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英国汉学研究

十八世纪英国汉学研究

论文摘要

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大批传教士进入中国企图改变中国人的信仰,他们延用利玛窦等人开创的“适应政策”,学汉语,着儒服,研究中国文化,将其所获得的大量中国信息和资料反馈回欧洲大陆,促进了欧洲大陆汉学的发展。因此国内外汉学研究者在研究17、18世纪欧洲汉学时,往往都把目光聚焦在有来华传教士的葡萄牙、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国。英国似乎被排除在欧洲汉学圈之外。事实上,英国此期虽然没有传教士进入中国,但却一直觊觎着远东地区的贸易垄断权,因而十分重视在华传教士反馈回欧洲的有关中国的信息和资料。英国是新教国家,出版业不受天主教的限制,传教士汉学著述在英国得到了自由的传播和充分的利用,英国学者在传教士汉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航海信息,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字、地理等方面进行了二次研究,提出了新观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英国早期汉学紧随欧洲大陆汉学之后产生,并保持着与其接近的同步发展速度,与之保持着密切的依附关系。另一方面,英国汉学者一直对在华传教士的传教动机持怀疑态度,因此对传教士汉学著述始终坚持着批判性利用的原则。与欧洲大陆汉学相比,英国汉学者更注重本国人在中国沿海地区的考察报告和东印度公司反馈回的相关信息,更注重汉学所产生的直接的利益,所以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不同于欧洲大陆汉学,往往能得出与欧洲大陆汉学界皆然不同的观点,奏响不同的中国观的交响曲,进而影响欧洲汉学的发展,显示出了不同于欧洲大陆汉学的个性差异。基于此,英国汉学并没有远远地落在欧洲大陆汉学之后。英国早期汉学在十七世纪二十年代就已形成,在十八世纪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在政府、商界、学术界等多个社会群体的协同努力下,英国汉学在这个时段完成了由早期汉学向专业化现代汉学的过渡,同时与欧洲大陆汉学的依附关系产生变革,显示了十八世纪的英国汉学独有的典型特征,因而本文选定十八世纪英国汉学作为论题。本文尝试着从社会学、传播学等跨学科的角度,采用计量史学、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研究十八世纪的英国汉学:一、英国早期汉学形成、发展、向专业化现代汉学过渡及步入现代汉学各个阶段的主要代表著作和基本观点,由此析出不同时段的时代特征。二、英国汉学与欧洲大陆汉学的联系与区别,揭示出彼此之间密切的影响与被影响关系。三、英国汉学与本国政治、经济、外交、贸易及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析出英国汉学贯彻始终的时效性和功利性。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基本概念
  • 二、英国汉学分期
  • 三、选题意义与意图
  • 第一章 英国早期的中国观与早期汉学第一阶段(1558-17世纪末)
  • 第一节 最初的中国观与前汉学述略
  • 第二节 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对英国早期汉学的启蒙
  • 第三节 早期汉学的诞生—《珀切斯游记》研究
  • 第四节 欧洲大陆汉学著述在英国的传播及影响
  • 第五节 对中国历史和语言文字的研究
  • 第六节 英国早期“中国热”的预演
  • 第二章 英国早期汉学第二阶段的“中国热”(1688-18世纪中后期)
  • 第一节 英国早期汉学步入第二阶段
  • 第二节 欧洲大陆汉学著述的英译及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热”兴起原因探析
  • 第四节 “中国室内装饰热”与罗可可艺术
  • 第五节 “中国园林热”的流行
  • 第六节 “中国传统文化热”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 第三章 “中国热”与英国早期汉学的发展
  • 第一节 政治、思想领域里的“乌托邦”
  • 第二节 兰姆塞对儒学经典的介绍和利用
  • 第三节 中国语言文字和历史的再研究
  • 第四节 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
  • 第五节 “航海汇编热”与中国地理学的发展
  • 第四章 英国早期汉学向现代汉学的过渡(18世纪中期-1792)
  • 第一节 笛福对中国的批评和嘲讽
  • 第二节 安逊《航海记》对中国观的影响
  • 第三节 “乌托邦”式中国观之论争
  • 第四节 “中国热”回落与汉学“逆流”
  • 第五节 琼斯与亚洲学会及其汉语研究
  • 第五章 马戛尔尼使团与现代汉学的产生(1792-世纪之交)
  • 第一节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之过程
  • 第二节 使团成员的主要汉学成果述略
  • 第三节 使团成员对中国物质文化的研究
  • 第四节 使团成员对中国非物质文化的研究
  • 第五节 马戛尔尼使团对英国汉学的促进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十八世纪英国汉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