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项原则至关重要(论文文献综述)
王艺臻[1](2021)在《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汉语字谜是以单个汉字为谜底的谜语。字谜的谜面根据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征,对谜底汉字的间架结构进行了生动多样的描述。针对字谜的语义理解与建构有多种解读,本文采用非字面语言视角来探讨字谜的语义理解机制,将字谜看作一种非字面语言形式,并将谜面的常规语义定义为字谜的字面义,解谜所需的特殊语义定义为字谜的非字面义。字谜既具有非字面语言形式的普遍特征,又在以下两点上显着区别于其他非字面语言类型。第一,字谜的非字面义分别置于谜面与谜底之中,谜面所蕴含的非字面义呈中介作用,点明了解谜的具体规则,将谜面与谜底进行桥接;谜底则是非字面义的最终载体,依据“中介”所提供的规则而形成。谜面中的非字面义“中介”是破解字谜最为关键的线索。第二,字谜的非字面义在本质上属于元语言意义,解谜者需要从元语言范畴上将整字、笔画、部件看作二维平面事物进行切分与重构,才能够顺利获取谜底。以上两点充分体现了字谜作为非字面语言的认知特殊性与复杂性。当前语言学界对字谜的探索几乎均是理论型研究,很难科学直观地表明字谜的在线加工机制;心理学界虽然有一些涉及字谜的实证研究,但几乎均是把字谜当作工具来考察顿悟现象,并未将其视为一种语言现象加以解读。因此,关于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疑问。本研究主要关注字形字谜与意会字谜。字形字谜需要猜谜者增损离合谜面汉字的形态结构以得到谜底(如“又进村中——树”),意会字谜则是把谜面关键字词同义替换为谜底汉字的构字部件(如“所托非人——魏”)。通过比较两者在构造与理解上的异同,我们可以全面且深入地探究字谜的认知加工机制。本博士论文共有两个研究目标:其一是厘清汉语字谜加工的动态进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其二是构建汉语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对研究目标一的探究基于实验一至实验四。前三个实验均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其中实验一无启动条件,目的是考察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并明确字谜认知加工过程的不同阶段;实验二提供了字面语境与非字面语境,探讨不同语境如何制约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实验三提供了两种启发程度不同的原型字谜,研究原型启发效应如何推进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实验四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试图发现字谜加工中不同阶段所涉及的神经活动。结果发现,字谜加工中必须首先提取谜面高凸显的字面义,随后才能推理得出解谜所需的低凸显的非字面义。具体来看有三个阶段:(1)字面义加工阶段,即谜面常规义解读阶段。在这一阶段,字谜类型、语境类型等因素不会对加工产生影响,所诱发的神经活动也比较相似,原因在于字谜的谜面通常属于生活中常见的四字短语,认知个体此时仅需展开简单的直义语言加工。(2)字面义与非字面义的竞争阶段。在这一阶段,非字面语境及原型启发条件能够显着推进非字面义的通达,但字面语境可能会阻碍非字面义的通达。(3)非字面义加工阶段,即谜底非常规义获取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对谜面中非字面义“中介”的确认,以及作为非字面义“载体”的谜底的形成。结果还发现,字谜难度越高,或语境强度越低,从字面义到非字面义“中介”的言语推理过程就越困难,反映语义可预测性程度(N400成分)与语义整合难度(LPC成分)的脑电成分的波幅就越大;而一旦确定了非字面义“中介”,从“中介”到“载体”的空间推理则比较简单,认知个体往往能够顺利地从“中介”过渡到“载体”,各种影响因素几乎不会再对解谜的结果产生影响。通过对两种字谜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比较,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意会字谜的加工难度高于字形字谜,具体体现在意会字谜的言语推理过程难于字形字谜,前者的非字面义通达晚于后者,前者的原型启发效应弱于后者。研究目标二的实现以研究目标一为基础。我们基于相关理论,综合了过往文献与本研究中的所有实验结果,在博士论文最后提出了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阐释了字谜认知加工的动态进程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关联与互动作用,不仅对汉语字谜这种语言现象本身进行了更为透彻的解析,而且为非字面语言认知研究与人类语言的理解机制研究提供了更为深入、全面的视角。
瞿连贵[2](2021)在《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展教育以摆脱贫困是各国反贫困的普遍做法。然而,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发展何种教育更适合于贫困者的需要也更有利于他们摆脱贫困则与经济发展、文化观念等因素密切相关。职业教育直面贫困群体发展能力不足这一根本原因,专注于开发贫困群体的职业能力、促进贫困群体就业、依托就业摆脱贫困。由于这一特性,职业教育已成为贫困群体摆脱贫困状态的教育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渠道、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的长远之计。为此,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作为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旨在从学理上阐明职业教育为何能反贫困?职业教育反贫困又是如何实现的?可以从国内外的历史实践中汲取什么经验?职业教育如何在乡村振兴和相对贫困治理中更好地发挥功能又如何发挥?可以提供何种行动方案?为探究以上问题,研究围绕以下思路和方法展开。第一,借助文献和理论分析,确定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第二,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揭示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进脉络及蕴藏的对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的理解和认识的演进;第三,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展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现实图景及其实现路径;第四,采用比较分析法,梳理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典型做法及其背后对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的理解和认识;第五,运用归纳法,提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步骤如下:首先,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分析视角,梳理建国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阶段、演进动因及政策治理的基本逻辑。接下来,以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为研究对象,着力分析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成效、运行特征和现实困境,呈现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然境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的组织使命与反贫困理念、职业教育反贫困主要实践、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最后,综合历史、现实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的优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七个结论:第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经历了六个阶段:面向工农兵普及劳动生产知识、改变普遍贫穷落后的面貌(1949-1977);面向贫困地区培养实用人才、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和促进农民增收(1978-1993);面向成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增收和转移就业(1994-2000);面向贫困地区群众提升素质、加快解决温饱步伐(2001-2010);面向贫困人口提供多层次支持、助力脱贫攻坚(2011-2020);面向城乡低收入劳动者开展终身职业培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2021-)。背后的演进动因为:政治上把职业教育视为增强贫困群体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经济上把职业教育视为将贫困人口转化为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的重要手段;政策上把职业教育视为贫困者实现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的教育保障;文化上把职业教育视为面向贫困者有效整合扶智与扶志的优先选项。透过政策演变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政策逻辑为:与国家反贫困战略目标内在统一,融入国家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之中,始终注重贫困者面向就业的能力开发,以及适时优化反贫困的实施方式。第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面向多维贫困和脱贫难度较大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机会和优质的资源支撑,实施长周期和系统化培养,最终实现综合赋能的目标。表现出以职业院校为主体、以国家贫困标准为识别依据、以能力开发与就业服务衔接为途径、以就业创业促脱贫促发展为目标、以学校和企业共同赋予贫困家庭学生发展权能为保障的运行特征。与此同时,职业院校在激活贫困家庭学生内源动力的意识、能力和方法,在开发贫困家庭学生人力资本的质量和针对性、在促进贫困家庭学生向工作过渡的制度建设,在支持贫困家庭学生生涯发展等方面,尚有较大空间。第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精准聚焦于农村成人贫困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训,从多维度激活成人贫困劳动力的内源发展动力,成人贫困劳动力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满意度较高,增进了成人贫困劳动力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些成效与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呈现出的以下运行特征密切相关,即政府统筹配置培训资源与引入市场竞争相结合以优化培训供给、技能培训与劳动生产有效衔接以扩充成人贫困劳动力发展权能、共同目标引领下政府与市场组织和贫困劳动力多向互动。面对国家治理的新形势和低收入群体增收的新诉求,职业技能培训面临供给主体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能力不足、学员来源多样和需求多元与培训成本约束之间的内在张力、面对培训机构间合作难以实现、外在激励与内源动力不足的双重制约等现实挑战。第四,国际劳工组织面向非正规经济开展促进就业的综合项目,借助培训促进特殊群体人力资本开发,促进体面就业和创业以改变不利处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促进青年就业和创业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核心任务,将促进教育公平和性别平等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重要领域,将培养绿色技能促进绿色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发展方向,创新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以提升服务特殊群体的能力;世界银行从促进可持续发展出发、发展面向未来的全民教育,从可持续发展和减贫出发、实施人力资本项目。以上实践的启示在于,以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据不同群体需求提供个性化教育培训支持,以促进处境不利群体就业和体面工作为根本目标,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以创设能力建设与能力发展衔接的政策环境。第五,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可以概括为,专注于贫困家庭学生面向职业的能力开发、学校培养和企业培训紧密结合、促进就业创业以阻断贫困传递。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职业教育能否赋予贫困者内源发展动力、贫困者能否有效参与职业教育、参与主体之间能否有效配合、反贫困政策内部是否协调一致、能力开发能否与市场需求匹配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表现为:以面向成人贫困劳动力、开发劳动生产能力为起点,以提供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训并促进转化为途径,以促进成人贫困劳动力与劳动产生和就业岗位匹配为目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技能供给的质量是否有保障,技能需求的个性化与培训供给的同质化的矛盾能否消解,培训资源能否支撑受训者多样化的诉求,技能培训变革能否顺应低收入群体的新需求。第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可以概括为,以贫困对象的识别为起点,包括能力开发和精准赋能、促进就业和摆脱贫困、能力发展和增收致富,最终摆脱贫困和实现发展。现实中表现为三个向度:一是个体层面的教育培训、岗位就业、稳定收入和脱贫致富互相关联;二是区域层面的本土人才培养、区域发展的人才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脱贫与个体脱贫同步推进;三是社会层面的岗位创造、能力开发、促进就业、群体增收、社会稳定前后贯通。第七,面向新时代乡村振兴和低收入群体增收的现实需要,职业教育需要从以促进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为主体转向以服务低收入群体增收为重点,注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终身职业培训的整合以提供终身发展的支持,从促进贫困群体就业转向服务低收入群体生涯发展,以为优化社会结构和社会融合贡献职业教育的力量。
崔晓龙[3](2021)在《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老年移动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城镇老年人对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适老化需求与日俱增。城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和媒介适应能力逐渐弱化,而当下针对老年群体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移动社交应用软件,在设计与应用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科学、有效、完善的设计原则和规范。现有的相关设计远不能适应城镇老年人对当下社交的诉求,也未能有效解决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的代际关系疏离和社交活力不足的困境,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当下设计界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的研究站在设计的角度,以审视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对设计的影响为前提,以数字技术对城镇老年移动社交进步的作用和价值为导向,以国内外先进理念为理论支撑,力求得出科学务实,且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为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本文通过用户需求分析和实验论证,对城镇老年人在用户体验、功能需求、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推导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性格”“养老方式”等六要素对老年人社交活性和需求差异的关键性影响,并借助KANO需求分析模型,分析移动社交语境下老年人在安全、认知、兴趣、交往、情感等方面的需求,以此作为本文建构设计方法、设计模型的依据。同时,本文基于格拉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剖析了城镇老年人的社会关系,提出“中间态关系优势”的分析视角;基于舒茨的人际关系三维理论来分析不同关系中需求层次的转化,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无障碍性”“社交安全感”“包容性”“贴近性”四个设计原则;基于场景理论提出“场景共时”“场景共境”“场景共权”“场景共情”四种场景分析视角,总结出“阅读”“兴趣社交”“情感社交”“知识社交”和“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本文还根据人体工程学的拇指功效实验和眼动科学实验对页面交互和操作舒适区进行分析,并基于五种需求场景提出了代表性的原型设计方案;论文还借助眼动实验和李克特五级主观评价量表对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进行了可用性验证和设计评价。本研究通过以上系统的研究工作,力图丰富中国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语境下对体验设计需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时为改善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体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设计思路。
闫佳伟[4](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陈慧[5](2021)在《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对于推动学校个性化发展,进而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将起到关键作用。校长是学校管理和运行的核心,校长的办学自主权是否充分,校长能否用好办学自主权,是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健全基础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关于校长办学自主权研究的文献看,强调下放教育管理权限、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是总体趋势,但就执行现状来看,办学自主权的落实水平尚有待提升。OECD、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进行的与校长办学自主权相关研究显示,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向赋予学校更多办学自主权的治理模式。本研究聚焦于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从国际比较和本土实践两个视角展开实证比较研究,力图解决如下问题:(1)通过国际教育调查的数据分析,解析校长办学自主权的结构;(2)重要国际教育调查中,不同国家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的现状;(3)在国际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更为细致的问卷、访谈,在解析本土实践中校长办学自主权现状的同时,进一步揭示本土中小学校长对办学自主权的期望;(4)提出需要重点关注的校长办学自主权,以及提升校长用好办学自主权能力的策略与方法。围绕上述问题,研究并置分析了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调查评估项目TALIS、PISA和SABER中近年来关于办学自主权的调查,对其概念框架、主题指标、实施方法等进行阐述,通过对TALIS2018和PISA2015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两者所呈现的校长自主权有近乎一致的差异趋势,校长在课程、教材、人事、教师工资方面的自主权较低,在学生纪律政策、预算分配、招生、聘任等方面的自主权相对较高。SABER2014评估发现上海校长在学校预算、人事管理、学校与学生评估方面的自主权相对较高,在发挥学校理事会作用和学校问责方面自主权相对较低。鉴于大型国际教育调查虽涉及范围比较广,但是就办学自主权问题而言深入程度不够,且仅显示了各国校长办学自主权的现状,本研究对上海市16个行政区的公办学校中小学校长进行更为细致的办学自主权现状与期望的问卷调查。根据不同区分变量制作出上海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在问卷项目和问卷维度上的数据概览,为后续其他研究者进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证比较研究提供多指标分析参考。研究发现,上海校长在不同维度上办学自主权呈现高中低3个水平,在学校形象、发展规划、教学实施、教育科研方面自主权程度较高;在组织领导、学生德育、课程建设和教师发展方面自主权程度中等;在人事管理和财物管理方面自主权程度较低。上海校长对人事管理和财物管理自主权现实与期望的差值最大,落差处于高位水平;组织领导、教师发展、学生德育、课程建设、教育科研方面的自主权差值处于中位水平;学校形象、发展规划和教学实施方面的自主权差值处于低位水平。根据研究发现,提出了对落实校长办学自主权的策略以及政策建议:扩大校长人事和财物自主权,平衡好规范与活力;加强校长课程教学和育人能力,寻找办学内生动力;增强校长规划学校发展自主权、营造独特育人文化;优化校长内部管理领导自主权,强调绩效责任分;落实校长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权,注重教育科研引领。对政府而言,应该关注校长角色和校长队伍建设;聚焦重点领域的校长办学自主权;加强校长用好办学自主权的能力建设。
程军荣[6](2021)在《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中心理社会因素研究热点与前沿 ——基于知识图谱的计量分析》文中认为2015年习近平主席主持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确定了我国足球发展的三步走战略,标志足球改革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足球人才的发展培养刻不容缓。传统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新时代的要求,我们急需从一种新的视角去发现和培养人才。心理社会因素即是一种全新的角度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选材和培养。为了把握足球人才培养中心理社会因素研究的发展态势,了解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本文借助可视化软件--Citespace5.6.R5,对Web Of Science核心文集中收录的1247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传统的基于静态的人体数据测量的天赋识别方法只能测试当前的球员水平。而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所受外界干扰越来越多,需要多学科、动态的方法来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鉴定和识别。同时在青少年时期对其场上位置进行定位,根据不同场上位置有所针对的进行早期心理训练、个性、气质类型的培养将有利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未来成长为顶级精英球员。(二)青少年早期进行一些“刻意练习”对于青少年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刻意练习”对于运动员早期初步心理表征的建设有一定的帮助并能促进后期训练的动机激发,能够有效的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成长为精英级别球员。并且刻意练习在各个年龄段的不同时期对于运动员水平的发挥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三)认知功能中的高阶组成部分(如反应抑制、注意力功能、认知灵活性等),与运动员的赛场表现呈现显着正相关,对于想要成为顶级足球运动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心理能力。而认知功能的低阶组成部分(反应时间和视觉感知能力等)则被认为不是影响成为精英足球运动员的关键因素。(四)自我意识在青少年球员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自我调节能力与运动员的表现水平呈现显着相关性。“自我调节”和“意识”(自我意识)是精英足球运动员区别于普通球员的显着感知因素;而自信和动机则是优秀运动员最显着的心理特征。(五)教练员的执教风格、家庭环境的影响、团队氛围的营造等外界环境对于球员的个人发展、早期的竞争性以及目标导向属性的培养都有重要影响,关乎到球员的未来发展。最后针对以上结论,对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发展和心理社会因素研究提供了相关的建议。
方璇[7](2021)在《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良好家风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大学生的品格塑造过程中起到基础性作用。第一章为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做了具体的论述,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思路。第二章为理论概述,阐明品格和大学生品格的核心概念内涵,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家庭道德的论述、中国共产党领袖关于红色家风论述为理论基础,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良好家风基因传承中汲取力量,理性借鉴国外关于家庭教育理论等。第三章为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的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找准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为原因分析,通过深入分析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的问题成因,提高大学生品格塑造实效。第五章是路径分析,探究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的路径研究旨在通过承接家庭品格教育,发挥良好家风的教育作用,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等多元主体上开展教育和自我教育,将家庭良好家风教育、学校大学生品格教育和社会公共道德教育有效衔接,有目的、有计划的塑造大学生品格。
詹明君[8](2020)在《行为流视角下的产品动态竞争市场结构研究 ——基于贝叶斯推断模型》文中指出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当下市场环境竞争异常激烈,企业往往绞尽脑汁于获取更高的竞争优势以占据更大的市场,对于新兴的企业则往往挣扎于生存问题;这很大程度归因于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差异化和个性化以及消费能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打造自身的品牌,提高自身的产品竞争力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异质性需求,而这与产品开发,产品定位至产品营销环环相扣。传统地闭门造车式的管理策略已不再有效,即市场仅由开发商决定,消费者的购买选择不具备主动性。然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商业时代已经到来,简单地以企业自身为中心构思以为消费者会喜欢的产品已经不具备优势。幸运的是,点击流数据的可用性为此提供了机会并获得了学者和从业者的关注。尽管如此,学者们多集中于产品的页面级分析,往往忽略了产品级内容以及行为蕴藏的潜在信息。因此本文将点击流数据中消费者对产品的操作行为构成的数据定义为行为流数据,并结合产品页面的内容进一步探索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产品市场与消费者是相呼应的关系,即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系。如上所述,产品的开发、定位和营销已不仅仅由供给侧决定,洞察消费者的需求才可吸引消费者并有效抵御消费者流失的风险。消费者需求实现过程被划分为阶段性决策过程已得到共识,即在产品全集(通用集)下,消费者意识到并进行了搜索和浏览的产品构成了意识集,而消费者有进一步考虑购买的产品构成了其考虑集,从考虑集中进一步明确的购买备选项构成其选择集,最终完成购买这一过程。可见,考虑集的概念因其定义可知产品具有较大的选择可能性而被广泛应用。然而,消费者的需求是实时变化的,即消费者的考虑集也存在动态性,因此捕获消费者的真实动态性需求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本文以介入度理论,贝叶斯理论,消费者记忆效应和时间窗口效应,以及考虑集理论围绕产品市场结构分析展开研究。本文遵循理论研究、模型构建、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的研究步骤推进。首先,相比于页面级分析,本研究基于消费者细化决策序列通过行为实验收集消费者基于产品级的购物数据,并结合介入度理论探讨消费者在某个产品上的购买可能性与其整个购物决策过程之间的关系,在产品级数据的基础上,更深层地探索产品属性以及优化工具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其次,提出CBBI(consumer-behavior-based intelligence model,CBBI)模型,考虑消费者历史经验作为先验信息并改进贝叶斯模型构建改进BLR模型,进一步通过加入滑动时间窗口的概念刻画消费者记忆效应的动态性,动态地识别产品级的全局竞争市场结构,并进一步通过聚类和可视化的方法描述产品局部的子市场竞争结构。最后,通过引入考虑集理论,结合滑动时间窗口效应和改进BLR模型构建消费者考虑集,并进一步利用产品的共现关系刻画以考虑集为局部的产品竞争市场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消费者在某个产品上的购买可能性与其整个购物决策过程是密切相关。并非所有的优化工具对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具有积极且显着的影响,特别是排序工具。此外,消费者高度关注产品属性。(2)相比于静态贝叶斯模型,通过加入消费者的记忆效应改进BLR模型,通过MAE和RMSE分析得知改进BLR模型的表现优于静态贝叶斯模型。(3)产品的销量由于消费者的记忆效应具有时期依赖性,且结合基于其他产品类别的鲁棒性分析,可确定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考虑消费者记忆效应以预测产品销量时,5天为最佳时间窗口期,并且在所有类别中都具有一般性。(4)点击行为和浏览时间对产品销量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产品加入收藏夹或加入购物车行为意味着该产品在市场中更有可能具备更大的竞争力。此外,消费者将产品移除购物车的行为对产品销量存在着显着的积极作用。(5)提出的CBBI模型基于消费者的异质性反馈可以更好地描述产品的市场结构(全局)以及子市场结构(局部)。(6)基于意识集或消费者的购物车构建考虑集存在局限性,基于时间窗口效应和改进BLR模型提出一个构建考虑集的有效方法。(7)在意识集中,考虑集范围内的产品集合与未列入考虑范围内的产品集合中的产品分布呈现着不同的规律。(8)基于考虑集构建的产品局部市场竞争关系密切。某些产品虽然竞争对手少,但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且这些产品与其他少数甚至一个产品具有强烈的竞争关系,占据着主要市场。而多数考虑程度较大的产品都与整体集中在一起,这意味着这些产品的竞争对手数量庞大,但占据着暂时性主导位置。以上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窗口的移动具有动态适应性。
卫进[9](2020)在《奢侈品品牌数字化全渠道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互联网彻底改变了我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如今数字化时代的崛起,企业对于品牌管理的机会和渠道都早已跃升到了另一个新的层次上。数字化环境下的品牌,拥有其能够被大众理解的独特方式,其有效的品牌策略和品牌沟通方式也变得丰富起来。数字化,特别是社交媒体,已经深刻的改变了人们日常的行为,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深刻改变着企业开展品牌营销的方式。线上加线下结合的全渠道营销方式已经成为奢侈品牌开展市场营销,服务客户以及体现品牌价值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数字化品牌营销管理的一系列概念出发,前三章分别对比了传统媒体品牌管理与数字化品牌营销管理的区别,描述了数字化品牌管理兴起的原因和历史背景,并逐一阐述了全渠道营销的概念,数字化全渠道营销与奢侈品牌的关系,以及奢侈品牌全渠道营销的目标。第四章采用了定量调研的方法,运用实际调查结果来运用实际调查结果来阐述奢侈品牌数字化全渠道营销的现状,揭示奢侈品牌全渠道营销存在不足的方面。第五章具体阐述奢侈品牌实现数字化全渠道营销的主要战略和改进方向。第六章是总结和建议,对本文所开展研究的具体内容做出总结,证明该讨论的实际意义和对学术界的贡献成果,同时指出该研究的未来研究方向和现有的不足之处。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千禧一代成为了奢侈品消费的主力人群(线上渠道是千禧一代了解品牌的主要渠道)以及口碑营销推动了品牌在线社群的发展,全渠道营销成为了奢侈品牌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重要挑战。而当前奢侈品牌在全渠道营销的实践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完善。这些不完善包括:线上与线下的服务水平不一致,标准相差甚远;没有成功地将线上和线下流程结合起来做到无缝衔接;以及无法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奢侈品牌不仅需要利用数字化营销“讲好品牌故事”,还需要打通数字化传播渠道和传统线下渠道,做到线上+线下的整合,跟踪和管理消费者活动,开展全渠道营销。让消费者在接触奢侈品牌的每一个环节时,都能够感受到始终是一致的奢侈品牌的价值体验,维护奢侈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张瑞臣[10](2020)在《查尔斯·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研究查尔斯·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阐释其如何在自己所建构的框架理论下诠释现代社会的世俗化转型。准确而系统地还原查尔斯·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并不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本论文研究的旨趣主要在于,通过揭示查尔斯·泰勒世俗化转型理论的独特新颖之处——对于世俗性“理解语境”的诠释学考察,指出他对世俗化的思考已经超越世俗化的既定事实层面,而进入世俗性社会所以可能的先验条件(理解可能所必须先行隶属的前理解结构)层面,从而具备了一种诠释学品格。本论文意在证成查尔斯·泰勒世俗化转型理论是一种现代性反思与批判理论,但同时也是一种理解与诠释现代性的诠释学理论,它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一种新地理解现代性的理论模式,即现代性理解与反思的诠释学模式。世俗化转型研究是查尔斯·泰勒现代性问题研究的一个核心部分。查尔斯·泰勒区分了世俗的三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称着排除了上帝、终极实在的公共空间;第二种含义指的是宗教信仰和实践的衰落;第三种含义指的是道德的、灵性的或宗教的经验所赖以发生的整体语境。查尔斯·泰勒是在世俗化的第三种意义上来考察世俗性的:他要界定和追溯的是这样的一种变化,它将我们从一个实际上不可能不信仰上帝的社会带入到了另外的一个社会,而在这个社会中,信仰只是诸多人生可能性的一个选项。他试图把握使得这种世俗化最终得以可能的“理解语境”,而唯有从他的框架理论切入,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到其世俗化转型理论的“理解语境”。泰勒的框架理论作为意义理解的可能性条件是一以贯之的。框架通常以前对象的方式存在,犹如一道背景隐含在历史性的进程之中。框架本身历经了从超越性到内在性的转型,世俗化转型本身可以从框架的内在化转型来理解,以“自我—世界—时间”的转型以及“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exclusive humanism)地确立为主轴,据此可以对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提出一种新的阐释路径。在泰勒看来,从“可渗透的自我”(porous self)到“缓冲的自我”(buffered self)的自我转型在现代性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效应。自我转型同祛魅的进程密切的关联在一起。可渗透的自我生活在迷魅的世界之中,世界中的力与意义都可以渗透进自我当中;缓冲的自我则生活在祛魅的世界中,且在内在与外在、理智与欲望之间划出了明显的界限。自我转型的过程也是从嵌入到脱嵌的过程,现代性自我是大脱嵌之后的产物。但是,现代性自我也带来了诸多的隐忧,突出表现为原子式的个人主义的泛滥与生命意义的缺失。与自我的世俗化转型相伴随的是人们对世界的经验方式、理解方式、想象方式的转型。泰勒语境下世界的世俗化转型侧重揭明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之中对于世界的日常感知方式的转变:世界的世俗化转型就是从寰宇到宇宙的转型。转型前的世界泰勒称之为寰宇,转型后的世界则为宇宙;寰宇之中包含着神圣的超越性维度,而在宇宙那里神圣性已经褪去,超越性亦不再发挥作用,宇宙是世俗化世界,也就是为自然规律秩序所支配的世界。伴随着世界的世俗化转型,人们在世界之中找不到神圣性的超越存在,世界无须它们即可以很好地运转,同样,人们在世界之中的日常生活也不再需要超越性信仰的支撑,在此背景下,“不信”不可避免地兴起了。一般人们所关注的往往是自我转型和世界转型,而本研究则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指出在自我转型和世界转型的背后还隐含着更深的时间转型,时间转型与自我转型以及世界转型相互交织和引动,共同推进了世俗化的转型。泰勒将时间划分为世俗时间和更高时间,世俗时间即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时间,更高时间是一种前现代的时间,包括古希腊的永恒时间、上帝的永恒时间和起源时间。从更高时间到世俗时间的转型引发了巨大的效应。这种时间转型带来了超越性经验的退场,从而开启了世俗化的进程。伴随着时间转型而来的还有现代性的隐忧,这种隐忧集中体现为意义的虚无主义。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地确立极其重要,泰勒认为,在世俗化转型中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替代了上帝的完满性。它改变了人们的信仰与道德,排除了超越性存在对人们生活的作用,使人专注于人自身的内在性,倡导互利秩序与普遍仁慈的观念,认为人们只需依靠自身的力量即可以实现人间福祉。信仰的根基确立在人的内在性上,宗教的意义在于维持人间秩序、实现人间福祉。总之,宗教的基础不再是超越性而是内在性的,人取代神的地位成为成为世俗化时代宗教关注的重心。泰勒将世俗化的进程理解为内在化的过程。泰勒同时也看到了内在化转型所引发的诸多隐忧,“自我—世界—时间”的转型以及“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地确立,其后果都以“意义虚无化”为聚焦。为了回应意义缺失的问题,现代思想家在努力寻求、建构一种新的内在性根基,激进的人文主义、浪漫主义和尼采主义等诸多的思想运动都分享了内在性的框架,从这个角度看,他们对内在性隐忧的破解,其实是对内在性框架的局部调适,没有从根本上对内在性框架进行批判。内在性隐忧其实是封闭世界结构所带来的效应,封闭结构对超越性存在完全采取一种封闭式的立场。海德格尔、福柯等人对近代的认识论主体展开了严厉的批判,批判的最终指向其实是近代认识论所默认的封闭世界结构。总之,要想根本上化解内在性隐忧,就必须突破使得内在性隐忧得以可能的封闭世界结构。毫无疑问,以框架理论为中心重构的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具有一般现代性理论的反思批判性质,意在通过剖辨现代社会的精神品质,萃取出现代性的共有经验及其规范理解,以便对现代性的本质特征进行批判评估,辨识现代性因素中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探寻超克现代性隐忧的道路,达成重构合理化现代生活之目标。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侧重于社会批判的现代性理论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表现在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作为一种现代性反思理论,主要是通过对现代性生成语境地理解,展开对现代性的历史性分析。就此而言,泰勒的框架理论具有诠释学的品格。从诠释学的视角看,泰勒的框架无疑是使理解成为可能之先行隶属的条件,具有(哲学)诠释学历史意识所要求的那种使理解成为可能的先行承受的先验性质,也就是说,它可以为理解所以可能提供先行隶属的条件,是理解所以可能必须根据的历史先在的境遇,在效果历史意识层面上为意义理解奠定先验的基础。框架同前理解一样为人们所先行具有,而且人们也正是以框架为基础来进行意义理解的。框架本身历经了从超越性到内在性的转型,这种内在性的特征深深地渗透进现代人地理解的内部,使得“前理解”也变得内在化,从而丰富了诠释学意涵,拓展了诠释学的应用范围。这种可以被称之为“框架诠释学”的世俗化转型理论,为现代诠释学带来了诸多新意与贡献:第一,它将哲学诠释学的前理解结构思想具体应用于现代性反思理论之中,证明哲学诠释学的前理解学说内在地具有反思功能。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就在现代诠释学所默认的具有内在性特征的框架下揭示出现代性可能伴生的隐忧,显示出一种带有批判气质的现代性理论的反思性品格,这直接证明了哲学诠释学的前理解学说并非如批评者所指责的那样是一种缺乏批判精神的保守主义学说。第二,从现代诠释学的三重划分来看,泰勒的“框架诠释学”既注重对现代性理解的前理解条件及其作用的探究,在理论品格上倾向于哲学诠释学,但作为一位现代性理论家,泰勒又特别注重通过诠释进行社会批判,其诠释学思想又表现出诠释哲学品格,他的框架理论兼具哲学诠释学与诠释哲学的维度,具有一种明显的居间性,这实际上说明了现代诠释学的确不仅可以在哲学存在论上被理解,亦可以被当作一种方法被应用于哲学研究之中。泰勒的“框架诠释学”清楚地表明不能简单机械地按照类型去理解现代诠释学以及应用诠释学,现代诠释学的普遍性要求必须从哲学的普遍性高度被认知,并予以肯认。第三,具有诠释哲学向度的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因此不仅要去理解现代性,理解现代性的源发境遇,而且要以这种理解为基础展开对现代性隐忧的诊断,探寻现代性的救赎之途,这实际上包含着泰勒的一个更大的理论雄心,即建构一个现代性研究与反思的新模式——诠释学的模式。就此而言,从诠释学的角度看,泰勒的框架理论是一种强调应用的诠释学,而从现代性理论的角度看,泰勒的框架理论则是一种侧重对现代性源发境遇进行诠释地理解的现代性理论。无论是从诠释学角度去理解,还是从现代性理论角度去理解,毋庸置疑的是,泰勒的框架理论的确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理论,值得研究者策马入林,探骊得珠。
二、选项原则至关重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选项原则至关重要(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字谜的界定与分类 |
1.3 研究目标与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汉语字谜的语义理解与建构 |
2.1.1 语法修辞视角 |
2.1.2 概念整合视角 |
2.1.3 关联理论视角 |
2.1.4 认知拓扑视角 |
2.1.5 非字面语言视角 |
2.2 汉语字谜理解的实证研究 |
2.2.1 字谜认知加工的动态进程 |
2.2.2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境效应 |
2.2.3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原型启发效应 |
2.2.4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神经活动与神经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手段 |
3.1 理论基础 |
3.1.1 基于“加工阶段”的非字面语言理论与创造性思维四阶段理论 |
3.1.2 基于“凸显度”的非字面语言理论 |
3.2 研究手段 |
3.2.1 眼动追踪技术 |
3.2.2 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 |
3.3 实验材料评定及汉语字谜库创建 |
3.3.1 字谜初选 |
3.3.2 字谜谜面的规约度评定(预实验a) |
3.3.3 字谜的主客观难度与合理性评定(预实验b) |
3.3.4 字谜启动语义的评定(预实验c) |
3.3.5 原型字谜与干扰字谜的主客观启发程度评定(预实验d) |
3.3.6 字谜匹配选项的评定(预实验e) |
3.4 本章小结 |
4 实验一: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语义通达进程的眼动研究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设计 |
4.2.2 实验被试 |
4.2.3 实验材料 |
4.2.4 实验仪器 |
4.2.5 实验流程 |
4.2.6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行为数据 |
4.3.2 眼动数据 |
4.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义通达 |
4.4.1 字谜加工中语义通达的三个阶段 |
4.4.2 字谜类型对字谜语义通达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实验二: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语境效应的眼动研究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设计 |
5.2.2 实验被试 |
5.2.3 实验材料 |
5.2.4 实验仪器 |
5.2.5 实验流程 |
5.2.6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行为数据 |
5.3.2 眼动数据 |
5.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境效应 |
5.4.1 字面语境对字谜语义通达的阻碍作用 |
5.4.2 非字面语境对字谜语义通达的促进作用 |
5.4.3 字谜加工中语境效应的理论阐释与反思 |
5.5 本章小结 |
6 实验三: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原型启发效应的眼动研究 |
6.1 实验目的 |
6.2 实验方法 |
6.2.1 实验设计 |
6.2.2 实验被试 |
6.2.3 实验材料 |
6.2.4 实验仪器 |
6.2.5 实验流程 |
6.2.6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行为数据 |
6.3.2 眼动数据 |
6.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原型启发效应 |
6.4.1 原型启发效应对字谜语义通达的催化作用 |
6.4.2 不同原型类型的具体启发效果 |
6.4.3 字谜难度对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 |
6.4.4 对“低凸显假说”理论的反思 |
6.5 本章小结 |
7 实验四: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神经活动的ERP研究 |
7.1 实验目的 |
7.2 实验方法 |
7.2.1 实验设计 |
7.2.2 实验被试 |
7.2.3 实验材料 |
7.2.4 实验流程 |
7.2.5 脑电记录与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行为数据 |
7.3.2 脑电数据 |
7.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神经活动 |
7.4.1 字谜加工中不同阶段的神经活动及本质特征 |
7.4.2 字谜类型与启动类型对字谜神经加工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8 汉语字谜的认知神经加工特征 |
8.1 汉语字谜的一般认知特征 |
8.1.1 非字面义的二重性特征 |
8.1.2 非字面义的元语言特征 |
8.1.3 语义通达的分步加工特征 |
8.1.4 语境制约下的低凸显性特征 |
8.1.5 原型启发下的快速解码特征 |
8.2 字形字谜与意会字谜的认知神经加工比较 |
8.2.1 意会字谜的言语推理过程难于字形字谜 |
8.2.2 意会字谜的非字面义通达晚于字形字谜 |
8.2.3 意会字谜的原型启发效应弱于字形字谜 |
8.3 字谜与其他非字面语言形式的认知神经加工异同 |
8.3.1 与其他低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
8.3.2 与中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
8.3.3 与高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
8.3.4 在“汉语非字面语言规约层级递进模型”的位置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9.1.1 厘清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不同阶段的特点 |
9.1.2 构建汉语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 |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9.3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字谜自身指标的量化 |
附录2:两种语义启动项的量化 |
附录3:三种配对字谜的启发量 |
附录4:三类选项(除正确选项外)的相关量化 |
附录5:练习材料及填充刺激 |
附录6:实验一至实验四的指导语 |
附录7:眼动与ERP实验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反贫困 |
二、职业教育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反贫困历史中职业教育作用机理的考察 |
二、反贫困行动中职业教育功用与定位分析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制的已有理解和认识 |
四、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支持环境探析 |
五、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策略探讨 |
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现实问题及应对策略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步骤 |
第二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内源发展理论:职业教育激活贫困者内在发展动力 |
一、内源发展理论及其发展 |
二、内源性反贫困及其实现 |
三、内源发展理论与贫困者内生动力生成 |
四、内源发展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二节 赋权理论:职业教育赋予贫困者能力的内在机理 |
一、赋权理论及其发展 |
二、赋权理论的构成要素 |
三、赋权理论的支撑环境与基本条件 |
四、赋权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三节 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职业教育对贫困者人力资本的开发 |
一、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的内涵 |
二、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对教育的反贫困功能和价值拓展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与人力资本开发 |
四、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的局限 |
五、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四节 现代治理理论:构建职业教育参与贫困治理的路径 |
一、现代治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二、现代治理理论与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内在关联 |
三、现代治理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五节 理论框架与分析思路 |
一、理论框架 |
二、分析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进与治理逻辑 |
第一节 分析视角 |
一、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及分析方法 |
二、历史制度主义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二节 建国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阶段 |
一、面向工农兵普及劳动生产知识(1949-1977):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早期探索 |
二、面向贫困地区培养实用人才(1978-1993):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促进农民增收 |
三、面向成人的职业技能培训(1994-2000):促进农民增收和劳动力转移就业 |
四、面向贫困群众转移就业提升素质(2001—2010):加快解决温饱步伐 |
五、面向贫困人口提供多层次支持(2011—2020):打赢脱贫攻坚战 |
六、面向城乡低收入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2021—):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
第三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动因 |
一、政治动因:职业教育是增强贫困群体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
二、经济动因:职业教育是贫困人口转化为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的关键 |
三、社会动因:职业教育是贫困者实现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的教育保障 |
四、文化动因:职业教育是面向贫困者有效整合扶智与扶志的优先选项 |
第四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治理逻辑 |
一、与国家反贫困总体战略目标内在统一 |
二、嵌入国家经济全面持续高速发展之中 |
三、始终注重贫困者面向就业的能力开发 |
四、适时优化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进展调查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目的与实施过程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四、实施步骤 |
五、数据来源 |
第二节 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成效 |
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运行特征 |
三、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困境 |
第三节 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实施成效 |
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运行特征 |
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实施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与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
一、国际劳工组织使命与反贫困 |
二、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
三、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
四、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五、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
第二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属性与反贫困 |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
第三节 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
一、世界银行组织使命与反贫困 |
二、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
三、世界银行的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
四、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 |
五、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
第四节 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经验 |
一、注重能力建设:以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实施路径多元: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教育培训支持 |
三、面向就业创业:促进弱势群体体面工作以提升生活质量 |
四、多元主体共治:创设能力建设与岗位转化衔接的社会政策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一、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一、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及优化改进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构成与模式 |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构成 |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基本模式 |
第二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实践向度 |
一、搭建面向贫困者个体的促进就业进而摆脱贫困的阶梯 |
二、面向贫困地区培养经济发展所需实用人才促进区域脱贫 |
三、畅通低收入者技术技能发展通道以向中等收入群体跨越 |
第三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优化改进 |
一、对象拓展:从以贫困人口为主体到以低收入人口为重点 |
二、方式优化: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和终身职业教育衔接 |
三、目标升级:从促进就业摆脱贫困到促进生涯发展和职业成功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反思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共识:能力贫困、教育反贫和职教赋能一脉相承 |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治理逻辑:开发能力、服务经济和促进增收紧密衔接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运行模式:分类瞄准、多向发力与赋权增能互为支撑 |
四、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国际经验:以人为本、服务需求与体面就业高位衔接 |
五、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精准识别、综合赋能与能力发展层层递进 |
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路径转向:对象拓展、方式优化与目标升级同频共振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可持续性的探讨和分析较为有限 |
二、对职业教育反贫困功能限度的考察不够深入 |
三、职业教育与贫困内在关系的辩证分析不透彻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多维度审视职业教育在弱势群体治理中的功能与价值 |
二、立体化审视职业教育促进弱势群体发展的实现路径 |
三、发展性审视职业教育助力弱势群体发展的路径优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3)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 相关概念阐述 |
(一)城镇老年人 |
(二)移动社交应用软件 |
(三)用户体验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四 国内外相关设计概述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变化与缺失:媒介环境变化中城镇老年人的状态和特征 |
第一节 媒介发展中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状况 |
一、媒介形态变化中的沟通方式 |
二、移动媒介影响下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特征 |
三、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身体状况和行为特征 |
一、城镇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状况 |
二、城镇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偏好 |
三、城镇老年人的移动社交行为特征 |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认知行为和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
一、移动媒介下城镇老年人的认知行为特征 |
二、城镇老年人的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状与困境: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问题和趋向 |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现状分析 |
一、“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老年人移动社交产业 |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要素分析 |
第二节 媒介传播范式转变中的设计困境 |
一、不合理的需求定位 |
二、交互逻辑忽视城镇老年人认知和行为特点 |
三、交互方式忽视城镇老年人行为习惯 |
四、交互界面不符合城镇老年人认知特点 |
第三节 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发展趋势 |
一、品牌战略的发展趋势 |
二、功能的发展趋势 |
三、交互方式的发展趋势 |
四、交互界面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念与原则: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立场 |
第一节 由通用性到无障碍性:设计理念调整背后的逻辑转换 |
一、通用性设计理念的优势和弊端 |
二、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反思——用户的细分与深化 |
三、用户的价值显现与用户体验设计原则的精准化 |
第二节 以社交安全感为基础:由可靠性到归属感 |
一、安全机制的可靠和适度 |
二、交互逻辑和行为的安全感 |
三、社交主体的社交安全感 |
第三节 以包容性为中心:由交互逻辑到界面响应 |
一、交互逻辑的合理与精简 |
二、交互行为的容错 |
三、交互方式的适用 |
四、交互界面的简化和动态响应 |
第四节 以贴近性原则为核心:由视觉贴近到主体性贴近 |
一、视觉贴近原则 |
二、行为贴近原则 |
三、语境贴近原则 |
四、情感贴近原则 |
五、主体性贴近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析与方法: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
一、调研方法和依据 |
二、调研数据采集因素 |
三、样本回收及数据分析 |
四、调研结论 |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规划 |
一、设计总体规划 |
二、理论视角下的设计需求和功能分析 |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流程 |
第三节 场景理论下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法 |
一、基于阅读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二、基于兴趣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三、基于情感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四、基于知识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五、基于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型与方案: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策略 |
第一节 基于需求场景理论的设计模型 |
一、用户模型的构建 |
二、需求模型的构建 |
第二节 基于人际关系三维理论的设计策略 |
一、基于“安全-信赖”体验的设计策略 |
二、基于“包容-符号”体验的视觉设计策略 |
三、基于“支配-互动”体验的感官融合设计策略 |
四、基于“情景-叙事”体验的设计策略 |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案 |
一、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定位 |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交互原型设计 |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高保真原型设计 |
第四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评估 |
一、可用性测试 |
二、设计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人际关系和媒介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2:用户体验设计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3:用户访谈问题大纲 |
附录4: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眼动实验任务引导语 |
附录5: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主观评价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立德树人 |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
三、研究问题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立德树人 |
(二)落实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强化师资培育 |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研究对象说明 |
二、“Autonomy”的语义与译语 |
三、学校自主权、学校自治和办学自主权 |
四、校长办学自主权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
二、具体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四、论文结构安排 |
第四节 研究价值与创新 |
一、研究价值 |
二、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关注教育分权改革的探讨 |
二、关注校本管理改革的探讨 |
三、关注学校效能提升的探讨 |
四、关注办学自主权与学生学业表现之间关系的探讨 |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一、关注校长负责制的探讨 |
二、关注现代学校制度的探讨 |
三、关注政府职能转变的探讨 |
四、关注办学自主权与学生学业表现之间关系的探讨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 |
第三章 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调查和评估 |
第一节 TALIS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比较研究 |
一、TALIS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
二、TALIS办学自主权调查结果分析 |
三、TALIS2018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比较与分析 |
第二节 PISA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比较研究 |
一、PISA测评的内容与方法 |
二、PISA2015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比较与分析 |
第三节 SABER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比较研究 |
一、SABER评估的工具与方法 |
二、SABER-SAA在各国的评估实践案例 |
三、SABER对上海校长办学自主权的评估发现 |
第四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调查的启示 |
第四章 上海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实证调查 |
第一节 实证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一、问卷设计 |
第二节 样本分布与工具有效性分析 |
一、样本数据准备 |
二、样本属性分布 |
三、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分析 |
第三节 上海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数据概览 |
一、校长办学自主权在性别上的数据概览 |
二、校长办学自主权在年龄段上的数据概览 |
三、校长办学自主权在职位上的数据概览 |
四、校长办学自主权副校长分管上的数据概览 |
五、校长办学自主权在学历上的数据概览 |
六、校长办学自主权在任职总年限段上的数据概览 |
七、校长自主权在学段类型上的数据概览 |
八、校长办学自主权在行政区属性上的数据概览 |
第五章 上海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校长办学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差异比较 |
一、“学校形象”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二、“发展规划”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三、“组织领导”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四、“人事管理”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五、“财物管理”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六、“学生德育”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七、“课程建设”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八、“教学实施”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九、“教师发展”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十、“教育科研”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第二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性别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性别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性别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性别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性别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上的性别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性别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性别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性别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性别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性别差异 |
第三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年龄段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年龄段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年龄段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年龄段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年龄段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上的年龄段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年龄段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年龄段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年龄段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年龄段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年龄段差异 |
第四节 副校长自主权分管职能差异 |
一、在“学生德育”上的分管职能差异 |
二、在“课程建设”上的分管职能差异 |
三、在“教学实施”上的分管职能差异 |
第五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学历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学历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学历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学历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学历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上的学历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学历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学历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学历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学历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学历差异 |
第六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第七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学段类型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第八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行政区属性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扩大校长的人事和财务自主权,平衡好规范与活力 |
二、加强校长课程教学和育人能力,寻找办学内生动力 |
三、增强校长规划学校发展自主权、营造独特育人文化 |
四、优化校长内部管理领导自主权,强调绩效责任分布 |
五、落实校长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权,注重教育科研引领 |
第二节 思考和建议 |
一、关注校长角色和校长队伍建设 |
二、聚焦重点领域的校长办学自主权 |
三、加强校长用好办学自主权的能力建设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实证调查样本代表性存在不足 |
二、实证调查数据与国际数据的对接存在不足 |
三、访谈数据运用和学校案例分析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二、英文类 |
附录 |
附录一 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中心理社会因素研究热点与前沿 ——基于知识图谱的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科学研究的时代需求 |
1.1.2 我国足球人才发展的迫切需求,急需新的发展方向 |
1.1.3 了解研究热点、前沿能够为我国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综述 |
2.1.1 科学知识图谱的概念 |
2.1.2 科学知识图谱的起源、发展 |
2.1.3 科学知识图谱在体育领域中的相关研究现状 |
2.2 足球人才发展心理社会因素研究综述 |
2.2.1 “心理社会”的定义 |
2.2.2 我国足球人才发展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状况 |
2.2.2.1 个体心理因素 |
2.2.2.2 社会环境因素 |
2.2.3 国外足球人才发展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状况 |
2.2.3.1 心理社会因素 |
2.2.3.2 个人心理因素 |
2.2.3.4 社会环境因素 |
2.3 综述小结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科学知识图谱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3 数据的检索策略及处理 |
3.3.1 数据库选取 |
3.3.2 数据采集 |
3.3.3 数据处理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中心理社会因素研究时间分布特征 |
4.2 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中心理社会因素研究空间分布特征 |
4.2.1 国家/地区分布情况分析 |
4.2.2 国家/地区合作网络分析 |
4.3 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中心理社会因素研究的主体分析 |
4.3.1 科研机构分布情况及合作网络分析 |
4.3.2 研究学者及合作网络分析 |
4.3.3 期刊分布分析 |
4.4 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中心理社会因素研究热点及前沿分析 |
4.4.1 研究热点的概念和意义 |
4.4.2 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中心理社会因素研究热点分析 |
4.4.3 关键词聚类视图分析 |
4.4.4 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心理社会因素研究前沿 |
4.5 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中心理社会因素研究知识结构 |
4.5.1 人才识别与发展 |
4.5.2 人才培养方法:刻意练习 |
4.5.3 精英足球运动员所需的心理社会因素 |
4.5.4 小结 |
5.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的理论概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品格的内涵 |
(二)大学生品格的内涵 |
(三)良好家风内涵 |
二、大学生品格塑造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品格的论述 |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关于大学生品格的论述 |
三、大学生品格塑造的理论借鉴 |
(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传承 |
(二)国外品格教育理论借鉴 |
注释 |
第三章 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的现状 |
一、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的调查问卷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调查问卷的实施 |
(三)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
二、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的问题分析 |
(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脱节 |
(二)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
(三)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理念 |
(四)过分溺爱和道德教育缺失 |
第四章 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的问题成因 |
一、家校社缺少一以贯之的教育目标 |
(一)大学教育注重专业能力培养 |
(二)家庭教育目标各不相同 |
(三)社会教育目标注重实践能力养成 |
二、教育主体对良好家风资源的运用不够 |
(一)教师对良好家风形式载体运用不够 |
(二)家长在良好家风教育方法上欠缺 |
(三)社会良好家风文化产品创新能力不够 |
三、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颇深 |
(一)中小学素质教育重视不够 |
(二)部分家长的教育理念存在问题 |
(三)社会对品格教育支持不够 |
四、主客体认识不足阻碍家庭教育 |
(一)家长容易产生溺爱心理 |
(二)家长与大学生沟通较少 |
(三)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
注释 |
第五章 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的路径 |
一、学校要创新品格教育方法 |
(一)学校要探索个性化教学形式 |
(二)建立家校互动对话教育机制 |
(三)与中小学做好品格教育配合 |
二、家庭要重视品格教育 |
(一)家长要转变教育理念 |
(二)家庭要创新运用良好家风内容 |
(三)家长要积极承担品格教育责任 |
三、社会要整合资源做好教育保障 |
(一)担负起品格塑造的责任 |
(二)贯穿家校互动的多元主体 |
(三)加强文化产品创作 |
四、大学生要做到内外兼修 |
(一)大学生要敢于正视自我 |
(二)大学生要锤炼高尚品格 |
(三)大学生要做到知行合一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状况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行为流视角下的产品动态竞争市场结构研究 ——基于贝叶斯推断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电商平台产品级因素相关研究 |
2.1.1 电商平台优化工具相关研究 |
2.1.2 电商平台的产品属性研究 |
2.2 产品市场结构研究 |
2.2.1 产品市场结构的定义 |
2.2.2 市场结构识别方法论 |
2.3 基于点击流数据的商务智能分析 |
2.4 线上消费者考虑集形成和考虑可能性计算研究 |
2.4.1 线上消费者考虑集形成研究 |
2.4.2 线上消费者考虑可能性计算研究 |
2.5 文献研究述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贝叶斯推断:以二项式比例推断为例 |
3.1 符号说明 |
3.2 贝叶斯推断 |
3.2.1 贝叶斯定理 |
3.2.2 模型与数据的应用 |
3.2.3 贝叶斯推断的目标 |
3.3 基于纯数学分析的二项式比例推断 |
3.3.1 似然函数:伯努利分布 |
3.3.2 beta分布 |
3.4 基于数值逼近的二项式比例推断 |
3.5 基于Metropolis抽样的二项式比例推断 |
3.6 基于Gibbs抽样的双变量二项式比例推断 |
3.6.1 后验分布推导——数学分析法 |
3.6.2 后验分布推导——数值逼近法 |
3.6.3 后验分布推导——MCMC方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消费者产品级异质性对其购买决策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基于消费者购物过程的分类方案 |
4.3 模型构建 |
4.4 数据描述 |
4.4.1 行为实验设计 |
4.4.2 数据预处理 |
4.4.3 数据描述 |
4.5 数据结果分析 |
4.6 结果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滑动时间窗口的产品竞争市场结构识别 |
5.1 引言 |
5.2 模型构建 |
5.2.1 改进BLR模型 |
5.2.2 评价指标 |
5.3 数据描述 |
5.3.1 行为流数据和描述 |
5.3.2 假设检验以及最佳时间窗口值确定 |
5.4 竞争市场可视化分析 |
5.5 改进BLR模型参数估计 |
5.6 结果讨论 |
5.6.1 主要发现 |
5.6.2 理论贡献 |
5.6.3 管理启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消费者考虑集的局部竞争市场结构分析 |
6.1 引言 |
6.2 考虑集模型构建 |
6.3 数据描述 |
6.3.1 行为流数据描述 |
6.3.2 异质性行为反馈先验估计结果 |
6.4 考虑集构建 |
6.4.1 考虑集阈值区间 |
6.4.2 考虑集构建 |
6.5 基于考虑集的产品市场结构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C.1 研究主要结论 |
C.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C.3 研究的管理启示 |
C.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9)奢侈品品牌数字化全渠道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的方法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
2.1 数字化营销的基本概念 |
2.1.1 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的对比 |
2.1.2 整合的数字化营销 |
2.2 数字化全渠道营销的基本概念 |
2.2.1 多渠道营销和全渠道营销 |
2.2.2 全渠道营销中的关系营销 |
2.2.3 数字化消费者行为分析 |
2.3 奢侈品行业相关概念 |
2.3.1 奢侈品牌的定义 |
2.3.2 全球奢侈品行业数字化发展现状 |
2.4 相关文献回顾 |
2.4.1 奢侈品品牌数字化营销相关研究回顾 |
2.4.2 奢侈品品牌数字化全渠道营销相关研究回顾 |
2.4.3 本节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化全渠道营销伴随奢侈品牌发展的演化路径 |
3.1 数字化品牌营销崛起的原因 |
3.1.1 信息的获取 |
3.1.2 优质的内容 |
3.1.3 个性化的体验 |
3.2 全渠道营销与奢侈品牌的关系 |
3.2.1 千禧一代成为了奢侈品消费的主力人群 |
3.2.2 口碑营销推动了品牌在线社群的发展 |
3.2.3 全渠道营销对于奢侈品牌的挑战 |
3.3 无缝体验——奢侈品牌全渠道营销的目标 |
3.3.1 奢侈品分销渠道的融合 |
3.3.2 利用在线趋势制造最佳的无缝体验 |
3.3.3 新冠疫情加速奢侈品线上线下销售融合 |
第四章 奢侈品牌数字化全渠道营销存在的问题 |
4.1 研究方法 |
4.1.1 研究视角和方法 |
4.1.2 分析策略与数据采集 |
4.1.3 数据处理 |
4.2 调研设计的背景与逻辑前提 |
4.2.1 数字化消费者决策旅程 |
4.2.2 消费者体验——数字触点与客户关系管理(CRM) |
4.2.3 一体化的重要性 |
4.2.4 参考模型——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模型 |
4.3 实际抽样与结果分析 |
4.3.1 调查一的样本概述及主要结论 |
4.3.2 调查二的样本概述及主要结论 |
4.4 品牌实践案例:奢侈品化妆品牌丝芙兰Sephora的全渠道营销方案 |
第五章 奢侈品牌实现数字化全渠道营销的改进方向 |
5.1 奢侈品牌“全渠道“触达用户的第一步:用社交媒体讲好品牌传统故事 |
5.1.1 奢侈品牌在拥抱数字化的同时需秉承优秀传统精神 |
5.1.2 奢侈品牌的全渠道(线上+线下)体验必须保持一致性 |
5.1.3 奢侈品牌数字化全渠道营销的线上部分要以“内容为王” |
5.1.4 奢侈品牌做好“关系营销”是其全渠道良好体验的延申 |
5.2 利用在线社群发展品牌与客户的“全渠道”关系 |
5.2.1 在线社群如何创造品牌价值 |
5.2.2 吸引消费者参与在线社群的因素 |
5.2.3 时尚与奢侈品行业在线社群的独特价值 |
5.3 用技术创新进一步改善奢侈品牌全渠道营销效果 |
5.3.1 全渠道的线上整合 |
5.3.2 数字触点如何提升全流程体验 |
5.3.3 奢侈品数字化全渠道营销的未来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总结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6.3 进一步研究 |
附录 |
参考文献 |
(10)查尔斯·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二)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创新点和方法 |
(一) 研究的问题和思路 |
(二) 创新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一章 框架的世俗化转型: 从超越性框架到内在性框架 |
一、框架的提出、意涵与理论渊源 |
(一) 框架的提出与基本意涵 |
(二) 框架的理论渊源 |
二、框架的特征 |
(一) 框架的“前对象性” |
(二) 框架的“历史性” |
三、从超越性框架到内在性框架的转型 |
(一) 超越性框架的典型形态: 实体性逻格斯体系与超越之神 |
(二) 框架的内在化转型 |
四、框架内在化转型的两个层面和内在框架的构成 |
(一) 神人关系的内在化 |
(二) 整体性的内在化 |
(三) 内在框架的构成 |
第二章 自我的世俗化转型: 从“可渗透的自我””到“缓冲的自我” |
一、自我转型与祛魅 |
(一) 迷魅世界中的“可渗透的自我”与祛魅世界中的“缓冲的自我” |
(二) 渗透与缓冲 |
二、自我转型与大脱嵌 |
(一) 嵌入的自我 |
(二) 缓冲的自我与脱嵌 |
三、自我转型的隐忧: 原子式的个人主义与意义的缺失 |
第三章 世界的世俗化转型:从寰宇到宇宙 |
一、从寰宇到宇宙的转型的基本内涵 |
二、迷魅和祛魅的视野下的世界 |
(一) 迷魅与祛魅:心灵与世界的关系 |
(二) 迷魅的寰宇与祛魅的宇宙 |
三、从寰宇到宇宙转型的三个具体层面 |
(一) 从有限寰宇到无限宇宙 |
(二) 从固定寰宇到演化宇宙 |
(三) 从垂直寰宇到水平宇宙 |
四、世界转型的效应 |
(一) 世界的“力”的改变 |
(二) 世界转型的影响: 不信的兴起与意义的缺失 |
第四章 时间的世俗化转型:从更高的时间到世俗化时间 |
一、世俗时间 |
二、更高时间及其三种形式 |
(一) 古希腊的永恒时间 |
(二) 上帝的永恒时间 |
(三) 起源时间 |
三、时间转型的效应 |
(一) 时间转型的世俗化效应:超越性经验的退场 |
(二) 时间转型的联动转型效应 |
(三) 时间转型的隐忧效应: 意义的虚无主义 |
第五章 世俗时代的信仰根基: 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 |
一、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的出场: 护佑的自然神论的铺垫 |
二、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的界定与双重特征 |
(一) 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的界定: 肯定与否定的两面 |
(二) 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的双重特征: 互利秩序与普遍仁慈 |
三、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的效应 |
(一) 对超越性的封闭效应: 不信与世俗化的兴起 |
(二) 内在性的禁锢效应: 意义的脆化与虚元 |
(三) 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的道德—政治后果 |
四、反思性讨论 |
第六章 世俗化转型的隐忧的形成及其破解之路的寻求 |
一、内在性隐忧的形成 |
二、内在性隐忧所引发的反动效应 |
(一) 激进的人文主义对现代性隐忧的反动 |
(二) 浪漫主义对现代性隐忧的反动 |
(三) 尼采主义对现代性隐忧的反动 |
三、封闭世界结构的形成、效应与问题 |
(一) 封闭世界结构的形成与界定 |
(二) 封闭世界结构的效用 |
(三) 封闭世界结构所引发的问题: 意义的虚无主义 |
四、现代哲学对封闭世界结构的批判: 对主体性的解构 |
(一) 主体作为历史建构的产物 |
(二) 主体的死亡 |
五、开放的世界结构: 克服意义虚无主义的尝试 |
第七章 泰勒框架理论的诠释学(hermeneutics)向度 |
一、框架对意义理解的先验奠基 |
(一) 何为框架的先验性 |
(二) 框架对意义的先验性功能 |
(三) 框架作为意义理解的先验条件的双重维度: 自我意义与对象意义 |
二、作为前理解的框架及其内在化 |
(一) 诠释学中的“前理解” |
(二) 框架作为特殊前理解及其推进 |
(三) 框架内在化的诠释学效应 |
三、框架理论在诠释学中的定位及其贡献 |
(一) 框架理论兼具哲学诠释学与诠释哲学的维度 |
(二) 框架理论对诠释学的贡献 |
结语: 框架理论作为现代性理解的诠释学模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附件 |
四、选项原则至关重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 王艺臻. 浙江大学, 2021(08)
- [2]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D]. 瞿连贵.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1)
- [3]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D]. 崔晓龙.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比较研究[D]. 陈慧.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6]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中心理社会因素研究热点与前沿 ——基于知识图谱的计量分析[D]. 程军荣.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研究[D]. 方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行为流视角下的产品动态竞争市场结构研究 ——基于贝叶斯推断模型[D]. 詹明君.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5)
- [9]奢侈品品牌数字化全渠道营销策略研究[D]. 卫进.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10]查尔斯·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研究[D]. 张瑞臣. 山东大学, 2020(01)