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气思想研究

《黄帝内经》气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黄帝内经》(以后简称《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它的问世给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千多年来,《内经》所建构的理论体系仍在指导着当今中医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气思想是《内经》核心学术思想之一,中医学的诸多理论均是建立在气思想的基础上。后世各医家曾经从不同侧面对中医学气理论进行研究,虽然取得不少成果,但也不可否认许多研究存在概念上的众说纷纭。在讨论气的实质时,其理解也各有千秋。多数医家偏向于气的“物质性”以致简单重复性的研究也较多。在气的层次结构和种类方面,由于在研究思路上没有把握气思想的全貌,其研究结论往往是零散和狭窄的。那么,气思想的全貌如何?气理论与中医学其它诸理论的关系如何?气思想思维与科学思维是否有共通之处?回答上述问题必须追溯到中医学的本源。因此,有必要对《内经》气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本课题采用文献学方法,运用中国古代哲学、史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对《内经》气论的学术思想进行深入地挖掘与梳理,明确了气思想的全貌,以及《内经》气思想与中医学其它诸理论和现代科学思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古哲学气论与中医气论不能截然区别《内经》成书于西汉中晚期,它总结了战国至秦汉时期临床医学经验并建构了完善的中医学理论体系。战国至秦汉时期虽为“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时代,但主要由儒、道两家为主导。因此,儒、道两家古哲学气思想对《内经》影响最大,而当时盛行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必然对《内经》医学理论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古哲学精气学说探讨宇宙现象的精气,而中医学的精气学说则侧重物质性的精气。两者在层次上虽有区别但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阴阳学说是古人认识宇宙本原和解释宇宙变化的一种宇宙观和认识论。阴阳学说与气学说的关系是认识论与本体论的关系。五行学说起源于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但其理论意义实际上已大大地超越物质本身。五行之名虽属五物实指五气。天地的五行之气转化为人的五藏之气之一是通过“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来完成。五藏之气是指人体肝、心、脾、肺、肾五大生命系统,非指五个解剖器官。《内经》用五行为结构模型来建立藏象体系,并运用五行的分类属性及生克乘侮规律来说明藏象体系之间以及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气思想对宇宙现象或物质本原的认识具有连续性特点。天地的五行之气属古哲学气思想范畴,五藏之气属中医学气论范畴,而天地的五行之气转化为人的五藏之气是一种连续的过程,两者不能截然区别。二、概念上的虚实与气的有余不足有关;证型中的虚实不完全取决于正邪的虚实,而是取决于正邪斗争所处的状态。在《内经》里,“虚”“实”两字出现的频率很高,虚实有概念和证型之别。根据“虚者不足,实者有余”(《灵枢·刺节真邪》)的理论,虚实的概念是由正气或邪气的有余不足来界定。因此,气的有余不足与虚实有着密切的关系。气的有余或不足是判断虚实概念的依据,而气的有余不足可以通过临床表现出来。虚实的证型是通过收集临床表现的资料而辨析出来的。虚实的证型反映病因、病位、病性等病理状态。证型与病机挂钩,故能体现疾病的本质。认识虚实的概念可帮助临床诊断,而辨明虚实的证型有助于临床治疗。虚实的证型不完全取决于正邪的虚实,而是取决于正邪斗争所处的状态。因此,正气亏衰与邪气盈盛这一矛盾必然同时存在于虚证或实证的证型中。虚证或实证是正邪各自量的方面倾移的结果,正邪倾移是同一事物(病态)的两个方面。三、寒热失常与气有关;寒热既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又有自觉性和非自觉性的不同。《内经》把人遇风寒而全身发热解释为与“阴气虚,阳气盛”有关,又把人身发寒理解为与“肾气胜”“太阳气衰”有关。而把人体没有感受外邪(温邪或热邪)而出现热而烦闷的现象解释为是由于“阴气少而阳气胜”造成,人体没有感受外寒或过食生冷但都会感觉寒冷,“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素问·逆调论》)。不管哪一种寒热失常均与气有关。以体温为标准,把中医学的寒热失常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类。在隐性寒热失常中,又可根据病人自我感觉的不同,分为自觉性隐性寒热失常与非自觉性隐性寒热失常。自觉性隐性寒热失常是病人自身主观感觉寒热失常,而非自觉性隐性寒热失常是病人主观上没有感觉寒热失常但客观上却表现寒热失常的证侯。寒热失常病机既包括了阴阳二气失常的病机也含有正邪两气失常病机。而不管是阴阳失常还是正邪失常,其最终本质就是气的失常。四、气思想具有时空概念与功能结构《内经》用“肾气”作为主轴来贯穿“天癸至”到“天癸竭”期间人体生长、发育、繁殖能力等一系列生理变化与时间变化的关系。人身之气除了随着时间流逝所发生的一系列不可逆转变化之外,还存在着可逆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而体内不同层次和种类的气的变化规律也与季节轮回和昼夜更替有关。天地之气随着阳气的生长收藏特点体现在寒暑燥湿风五气。五气化万物是在天地间五方位的空间完成的。三焦是气化的空间结构,在人体内脏腑的任何气化功能均是在三焦这个空间场所里进行。脏腑里气的运动变化有升降出入四种方式,脏腑本身也存在气升降出入的空间概念。表外里内与病位病势的时空概念有关。气的时空概念也在针刺方法中体现,《灵枢·官能》是从空间角度描述“方员补泻”法,而《素问·八正神明论》是从时间角度来描述“方员补泻”法。五、气谱概念跨越物质与精神的界限;气思维虽与量子思维类似但不属科学层次里的狭义领域。《内经》气思想也体现出有中国特色的哲学和科学水乳交融的科学文化,气概念的通用性使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常常融为一体。气是一切生命的来源,依层次的不同,气的内涵从无限大到无限小的范围就构成气思想气谱的概念。从科学的角度看,光是一切生命的来源。而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光的波频依每秒震动次数的不同而形成光谱的概念。中医基础理论里“气血津液”之气是气谱内人身之气层次的狭义概念,正如可见光是在光谱中较狭窄波段一样,两种概念有类似之处。气思想中气的聚散特性与量子论中物质的波粒特性也有类似之处。天地之气以能量方式转换为人身之气,社会之气以信息方式影响人身之气。人身之气中的精气是气的储蓄状态,气的储蓄状态(精气)是通过量的方式来表达;血气是气的运输状态,气的运输状态(血气)通过速度与方向的方式来表达;神气是气的功能状态,气的功能状态(神气)是通过形象的方式来表达。在思考中医的科学性时,必须弄清科学的层次。用波普尔所界定的科学标准,中医不属狭义自然科学层次领域,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医与其它科学层次无关。除了狭义的自然科学层次领域外,还有广义的科学层次领域诸如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等。中医比较符合广义的科学层次领域。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有关气的概念的研究
  • 二、有关气的实质的研究
  • 三、有关气的层次结构的研究
  • 四、有关气种类的研究
  • (一) 精气
  • (二) 阴气,阳气
  • (三) 营气、卫气
  • 第一章 气思想的哲学内涵
  • 一、道家中的气思想
  • (一) 宇宙本原之气
  • (二) 《淮南子》之气论
  • (三) 道家气思想的特点:自然环境(天)
  • 二、儒家中的气思想
  • (一) 《孟子》之气论
  • (二) 《荀子》之气论
  • (三) 儒家气思想的特点:社会环境(地)
  • 三、佛家中的气思想
  • (一) 佛家气思想的演变
  • (二) 佛家气思想的特点:人类个体(人)
  • 第二章 古哲学气思想对《内经》的影响
  • 一、儒道两家气思想对《内经》的影响
  • (一) 宇宙的起源方面
  • (二) 生命起源方面
  • (三) 疾病发生方面
  • 二、精气学说对《内经》的影响
  • (一) 精气的哲学内涵
  • (二) 精气学说对《内经》的影响
  • 三、阴阳学说对《内经》的影响
  • (一) 阴阳的哲学内涵
  • (二) 阴阳与气:认识论与本体论
  • 四、五行学说对《内经》的影响
  • (一) 五行的哲学内涵
  • (二) 五行与气
  • (三) 五行之气的天—人转化及生克变化的临床意义
  • 第三章 虚实的气思想内涵
  • 一、气的有余不足与虚实
  • (一) 气的有余不足的识别
  • (二) 气有余不足的临床意义
  • 二、虚实的概念
  • (一) 代词用的虚实
  • (二) 动词用的虚实
  • (三) 量化用的虚实
  • 三、虚实的证型
  • (一) 虚实的概念与证型的区别
  • (二) 邪气与证型的虚实关系
  • (三) 正邪两气的状态与虚实的关系
  • 第四章 寒热与气初探
  • 一、寒热失常的种类
  • (一) 体温变化的寒热失常
  • (二) 有无感觉的隐性寒热失常
  • 二、寒热失常与气
  • (一) 阴阳失常与寒热
  • (二) 正邪盛衰与寒热
  • 三、寒热与气之科学认识
  • (一) 寒热的科学认识简史
  • (二)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之科学认识
  • (三)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之科学认识
  • (四) 药食寒热属性与气的科学试探
  • 第五章 《内经》气思想的时空概念与功能结构
  • 一、气的时间概念
  • (一) 女七男八生理变化与气
  • (二) 人之年岁叠加与气
  • (三) 年之四季轮回与气
  • (四) 日之昼夜更换与气
  • 二、气的空间概念与功能结构
  • (一) 天地之气的空间概念
  • (二) 天地之气化生人体之气过程
  • (三) 气化藏象之空间特点
  • 三、气的时空概念之医学意义
  • (一) 顺应四时:养生益寿的时间概念
  • (二) 表外里内:病位病势的时空概念
  • (三) 方圆补泻:针刺疗法的时空概念
  • 第六章 气与科学之思考
  • 一、气的层次与气谱概念
  • (一) 天地之气与能量
  • (二) 社会之气与信息
  • (三) 人身之气与精气神
  • (四) 气谱概念
  • 二、科学认识的层次与演变
  • (一) 科学领域的区分与中医的位置
  • (二) 狭义科学认识的演变
  • (三) 物质的连续性和不连续性特性与气的聚散特性
  • (四) 气的科学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热力学角度研究中药寒热量化的回顾与思考[J]. 环球中医药 2019(11)
    • [2].侗医寒热病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3].中药寒热配伍的运用要义[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4)
    • [4].悟透寒热说辨证 医案连载(一)[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8)
    • [5].“同经争寒热,分经司本职”以论药、方关系[J]. 环球中医药 2018(12)
    • [6].谢竹藩教授中医寒热辨证研究及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展望[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01)
    • [7].《伤寒论》中寒热与八纲辨证中寒热的区别[J]. 中医杂志 2015(07)
    • [8].《黄帝内经》寒热理论探要[J]. 湖南中医杂志 2016(05)
    • [9].水有冷与暖 人体有寒热[J].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09(10)
    • [10].浅谈中药寒热配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04)
    • [11].寒热辨证分设病室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观察[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7(02)
    • [12].寒热药相伍的意义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05)
    • [13].“寒热有常”和“虚实无常”刍议[J]. 中医药通报 2017(06)
    • [14].中药寒热有了现代判别方法[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9(06)
    • [15].食物寒热属性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 2017(07)
    • [16].调寒热,重在调节“气”的虚实[J]. 百姓生活 2016(01)
    • [17].调寒热,重在“气”[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5(03)
    • [18].吃肉分清寒热[J]. 人生与伴侣(月末版) 2011(05)
    • [19].阎小萍教授以寒热为纲辨治膝骨关节炎经验[J]. 环球中医药 2020(11)
    • [20].中医寒热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03)
    • [21].寒热药并用证治之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 2011(24)
    • [22].变应性鼻炎中医真假寒热辨证要点[J]. 四川中医 2009(08)
    • [23].外感疾病传变过程的寒热变化规律探讨[J].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1)
    • [24].中国区域运气学说适宜性研究(Ⅱ)——寒热气候[J]. 中医药学报 2020(01)
    • [25].基于中医寒热属性理论探讨抗恶性肿瘤药物治疗[J]. 医药导报 2018(11)
    • [26].夏季水果分寒热 选择有讲究[J]. 中国果菜 2015(07)
    • [27].从营卫气化论脉之寒热与临床应用[J]. 北京中医药 2013(12)
    • [28].基于药物生物效应的中药寒热属性分类研究策略[J]. 中国中药杂志 2014(11)
    • [29].脏腑寒热相移发病机理现代解读[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2(07)
    • [30].浅析《金匮要略》中的寒热虚实辨证[J]. 中医研究 2011(05)

    标签:;  ;  ;  

    《黄帝内经》气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