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体骨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

异体骨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

一、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使用同种异体骨(论文文献综述)

许志庆,庄至坤,龚志兵,吴荣凯,林行会,吴昭克[1](2021)在《结构性植骨应用于PaproskyⅢA型髋臼骨缺损髋关节翻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合并髋臼侧严重骨缺损的人工全髋关节翻修会出现假体安放困难、初始稳定性差、术后假体松动等问题,是关节外科医生面临的复杂且具有技术挑战的一大难题。目的:观察同种异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应用于PaproskyⅢA型髋臼骨缺损髋关节翻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福建省泉州市正骨医院收治的15例(15髋)伴有PaproskyⅢA型髋臼骨缺损的髋关节翻修患者,所有患者术中采用同种异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术后均严格按照康复计划负重行走。术后7 d、6个月、1年及随后每年定期复查双髋正位、患髋侧位X射线片;评估髋臼杯覆盖率与植骨块覆盖率、髋关节旋转中心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植骨块愈合与吸收、髋臼杯的骨长入与松动、髋臼杯周围骨溶解、髋关节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与结论:(1)所有患者随访时间2.5-10.0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3.2±5.8)分,与术前(25.3±5.3)分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t=28.739,P=0.000);(2)术后7 d髋臼杯覆盖率为91.7%-100%,平均(95.6±2.2)%;术后7 d植骨块覆盖率为21.5%-53.2%,平均(37.4±10.0)%;(3)术后7 d髋关节旋转中心水平位移为(5.8±1.7) mm,与术前(8.2±3.9) mm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t=-2.128,P=0.042);术后7 d髋关节旋转中心垂直位移为(4.8±2.1) mm,与术前(22.2±4.2) mm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t=-14.321,P=0.000);(4)术后6个月至1年4例(4髋)出现异体股骨头轻度吸收现象,吸收均位于外侧无应力分布区域,均未影响髋臼杯稳定;15例(15髋)异体股骨头与髋臼骨交界均有骨小梁连接;末次随访时异体股骨头与髋臼骨均呈骨性愈合,无不愈合现象;(5)15例(15髋)末次随访时髋臼杯均已获骨长入,而无假体松动表现,髋臼杯周围均无明显骨溶解表现;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感染、神经损伤、脱位等并发症;(6)提示同种异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应用于PaproskyⅢA型髋臼骨缺损髋关节翻修,可有效恢复髋臼骨缺损及重建髋臼,髋关节偏心距及旋转中心恢复较好,术后髋关节功能良好,并可获得良好的假体稳定性;早中期临床疗效满意,而远期疗效有待临床上进一步随访观察。

刘益宏,李杨洋,孔令超,唐魁韩,卢小龙,孙立[2](2021)在《同种异体骨板联合ETO在全髋关节翻修中的早期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研究使用同种异体骨板联合钛缆与仅使用钛缆在全髋关节翻修中应用大粗隆延长截骨术(ETO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行全髋关节翻修时应用ETO的患者资料,共31例。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37~83岁,平均63.5岁;根据截骨块固定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例)使用同种异体骨板联合钛缆,对照组(16例)仅使用钛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Harris评分、截骨块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患者均随访12~67个月,平均33.8个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假体松动、截骨块移位、假体周围骨折、假体周围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对照组Harris评分术前与末次随访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Harri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Harris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截骨块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异体骨板联合ETO应用于全髋关节翻修,可以获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

王晓永,李成学,宋扬,胡小泊[3](2021)在《钽金属Jumbo臼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钽金属Jumbo臼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6月铁岭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后髋臼骨缺损患者108例,男性85例,女性23例;年龄49~72岁,平均60.6岁。根据翻修术时植骨方式分为两组,52例选择钽金属Jumbo臼杯(苏州海川稀有金属医疗有限公司,批号:201138294734)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研究组),56例选择同种异体骨植骨联合钛金属颗粒喷涂(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后X线影像学标准合格率及神经损伤、异体骨远期未吸收、髋关节脱位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不同植骨方式效果。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40个月,平均23.2个月。术前两组患者Harris评分、VAS差异较小,术后1个月研究组Harris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2.76±1.17)分vs.(3.86±1.33)分,(2.53±1.26)分vs.(3.91±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影像学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46(88.5%) vs. 39(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95,P<0.001),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6%vs. 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6,P<0.001)。结论在髋关节翻修术中,采取钽金属Jumbo臼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影像学合格率高,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王琛,冯硕,潘彬,郭开今,孙健宁[4](2020)在《同种异体骨移植联合生物型长柄治疗Vancouver 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文中指出目的评估同种异体骨移植联合生物型长柄治疗Vancouver 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9年在本院接受髋关节翻修手术的Vancouver 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术中植骨。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临床疗效。采用Engh标准评价影像学结果。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患者生存率和假体留存率。结果共26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12例,女14例,平均年龄(67.9±10.4)岁,平均随访时间(39.7±18.8)个月。96.2%(25/26)的患者实现了骨折临床愈合。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患者5年生存率为79.2%(95%CI=49.8~99.4)。随访期间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3.1%(6/26),包括骨不连1例,关节感染1例,假体松动2例,2例异体骨板整合失败,其中2例接受了二次翻修手术。假体5年留存率为90.6%(95%CI=77.86~99.4)。Harris髋关节评分分别为48.5分(6个月)、67.4分(12个月)和78.5分(末次)。SF-36评分分别为58.7分(6个月)、73.0分(12个月)和84.8分(末次)。结论同种异体骨移植联合生物型长柄治疗Vancouver B3型骨折取得令人满意的骨折愈合率、患者生存率和假体留存率。

任俊涛,张云飞,李鹏,王翔宇,马凯[5](2020)在《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手术方法选择与治疗要点》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手术方法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8—2019-02诊治的12例Vancouver 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5例Vancouver B1型骨折采用锁定钢板联合近端钢丝单皮质螺钉、远端双皮质螺钉固定,同时进行植骨。1例Vancouver B1型骨折在术中发现股骨假体松动,采用加长型骨水泥型股骨柄翻修,钢丝环扎固定,同时进行植骨。5例Vancouver B2型骨折采用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翻修,钢丝环扎固定骨折,同时进行植骨。1例Vancouver B3型骨折采用生物型长柄股骨假体翻修,钢丝环扎固定,股骨外骨板联合髓内骨粒打压植骨。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8~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6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79~84分,平均81分。随访期间无骨折不愈合、假体松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术者应根据骨折位置、假体有无松动、局部骨质、患者一般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治疗要点是骨折部分需坚强固定、假体松动需翻修、植骨促进骨折愈合。

索海强[6](2020)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骨关节外科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31例(32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PFF的患者资料。患者平均年龄为(67.38±13.25)岁,男性13例,女性18例,初次置换的原因为股骨颈骨折1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3例、转子间骨折1例。骨折的创伤机制包括低能量创伤27髋,高能量创伤2髋,无明显外伤3髋。初次置换术后28髋,翻修术后4髋。骨水泥固定15髋,生物学固定17髋。左侧16髋,右侧16髋,THA术后28髋,HA术后4髋。骨折的分型采用Vancouver分型,其中A型2髋,B1型9髋,B2型12髋,B3型5髋,C型4髋。ASA分级II级7例,III级22例,IV级2例。既往有骨质疏松症18例,高血压14例,糖尿病3例,慢性支气管肺炎4例,尿毒症1例。骨折发生于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或翻修术后的平均时间为(49.05±61.29)个月。对于不同分型分别采取保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髋关节翻修术等不同的治疗方式。观察记录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输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和并发症。结果:31例(32髋)患者中,2例(包括1例C型骨折和1例B3型骨折)失访,失访率(9.3%)。29例(30髋)患者获得880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8.4±26.69)个月。随访过程中,死亡3例(10.3%),包括B2,B3及C型骨折各1例。1例AG型骨折采取保守治疗。手术患者共30例(31髋),手术时间60325min,平均(173.54±81.67)min,术中出血量1002800ml,平均(771.27±836.21)m L,术后出血量50750ml,平均(222.67±137.29)m L,输血量01800ml,平均(645.27±541.99)m L,31例(32髋)患者平住院天数(18.1±10.68)d。末次随访时,共26例(27髋)获得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89.07±4.78)分,其中C型骨折的Harris评分最高(92.00±4.24)分,B3型骨折的Harris评分最低(84.00±6.00)分。髋关节Harris评分优12髋,良14髋,中1髋。不同骨折分型间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跛行情况,无跛行23例(84.62%),轻度跛行2例(7.69%),中度跛行1例(3.85%)。行走功能情况,其中自主正常行走23例(88.46%),拄拐3例(11.54%)。行走距离情况,其中1例(3.85%)患者行走限于室内活动,4例(15.38%)患者行走距离500米左右,13例(50%)患者行走距离大于1公里,8例(30.77%)行走距离不受限制。自理能力情况,术后7例(26.92%)患者恢复原有劳动工作,14例(53.85%)患者可从日常事轻体力工作,4例(15.38%)患者日常生活可自理,1例(3.85%)患者日常自理能力差。术后VAS平均评分为(1.37±1.42)分。11髋(40.74%)无疼痛,14髋(51.85%)行走时有轻微疼痛,2髋(7.41%)行走时有中度疼痛,偶尔服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其中B1型骨折VAS评分最低(0.44±0.88)分,B3型骨折VAS评分最高(2.67±1.15)分,其中B1型骨折与B2型骨折(P=0.005)和B3型骨折(P=0.01)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26例(27髋)骨折均达到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37个月,平均(4.25±1.16)个月。其中A型骨折的愈合时间最短(2.50±0.71)个月,B3型骨折的愈合时间最长(5.67±1.54)个月。其中A型骨折与B2型骨折(P=0.02)和B3型骨折(P=0.002)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B1型骨折与B3型骨折(P=0.021)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B3型骨折与C型骨折(P=0.028)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由于病例数有限,B1型骨折中比较了钢丝钢缆或捆绑带固定方式和锁定钢板联合钢丝钢缆或捆绑带固定方式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表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2型骨折中比较了钢丝钢缆固定和同种异体皮质骨板联合钢丝钢缆固定和锁定钢板、同种异体皮质骨板联合钢丝钢缆固定的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表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给予积极抗凝治疗。另1例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受限,走路步态异常,但未影响自主行走和行走距离,指导其进行物理治疗。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和内固定失效。结论: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策略的制定要考虑到骨折部位、假体稳定性、骨缺损程度、患者年龄、身体条件及经济状况。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根据不同的Vancouver分型行相应的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高龄患者,建议积极抗骨质疏松症治疗和预防跌倒。

刘旭[7](2020)在《金属加强块在严重髋臼骨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我院应用金属加强块重建严重髋臼骨缺损的病例,评估此重建策略的早期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吉大一院骨关节外科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和髋关节翻修术的病例,对使用金属加强块重建髋臼骨缺损的10例(10髋)患者进行随访。使用术前、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进行临床评估。通过术后、末次随访影像学资料,评估髋臼假体外展角、放射性透亮带(radiolucent lines,RLLs)及骨溶解情况。评估髋臼假体及金属加强块的稳定性和骨长入情况。测量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和下肢长度差异。记录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及处置情况。结果:所有10例患者都获得完整的随访,其中男8例,女2例。手术时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9岁(52-75岁),平均随访时间为22.2个月(3-42个月)。1例为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其余9例为髋关节翻修术。9例髋关节翻修术距初次髋关节置换术时间间隔为10.1±4.6年(0.5-17年)。髋臼骨缺损Paprosky分型为ⅢA型6例,ⅢB型4例,没有患者合并骨盆不连续。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HHS评分从术前的26.5±6.8分(15-35分)提高到末次随访83.9±4.2分(78-92分),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VAS评分从术前的8.5±1.0分(7-10分)降低到末次随访2.0±0.7分(1-3分),提示疼痛症状迅速减轻(p<0.05)。LLD明显改善,由术前的2.5±0.8cm(1.0-4.0cm),下降到末次随访0.4±0.6 cm(0-1.5 cm)(p<0.05)。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从术前的40.6±9.3mm(23.9-54.7mm)重建至末次随访的18.1±5.8mm(8.7-25.0mm)(p<0.05)。末次随访时髋臼假体外展角为39.9°±6.6°(28°-51°)。髋臼假体和金属加强块位置良好,且都实现了骨长入。1例患者出现1度异位骨化。1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出现急性假体周围感染,给予清创、衬垫翻修,并联合敏感抗生素和VSD负压引流治疗,两个半月后感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1例患者在术后23个月出现髋关节脱位,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至末次随访,未再次出现脱位。结论:应用金属加强块重建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金属加强块可以将髋关节旋转中心重建到解剖位置,有助于恢复正常的髋关节生物力学。远期假体生存率和并发症有待进一步随访。

韩浩[8](2020)在《Paprosky髋臼骨缺损分型的临床局限性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进一步认识Paprosky髋臼骨缺损分型,并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对其加以改进,从而精准评估髋臼骨缺损的程度,准确预测手术难度并根据术中的实际情况,选择髋臼重建的最佳方式。方法:研究分析我院骨科自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间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患者36例(36髋)。所获病例中,男16例(16髋),女20例(20髋);年龄3176岁,平均58岁,因无菌性松动翻修30髋,因假体磨损6髋。根据髋臼侧Paprosky骨缺损分型,PaproskyⅡB型13髋、ⅡC型7髋、ⅢA型8髋、ⅢB型8髋。以2013年为分界将病例分为两组,比较分析两组病例髋臼侧翻修手段的变化,并根据手术前后X线片,检查假体及螺钉位置、内衬磨损程度、X线透光线、假体与骨组织界面的间隙,判断假体移位及骨长入情况,并统计不同翻修方式的手术时长、失血量、手术费用、术后下地时间、并发症及其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综合评价不同翻修手段的疗效,确定出对于复杂髋臼重建方法的合理性,并总结分析髋臼骨缺损分类方式与当前主流髋臼重建方式的对应关系。结果:36例患者无一失访,平均随访(24±15)个月,所研究翻修病例中共涉及采用生物型大臼杯、钽块植入、加强杯(cage、ring)联合结构植骨及颗粒打压植骨的等翻修手段。使用单纯生物大臼杯以及结合钽块植入的病例在20132018年使用比例要明显较高,采用加强杯(cage、ring)结合结构植骨或颗粒打压植骨此类翻修方式较多存在于20082013年组的病例当中。其中生物型大臼杯组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6.1±2.4)分提升到术后末次随访平均(81.1±14.2)分(p<0.05),术后37天下地,平均手术费用6.5万元,术中出血400800ml,平均手术时间2.1小时;植入金属增强垫块组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5.1±2.8)分提升至末次随访平均(80.8±16.3)分(p<0.05),术后下地时间310天,平均手术费用10.0万元,术中出血650800ml,平均手术时间2.5小时;加强杯组术前平均Harris评分为(37.1±3.3)分,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为(80.1±14.8)分(p<0.05),术后下地时间514天,平均手术费用6.9万元,术中出血7001200ml,平均手术时间2.8小时。随访期间,单纯生物杯组有一例出现脱位,增强杯组有两例患者出现假体松动,其余患者臼杯及植入物稳定无移位;所有患者术后末次随访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均有显着改善;但不同翻修方式的翻修难度、并发症、失血量、手术费用、术后下地时间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通过综合比较,单纯生物型大臼杯以及结合钽块植入的翻修手段为当今主流翻修方式,且翻修效果较好。结论:1、Paprosky髋臼骨缺损分型存在其缺陷,Paprosky分型不能完全满足对髋臼缺损的理解,其每种分型所对应的翻修策略与当前翻修理念产生了分歧,其分型方式无法与髋臼重建方式形成一一对应。2、髋臼骨缺损术前评估与术中存在偏差,精准评估还需要借助三维CT、3D打印来确定。3、Paprosky髋臼骨缺损仍然是认识髋臼缺损最直接、最方便、最有效的方式。

杨磊[9](2020)在《环抱器与双钢板在治疗THA术后PFF的疗效比较》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和双钢板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Vancouver B1和C型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中临床疗效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长沙医院(长沙市第四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长沙市第三医院于2015年7月2019年6月之间,诊断为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且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和双钢板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患者共52例,结合纳入和排除标准共36例患者纳入研究。记录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时间、围术期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3、6个月的Harri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7±2.12)个月。两组在手术时间、围术期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并发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在治疗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B1和C型骨折时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治疗方法。

高见[10](2020)在《骨小梁金属填充块重建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估在髋关节翻修术中使用骨小梁金属填充块重建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骨关节科采用骨小梁金属填充块重建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的18例(18髋)患者,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48-78岁,平均64.1岁。使用Paprosky标准分型对髋臼缺损进行分类,3A型11例,3B型7例。记录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髋关节旋转中心变化、双下肢长度变化及宿主骨的骨长入情况,并随访其相关并发症。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5-4年(平均3.2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从术前(31.6±8.8)分提高到末次随访(83.7±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末次随访时8例为优良,5例较好,5例尚可。术前髋关节旋转中心为(39.2±7.2)mm,术后恢复到(18.8±7.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患侧平均短缩(22.9±13.6)mm,术后患侧平均缩短(3.2±7.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中没有病例表现出髋臼周围骨质溶解,宿主骨-臼杯界面及宿主骨-填充块界面骨长入良好。随访期间18例患者均无假体脱位、伤口感染、假体周围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出现。结论:骨小梁金属填充块可增大假体表面积,优化骨小梁金属和宿主骨的接触面积,尽可能多的保留了宿主骨量,有效填补严重的髋臼骨缺损。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骨小梁金属填充块重建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初始稳定性好、早期骨长入良好,短期疗效满意,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使用同种异体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使用同种异体骨(论文提纲范文)

(1)结构性植骨应用于PaproskyⅢA型髋臼骨缺损髋关节翻修(论文提纲范文)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材料
    1.4 对象
    1.5 方法
        1.5.1 术前评估
        1.5.2 手术方法
        1.5.3 术后处理
    1.6 主要观察指标
        1.6.1 髋臼杯覆盖率与植骨块覆盖率
        1.6.2 髋关节旋转中心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8]
        1.6.3 植骨块愈合与吸收[12]
        1.6.4 髋臼杯的骨长入与松动
        1.6.5 髋臼杯周围骨溶解
        1.6.6 髋关节Harris评分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2.2 试验流程图
    2.3 手术情况
    2.4 髋关节Harris评分
    2.5 髋臼杯覆盖率与植骨块覆盖率
    2.6 髋关节旋转中心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2.7植骨块愈合与吸收
    2.8 髋臼杯的骨长入、松动及周围骨溶解
    2.9 植入物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
    2.1 0 典型病例
3 讨论Discussion

(3)钽金属Jumbo臼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手术方法
    3疗效评价
    4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4)同种异体骨移植联合生物型长柄治疗Vancouver 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方法:
    3.观察指标:
    4.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

(5)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手术方法选择与治疗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手术方法
    1.3术后处理
2结果
3讨论

(6)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
    2.2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危险因素
        2.2.1 年龄
        2.2.2 性别
        2.2.3 创伤
        2.2.4 固定方式
        2.2.5 假体松动和假体周围骨溶解
        2.2.6 类风湿性关节炎
        2.2.7 骨质疏松症
        2.2.8 翻修
        2.2.9 假体的类型
        2.2.10 手术技术
    2.3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
        2.3.1 Johansson分型
        2.3.2 AAOS分型
        2.3.3 Beals分型
        2.3.4 Vancouver分型
    2.4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原则
        2.4.1 Vancouver A型骨折
        2.4.2 Vancouver B型骨折
        2.4.3 Vancouver C型
    2.5 骨质疏松症对假体周围骨折的影响及治疗
    2.6 总结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3.2 患者一般资料
    3.3 术前准备
    3.4 治疗方法
        3.4.1 保守治疗
        3.4.2 手术治疗
    3.5 术后处理
    3.6 观察指标
    3.7 评定指标
    3.8 统计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结果
    4.2 随访结果
    4.3 功能结果
    4.4 疼痛结果
    4.5 影像学结果
    4.6 并发症
第5章 讨论
    5.1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
    5.2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不同类型的治疗效果
    5.3 骨质疏松症对假体周围骨折的影响及治疗
    5.4 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7)金属加强块在严重髋臼骨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2.1 髋臼骨缺损概述
    2.2 髋臼骨缺损的分型
        2.2.1 AAOS分型
        2.2.2 Gross分型
        2.2.3 Paprosky分型
    2.3 髋臼骨缺损常见的重建策略
        2.3.1 假体高旋中心放置
        2.3.2 Jumbo杯
        2.3.3 打压植骨
        2.3.4 结构性骨移植(structural allografts)
        2.3.5 髋臼加强环或髋臼重建杯(Cage)
        2.3.6 杯笼结构(Cup-Cage)
        2.3.7 oblong假体和bilobed假体
        2.3.8 定制三翼臼杯假体
    2.4 金属加强块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2.4.1 骨小梁钽金属加强块
        2.4.2 骨小梁钛金属加强块
        2.4.3 个性化3D打印加强块
        2.4.4 总结
第3章 资料和方法
    3.1 一般资料
    3.2 术前准备
    3.3 手术方法
    3.4 术后处理
    3.5 疗效评估
        3.5.1 临床结果评估
        3.5.2 影像学评估
    3.6 统计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手术相关信息
    4.2 临床结果评估
    4.3 影像学评估
    4.4 并发症
    4.5 典型病例分析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Paprosky髋臼骨缺损分型的临床局限性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1 髋臼骨缺损的常见原因分析
    2 髋臼骨缺损的分型及意义
        2.1 Paprosky分型
        2.2 AAOS分型
        2.3 Gross分型
        2.4 Engh-Glassman分型
        2.5 Gustilo& Pasternak分型
        2.6 髋臼骨缺损重庆分类法
        2.7 Saleh分型
    3 髋臼骨缺损的精准评估
        3.1 X线平片评估髋臼骨缺损
        3.2 骨盆骨溶解低估:髂斜位片的价值
        3.3 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MRI评估骨缺损
        3.4 新的成像技术的引入
    4 髋臼缺损的类型与髋臼重建策略的相关性
    5 髋臼骨缺损的预防
    6 总结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一般资料及纳入和排除标准
    3.2 临床基本资料采集
    3.3 手术方法及髋臼重建方式
    3.4 术后处理与功能锻炼
    3.5 术后随访及评价方法
    3.6 统计学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全髋关节翻修患者的临床资料
    4.2 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评价
    4.3 放射线评估
第5章 讨论
    5.1 髋臼骨缺损处理观念与方式的改变
    5.2 Paprosky髋臼骨缺损分型与实际髋臼骨缺损的差别
    5.3 Paprosky髋臼骨缺损分型的不足之处
    5.4 Paprosky髋臼骨缺损分型的重要作用及再认识
    5.5 问题与不足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环抱器与双钢板在治疗THA术后PFF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选择病例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骨折分型
    2.3 术前评估
    2.4 手术方法
    2.5 术后处理
    2.6 收集资料
    2.7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术前因素
        3.1.1 术前一般资料
    3.2 术后并发症
    3.3 统计结果
4.讨论
    4.1 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4.2 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4.3 双钢板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4.4 环抱器与双钢板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比较
5.结论
6.参考文献
7.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10)骨小梁金属填充块重建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治疗方法
    1.4 术后处理
    1.5 疗效评估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功能评价
    2.3 影像学评价
3 讨论
    3.1 髋臼骨缺损修复重建方法
    3.2 骨小梁金属填充块重建髋臼骨缺损的临床疗效
    3.3 髋关节假体稳定性
    3.4 髋关节旋转中心重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使用同种异体骨(论文参考文献)

  • [1]结构性植骨应用于PaproskyⅢA型髋臼骨缺损髋关节翻修[J]. 许志庆,庄至坤,龚志兵,吴荣凯,林行会,吴昭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36)
  • [2]同种异体骨板联合ETO在全髋关节翻修中的早期疗效分析[J]. 刘益宏,李杨洋,孔令超,唐魁韩,卢小龙,孙立.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21(03)
  • [3]钽金属Jumbo臼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J]. 王晓永,李成学,宋扬,胡小泊. 创伤外科杂志, 2021(04)
  • [4]同种异体骨移植联合生物型长柄治疗Vancouver 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J]. 王琛,冯硕,潘彬,郭开今,孙健宁.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21)
  • [5]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手术方法选择与治疗要点[J]. 任俊涛,张云飞,李鹏,王翔宇,马凯.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10)
  • [6]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及疗效分析[D]. 索海强. 吉林大学, 2020(08)
  • [7]金属加强块在严重髋臼骨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应用[D]. 刘旭. 吉林大学, 2020(08)
  • [8]Paprosky髋臼骨缺损分型的临床局限性与分析[D]. 韩浩. 吉林大学, 2020(08)
  • [9]环抱器与双钢板在治疗THA术后PFF的疗效比较[D]. 杨磊.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骨小梁金属填充块重建PaproskyⅢ型髋臼骨缺损的疗效观察[D]. 高见.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异体骨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