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以成年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为实验材料,以邻甲酚(o-cresol)、间甲酚(m-cresol)、对甲酚(p-cresol)和2,4-二叔丁基酚(2,4-di-ter-butylphenol)为研究对象,采用半静态室内试验测定了其对斑马鱼的单一毒性实验(包括96h急性毒性、28d蓄积毒性和40d亚急性毒性实验),并利用斑马鱼对4种化合物的生物毒理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对甲酚、邻甲酚和间甲酚为中等毒性,2,4-二叔丁基酚为高等毒性。其96hLC50值及95%置信限分别为:对甲酚=26.300[24.266,28.510] mg/L,邻甲酚=26.607[23.227,30.479] mg/L,间甲酚=29.854[27.669,32.211] mg/L,2,4-二叔丁基酚=1.800[1.542,2.104] mg/L。其急性毒性顺序为:2,4-二叔丁基酚>对甲酚>邻甲酚>间甲酚。其安全浓度分别为:对甲酚=0.263 mg/L,邻甲酚=0.266 mg/L,间甲酚=0.299 mg/L,2,4-二叔丁基酚=0.018 mg/L。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受试物对斑马鱼的的生长(体长、体重)均有比较明显的影响,一般在染毒的第3040天之间表现最为明显。采用蓄积系数(Kcum)法评价受试物的蓄积毒性,四种化合物的蓄积毒性均为轻度蓄积,其顺序为:邻甲酚>2,4-二叔丁基酚>对甲酚>间甲酚。观察斑马鱼对这4种化合物毒性的组织病理学响应发现:随着实验时间的推移,斑马鱼的鳃和肝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鳃小片上皮细胞出现水肿,柱细胞发生变形;部分肝细胞变得肿大,细胞内出现空泡,细胞溶解和核溶解部位出现坏死,细胞质中可见脂质沉积;同一种化合物中高浓度较低浓度组织病变更加明显;同一染毒时间,2,4-二叔丁基酚实验组较其他三种化合物引起的斑马鱼组织病变更加明显。可见,斑马鱼的鳃和肝对四种受试化合物的反应敏感,而四种受试化合物对斑马鱼鳃和肝的毒性效应影响斑马鱼呼吸代谢和肝脏物质合成与转运功能的发挥,严重时会导致斑马鱼死亡。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水中七种双酚类和烷基酚类化合物[J]. 现代预防医学 2018(07)
- [2].烷基酚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效应[J].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1(03)
- [3].烷基酚类化合物对动物生殖的雌激素效应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11)
- [4].原油中烷基酚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 2009(03)
- [5].烷基酚类化合物和双酚A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1(03)
- [6].烷基酚类化合物的联合雌激素效应[J]. 环境化学 2009(03)
- [7].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污水处理厂水样中双酚A、四溴双酚A及烷基酚类化合物[J]. 色谱 2014(05)
- [8].原油中烷基酚类化合物研究述评[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05)
- [9].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11种双酚A类和3种烷基酚类化合物迁移量[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04)
- [10].氯代苯和烷基酚类化合物斑马鱼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分析[J]. 南方水产 2010(03)
- [1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肥胖症发病的影响[J]. 医学研究杂志 2010(12)
- [12].丹酰氯柱前衍生-HPLC荧光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烷基酚类化合物迁移量[J]. 分析试验室 2017(10)
- [13].辛基酚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J]. 科技风 2014(13)
- [14].典型内分泌干扰物在太湖及其支流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污染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7(11)
- [15].五种小麦麸皮烷基酚类化合物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初步的机制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15)
- [16].地表水中烷基酚类化合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J]. 中国环境监测 2008(05)
- [17].辛基酚在模拟水生态系统中的归趋与迁移动态[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11)
- [18].搅拌棒萃取-液质联用法测定水中痕量烷基酚类化合物[J]. 分析科学学报 2013(06)
- [19].白果致过敏成分及其致敏机理研究进展[J]. 食品科技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