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玲强娟胡桃宋佳薇伍文君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人民医院妇产科621100)
【摘要】目的观察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效果,探讨其防治早产的临床意义。方法是对19例自2009年1月~2014年1月间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单胎孕产妇,在妊娠14~18周时宫颈环扎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接受宫颈环扎术治疗的19例孕产妇中,1例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不能控制于妊娠35周时行剖宫产术;其余18例均成功妊娠至37周后拆除缝线,其中阴道分娩14例,剖宫产4例(3例为臀位,1例持续性枕横位),新生儿出生状况良好。结论对诊断明确的宫颈机能不全孕产妇在妊娠14~18周时采取宫颈环扎术,安全、成功率高,对预防反复性流产、早产有效。
【关键词】宫颈机能不全宫颈环扎术流产早产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203-01
发生宫颈机能不全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后天性宫颈损伤,造成宫颈内口纤维结缔组织断裂,导致子宫峡部括约肌功能降低,临床上,一些怀孕中期或怀孕晚期的孕妇出现早期宫颈的无痛性扩张,胚囊重量超过宫颈的承受能力时,颈管扩张,并伴有妊娠囊膨入阴道,而导致胎膜早破与不成熟胎儿的娩出,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临床上表现为习惯性晚期自然流产和反复早产。专家指出,对于患有宫颈机能不全的患者或是在孕12至24周之间有过流产史的孕妇可以尽快进行手术将宫颈口扎紧,或再次怀孕时至上次流产前2-3周进行环扎。这样可使子宫颈口闭合,防范流产或早产。
方法
对19例自2009年1月~2014年1月间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单胎孕产妇,采用MacDonald手术或改进MacDonald手术。
手术方法
1.排空小便。
2.常规消毒外阴、阴道,铺消毒洞巾。
3.用单叶阴道拉钩暴露宫颈,卵圆钳向下轻拉宫颈,用大三脚针或圆针、4号尼龙线,靠近阴道穹隆部宫颈内口,自宫颈11点处进针,在约9点处出针,继而8点处进针,约6点处出针,5点处进针,3点半处出针,最后在约3点处进针,1点处出针,深达宫颈深部,不穿透粘膜层,将1cm长橡皮管穿入线中,预防割伤宫颈。或10号丝线(三根线编成松麻花辫,可不留置橡皮管),逐渐收紧缝线,在阴道前穹隆部打结后,子宫颈容纳1指尖为度。宫颈内口处缩紧,以阻滞宫颈管内口随妊娠月份增多而扩张,胎囊楔入,以至发生晚期流产、早产。也延迟子宫下段形成。打多个松结留线5-7cm,以方便拆线。
术后密切观察有无流产或分娩征兆,感染、胎膜破裂,膀胱损伤、宫颈坏死、子宫破裂等。妊娠达37周后剪除缝线。如发生任何流产或分娩征兆,嘱孕妇速来治疗。无效制止时应拆除缝线,以免带缝线流产或分娩,撕裂宫颈、阴道穹窿、子宫。
1.术后常规保胎药物治疗(达芙通)。
2.无流产征兆可适当活动,无需长期卧床休息。
3.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如有感染症状、体征出现,应拆线。
结果
接受宫颈环扎术治疗的19例孕产妇中,1例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不能控制于妊娠35周时行剖宫产术;其余18例均成功妊娠至37周后拆线,阴道分娩14例,剖宫产4例,新生儿出生状况良好。
讨论
发生率:1999年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顾美姣教授曾报道:习惯性流产发生率是2.0%,究其病因,能被确定者仅占56.4%,其中宫体和宫颈因素分别为15.4%和12.8%[2]。而宫颈机能不全是导致习惯性流产和早产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宫颈环扎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手术时间:以孕14~18周为宜,亦有主张16~20周为最佳时机[1]。术前B超检查胎心搏动正常,无畸形、胎盘早剥、感染。有学者指出,非孕期环扎不适宜,因缝线所致慢性炎症阴道环境改变,不利精子的生存和正常活动,另有学者认为,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当伴有胎膜膨出且宫颈扩张≥4cm时,可急诊宫颈环扎术,可延长妊娠时间,医疗风险更大。
拆线时间:孕期环扎后,如出现规律宫缩或破水,感染,应立即拆线;如手术成功,37周可阴道拆线。剖宫产者或拆线困难者,可手术中拆线,自阴道取出。
特点:该法缝合宫颈,不需切开宫颈黏膜或推移膀胱,操作方便,损伤小,疗效好。如宫颈缩短时,则需要上推膀胱以缝合内口。明显陈旧性宫颈裂伤应全层进行缝合,分娩后再进行宫颈裂伤缝补术。如严格掌握适应证,于宫颈消失和颈管扩张之前施行,则会极大提高胎儿存活率,值得推广。术前做好医患沟通,术中尽量避免牵拉子宫,防止流产。尽量避免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张妤.安徽医学,2011,8(32-8)
[2]林秋华.疑难妇产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35.3
[3]顾美姣.生殖道异常与反复流产.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3):140-141.
[4]Practicebulletinno.142:cerclageforthemanagementofcervicalinsufficiency.ObstetGynecol.2014;123(2Pt1):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