相对、从一元走向多元。在库恩、费耶阿本德等科学哲学家的划界理论中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杜威的实用主义印迹。此外,杜威的科学划界理论赋予了科学本身所应有的更为宽广的含义,超越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二元对立,改变了科学教育的传统方式,以“科学的人文主义”立场拒斥了科学主义,实现了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这对于当代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艺术乃经验之巅峰:杜威生存论路向的艺术哲学探究[J]. 文艺争鸣 2020(02)
- [2].1921年杜威的广州之行[J]. 同舟共进 2020(03)
- [3].穿越百年 杜威归来[J]. 中小学管理 2019(12)
- [4].不对称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何以可能——从哈贝马斯交往论看杜威教育观引出的一个问题[J]. 学术月刊 2020(01)
- [5].杜威学校为什么停办了?——教育家办学的理论与实践困境[J]. 中国德育 2020(08)
- [6].殡葬人像苦行僧——杜威[J]. 中国民政 2020(14)
- [7].杜威生长意蕴的兴趣观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J]. 教学研究 2020(04)
- [8].“智者”教育之旅的“迷雾”:“五四”时期杜威访华若干问题之厘清[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9].习惯、冲动与理智在行为中的地位——读杜威《人性与行为》[J]. 学理论 2020(10)
- [10].杜威经验自然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与批判[J]. 山东社会科学 2020(10)
- [11].五四期间杜威与中国的一段“交互经验”[J]. 近代史研究 2019(02)
- [12].杜威博士访华研究进一解——以路线为中心[J]. 巢湖学院学报 2019(02)
- [13].我的老师约翰·杜威[J]. 大学教育科学 2019(05)
- [14].对约翰·杜威的一些回忆(1859-1952)[J]. 大学教育科学 2019(05)
- [15].杜威在华学谱[J]. 历史教学问题 2019(05)
- [16].理智指导下的经验教育——读杜威《经验与教育》[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9(10)
- [17].杜威基于关系与生长视角的兴趣与教育理论[J]. 全球教育展望 2018(05)
- [18].杜威哲学概述:动态思考的新视野[J]. 宜宾学院学报 2018(08)
- [19].反省思维及其培养——读杜威的《我们怎样思维》[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4(08)
- [20].杜威全集(38卷)[J]. 历史教学问题 2015(05)
- [21].杜威在民国时期受到的批评[J]. 全球教育展望 2018(10)
- [22].由《民主主义与教育》浅析杜威思想[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07)
- [23].警惕“做中学”:杜威参与理论辩正[J]. 全球教育展望 2017(08)
- [24].为什么说杜威是社会哲学家[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05)
- [25].杜威全集(38卷)[J]. 基础教育 2016(01)
- [26].教育的实验室:杜威学校[J]. 教育科学研究 2016(03)
- [27].整全的自我:教育视角下杜威晚期思想中的宗教观解读[J]. 教育学报 2016(03)
- [28].反省思维: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下)——对杜威《思维与教学》的导读[J]. 现代教育 2016(07)
- [29].杜威全集(38卷)[J]. 编辑学刊 2015(06)
- [30].主持人语[J]. 外国美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