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从高校贫困生的界定以及其心理和行为特点的分析入手,阐述了对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针对现阶段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对策,力求对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给出理论指导,并期望能在实践中践行,以帮助高线贫困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才。根据教育部所公布的数据,到2009年我国高校贫困生数目已高达527万人,为全部在校学生总数的23.06%;其中特困学生人数为166.1万,为所有在校学生总数的7.27%。为了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政府从1999年开始试点实行高校助学贷款政策。现在已基本形成了政府出资的“奖、贷、补、减”的多元化资助体系。但仅仅解决学生经济上的贫困,往往无法解决他们的“精神贫困”。由于经济贫困等原因,贫困生的成长过程中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和障碍。历年来高校贫困生犯罪的鲜活案例在不断提醒着我们,与一般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甚至危害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要做好高校贫困生的管理工作,单纯的靠经济和行政手段是不够的,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现状,加强思想道德的建设,探讨与之相适应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模式。加强和完善高校心理健康健康教育机制,形成系统的成熟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落实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方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帮扶贫困生的校园环境,要动员各种力量多管齐下,形成高校贫困生教育的合力,帮助贫困生健康全面成长。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2.1 高校贫困生心理特点研究综述1.2.2 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综述1.3 研究的基本内容1.4 研究方法第2章 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概述2.1 高校贫困生的界定及心理与行为特点2.1.1 高校贫困生的界定2.1.2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2.1.3 高校贫困生的行为特点2.2 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2.2.1 保证贫困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2.2.2 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目标2.2.3 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第3章 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1 帮困与育人相脱节3.1.1 重“帮困”轻“育人”3.1.2 “育人”重视不够3.1.3 “育人”效果欠佳3.2 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3.2.1 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缺乏因人施教3.2.2 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建设没有成建制的体制3.2.3 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科学方法未落实3.3 缺乏高素质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3.3.1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人员配备不足3.3.2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人员责任心和专业素质有待提高3.3.3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人员待遇低下3.4 未能有效抵制互联网的负面影响3.4.1 网络传播的消极影响无法消除3.4.2 网络虚拟世界诱惑力巨大第4章 抓好高校贫困生群体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4.1 抓准着手点,建构和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4.1.1 建构和完善高校贫困生情感关怀机制4.1.2 建构和完善高校贫困生发展的激励机制4.1.3 建构和完善高校贫困生的危机干预机制4.2 思想道德教育各种渠道相互配合4.2.1 开展各种符合贫困生自身特点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4.2.2 营造扶帮贫困生的校园文化环境4.2.3 建立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相关网站4.2.4 狠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4.3 确保高素质的贫困生教育管理队伍4.3.1 对管理队伍进行贫困生教育的培训4.3.2 提高从事贫困生教育的人员的待遇4.4 动员各种力量多管齐下,形成高校贫困生教育的合力4.4.1 充分争取和利用国家政策资源和社会力量4.4.2 充分重视大学生家庭教育的作用4.5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贫困生的全面发展4.5.1 重视人文关怀,培养健康积极的人才4.5.2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贫困生健康成才结语参考文献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思想道德教育论文; 高校论文; 贫困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