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研究

青年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研究

论文摘要

过去时间洞察力是个体对过去时间的认知、情绪体验和行动上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以及过去对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影响。过去时间洞察力研究,有助于人们以正面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本研究在综述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试图对青年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的性质、结构、机制和功能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共包括6项研究。研究一,在对205名青年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基础上,参考已有的理论,提出青年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的维度结构。据此编制了青年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问卷,并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研究二,主要探讨1225名青年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在五个背景变量上的特点。研究三,试图考察过去时间认知与主观幸福感(154名青年学生)、现实自我和可能自我(170名青年学生)、自信和成就动机(274名青年学生)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互动机制。研究四,以实验法考察过去情绪体验水平不同的(正面和负面)184名被试是否在自尊体验上表现出不同的倾向。研究五,探讨360名青年学生过去行动与时间管理倾向、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六,以实验法验证148名高低过去定向者对积极、消极信息的加工是否具有自我图式的性质。通过以上6项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青年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是一种时间维度上的人格特质,可用于预测个体的行为。(2)青年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结构,包括过去时间认知(过去时间管理评价、反思过去、过去时机评价、沉湎过去、过去时间压力评价、过去时间价值评价)、过去情绪体验(负面过去、正面过去)和过去行动(计划性、制定目标、目标合适性和守时性)三个维度。(3)青年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受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家庭地点、家庭状况等背景变量的影响。(4)过去时间认知与主观幸福感、现实自我和可能自我相关显著。可以用过去时间价值评价和反思过去预测青年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用反思过去、过去时机评价、过去时间价值评价和沉湎过去预测现实自我;用反思过去和过去时间管理评价预测可能自我。同时,反思过去与自信、成就动机相关显著。(5)过去行动与时间管理倾向、自我价值感显著正相关。可以用计划性、合适性、守时性和制定目标预测青年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用合适性、守时性变量预测青年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水平。(6)过去正面情绪体验者倾向于高自尊,过去负面情绪体验者倾向于低自尊。高过去定向的个体对有关自我的过去信息加工深度深,能产生较好的回忆;并倾向于优先加工与自我有关的消极信息。(7)本研究编制的青年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总之,本研究在内容上以过去时间洞察力作为研究重点,进行单独考察;方法上以多方法、层层递进的方式对过去时间洞察力进行系统探讨和论证;理论上把过去时间洞察力看作一种时间维度上的人格特质。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均具有价值和意义。今后的努力方向是:以实验法探讨过去时间洞察力的生理机制,并进行跨文化研究及个案的纵向研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时间洞察力的概念界定
  • 1.1.1 概念辨析
  • 1.1.2 时间洞察力、时间态度和时间定向
  • 1.1.3 时间洞察力的心理特征
  • 1.2 时间洞察力的理论维度
  • 1.2.1 二因素构想
  • 1.2.2 三因素构想
  • 1.2.3 四因素构想
  • 1.2.4 五因素构想
  • 1.3 时间洞察力的研究领域
  • 1.3.1 时间洞察力的发展特点
  • 1.3.2 时间洞察力的性别特点
  • 1.3.3 时间洞察力与学业的关系
  • 1.3.4 时间洞察力与生活变量的关系
  • 1.3.5 时间洞察力与文化的关系
  • 1.3.6 时间洞察力与健康的关系
  • 1.3.7 时间洞察力的人格属性
  • 1.3.8 时间洞察力与精神病理学
  • 1.4 时间洞察力的研究方法
  • 1.4.1 目标测量法
  • 1.4.2 投射法
  • 1.4.3 问卷法和实验法
  • 2 问题提出和研究方案
  • 2.1 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 2.1.1 概念界定的问题
  • 2.1.2 方法学的问题
  • 2.1.3 研究思路的问题
  • 2.1.4 研究内容的问题
  • 2.2 过去时间洞察力的理论构想
  • 2.2.1 维度构想
  • 2.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方案
  • 2.4 本研究的意义
  • 2.4.1 实践意义
  • 2.4.2 理论意义
  • 3 青年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理论建构
  • 3.1 开放式问卷调查
  • 3.1.1 目的
  • 3.1.2 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4 小结
  • 3.2 过去时间洞察力维度建构
  • 4 实证研究
  • 研究一 过去时间洞察力问卷编制
  • 1 目的
  • 2 方法
  • 3 程序
  • 3.1 预试问卷的编制
  • 3.1.1 题项的编制
  • 3.2 正式问卷的编制
  • 3.2.1 题项分析与筛选
  • 3.2.2 因素确定与命名
  • 3.3 信度、效度检验
  • 3.3.1 信度检验
  • 3.3.2 效度检验
  • 3.4 验证性因素分析
  • 3.4.1 被试构成
  • 3.4.2 验证性因素分析路径图
  • 3.5 结论
  • 研究二 青年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特点研究
  • 1 目的
  • 2 方法与工具
  • 2.1 被试
  • 2.2 统计工具
  • 3 结果
  • 3.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3.2 多因素方差分析
  • 3.2.1 分问卷各因素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 4 讨论
  • 4.1 过去时间认知分问卷
  • 4.2 过去情绪体验分问卷
  • 4.3 过去行动分问卷
  • 4.4 过去时间洞察力总问卷
  • 5 小结
  • 研究三 过去时间认知研究
  • 1 过去时间认知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 1.1 目的
  • 1.2 方法
  • 1.2.1 被试
  • 1.2.2 材料
  • 1.2.3 程序
  • 1.3 结果与分析
  • 1.4 讨论
  • 1.5 小结
  • 2 过去时间认知与现实自我、可能自我的关系研究
  • 2.1 目的
  • 2.2 方法
  • 2.2.1 被试
  • 2.2.2 材料
  • 2.2.3 程序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过去时间认知对现实自我的回归分析
  • 2.3.2 过去时间认知对可能自我的回归分析
  • 2.4 讨论
  • 2.4.1 过去时间认知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关系
  • 2.4.2 过去时间认知与可能自我之间的关系
  • 2.4.3 过去时间认知、现实自我与可能自我的关系模型图构想
  • 2.5 小结
  • 3 过去反思与自信、成就动机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
  • 3.1 目的
  • 3.2 方法
  • 3.2.1 被试
  • 3.2.2 材料
  • 3.2.3 程序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过去反思、自信、成就动机之间的相关分析
  • 3.3.2 过去反思、自信、成就动机之间的路径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研究四 过去情绪体验对自尊影响的实验研究
  • 1.1 目的
  • 1.2 研究假设
  • 1.3 方法
  • 1.3.1 被试
  • 1.3.2 实验设计
  • 1.3.3 材料
  • 1.3.4 程序
  • 1.4 结果与分析
  • 1.4.1 情绪体验测量结果
  • 1.4.2 正确回忆量的方差分析
  • 1.5 讨论
  • 1.6 小结
  • 研究五 过去行动与时间管理倾向、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
  • 1.1 目的
  • 1.2 方法
  • 1.2.1 被试
  • 1.2.2 材料
  • 1.2.3 程序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过去行动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多元回归分析
  • 1.3.2 过去行动对自我价值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 1.3.3 过去行动、自我价值感与时间管理倾向的路径分析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研究六 过去时间洞察力认知加工的实验研究
  • 1.1 目的
  • 1.2 研究假设
  • 1.3 方法
  • 1.3.1 被试
  • 1.3.2 实验设计
  • 1.3.3 仪器和材料
  • 1.3.4 程序
  • 1.4 结果与分析
  • 1.4.1 过去定向测量
  • 1.4.2 正确回忆量的方差分析
  • 1.5 讨论
  • 1.6 小结
  • 5 总的讨论
  • 5.1 关于过去时间洞察力的测量工具
  • 5.2 关于过去时间洞察力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 5.3 关于过去时间洞察力与其他人格构念的关系
  • 5.3.1 过去时间认知与相关人格构念的关系
  • 5.3.2 过去情感体验与自尊的关系
  • 5.3.3 过去行动与时间管理倾向、自我价值感的关系
  • 5.4 关于过去时间洞察力的生成机制问题
  • 5.5 关于过去时间洞察力的人格属性问题
  • 5.6 关于过去时间洞察力与健全人格养成
  • 5.7 贡献与不足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术语表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及与英语学业成绩的关系[J]. 心理月刊 2020(01)
    • [2].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性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03)
    • [3].拖延行为与时间管理倾向和手机成瘾的现状及关系分析[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01)
    • [4].高职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现状调查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09)
    • [5].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研究及其运用[J]. 职业 2019(22)
    • [6].高中生坚韧人格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12)
    • [7].幸福视角下我国高职生时间管理倾向研究[J]. 职教通讯 2018(02)
    • [8].贵州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及与手机成瘾的关系研究[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02)
    • [9].大学生手机依赖对学业拖延的影响:时间管理倾向的中介作用[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08)
    • [10].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成就动机与焦虑的关系探究[J]. 泰山学院学报 2016(01)
    • [11].农业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6(03)
    • [12].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拖延行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山东社会科学 2016(S1)
    • [13].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医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 重庆医学 2015(31)
    • [14].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的关系探究[J]. 内蒙古教育 2020(05)
    • [15].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J]. 东西南北 2018(23)
    • [16].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焦虑的关系[J]. 教书育人 2013(21)
    • [17].中职生学业拖延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04)
    • [18].我国高职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现状研究和思考[J]. 文教资料 2017(23)
    • [19].中职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35)
    • [20].民族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基于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31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33)
    • [21].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进展及教育启示[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07)
    • [22].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焦虑情绪关系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4(25)
    • [23].大学生学习倦怠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J]. 文教资料 2017(02)
    • [24].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J]. 明日风尚 2018(03)
    • [25].南疆高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调查研究[J]. 新校园(上旬) 2018(01)
    • [26].中职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特点及引导对策研究[J]. 新校园(阅读) 2018(06)
    • [27].高中生坚韧人格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J]. 新课程(下) 2018(10)
    • [28].中职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心理健康的关系[J]. 赤子(下旬) 2017(03)
    • [29].高中生学业压力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时间管理倾向的调节作用[J]. 长江丛刊 2017(22)
    • [30].抓住时间的“盗贼”——以扬州地区大学生使用时间分配为例[J]. 科学中国人 2017(24)

    标签:;  ;  ;  ;  

    青年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