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0世纪90年代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开始规范化,并形成了一批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内部资本市场融资行为的有效性以及基于现金流变动划分的融资行为的动因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首先对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及融资的主要理论成果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并介绍了内部资本市场融资的相关理论。接着讨论了我国内部资本市场产生的原因、层次划分以及在此背景下的融资方式及特征分析。最后选取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融资的有效性以及基于现金流变动而划分的融资行为的动因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1)用回归分析法检验内部资本市场融资的有效性;(2)用配对样本T检验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在进行内部资本市场融资之后公司价值的长期变动趋势,并采用此方法用每股净资产进行稳定性检验;(3)用回归分析法检验内部资本市场融资对企业现金流变动的影响;(4)用回归分析方法从企业的股权结构、资产财务状况、盈利性以及成长性这四个方面对四种融资行为(惯性融资、非惯性融资、恶性增资、非恶性增资)的动因进行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内部资本市场融资与公司价值负相关,但是这个负作用并不是一直延续下去;(2)发生内部资本市场融资之后公司价值的长期变动趋势呈U型;(3)现金流增加组与内部资本市场融资明显正相关;(4)四种融资行为的动因分析显示只有恶性增资组的统计通过,这说明我国内部资本市场融资的特征不明显或者表现出无序性;(5)总资产对数和市盈率两个指标与内部资本市场恶性增资的数额显著的正相关。本文主要研究工作:(1)我国内部资本市场融资现状的调查及统计分析;(2)内部资本市场融资和现金流变化的变量衡量;(3)融资行为划分成惯性融资、恶性增资等四种。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规范财务行为,拓展融资渠道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内部资本市场融资有效性以及融资动因的研究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